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敏瑞,董樹婉,汪惠才*,陳金榮,艾力帕提·太來提,閔 敏
(1. 新疆科技學院,新疆 庫爾勒 830091;2.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3. 烏魯木齊國際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通信作者:汪惠才,E-mail:506940196@qq.com)
2021 年一項全國性的橫斷面研究報道[1],我國0~14 歲兒童白血病發(fā)病率為42.33/百萬,每年約有1.1 萬名兒童被診斷為白血病。患兒生命受到威脅、住院生活反復、工作性質(zhì)改變和經(jīng)濟負擔增加等應激因素,使家長容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情緒和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等心理問題[2]。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不僅有助于提升家長的心理健康水平,還會對患兒的治療產(chǎn)生積極效果[3]。
個體在面臨困境時,并非只產(chǎn)生負性情緒,消極事件同樣可能促進個體呈現(xiàn)出一種新的精神力量和品格優(yōu)勢,幫助其渡過心理危機[4]。積極心理資本能反映個體在成長及發(fā)展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自我效能、樂觀、韌性和希望等心理狀態(tài)[5]。既往研究顯示[6-7],積極心理資本可作為長效保護因素以減少壓力對個體的負面影響,減少抑郁焦慮情緒,使個體擁有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幸福感是指個體所擁有的一種最佳心理機能和體驗。幸福、滿足和快樂等積極情緒體驗,不僅有助于促進提高個體對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還有助于減少個體的消極情緒。創(chuàng)傷后成長是指個體與具有創(chuàng)傷性的事件或情景抗爭后所體驗到的正性變化,強調(diào)個體的自我恢復和更新能力。近年來,積極心理在臨床工作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既往學者研究了腦卒中患者、冠心病患者和癲癇患者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8-10],但尚缺乏對白血病患兒家長積極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通過調(diào)查白血病患兒家長的積極心理資本現(xiàn)狀,并探索其影響因素,以期為制定提升白血病患兒家長積極心理資本的干預措施提供參考。
選取2021 年3 月-2022 年4 月在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內(nèi)科就診的白血病患兒的家長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jīng)骨髓穿刺后確診為白血病的患兒的家長;②患兒病程≥1個月;③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病史及認知功能障礙者;②患病期間有其他突發(fā)重大事件者;③家庭中已有一方參加本調(diào)查者;④患兒病情不穩(wěn)定或危急。符合納入標準且不符合排除標準共150例。共發(fā)放問卷150 份,回收有效問卷143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5.33%。本研究通過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K202204-35)。
采用自編問卷收集患兒家長的基本信息,包括與患兒關(guān)系、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民族、患兒是否為獨生子女、患兒疾病類型和病程以及工作類型是否改變。
采用積極心理資本問卷(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PQ)評估積極心理資本水平[6]。該問卷共26 個條目,包含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4 個維度。采用1(完全不符合)~7(完全符合)分7 級評分。總評分越高,表明積極心理資本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問卷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32。
采用簡體中文版創(chuàng)傷后成長量表(Chinese-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C-PTGI)[11]評估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該量表包含人生感悟、新可能性、個人力量、與他人關(guān)系和自我轉(zhuǎn)變5個維度,共20個條目。采用0~5 分6 級評分,0 分為“完全沒有這種轉(zhuǎn)變”,5分為“這種轉(zhuǎn)變非常多”,總評分范圍0~100分,總評分越高表明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 0.817。
