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娥王 波高 靜劉書青燕 燕
1.濮陽市安陽地區(qū)醫(yī)院心內(nèi)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2.濮陽市安陽地區(qū)醫(yī)院護理部 (河南 安陽 4550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xiàn)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可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和其他臟器功能損傷,對患者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1-2]。隨病情不斷發(fā)展,患者運動耐力也隨之下降,干擾患者日常生活,生活質(zhì)量變差。臨床常采取藥物治療CHF,可減輕患者疲乏、呼吸困難等癥狀,但僅采用藥物治療難以有效恢復患者運動耐力,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3-4]。運動康復訓練從患者角度出發(fā),依據(jù)患者心功能分級和實際康復需求,為其提供針對性、系統(tǒng)性康復指導,以改善其心功能。鑒于此,本研究選取CHF患者應用運動康復訓練,旨在探討其作用。如下。
1.1 一般資料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本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間收治的156例CHF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78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1.56±5.24)歲;男42例,女36例;心功能分級:II級26例,III級33例,IV級19例。觀察組78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61.59±5.27)歲;男44例,女34例;心功能分級:II級28例,III級32例,IV級18例。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研究獲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納入標準:符合2018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5]診斷;患者病情處于穩(wěn)定期;患者知情本研究內(nèi)容,并簽署研究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心臟疾??;伴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伴肢體功能障礙而無法配合康復鍛煉者。
1.2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講解CHF發(fā)病機制和日?;謴妥⒁馐马棧膭罨颊吆侠砩攀?,禁煙禁酒,依據(jù)身體情況行簡單的康復運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運動康復訓練:(1)組建康復訓練小組。由1名康復師(負責康復方案的制定)、5名責任護士(負責康復方案的實施)組成康復訓練小組,對患者病情、心功能以及運動耐力等情況進行全面、詳細評估,為其制定個性化康復訓練方案。(2)康復訓練方案的實施。①心功能II級者,患者入院后需確保睡眠充足,每日8h,鼓勵患者每日散步距離1000m左右,并自行上下樓2層,2次/d,鼓勵患者獨自完成穿衣、進食等,依據(jù)個人喜好進行太極拳、瑜伽、健身操等活動,15-30min/次,1次/d。②心功能III級者,入院后患者臥床靜養(yǎng),指導患者在床上行主動腳、踝和膝部關節(jié)活動,包括屈曲、過伸、內(nèi)旋和外旋等動作,每個動作30s,2-3次/d,幫助患者行床邊站立、移步練習和步行訓練等,每次5-10min,3次/d,協(xié)助患者在床旁進食,并練習坐浴和自行大小便,由坐浴逐漸過渡到讓患者自行沐浴。③心功能IV者,入院后絕對臥床,協(xié)助進行身體每個關節(jié)被動活動,5min/次,2次/d,依據(jù)病情逐漸過渡至主動關節(jié)運動,幫助患者在床上完成翻身、進食、大小便等活動。(3)注意事項。囑患者進行各項運動時要量力而行,避免劇烈運動,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胸悶、乏力等不適需停止。兩組患者均持續(xù)干預觀察12周。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運動耐力、心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1)采用6min步行試驗評價兩組干預前、12周后的運動耐力,要求患者在指定距離內(nèi)來回行走,記錄其行走6min內(nèi)行走的最大距離。(2)采用心臟彩超檢查評估干預前和干預12周后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短軸縮短率(FS)以及左心室舒張期內(nèi)徑(LVEDD)。(3)采用中國心血管患者生活質(zhì)量問卷(CQQC)從體力(2個問題)、病情(5個問題)、醫(yī)療狀況(3個問題)、社會心理狀況(7個問題)、一般生活(5個問題)、工作狀況(2個問題)6個維度評價,共24個問題,患者依據(jù)自己情況進行相應回答,每個條目選項不同得分不同,總分154分,分數(shù)與生活質(zhì)量呈正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處理數(shù)據(jù),以(±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運動耐力比較觀察組干預后6min步行距離較對照組長(P<0.05)。見表1。
表1 兩組運動耐力比較(m)
2.2 兩組心功能比較觀察組干預后LVEDD、LVESD短于對照組,LVEF、FS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功能比較
2.3 兩組CQQC評分比較觀察組干預后CQQC中病情、醫(yī)療狀況、體力等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CQQC評分比較(分)
CHF患者心功能受損,導致運動耐量受限,出現(xiàn)疲乏和呼吸困難,嚴重擾亂日常生活質(zhì)量,需加以有效干預[6-7]。常規(guī)護理以病情監(jiān)測為主,要求患者絕對臥床休息,缺乏對患者康復訓練指導,康復效果較不理想[8-9]。
本研究中,觀察組干預后6min步行距離較對照組長,LVEDD、LVESD短于對照組,LVEF、FS高于對照組,干預后CQQC中病情、醫(yī)療狀況、體力等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運動康復訓練可改善CHF患者運動耐力,提升其運動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采取運動康復訓練,對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采取針對性干預,為其提供系統(tǒng)性運動康復指導,充分滿足患者康復需求,確保康復訓練的有效性[10-11]。對于心功能II級者,指導其進行室外散步,并鼓勵患者獨自完成日常生活護理,不僅能改善心臟負荷過重,減少心肌耗氧量,而且能提高患者運動耐力。對于心功能III級者,指導其進行床上主動運動,并逐步過渡至下床活動,嚴格遵循循序漸進的運動原則,能夠改善心肌細胞的運動儲備和心肌順應性,進一步促使心肌收縮力、心室舒張功能增強,促進心功能恢復。對于心功能IV級者,由護士幫助患者進行身體的每個關節(jié)被動運動,并逐漸過渡至主動運動,可延緩心室重構的進程,改善臨床呼吸困難癥狀,促進病情快速恢復,并協(xié)助完成日常生活的基本運動目標,有利于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減輕家庭照顧負擔,促進生活質(zhì)量改善和提升。鐘菁等[12]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康復訓練可使CHF患者6min步行試驗距離增加,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與本研究相似,進一步證實本研究內(nèi)容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運動康復訓練應用于CHF患者中,可改善患者運動耐力和心功能善,促進其生活質(zhì)量提升,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