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萱萱
南京工程學院 211167 E-mail:gxx01@qq.com
學習倦怠(Academic Burnout)屬于慢性壓力相關綜合征,是大學生因長期學業(yè)和成績壓力造成的精力耗竭,表現(xiàn)為對學習及校園活動等熱情消磨,對同伴行為疏離和態(tài)度冷漠,同時學業(yè)成績未達預期并持負面態(tài)度的現(xiàn)象[1-2]。嚴重的學習倦怠不僅會對學生學業(yè)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導致學生產生情緒障礙、睡眠障礙甚至自殘自殺等嚴重心理或行為問題[3],對大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4]。魏婷對大學生學習倦怠做過調研,結果顯示61.6%的大學生存在學習倦怠的情況[5]。孫曉莉調研大學生學習倦怠,結果顯示37.5%大學生存在較嚴重的學習倦怠,5.3%的大學生不存在學習倦怠,其他學生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學習倦怠[6]。因此,針對目前大學生學習倦怠問題普遍存在且產生的心理問題變多的趨勢,深入研究影響學習倦怠問題的作用機制和關鍵因素,可以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順利完成學業(yè),更好地成長成才。
中庸思維(Zhong-yong Thinking Style)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代表的思維方式之一[7],中庸思維是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會在特定情況下整合外在條件和內在需求,同時顧及行為發(fā)生的后果[8]。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及其價值取向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影響深遠,近些年來,文化研究不僅是獨立研究,而且是發(fā)掘文化背后潛在的影響因素。有研究表明文化取向可以起到保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9]。中庸思維與大學生心理健康關系密切[10],中庸思維特質越高,其個體表現(xiàn)的情緒調節(ji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越好[11],也會降低抑郁癥狀等消極心理狀況的發(fā)生風險[12]。實證研究表明,大學生中庸思維與焦慮等消極心理狀況呈現(xiàn)顯著負相關[13]。學習倦怠作為消極心理狀況之一,會引發(fā)一系列如行為不當、情緒低落、成就感低的消極心理癥狀[14],學習倦怠與消極心理狀況呈顯著正相關[15-16]。中庸思維對學習倦怠有負向預測作用,大學生中庸思維對學習倦怠影響的內在機制還需進一步探討。
認知情緒調節(jié)指的是個體面對超過自身資源負擔的事件時,為了平衡情緒調節(jié)目的而做出的認知努力[17-18]。積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可以使得個體更好地適應和處理遇到的情況[19-20]。消極的認知情緒調節(jié)會影響個體的適應能力,產生消極情緒[21-22]。大學生中庸思維對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有負向預測作用,中庸思維水平較高的大學生消極認知情緒的傾向較低[13,23],中庸思維提倡的“慎獨內修”和“素位而行”等理念對于不良情緒的緩解起到積極作用[24]。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中庸思維通過某些因素對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都有一定的影響[25]。黃思成等人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中庸思維可以正向預測個體焦慮程度,同時還可以通過攻擊性和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間接影響學習焦慮[13]。個體焦慮感與倦怠感呈正相關[26],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設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在中庸思維與學習倦怠之間起中介作用。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大學生中庸思維、學習倦怠和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三者關系進行分析,并探討其作用機制。從而干預大學生嚴重學習倦怠,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經典的合理情緒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也是促進患者情緒調節(jié)策略改變的療法,本研究在經典療法中加入中庸思維干預,探究其合理性,對于心理治療中加入大學生中庸思維水平的辯證行為療法進行探討與研究,有利于為學習倦怠治療的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撐。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形式,選取江蘇高校大學生作為被試對象,共發(fā)放問卷657份,收回有效問卷603份(91.8%)。其中,男生436名(72.3%),女生167名(27.7%);城鎮(zhèn)學生297名(49.3%),鄉(xiāng)村學生306名(50.7);學生干部318名(52.7%),非學生干部285名(47.3%);被試年齡17~25(20.52±2.63)歲
1.2.1 中庸思維量表(Mean Thinking Scale,MTS) 采用林以正和吳佳輝編制的中庸思維量表[8],問卷包含“和諧性”、“整合性”和“多元思考”維度,一共13個題目,1~4題測評“多元思考”,5~9題測評“整合性”,10~13測評“和諧性”。采用Liker 5級評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各項目相加即為總分,無反向計分,總分代表中庸思維程度,分數(shù)越高,程度越高。本研究中中庸思維量表的克倫巴赫α系數(shù)為0.915。
1.2.2 認知情緒調節(jié)問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ERQ) 采用朱熊兆編制的認知情緒調節(jié)量表[27],共36個題目,包含9個維度:責難他人、重新關注計劃、災難化、自責、接受、沉思、理性分析、積極重新關注、積極重新評價,每個維度包含4個題目,采用Liker 5級評分(1代表“幾乎從不”,5表示“幾乎總是”)。本研究使用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策略分量表,選擇自責、沉思、災難化和責難他人4個維度,累加得分,總分越高表示個體面對負性情緒事件時使用消極認知策略的可能性越大。本研究中認知情緒調節(jié)量表的克倫巴赫α系數(shù)為0.853。
1.2.3 學習倦怠量表(Learning Burnout of Undergraduates Scale,LBUS) 采用連榕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倦怠調查量表[28],包括成就感低、情緒低落和行為不當3個維度,共20個題目,采用Liker 5級評分(5表示“完全符合”,1代表“完全不符合”),其中有8道題目反向計分,累計得分,總分代表個體學習倦怠程度,分數(shù)越高,程度越高。本研究中學習倦怠量表的克倫巴赫α系數(shù)為0.782。