采用Campbell 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12-13]評估幸福感指數(shù)。該量表包含總體情感指數(shù)和生活滿意度兩個部分,總體情感指數(shù)部分包含8個條目,生活滿意度部分包含1個條目。采用1~7 分7 級評分,幸福感指數(shù)評分=總體情感指數(shù)量表評分+生活滿意度評分×1.1,幸福感指數(shù)評分范圍為2.1~14.7分??傇u分越高表明幸福感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761。
2 名問卷調(diào)查者均接受一致性培訓,在病房內(nèi)發(fā)放紙質(zhì)問卷,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家長解釋調(diào)查目的、內(nèi)容、填寫方法以及保密性,患兒家長匿名、獨立填寫問卷,問卷填寫耗時約20 min。為避免問卷出現(xiàn)漏填狀況,問卷當場回收,調(diào)查者及時檢查填寫情況,若有遺漏,當場補齊。填寫完畢,調(diào)查者給予患兒家長積極心理干預的健康宣教。為增加研究結(jié)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問卷調(diào)查者與數(shù)據(jù)分析者設(shè)定為不同人員。
采用SPSS 23.0 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主效應顯著則進行事后比較(LSD 法);采用Pearson 相關(guān)分析考查各量表評分的相關(guān)性;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探索積極心理資本的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5。
白血病患兒家長PPQ 總評分為(113.48±15.80)分,四個維度評分由高到低分別為:韌性(28.90±5.59)分、樂觀(28.80±5.49)分、希望(28.31±5.44)分、自我效能(27.47±5.81)分;C-PTGI總評分為(64.31±6.77)分;IWB 總評分為(9.20±1.58)分。
患兒病程為3~6 個月和>6 個月的白血病患兒家長PPQ 總評分高于患兒病程<3 個月的患兒家長,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受教育程度為??萍耙陨系幕純杭议LPPQ 評分高于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初中及高中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的患兒家長PPQ 評分高于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1。
表1 不同特征的白血病患兒家長PPQ總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PQ scores among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leukemia
表1 不同特征的白血病患兒家長PPQ總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PPQ scores among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leukemia
注:PPQ,積極心理資本問卷
項 目民族F/t 1.992 P LSD患兒疾病類型2.561例數(shù)(%)55(38.46)78(54.54)7(4.89)3(2.09)86(60.13)35(24.47)22(15.38)25(17.48)57(39.86)61(42.65)23(16.08)46(32.17)40(27.97)34(23.78)35(24.47)69(48.25)39(27.27)52(36.36)91(63.63)97(67.83)46(32.16)0.081患兒病程PPQ總評分109.41±16.32 115.98±15.01 115.71±166.50 117.66±17.00 115.41±15.68 112.77±16.53 107.04±13.80 101.32±17.98 116.21±14.71 115.91±13.59 102.87±20.91 114.17±14.57 112.95±13.09 120.50±12.44 105.87±16.56 112.60±14.08 121.87±14.33 111.25±15.70 114.75±15.80 112.95±16.85 114.58±13.41<0.010 10.133 0.099③>①②>①受教育程度<0.010 6.343②>①④>③>①家庭人均月收入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其他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其他①<3個月②3~6個月③>6個月①小學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④專科及以上①<2 000元②2 000~2 999元③>3 000元11.045<0.010③>②>①患兒是否為獨生子女-1.280 0.230工作類型是否改變是否是否-0.574 0.567
白血病患兒家長PPQ總評分與C-PTGI總評分、IWB 總評分均呈正相關(guān)(r=0.727、0.598,P<0.01)。見表2。
表2 白血病患兒家長PPQ評分與C-PTGI、IWB評分的相關(guān)性(r)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PPQ score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leukemia and C-PTGI and IWB scores
