肖春燕
(河南科技大學附屬安陽市腫瘤醫(yī)院姑息治療科,河南 安陽 455000)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發(fā)病年齡趨向老齡化,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處于老年晚期結直腸癌的患者,治療目標以提升患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周期為主。姑息治療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常用的保守治療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癥狀,但患者在此時往往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存在抵觸情緒,對于治療依從性不高,有效地干預措施是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常規(guī)人文護理干預因不具備針對性,患者配合度不高。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關注患者身心護理,盡可能滿足患者不同需求,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減輕對疾病的恐懼感,緩解心理壓力[1,2]。本研究旨在分析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對老年晚期結直腸癌姑息治療患者心理壓力及生存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老年晚期結直腸癌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60例為對照組,6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男、女分別為32例、28例;年齡58~77歲,平均(65.47±5.50)歲,病程3~7年,平均(4.58±1.21)年。觀察組:男、女分別為33例、27例;年齡58~78歲,平均(65.45±5.52)歲,病程3~6年,平均(4.52±1.22)年。兩組一般資料經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1)納入標準:①將《結直腸癌腹膜轉移診治中國專家意見(2017)》[3]中的相關內容作為晚期結直腸癌的診斷依據確診者;②言語組織能力正常者;③無精神疾病者等。(2)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臟、肝臟、腎臟功能障礙者;②未接受姑息治療者;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等。本研究方案已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所有研究對象均予以放療或者化療,患者疾病進展或者身體不耐受時停止放化療。將常規(guī)人文護理干預予以對照組,包括藥物指導、環(huán)境護理等。觀察組予以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具體如下:① 創(chuàng)建專項護理小組,由5名臨床關懷經驗豐富的護士、護士長、醫(yī)學背景心理咨詢師構成,護士長任組長。② 使用心理評估量表、靈性需求量表等對患者心理需求進行評估,若患者填寫質量很差,心理咨詢師對患者進行結構式訪談,以便了解患者真實狀態(tài)。依據評估結果制定對應靈性關懷量表。③ 根據制定干預量表,護理人員針對沉默寡言、情緒不高的患者需積極與其交談,對患者人生經歷、以往生活、對家人未來期望等進行交流,鼓勵患者積極雙向溝通;護理人員針對焦慮、憤怒、固執(zhí)的患者需以傾聽為主,培養(yǎng)患者大局觀、整體觀,明白遵醫(yī)囑治療的重要性,提升其配合度。兩組干預時間均為兩周。
① 治療依從性。使用本院自制量表評估兩組治療依從性,量表包含:完全依從:完全遵醫(yī)囑規(guī)律用藥;基本依從:基本能夠遵醫(yī)囑用藥,偶爾不規(guī)律用藥;不依從:完全不遵醫(yī)囑用藥??傄缽穆?1-不依從率。② 心理壓力。工具:癥狀自評量表(SCL-90)[4],檢測時間:干預前、干預后,量表分值:憂郁總分65分,焦慮總分50分,偏執(zhí)總分30分,敵對總分30分,分值與心理壓力呈正相關關系。③ 生存質量評分。工具:消化病生存質量指數(GLQI)[5],總分144分,檢測時間:干預前、干預后,分值與生存質量呈正相關關系。④ 希望水平評分。使用Herth希望量表(HHI)[6]評估兩組患者希望水平,量表包括3個維度12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制,分值與希望水平呈正相關關系,檢測時間:干預前、干預后。
與對照組總治療依從率相比,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n=60,n(%)]
干預前、后兩組憂郁、焦慮、偏執(zhí)、敵對評分相比較均降低,組間比較,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理壓力比較分)
干預前、后兩組生理功能與狀態(tài)、癥狀與體征、社會活動狀態(tài)、心理情緒狀態(tài)、總評分進行比較均升高,其中與對照組干預后社會活動狀態(tài)、心理情緒狀態(tài)、總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后兩組希望水平評分進行比較,均升高,組間比較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4。
表4 兩組希望水平評分比較分)
結直腸癌癥的主要危險因素有不良飲食習慣、煙酒、遺傳因素、胃腸道基礎疾病等,晚期結直腸癌癥無法痊愈,患者治療過程往往存在很多負性情緒,抵觸治療,對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由專業(yè)護理團隊組成,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前提下,制定適合患者的個性化護理方案,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進行針對性交流溝通,給予患者感情及精神上的疏導和安慰,幫助患者正確認知健康和疾病,明白遵醫(yī)囑治療的必要性,提高配合治療的意愿[7,8]。同時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給予患者綜合性的身心護理,使患者內在行為驅動力得到激發(fā),刷新對于死亡和生命的認識,轉移患者對疾病的過度關注,排解憂郁、偏執(zhí)、敵對等消極情緒,減輕心理壓力。隨著患者心理壓力得到緩解,負性心理狀態(tài)得以改善,提升希望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總治療依從率相比,觀察組更高(P<0.05),與干預后對照組憂郁、焦慮、偏執(zhí)、敵對評分相比,觀察組更低(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希望水平評分相比,觀察組更高(P<0.05),表明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有助于緩解老年晚期結直腸癌姑息治療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及希望水平。
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是一種特殊的干預方式,護理人員站在患者角度考慮,對患者的身心予以關注,通過全方位的照護,給予患者心理慰藉,盡可能滿足患者和家屬的合理需求,對患者身心造成困擾的相關問題進行解決,使患者對生活有全新的認識,改變心態(tài),進而改善患者生存質量[9]。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干預后社會活動狀態(tài)、心理情緒狀態(tài)、總評分相比,觀察組更高,表明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有效改善老年晚期結直腸癌姑息治療患者生存質量。
綜上,個性化靈性關懷護理有助于緩解老年晚期結直腸癌姑息治療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生存質量,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后續(xù)需多渠道擴充樣本量進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