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遠燕
[摘? ? 要]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所獲得的、能適應自身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體育與健康方面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適時、適當?shù)刂笇W生開展小足球游戲,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愛好、良好的運動能力、必要的應對能力、強勁的身體機能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小足球游戲
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適應其自身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所獲得的、能適應其自身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體育與健康方面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包括體育精神、運動實踐、健康促進三個方面。
游戲是人們在特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遵循某種規(guī)則進行的、追求精神世界需求滿足的社會娛樂活動方式。體育游戲是人們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情操、增強技能為目的的一種現(xiàn)代游戲方法。作為體育游戲的重要形式之一,小足球游戲是以小足球作為游戲主題的體育游戲。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運動情境,積極指導學生開展小足球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足球的基本動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形成對小足球乃至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發(fā)展靈活協(xié)調的動作能力和敏捷高效的應對能力,強化自身身體機能,培養(yǎng)刻苦學習、積極鍛煉、團結協(xié)作、遵守規(guī)則的意志品質,形成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一、進行小足球游戲,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興趣愛好
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要求“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情境,用有創(chuàng)意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愛好,引導他們熱愛體育運動。對小學生來說,小足球游戲規(guī)則所允許的各種動作包括奔跑、急停、搶球、傳球、射門等都具有刺激性和挑戰(zhàn)性,因而具有良好的趣味性特點。這樣的趣味性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形成對小足球乃至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促進他們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根據(jù)教學需要,以小足球游戲的形式導入新課,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為成功地開展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足球運球與射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射門游戲。游戲方法是2人一組分飾射門者和守門者做對抗性練習,射門者從前方10米的地方開始運球到距守門者5米左右的地方射門,力爭把球從守門者的胯下射過。如果足球被守門者擋住或從其身體側面過去都算失敗;而守門者則需雙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作為球門。當對方射門時,守門者必須適時并攏雙腿,力爭擋住足球,不讓足球從自己的胯下過去。連續(xù)5次射門為一輪,一輪過后2人角色互換,進行第二輪練習。兩輪練習中射門成功次數(shù)多者獲勝。這樣的足球游戲,既有很強的運動性、對抗性和技巧性,也有很好的趣味性。通過親身體驗,學生能品味到運動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形成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與球同行游戲進行熱身練習,并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游戲方法是把學生分成6~8人的一組,每組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將球圍在圈內。游戲時,學生一邊運球一邊共同向終點移動,球和人都到達終點的小組獲勝。教師要強調:首先,大家的手不能松開,否則即為失??;其次,球不能出圈,一旦出圈也算失敗。游戲初期,圈內可以放一只球;學生熟練之后教師可以增加難度,在圈內放兩只球。只有兩只球及本組全體學生都到達終點后才算完成任務。這個游戲簡單易行,富有趣味性,既能幫助學生熱身又能激發(fā)他們的運動興趣,更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合作精神。
二、進行小足球游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能力
《課程標準》指出,“運動能力是指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綜合能力”。它主要體現(xiàn)在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掌握與運用方面。運動能力是人們經(jīng)過長期、系統(tǒng)的體育運動獲得的比較穩(wěn)定和熟練的能力。它是一個人運動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能力,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任務。足球本身就是一項系統(tǒng)、綜合、復雜的運動項目,它不僅需要參與者具有良好的體能,還要求他們具有搶球、運球、傳球和射門等必要的專項運動技能和堅強的意志品格。在小足球運動中,運動能力主要表現(xiàn)為良好的快速奔跑能力和足球項目本身所特有的專業(yè)技能。所以,教師通過開展小足球游戲,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
在小足球腳內側撥球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提高他們的運球速度,教師可組織他們開展雙腳內側撥球接力游戲。游戲方法是把全班學生平均分成兩組,再把這兩組分別分成兩小組,同一組的兩小組學生相對站立。從左邊兩小組的第一個學生開始,用雙腳內側撥球的方法向對面運球,把球傳給對面小組的第一個隊友后,迅速排到這一隊的隊尾。隊友接到球后再用同樣的方法迅速向對面運球,先完成一個循環(huán)的組獲勝。競技性的游戲規(guī)則,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和運動積極性。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尤其應引導學生注意運球動作,讓學生懂得腳觸球的部位和觸球的位置,做到用腳內側觸球的側中部。同時要提醒他們,觸球的力度要適中,要讓球始終處在自己可控范圍內,整個運動軌跡盡量成一條直線。在此基礎上,再引導他們逐步提高運球速度。這樣的小足球游戲,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更能培養(yǎng)他們的運球能力和良好的體能,促進他們運動能力的提升。
足球運動中的搶斷球和射門,不僅需要運動者具有良好的搶斷球及射門能力,還需要他們具備良好的運動能力。教學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對抗性游戲。具體做法是,把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組(為了使學生有更多練習的機會,每組人數(shù)不宜太多,可安排2~4人),讓他們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內進行搶斷球和射門的對抗性練習。在規(guī)定時間內(如10~15分鐘),入球次數(shù)多者獲勝。這樣的游戲,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搶斷球能力和射門能力,還能鍛煉他們良好的奔跑能力。
