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曉雪(福建省南平市順昌縣第一中學)
狹義上的微寫作指的是一種簡短的寫作,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的文章都屬于微寫作,包含微小說、微劇等網(wǎng)絡作品,以及高考作文中的微型作品。從廣義上說,微寫作是內(nèi)容比較簡潔的一種文學。本文將對微觀作文的序列化教學進行宏觀探索。
微寫作具有親民、全民化的特點,起源于微博,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形成一種“燎原”之勢;其他報紙也察覺到了這個問題,紛紛開設了自己的專欄,有些作者還在自己的微博賬號上進行小說創(chuàng)作,使得“微寫作”逐步成為語文教學的素材。
微小說簡短、切合實際、與現(xiàn)實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社會,注重對人生的發(fā)現(xiàn)與感悟,既實用又有趣。微寫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寫作教學的發(fā)展。語文教師要把握好形勢,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微寫作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探究微寫作的同時,掌握“微寫作”和“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使“微寫作”教學模式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寫作序列化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學生認識水平、寫作內(nèi)容和寫作目的基礎上,探索寫作的規(guī)律,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本文從以下幾個角度對微寫作教學進行了探討。
新《課標》對作文教學內(nèi)容做出了詳細規(guī)定,根據(jù)課綱,教學應緊緊圍繞課文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分為四大類: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應用文。每類文體被分成若干組,每一個項目都有幾個訓練項目。針對學生的年級特點,采用分層式的寫作教學計劃,能夠讓作文教學實現(xiàn)課程大綱所設定的教學目的。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筆者采取了分層次的寫作教學方案,以達到教學目標。初中學生認識能力偏弱,綜合教科書從“學會記事”“寫人要把握特征”“突出重點”幾個方向來介紹寫作方式,并以系統(tǒng)的方式進行解釋。圍繞論證過程等方面進行。此外,在普通教科書中也有一些應用寫作的專題培訓。
教師在涉及序列化微寫作時,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按照一般的教學大綱,從記敘性、敘述性、論證性三個方面來進行設計。在培養(yǎng)學生微寫作能力的過程中,要從簡單到復雜,不能操之過急,要讓學生有充分的發(fā)展空間。當然,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和整合,從而達到較好的訓練效果。
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寫作水平、寫作興趣、寫作能力、寫作成績等方面存在著顯著的差別。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出從簡單到困難的微寫作訓練模式。它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個人的寫作能力:即記敘、描寫、議論,微評論。教師要讓學生多了解微寫作的種類,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過程寫作”理論把寫作看作是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從思維的生成到作品的出版。因此,如何有效解決學生的作文難題,就顯得非常關鍵。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順序化引導,以促進其對寫作的思考。在實施微寫作教學時,作者遵循“審題取材、布局、寫作、修改、潤色、評價、展示”的順序。在寫作過程中,要對選材、立意進行準確篩選,再進行設計、排版、確定作文的結構。在學生自主寫作的階段,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要應用在課內(nèi),也要應用在課外。修改和潤飾是教學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修改,并通過設置激勵機制來提高學生的修改興趣。學生評改的方法有: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等。最后是展示環(huán)節(jié),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的信心,并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良師。很多學生的作文寫得不好,主要是由于他們對寫作的興趣不夠。所以,在進行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對學生的認識。在寫作的內(nèi)容方面,可以按照下列原則進行。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活潑的作文情境,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提供相關的學習用品。例如,干凈漂亮的本子可以讓同學們愛不釋手,讓他們愛上微寫作。還可以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添加適當?shù)牟莞?、插圖,甚至是貼片。這樣,微書寫筆記就不再只是一本普通的筆記本,它成為同學們展示自己書寫、排版、裝飾、繪畫等技能的平臺。其次,要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在教室背后的黑板上留出一個獨立的空間,叫作“微創(chuàng)作世界”“微言微語”,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掛在上面,并從其中摘錄出一些經(jīng)典名言,為同學們的微寫作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1.降低難度,提高寫作信心
對于學生來說,寫作最大的難點是:不愿意寫,沒有東西可寫,不能寫。微寫作具有短小、靈活、易于被學生接受的特點。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應盡量少提出過多的要求,盡量減少困難,首先要使學生掌握基礎寫作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信心。
2.內(nèi)容精選,切合實際
微寫作序列化教學應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作文主題。學生可以根據(jù)這些活動來進行微寫,比如發(fā)朋友圈,寫賀卡,寫運動會的宣傳稿件;或是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短篇的創(chuàng)作;或是通過新聞媒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評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使他們理解寫作就是在寫自己的人生,這樣才能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寫作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3.創(chuàng)造情景,構建寫作支撐
在寫作教學的早期階段,應以寫作活動為外驅(qū)力,通過構建作文載體。教師可以在業(yè)余時間安排一些活動,例如,三分鐘的講座、親子閱讀、主題閱讀、師生共讀、閱讀分享、每天廣播等。活動也可以由教室擴展到室外,例如參觀風景名勝區(qū)、博物館等場所。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求真務實、自主思考、創(chuàng)新的能力。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度進行寫作教學。在中學語文課堂上,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閱讀上,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應當把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在閱讀教學中,在實施微寫作教學時,應充分考慮所教文本的三種形式,即“定篇”“例文”“用件”,并利用以上三種形式對微型作文題型進行設計。
以《孤獨之旅》為例,本文屬于“定篇”,以體悟古典名著為主要目的。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作文題:杜小康是你最好的朋友,請你根據(jù)他的成長經(jīng)驗,寫信給他。就算是一封普通的信件,也需要學生動腦去思考,所以,這種微型的寫作訓練,就是對閱讀的深入和擴展。
