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剛
傾聽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只有學會傾聽,用心走進學生的心靈,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生活才可獲得學生的信任、尊重和愛戴,才能提高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下面,作為班級的班主任,我站在師生關系的角度,結合日常班級管理中的做法,談一談我的點滴體會。
一、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善解人意
三年前,在一個臨近高考的日子里,我班學生張某某,在別人爭分奪秒進行復習時,他卻上課被我看到有幾次睡覺。這種現(xiàn)象如果發(fā)生在一個前天晚上熬夜的學生身上,作為班主任的我,也許一點也不會奇怪,可是這事卻發(fā)生在學習認真且一直名列前茅的張某某身上。我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后,就對他進行了兩三天時間的觀察,認定:張某某心里一定有說不出來的秘密,于是我決定找機會和他近距離接觸。有一天,我約他到操場散步,我們邊走邊談,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談過去,談未來,無所不談,談著談著,他傷心地流著淚跟我說了家里的情況,原來是他爸爸和媽媽吵架,說自己沒有心思學習。
我聽后,暗自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分青紅皂白地去批評他,細心地安慰他,開解他。后來,我叫他把心中的不快用文字寫下來交給我,然后,我再根據(jù)他字里行間反映出來的不同情緒去開導他,告訴他應對方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專心地學習,并且和他父母溝通。在這期間,他還寫了一篇題目叫《悔》的文章,對自己當時的所作所為表示慚愧,感謝老師和學生對他的無私幫助,感謝母校讓他走向成熟,我把他的文章打印下來,寄到《中學生學習報》很快就發(fā)表了,我和他都無比高興。現(xiàn)在張某某畢業(yè)已經(jīng)3年多了,還經(jīng)常給我打電話,多次到我家來看望我。
作為班主任,只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問題的慧眼,有善于思考問題的大腦,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就容易感受到學生的喜怒哀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處理班級中存在的問題。
二、相互尊重,傾注愛心,耐心細致
有一天,班里有位學生對我說:“我在宿舍看見李某胳膊上貼著膏藥,他說是他爸爸和媽媽發(fā)生了矛盾。”這位學生說的李某,是我們班出名的“淘氣包”,我聽后一愣,趕緊找到李某,小聲問他:“是真的嗎?”李某聽后只是說:“我星期五不回家?!蹦悄闳ツ膬??”“在學校?!薄袄蠋煛⑼瑢W都回家,你一個人會害怕的,學校里也沒有飯吃呀。” “他們發(fā)生矛盾,我勸不了,又沒別的辦法,所以我不愿意回家……他們不愛我了。”他傷心地說。我趕緊安慰他:“他們不會不愛你,也不能不愛你,因為你是他們的孩子。周五你爸爸接你時,我找他談談,好嗎?但是,如果有什么事情,或需要什么,你一定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老師,我的鞋子壞了……”然后我和他家長說了這件事,家長表示自己有事,所以拜托我?guī)е綄W校附近的商店,最后給他買了一雙稱心如意的運動鞋……
星期五他爸爸來接他,我和他爸爸進行了交談,并且告訴他爸爸,李某在校表現(xiàn)很好,希望家長能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不要在孩子面前發(fā)生沖突,要有利于李某的成長。
從此以后,李某在班里不再“淘氣”,而是主動地在班里幫別人的學生做好事:打掃衛(wèi)生、擦黑板等等。每次看到我去上課,他也總是快步跑進教室,在座位上坐好,用笑臉迎接著我。
隨后,我就經(jīng)常鼓勵李某的爸爸媽媽參加班里、校里舉辦的集體活動,增加李某和他爸爸媽媽交流的機會。目前,李某和他爸爸媽媽關系十分融洽,在班里表現(xiàn)也很積極、樂觀、和學生關系十分友好。
通過和學生李某的接觸,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對其傾注愛心,耐心細致地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班主任只有學會傾聽,用心走進學生的心靈,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生活才可獲得學生的信任、尊重和愛戴,才能提高班級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寬容相處,公平對待,平等交流
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我班衛(wèi)生保潔區(qū)沒有打掃,便趕緊到教室里詢問情況。我問:“今天誰打掃保潔區(qū)?”這時,李明等幾個平時非常淘氣的學生過來了,并且迅速去拿了掃把出去,不知是哪位學生小聲嘟囔了一聲:“今天不是他們值日。”一個學生慢騰騰地站了起來,用幾乎連他自己都聽到的聲音說:“今天……是……是我們……值日,我忘記了?!蔽毅等涣?,無可奈何地干咳一聲,說:“下回注意,現(xiàn)在你也可以和他們一起去打掃?!辈⑶冶頁P了李明等幾個主動去打掃衛(wèi)生的學生,贊揚了他們幫助同學并且積極維護班級榮譽的精神品質。并且只要我有機會,也與學生一起打掃保潔區(qū)的衛(wèi)生,主動去帶動學生積極打掃衛(wèi)生區(qū),引導他們認識到保持干凈衛(wèi)生好習慣的重要性。時間久了,學生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就主動把保潔區(qū)打造了一干二凈,不再給老師留下打掃保潔區(qū)的機會……
其實,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無論是班主任、學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要我們人人具有一顆寬容的心,公平對待對方,平等地和對方交流,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處理問題,就一定能夠“見月暈而知風,見礎潤而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