運用簡單相關(guān)系數(shù)法進行檢驗,患兒病程、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C-PTGI 及IWB 總評分之間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及自相關(guān)。以PPQ總評分為因變量,以患兒病程(<3個月=1,3~6個月=2,>6個月=3)、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1,初中=2,高中=3,專科及以上=4)、家庭人均月收入、C-PTGI總評分及IWB 總評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患兒病程(β=0.136,P=0.017)、受教育程度(β=0.139,P=0.012)、C-PTGI(β=0.622,P<0.01)是白血病患兒家長PPQ 評分的影響因素,可解釋總變異的57.6%(R2=0.591,ΔR2=0.576,F(xiàn)=39.541,P<0.05)。見表3。
表3 白血病患兒家長積極心理資本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leukemia
白血病患兒家長PPQ 總評分及各維度評分均低于白璐等[14]對健康人群積極心理資本的研究結(jié)果??赡苁且驗榘籽桶l(fā)率和死亡率較高,嚴重影響了患兒家長的心理韌性,故其心理韌性評分低于健康人群。患兒家長希望維度評分低于健康人群,究其原因,可能是白血病治療過程復雜、治療難度大,家長對治療過程及預后感到絕望[15-16]。樂觀是指個體更關(guān)注事件結(jié)果并對目標實現(xiàn)有一種積極期待[17],白血病患兒家長雖對于治愈抱有強烈的期待,但常因疾病病因不明、預后模糊,使得其樂觀特質(zhì)弱化[15]。建議在臨床工作中,對患兒家長進行充分的健康宣教,增加其對疾病的認識,以減少對疾病的不確定感及恐懼感,提升對患兒的照護能力。本研究中,67.83%的家長因孩子的病情改變了工作類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長的自我效能感評分。此外,有學者對白血病患兒家長進行訪談[18],結(jié)果表明,患兒家長多有自卑心理,且認為患兒患病與家長的照顧不周有關(guān),存在強烈的病恥感,在臨床工作中,應幫助患兒家長樹立正確的疾病治療觀念,糾正偏見,克服恐懼心理,提升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白血病患兒家長PPQ 總評分與C-PTGI 總評分呈正相關(guān),家長的積極心理資本水平越高,其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也越高。原因可能在于,積極心理資本能夠作為患兒家長應對壓力的源泉和力量,幫助患兒家長從多視角看待應激性事件,將創(chuàng)傷性事件作為一次契機,從困境中尋找積極的意義,獲得更多的成長。同時,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白血病患兒家長PPQ 總評分與IWB 總評分呈正相關(guān),分析原因,較高水平的積極心理資本可以促進身心愉悅,提高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以及幸福感水平。
受教育程度是白血病患兒家長積極心理資本的影響因素,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19-22],這可能是因為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長對自身心身健康的關(guān)注度更高,自我調(diào)適能力更好,學習和利用社會資源以及克服苦難的能力更強,積極心理資本水平更高。本研究中,患兒病程影響患兒家長的積極心理資本狀況,確診時間在6 個月以內(nèi)的患兒家長PPQ 評分更低,與鄭儒君等[23]研究結(jié)果一致,原因可能在于,剛診斷和化療時,患兒家長存在強烈的應激沖突,對疾病的接受程度較低,短時間內(nèi)難以適應患兒的照顧角色,容易出現(xiàn)心理障礙。經(jīng)歷多次化療后,家長慢慢地接受患兒患病現(xiàn)實,逐漸適應患病后的照顧角色,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產(chǎn)生新的感悟,積極心理資本水平得到提高。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是白血病患兒家長積極心理資本的影響因素,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24]。個體在應對危機后采取積極的歸因方式和應對方式,獲得創(chuàng)傷后成長后,更利于積極心理資本中的自我效能和心理韌性水平的提升[25]。經(jīng)歷應激事件后,創(chuàng)傷后成長水平高的患兒家長更愿意尋求新的可能性、增強個人力量,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希望水平并改善樂觀特質(zhì)。
綜上所述,白血病患兒家長積極心理資本水平欠佳,患兒病程、受教育程度及創(chuàng)傷后成長是積極心理資本的影響因素。醫(yī)務人員應幫助患兒家長尋找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建立良好的歸因風格、挖掘積極的心理資源和情感支持以提升其積極心理資本水平[26-29]。本研究局限性在于:僅在一所醫(yī)院開展了研究,樣本代表性有限,未來可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的調(diào)查,進一步探討白血病患兒家長積極心理資本的影響因素;另外,本研究為橫斷面調(diào)查,難以清晰論證白血病患兒家長積極心理資本隨著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性,未來可進行追蹤研究,探究積極心理資本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