1.每日練習,積累素材
“每日抒寫”是一種習慣。“抒寫”的目的是希望同學們能夠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自己手中的筆抒發(fā)出來。抒情的目的在于收集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降低學生的寫作恐懼。筆者在微寫作教學之初,采取了給學生留下充分發(fā)揮空間的原則。雖然教師沒有提出任何要求,但是學生依然在活動中取得了進步。在實踐中,搞好“每日抒寫”評語課是提升作文質(zhì)量的重要措施。教師可以采用每天5分鐘的總結評語,也可以抽出一節(jié)課,對最近“每日抒寫”的優(yōu)秀作品進行綜合評價。在評語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作品,著重對寫作方式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表達出正確的觀點。
2.隨文練筆,滲透方法
微寫作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教師以文本作為切入點,隨著課堂的進行能夠順利完成寫作教學。在學習完一段、一篇或一組課文后,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經(jīng)典段落、修辭和句式,采取一些不同的寫作練習方法。以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隨筆練習的地方,比如模仿“不用說話,不用說……”這一句式,然后根據(jù)不同的場景,描寫不同的內(nèi)容。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挖掘課文的教學價值,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對象,進行有計劃、有層次地培養(yǎng)。
隨文微練習還可以使用課后的閱讀資料。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賈平凹的《風雨》時,可以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中有著大量的側(cè)面描寫,然而,對于那些抽象的自然景物,學生往往是無從下手的。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對《風雨》的創(chuàng)作技巧進行分析,并提供專門的書面說明。
隨文微練習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重寫,模仿,擴展,簡化,補充等形式,撰寫實用論文、獎項、提案、邀請函、公開信、廣告語等。
例如,在教學課文《安塞腰鼓》時,筆者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句式豐富,短句簡潔,長句豪邁。所以,在教學設計中,筆者設計了一次微型作文"重寫",使學生們對微寫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一位同學寫下了這樣一句詩:“每個舞蹈都是光影的變化,每個舞蹈都是人和聲音的結合,變成了一片空曠,變成了一片廣袤的大地,只有安塞的腰鼓在歡呼?!?/p>
3.深入挖掘生活內(nèi)容
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于寫作有明確規(guī)定:“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使用常用的語言進行寫作?!睂W生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發(fā)現(xiàn)生命的多樣性,抓住事物的特征,去尋找不同尋常的表現(xiàn)。寫作確實離不開生命,脫離了生命,寫作就會變得單調(diào),只有從生活中來,扎根在現(xiàn)實中,才會讓寫作變得生動。
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教學。除了課堂學習所獲之外,寫作的素材更多地來自學生的日常生活。在教學期間,教師要指導學生整理和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隨時記錄的習慣,并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同學們可以隨身攜帶一本筆記,記錄下周圍的人和事,也可以在每個星期結束的時候,根據(jù)自己的真實感受,撰寫一篇名言或感想,然后進行深刻的反思,從而為微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長期積累的讀書筆記的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家長可以通過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感受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從而得到真實的體驗。教師可以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各類校內(nèi)外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充實校園生活。還能使學生走出課堂,進入社會,體會人生,體會人生讓生命之泉滋潤著鄉(xiāng)村。
對于如何評估作文,教師應秉承著這樣的理念:“評估的形式,應按實際需求,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可以是級別,也可以是評論?!币虼?,在實施教學評價時,教師應采取交互式的教學評價。
教師組織同學們進行互動交流,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通過組織同學間的互動與互動,可以突出學生在作文中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質(zhì)量。學生互相評價,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在小組互評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在小組溝通之后,寫下自己的評價和評論,相互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通過多次的相互評價,同學們可以意識到自己在微型作文中的不足,也可以從別人那里學到一些東西。比如,在一次課堂上,教師組織了一次關于“挫折”的微型作文的相互評價。一名同學評論道:“作品的情感是真實的,可以清楚地表達出自己對這一事件的觀點,文字如果再簡潔一點就好了?!睂W生在看到評論后,回了一句:“感謝您的贊賞,我的文字還不夠簡潔,我會好好學習的。”在這樣的互動評估中,同學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相互學習,從而使他們對自己的寫作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微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仔細閱讀,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修改學生的文章,讓他們注意到他們的作文是否符合題目的意思,在表述和敘述上,是否以關鍵點為中心;同時,是否可以巧妙使用某些寫作技巧。因此,個性化自我評價對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至關重要。
在完成自我評估后,對論文進行重新修訂。學生們在相互評閱時,不但可以找到句子中的錯誤,而且還可以利用自己的寫作技巧對文章進行改進。在進行互評時,請同學們寫一篇評論文章,列舉相關作品的三個優(yōu)點和一點不足。
此外,同學們都很期待教師對自己作品的評語。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認真批改,要把作文評得更好。一方面,這能夠充分肯定學生的寫作優(yōu)勢,為學生的選材、謀篇布局提供積極的指導;同時,教師要提出合理的觀點,引導學生重新組織結構,重新修訂自己的作品。教師評價應堅持“以鼓勵為主”的原則,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激勵式展評是一種很好的評價方式,筆者將學生的工作呈現(xiàn)出來,或者讓同學們欣賞自己的作品,或者將自己的作品打印后,貼在教室和走廊里,讓同學們欣賞;教師可以在班級微信上注冊一個公共賬號,專門為同學們推薦優(yōu)秀作品;收集報刊的投稿信箱,并按照按欄目的要求,向同學們推薦優(yōu)秀的論文,讓同學們看到自己的論文被公布出來,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激勵。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班里的同學、父母一起撰寫班級書刊,并將優(yōu)秀的作品結集出版。
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來臨,微寫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期望教師們能夠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和創(chuàng)新,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