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石
冬日,雪花紛飛,寒氣沉沉。此時,最為御寒的莫過于一碗熱氣騰騰的葛根豬尾湯,輕呷一口,滾燙的鮮湯,濃郁的香氣,下肚便是暖暖的。于是,一天的疲勞、寒冷,都煙消云散。
葛根豬尾湯的做法其實很簡單。首先從菜市場里買回適量的豬尾,洗凈,砍成大小適中的塊狀。切三五片生姜,放入適量花生油腌制約十五分鐘。利用腌制豬尾的空當,清洗葛根。葛根需要選那種老且粉的,無需去皮,同樣砍成大小適中的塊狀。
準備就緒之后,將豬尾焯一遍水,然后和葛根一起放入鍋中,再倒入適量的水。同時放入枸杞、紅棗、陳皮、黨參、黃芪、玉竹、百合等,蓋上鍋蓋,開大火煮沸后調(diào)小火燜一個半小時,此時,悠悠的香氣盈滿小屋。于是,滿屋子都是冬日的香、冬日的暖、冬日的幸福。
用銀色長柄湯勺舀上一碗。雙手捧著搪瓷碗,一股冬日的暖沿著碗的邊緣一路行走,走進肚子,到達全身。頓時,在冬日里被凍僵的雙手有了溫度,有了力量,那是生活的溫度,是生活的力量。
多少次,為了生活奔波勞碌,為了家庭疲于奔命,對生活、季節(jié)的美好從來都不曾有空閑停下來仔細品嘗,以至于忘了生活的味、季節(jié)的美、歲月的暖。如今,能有空閑下來,品一品這難得的美和暖,怎不令人樂哉乎?
豬尾也稱皮打皮、節(jié)節(jié)香,由皮質(zhì)和骨節(jié)組成,多用燒、鹵、醬等方法烹調(diào)。豬尾有補腰力、益骨髓的功效。
葛根也有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功效,用于表證發(fā)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傷寒雜病論》里記載:“預(yù)防熱病,急黃賊風:葛粉二升,生地黃一升,香豉半升。為散。每食后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有病五服。”《本草綱目》中也有這樣的載述:“本草十劑云,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蓋麻黃乃太陽經(jīng)藥,兼入肺經(jīng),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jīng)藥,兼入脾經(jīng),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藥皆輕揚發(fā)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本草匯言》中說:“葛根,清風寒,凈表邪,解肌熱,止煩渴。瀉胃火之藥也。嘗觀發(fā)表散邪之藥,其品亦多,如麻黃拔太陽營分之寒,桂枝解太陽衛(wèi)分之風,防風、紫蘇散太陽在表之風寒,藁本、羌活散太陽在表之寒濕,均稱發(fā)散藥也,而葛根之發(fā)散,亦入太陽,亦散風寒,又不同矣,非若麻、桂、蘇、防,辛香溫燥,發(fā)散而又有損中氣之誤也;非若藁本、羌活,發(fā)散而又有耗營血之虞也。”
可知,葛根豬尾湯是冬日里一道不可多得的暖身湯。喝之,能讓人心曠神怡,氣色清爽!長期食用,可起到美容養(yǎng)顏、強身壯體、延年益壽的效果,可謂是養(yǎng)生食材里的“寶”啊!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