1.2.4 數(shù)據收集 本次數(shù)據收集使用在線調研的工具進行問卷施測,測試由研究人員本人作為主考,測評使用統(tǒng)一心理量表和指導語填寫說明,測評過程中強調調研的真實性和個人信息保密性,所有測評被試者均知情且同意。
利用SPSS 26.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和相關分析等,使用Hayes編制的Process3.3程序插件進行中介效應分析檢驗。
使用Harman單因素檢驗方法對3個量表的69個項目進行未旋轉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表明,共有8個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第一個因子解釋了總變異的18.35%,小于40%的臨界標準。因此,本研究不存在嚴重共同方法偏差[29]。
相關分析顯示,中庸思維與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存在顯著負相關,中庸思維與學習倦怠之間呈顯著負相關,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與學習倦怠存在顯著正相關,見表1。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構建以中庸思維為自變量,學習倦怠為因變量,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為中介變量的結構方程模型,并進行中介模型檢驗,如表2所示。中庸思維顯著負向預測學習倦怠,引入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這一中介變量后,中庸思維顯著負向預測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顯著正向預測學習倦怠。同時,中庸思維對學習倦怠的影響仍然顯著。說明中庸思維不僅可以直接影響大學生學習倦怠情況,還可以通過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的中介作用間接影響學習倦怠。
表2 消極認知情緒的中介模型檢驗
用Bootstrap分析方法檢驗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在中庸思維與學習倦怠之間的中介效應,見表3。
表3 對中介效應顯著性檢驗的Bootstrap分析
表3結果顯示,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對學習倦怠的直接效應、間接效應顯著,Bootstrap置信區(qū)間均不包含0,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在中庸思維和學習倦怠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15.2%,中介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的中介效應模型
研究結果顯示,中庸思維與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顯著負相關,即中庸思維水平越低的人越容易產生消極情緒,這與現(xiàn)有研究結果一致[13]。結果顯示中庸思維與學習倦怠顯著負相關,即中庸思維水平越高,個體的學習倦怠水平越低。另外學習倦怠與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呈顯著正相關,即大學生傾向于使用消極的認知情緒調節(jié)時,其學習倦怠水平越高[30]?!跋才分窗l(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庸思維與我國傳統(tǒng)的和諧自然的思想方式一脈相承,倡導遵循內心、多元思考[24],對于疏導內心的沖突,維系自身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能夠幫助個體緩解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13,31],促進個體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中庸思維可以有效調節(jié)消極情緒,既能夠避免情緒的產生,也能在情緒產生后,使其保持在適中程度。中庸思維能促使個體對負性事件多元思考,不對負性事件盲目定性、糟糕化。在消極情緒產生后,中庸思維的“忍、退、讓”的行事原則促使個體平和適度地處理問題,不產生過度偏激的行為。因此,中庸思維對于個體的情緒和行為起著“堤壩”作用。這啟示可以從教育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訓練大學生的中庸思維,教會他們正確合理的思維方式,從而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自己的學業(yè)負責,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大學可以測評中庸思維水平,從而減少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在學習倦怠等心理問題發(fā)生時使用中庸思維進行干預,也可以從挫折教育和意志訓練著手,對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大學生進行一定的幫助,進而預防學習倦怠的產生。
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在中庸思維與學習倦怠之間起中介作用,中介效應為15.2%,即中庸思維不僅可以直接影響大學生學習倦怠,還可以通過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間接影響學習倦怠的發(fā)生。研究表明中庸思維越低的大學生,個體的學習倦怠水平越高,容易出現(xiàn)情緒低落、行為不當和成就感低等行為,對學習漸漸提不起興趣,缺乏學習動力,久而久之會感到厭煩,身心俱疲。中庸思維低的大學生更容易產生消極情緒,消極情緒調節(jié)包括4個維度[27],這些都不利于大學生合理歸因,恰當應對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挫折。Jermann等人研究得知沉思和自責是產生負向情緒的關鍵認知調節(jié)策略[32]。大學生傾向于使用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時,學習倦怠水平越高。在此情況下,有些大學生會把事情過錯歸咎于他人,也有可能放大一件小事的負面效果,產生消極情緒,并出現(xiàn)作息不規(guī)律、精力耗竭等情況,長期處于疲憊狀態(tài),導致學習動機和學習成績下降,從而產生學習倦怠。他們?yōu)榱颂颖軐W習,可能會導致學習生活中緊張、恐懼、痛苦等癥狀[33],嚴重危害大學生身心健康。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探討中庸思維與抑郁、焦慮之間的關系,而對于中庸思維與學習倦怠之間的關系研究有所欠缺。本研究加入了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這一中介變量,探討中庸思維通過消極認知情緒調節(jié)影響學習倦怠的機制,為大學干預大學生學習倦怠引起的心理問題提供理論支撐。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取樣集中在江蘇的高校,地域適用性不足;二是研究工具是自評式問卷,可能存在報告偏差,學習倦怠缺乏臨床上的專業(yè)診斷;三是本研究是橫向研究,如果加上認知情緒訓練做前后測對比,結果更具說服力和研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