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 婷(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qū)錦城第四初級中學,杭州 311300)
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心理課堂中活動和體驗是兩個重要指標,任何精彩的講授都替代不了學生的切身體驗,學生獲得的心理體驗和感悟深度決定了心理課堂的效果。因此,心理課堂中活動素材的選擇和運用就顯得尤其重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引入新的素材、新的活動來增加趣味性、針對性,讓心理課堂更加有效。心理學中的OH 卡牌形式豐富,趣味性強,功能多樣,是很好的素材來源之一。
OH 卡牌(OH Cards)是一種自由聯(lián)想及潛意識投射的系統(tǒng),也稱為“潛意識直覺卡”。這套卡牌由88 張圖畫卡(簡稱圖卡)和88 張引導卡(簡稱字卡)組成。圖卡為水彩圖案,內(nèi)容主題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類場景;字卡可以作為這些水彩卡圖案的背景,當選擇將任意一張圖卡放進任意一張字卡內(nèi),就會有7744 種不同的組合,任何一組圖畫和文字構(gòu)成的組合都可能給來訪者帶來一個特殊甚至顯著的意義。
OH 卡牌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我,探索潛意識。那么它如何能夠幫助我們在遇到困惑的時候有效地緩解情緒、釋放壓力并推動問題的解決呢?首先,它有助于釋放焦慮。當我們主動去創(chuàng)造一個故事、一個情境的時候,是可以釋放焦慮的。其次,它有助于整理經(jīng)歷。我們內(nèi)心的想法和感受往往是破碎和凌亂的,通過故事來表達的時候,故事的講述中可以不斷補全和整理,會幫助我們對自己的經(jīng)歷進行整合和梳理,從全面和整體的角度上對自己的經(jīng)歷進行再理解和再解釋。最后,它幫助我們突破限制。我們用卡牌對于原有的感覺及經(jīng)驗組織模式進行搭配,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解釋自己的感覺和經(jīng)驗,從而有機會從另外的視角來看待和解決問題。
要保證心理課的教學效果,OH卡牌的使用是否符合課堂主題、內(nèi)容,形式是否合理等,非常重要。我嘗試在課前及心理輔導活動課的不同階段使用OH 卡牌,效果很好,現(xiàn)對其設計與實施的方式、方法進行歸納總結(jié)。
故事可以說是理解卡牌的核心。當把對卡牌的感受轉(zhuǎn)換成語言,形成有邏輯的故事表達出來,我們的投射也就會展現(xiàn)出來。在團體活動中,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引發(fā)討論并彼此分享,通過對故事的解讀和反饋讓團體成員彼此發(fā)現(xiàn)。
活動流程:每個人抽取一張圖片卡,觀察圖片卡上的內(nèi)容。第一個人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簡單地講一個故事,第二個人講的故事需要和前一個人的故事有連接,之后每位學生的故事都需要和前面的故事連起來。最后回到第一個人結(jié)束故事,再給故事取個標題。
活動效果:在故事接龍的形式中,由于故事需要有整體性,小組成員需要注意到前面學生的故事才能夠完成接龍,對自己講完之后故事的走向也比較關注。因為無法預料,所以更有樂趣,團體動力也有更好的呈現(xiàn)。比如前面的故事是個悲劇,會有人站出來扭轉(zhuǎn)故事的情節(jié),讓故事變得積極;如果前面的故事都是很開心的,也會有人把情緒拉低一點??傮w上,故事往往會大致趨于平衡,這就是團體動力的表現(xiàn),每個人都有可能為團體帶來問題,也能為團體帶來資源。故事的不斷變化會讓小組成員體驗到同伴的支持,并有機會在其中得到治愈。
適用范圍:該活動適用于心理課中的團體轉(zhuǎn)換階段,可以激發(fā)成員探索成長困惑的欲望,從而過渡到團體工作階段。如果用卡牌依據(jù)課堂主題設計主題故事活動,可以用在團體工作階段,比如探討焦慮問題。每個人的投射不同,可以反映每個人對于主題詞的理解和態(tài)度,引發(fā)成員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就容易減輕困擾。
卡牌繪畫是一種將圖卡與繪畫技術(shù)結(jié)合使用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自由拓展卡牌的內(nèi)容,把腦海中浮現(xiàn)的情景用繪畫而非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
基本流程:(1)挑選或抽出一張圖卡;(2)準備一張白紙,把圖卡放在紙上任何一個位置;(3)試著想象圖卡之外的場景,畫出這個與卡牌連接的場景;(4)試著描述這個場景。
繪畫幫助學生豐富了卡牌的意象,通過畫筆,學生把卡牌中未能表達的、自己潛意識中存在的部分加以完善。對于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方法。
案例分享:這次卡牌繪畫的主題是“害怕”(見圖1),伙伴們紛紛表達了自己關于害怕的體驗。小時候的我們對黑暗是很恐懼的,會害怕有什么異樣的聲音或者東西出現(xiàn),其實,我們都需要回過頭來看一看,然后學會正確的自我保護。假如真的有一天遇到了感到害怕的事或場景,因為我們提前有了這樣的防范意識,就不會被害怕嚇倒,能夠有力量去自救或求救。與其逃避,不如面對!
