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聰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總覺得飯后困倦難耐,不想運動,坐在桌邊便昏昏欲睡。之所以會這樣,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脾胃虛弱,即飯后脾胃之氣都用在食物消化上,從而沒有余力發(fā)揮升清降濁的功能。那么,脾胃虛弱是怎么引起的、中醫(yī)對脾胃虛弱有什么樣的認識、女性在生活中如何發(fā)現(xiàn)自己是否有脾胃虛……面對這些問題,又應當如何正確調理脾胃,降低脾胃虛弱對身體的損傷呢?
脾胃虛弱的原因
(1)中醫(y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虛弱與飲食不當有直接的關系,如飲食不節(jié)制,暴飲暴食,經(jīng)常吃生冷、油膩、刺激性的食物,三餐不規(guī)律等。
(2)情緒不好、過度勞累也可以引起脾胃虛弱。心情好的時候,食欲大增;當情緒低落、特別疲憊的時候,就沒什么胃口。這是因為當情緒低落、身體疲憊時,胃腸道處于抑制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沒有胃口、食欲不振等,自然導致脾胃功能減弱。
(3)缺乏運動。久坐不動會使得脾胃也相對缺乏運動,影響其化功能。
(4)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也可以引起脾胃虛弱。中醫(yī)認為,脾喜燥惡濕,如果長期處于比較潮濕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中,會影響脾胃功能。
中醫(yī)對脾胃虛弱的認識
中醫(yī)認為,女性脾胃虛弱主要分為四型,分別是脾氣虛弱、脾陽虛弱、中氣下陷及脾不統(tǒng)血四大類型。
(1)脾氣虛弱:主要表現(xiàn)為缺乏食欲、飯后腹部脹滿、腹瀉或便溏、面色萎黃無華、舌淡苔薄白,嚴重時會感覺全身疲乏無力、精神萎靡。原因多為飲食不潔,或情志失調、思慮過多、過于疲勞,影響到了脾胃的運化功能。
(2)脾陽虛弱:主要表現(xiàn)為缺乏食欲、口淡不渴、腹脹腹痛、身體怕冷、腹部四肢發(fā)涼、喜溫喜按、面色發(fā)白、大便稀溏等癥狀。此外,女性還有白帶增多舌大有齒痕的表現(xiàn)。
(3)中氣下陷:主要表現(xiàn)為面色淡白、眩暈乏力、心悸氣短、食少便溏、食后腹部有墜脹感、小便淋漓、大便頻繁,重者出現(xiàn)脫肛。女性還會出現(xiàn)子宮下垂,伴有頭目眩暈、肢體倦怠、語聲低微等表現(xiàn)。
(4)脾不統(tǒng)血:主要由于脾氣虛弱不能夠統(tǒng)攝血液,血液不在經(jīng)脈中循行而出現(xiàn)出血癥狀,可表現(xiàn)為鼻出血、皮下出血后有紅點和斑疹、便血等。女性可見月經(jīng)量多,或月經(jīng)淋漓不盡等病癥。
脾胃虛弱的六大信號
女性一旦發(fā)生脾胃虛弱,主要有以下六大信號。
(1)吃完飯后常常覺得肚子脹滿、身體沉重,這與脾胃運化食物的功能減弱密切相關。
(2)明顯感覺說話沒有力氣,身心特別困乏,常常出現(xiàn)頭暈、頭沉,甚至嗜睡的情況。
(3)舌體胖大,兩側有明顯的齒痕,這是典型的脾氣虛表現(xiàn)。
(4)大便稀溏不成形,特別怕冷、喜暖喜按,這時已經(jīng)發(fā)展為脾陽虛,也是脾胃虛加重的表現(xiàn)。
(5)長期腹瀉,甚至出現(xiàn)胃下垂、子宮垂脫、直腸脫肛等臟器下垂的情況,屬于中氣下陷的表現(xiàn)。
(6)乏力、舌胖,伴月經(jīng)量過多、淋漓不盡,或有大便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等脾不統(tǒng)血的表現(xiàn)。
脾胃虛弱的危害
(1)脾胃虛弱的女性常常會因為食欲減退,出現(xiàn)飯后腹脹、腹痛,甚至胃下垂、直腸脫垂。
(2)長時間脾胃虛弱會導致氣血運行無力,出現(xiàn)口唇蒼白、倦怠乏力以及頭暈頭沉、精神不振等。
(3)多數(shù)女性患者會伴有白帶增多、月經(jīng)量多、月經(jīng)淋漓不盡、子宮脫垂等婦科疾病。
(4)體內濕邪長期留滯,身體會虛胖,引起脂肪肝,以及高脂血癥、高血壓、腦梗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增加了猝死的風險。
脾胃虛弱的調理
脾胃虛弱的女性在日常飲食、起居、情志、保健等方面都要引起重視。
(1)飲食方面:平時注意飲食均衡,避免暴飲暴食;少吃生冷、粗硬、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限酒,少喝濃茶;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以及溫性水果,如橘子、紅棗、榴蓮等;適當服用溫潤健脾類藥食同源的食物,如山藥、薏仁、白扁豆、茯苓、蓮子肉等。
(2)起居方面:現(xiàn)如今由于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工作到很晚,導致睡眠不足。長期如此,會使得人體內的陽氣消耗過多,導致脾胃功能紊亂,進而引發(fā)脾胃虛弱。因此,女性應該養(yǎng)成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時間,做到早睡早起,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和補充正氣,幫助恢復脾胃功能。此外,積極進行戶外有氧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不僅可以增加人體對氧氣的攝入,促進新陳代謝,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還能緩解壓力,有助于身心健康。
(3)情志調整:保持情緒平和,避免情緒波動,因為不良情緒會影響肝的調節(jié)功能,進而削弱脾胃的運化功能。
(4)茶飲保?。喝£惼?、山藥、茯苓、白扁豆、蓮子肉、薏苡仁等適量,每日沏茶代水喝,連續(xù)4周為一個療程,可以治療脾胃虛弱,調節(jié)脾胃功能。
(5)穴位保健: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3寸處,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每天按揉100~200次,能起到健脾和胃、調中理氣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的各種病變。神闕穴(肚臍)是任脈上的要穴之一,也是脾胃保健的大穴。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交疊放于臍上,逆時針揉轉,每天200次。
(6)艾灸保?。涸诩抑羞M行艾灸時,可以選擇具有溫陽散寒功效的穴位。例如,中脘是脾胃經(jīng)的穴位,艾灸中脘可以溫煦脾胃,增強消化功能;關元是臍下中央的穴位,艾灸關元可以溫煦脾胃,增強體內的陽氣;氣海是臍下兩寸的穴位,艾灸氣海可以溫煦脾胃,增強體內的陽氣;神闕是胸骨上端的穴位,艾灸神闕可以溫煦心脾,增強心脾功能;脾俞是脊柱第十二胸椎下的穴位,艾灸脾俞可以溫煦脾胃,增強消化功能;足三里是膝蓋下方外側的穴位,艾灸足三里可以溫煦脾胃,增強體內的陽氣。每周直接灸或隔著姜片灸1次,連續(xù)治療4周為一個療程,對改善脾胃虛弱有明顯的作用。
結束語
中醫(yī)常說:“脾胃一虛百病生,脾胃一調百病安?!笨梢娖⑽笇】档闹匾浴T谌粘I钪?,女性應養(yǎng)成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注意飲食調養(yǎng)、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態(tài)平和、合理進行脾胃保健,這樣才能更好地匡扶脾胃正氣,保護脾胃功能不受損傷,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