三、進行小足球游戲,培養(yǎng)學生必備的應對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需要面臨各種各樣的現(xiàn)實問題,并需要正確應對。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亦即思維能力和應對能力。對學生來說,這樣的能力不僅是其現(xiàn)實學習和生活的需要,也是其未來人生的需要。《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自覺實踐,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這一要求的本質,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應對能力。小足球運動是一項集跑動穿插、接球運球傳球、射門守門等諸多運動于一體的活動。它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所以,開展小足球游戲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隨機應變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應對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發(fā)揮小足球游戲的獨特優(yōu)勢,通過開展小足球游戲活動等多種措施,營造良好的運動情境,特別是問題情境,引導他們直面問題,積極思考,隨機應變,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應對能力。
在行進間踩球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動作方法和要領:前腳掌踩球的正上方,踩球要輕,利用重心的移動使球沿直線向前滾動,重心及時跟上,并始終保持在支撐腳上。動作要連貫協(xié)調,由慢到快。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足球鬧鐘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在30米的距離內,學生進行運球練習,聽到老師的一聲哨聲后立即踩球,聽到兩聲哨聲后繼續(xù)運球,再聽到一聲哨聲后就再次踩球,看誰在規(guī)定的距離內完成動作迅速、準確。剛開始時,學生不太熟悉游戲規(guī)則和動作要求,教師可以降低難度,要求他們在30米之內踩球兩次、三次。幾輪游戲過后,學生熟悉了游戲規(guī)則,初步掌握了動作要領,教師就可以適當提高游戲難度,要求他們在同樣的距離內完成四次、五次甚至更多的踩球動作。這樣的游戲,規(guī)定了練習范圍,可以提醒學生注意控制運球速度,逐步形成良好的控球能力;而循序漸進的、反復的練習,則能有效培養(yǎng)他們及時應對能力。
四、進行小足球游戲,培養(yǎng)學生強勁的身體機能
一個健康的身體必須有健康甚至強勁的身體機能。養(yǎng)成這樣的身體機能,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營養(yǎng)膳食,還需要系統(tǒng)、科學的體育鍛煉。良好的體育運動,能鍛煉人的呼吸系統(tǒng),增強人的呼吸能力,擴大肺活量;能鍛煉人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加速人體血液循環(huán),增強血管彈性;能鍛煉人的運動系統(tǒng),增強人的肌肉耐力和身體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能鍛煉人的消化系統(tǒng),增強人的消化能力,增加人體營養(yǎng)吸收。足球運動具有運動量大、動作要求復雜等特點,非常適合人們增強自身各項身體機能的需要。對小學生來說,足球運動是一項能有效增強他們身體機能、幫助他們強身健體、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的活動。
在足球行進間接傳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行進間接傳球游戲。游戲方法是,把學生分成2人一組,2人相距2到3米,要求他們在20米距離之內進行行進間接傳球練習,互相接傳球次數(shù)多者獲勝。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奔跑能力,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他們的接球能力、傳球能力和靈活處置能力,促進他們身體各項機能的強化。
足球運動具有良好的運動性、對抗性和系統(tǒng)性特點,需要人體各系統(tǒng)的全面參與。所以,無論什么樣的小足球游戲,都對運動者的身體機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小足球游戲的有效開展,又能很好地促進運動者包括呼吸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各項身體機能的鍛煉與提升。
五、進行小足球游戲,培養(yǎng)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
意志品質是指一個人在行動中具有明確的目的,不屈從于客觀環(huán)境的壓力,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識和行為方式進行行動的品質。運動者的意志品質是指其在運動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自己的思想理念、知識儲備和行為方式等去克服一切困難,達成既定目標的品質。對小學生來說,無論是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還是在體育運動中,他們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都需要依靠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質去克服這些困難,到達成功的彼岸。在小足球游戲活動中,無論是快速奔跑,還是搶球、運球、傳球和射門等一系列動作,包括遵守游戲規(guī)則等,都需要學生通過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質去完成。所以,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小足球游戲活動,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在進行足球頭頂球的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掌握前額正面頭頂球的動作要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頭球打靶游戲。游戲方法是,2人一組進行對練,自拋自頂給隊友,或與隊友對拋對頂,同一小組進行不同高度和方向的頂球比多小競賽。游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兩腳前后站立,身體正對來球;上體稍稍后仰,兩眼盯住來球;蹬地快速收腹,頭要加速前擺,前額主動擊球,不可閉眼頂球,也不可縮脖頂球。這樣的游戲,對學生的運動技能和意志品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開展這項游戲活動,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技能、必要的規(guī)則意識和頑強的個人意志。
此外,在小足球對抗性練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進行運球接力、搶球斷球、射門守門等足球動作分解游戲,使學生在直接的、面對面的競賽、對抗中養(yǎng)成不畏強手、頑強拼搏、靈活處置、勇于勝利的意志品質;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足球運動游戲,如5人制、8人制(均含守門員)小足球游戲比賽,引導學生在高強度的游戲過程中通過積極奔跑、奮力拼搶、靈活運球、巧妙傳球、爭搶頭球及臨門抽射等一系列系統(tǒng)的、綜合性的動作,培養(yǎng)自己遵守規(guī)則、尊重對手、克服困難、奮勇爭先的意志品質。
《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設計目的明確、內容豐富、情境真實、方法多樣、活動良好的完整學習活動,將‘學、練、賽’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在充分動起來的過程中享受運動,形成豐富、深刻的運動體驗,在做中學、學中思、思中得”。在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圍繞課堂教學目標,根據(jù)足球游戲運動性、趣味性、對抗性和系統(tǒng)性特點,適時、適當?shù)亟M織學生開展小足球游戲活動,引導他們在運動中學習,在運動中體驗,在運動中思考,在運動中收獲,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興趣、運動能力、應對能力、身體機能和意志品質,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責任編輯:呂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