適用范圍:卡牌繪畫活動可在團體工作階段使用,幫助學生更好地表達自我,可能是困惑,也可能是解決困惑的方法。都說每個人是自己解決問題最好的專家,我們也要相信學生是最了解自己問題的人,也是最知道怎么處理的專家。心理課就是提供一個平臺,幫助他表達內(nèi)心不愉快的情緒,從而更有力量前行。
在團體情境下,卡牌造句游戲幫助學生分享彼此的經(jīng)驗,并可以借由他人的分享從更多角度理解。它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更多的角度和差異化的價值觀,同時也對自我的想法有更深的理解。
活動方式:心理教師根據(jù)心理活動課的課程主題選擇適宜的圖卡,要求每一位學生結(jié)合圖卡內(nèi)容及內(nèi)心想法,以諸如“焦慮是……”“我們會如何面對焦慮……”等固定形式造句,也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用主題詞造句。
活動反饋:卡牌造句體現(xiàn)的是我們賦予詞匯的價值觀,也是我們的信念,它必然影響我們的生活。在句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日常生活中經(jīng)歷的事件,以及他在事件中的情緒狀態(tài)。課上教師可以適時詢問,了解故事的經(jīng)過,以及是否仍存在困擾。如果還有困擾,教師可以在課后跟進,能夠更超前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避免危機事件的發(fā)生。
適用范圍:卡牌造句可以抽取字卡造句,也可以抽取圖卡,用固定詞匯造句。前者給予學生的想象空間更大,會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后者更加聚焦主題,能夠更深入地探討針對某個主題的不同想法。兩種方法都可以用于團體轉(zhuǎn)換和工作階段,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看待問題,激發(fā)探索興趣,促進團體成員認真思考,共同解決問題。
角色扮演即利用圖卡或圖字搭配卡編排心理短劇,安排學生扮演??梢哉n前安排學生進行排練,也可在課堂上直接生成,會有不同的效果。
活動特點: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宣泄自己的情感,誘發(fā)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體驗,也有利于教師作深入的觀察,以揭示學生內(nèi)心的秘密,并幫助當事人學習正確的行為方式。有句詩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身體上的記憶才是真切長久的。角色扮演能給心理課帶來生機和活力,有利于學生體驗、分享、觀察、學習。
適用范圍:心理短劇多適用于人際關系、親子關系等輔導課,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心理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之一,一般用在課堂的團體工作階段。在扮演中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依靠團體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性來解決問題,實現(xiàn)人際和諧。
我們都希望學生能夠從心理課堂中獲得智慧、希望、方法等積極正向的內(nèi)容,所以卡牌也可以作為能量卡,為我們提供新的視角,讓學生看到充滿愛、充滿希望的遠景。
具體操作:每名學生可以從中任意選擇兩張卡,一張作為禮物送給在場你想送給的任何一個人,另一張留給自己,作為當下給自己的禮物。目的是讓大家彼此傳遞善意,增進了解。留給自己的卡牌是對于本堂課的總結(jié)和感悟。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把抽到的圖卡或字卡詞語結(jié)合課程中收獲的感受與想法,總結(jié)一句積極的語句,并在組內(nèi)及組間傳遞這種“正能量”。
適用范圍:正能卡牌活動一般在課堂的團體結(jié)束階段使用,該活動還可以和彩虹卡相結(jié)合,幫助學生分享內(nèi)心有收獲或有觸動的部分。
在觀察卡牌時,我們的感受及故事都是我們自身的投射,我們驚訝它的神奇與準確,其實是因為我們恰好通過這面鏡子看到了自己的內(nèi)心。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有諸多困擾,卡牌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在講故事時覺察自己,找到通往內(nèi)心的那條小徑。
我將OH 卡牌活動融入心理課堂,取得了一定成效。學生在心理課堂中的積極性、專注力及表達欲望明顯有了提高。利用OH 卡牌開展課堂活動,學生更愿意表達、訴說。在故事中,每個人似乎是獨立的,但又是有關聯(lián)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團隊的隱形動力。另外,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多元化,及時求助的意愿明顯增強。隨著在課堂中同伴間的思維碰撞、自我的感受內(nèi)化,學生更愿意從另外的角度看待問題,擴大了面對困擾的視角。當遇到自己和同伴無法釋懷的困擾時,也能及時找班主任、心理教師等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