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催生了跨境電商,為滿足國際化的商務環(huán)境,眾多院校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yè),旨在培養(yǎng)復合型國際化外語人才。然而現(xiàn)有的教學存在目標模糊,課堂隨意,評價缺失的情況。盡管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已經頒布,但卻是通用英語能力研發(fā)的,并不適合商務英語能力評價。構建指導性的商務英語量表迫在眉睫。商務英語閱讀能力量表作為一個子表在內容上要以語言知識與能力為核心,同時涵蓋專業(yè)商務知識與能力與通用知識與運用;要從就業(yè)市場、教學、考試大綱以及其他量表綜合渠道收集閱讀能力描述語;從教師學生專家三個方面調查數(shù)據進行等級分類,并驗證確定等級;初步完成量表后試點使用收集即時效度證據,以此為基礎對量表進行修訂。
關鍵詞: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等級量表;測試內容;描述語;等級錨定;即時效度
中圖分類號:H319.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3769(2023)03-048-05
收稿日期:2022-12-13
作者簡介:祝愛華(1982),女,博士研究生在讀,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語言測試學。
本文為廣州工商學院2021年度質量工程項目“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等級量表開發(fā)與驗證”(項目編號:ZL20211145)和廣州工商學院2022年度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綜合英語課程教研室”(項目編號:ZL20221009)項目的研究成果。
一、前言
自我國加入WTO 以來,一直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改革開放使中國走向了世界,“一帶一路”倡議使我國又邁上了新的臺階。蓬勃發(fā)展的新經濟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教育部吳巖司長提出全面推進“新工科、新醫(yī)科、新農科、新文科”等建設,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專業(yè)集群。為了推動新文科建設,教育部頒發(fā)了《商務英語指南》,該指南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該指南為推動我國商務英語專業(yè)發(fā)展,人才與市場對接起了重要作用。然而,指南作為綱領性文件對英語能力做了宏觀上的規(guī)定,但并未細化。商務英語在財經類、外語類、師范類等多種院校均有開設。但教學狀態(tài)卻目標模糊,課堂隨意,評價體系缺失,嚴重桎梏了該專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研究背景
在互聯(lián)網+商務環(huán)境中,不同語言技能的使用頻率并非相同。商品手冊、合同、函電、網站商品信息、電子化郵件等成為了互聯(lián)網時代主要的商務溝通方式和內容,以閱讀和寫作為主的書面交際能力則成為了所需主要技能。根據最新的大數(shù)據調查顯示: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英語技能要求依次為閱讀、口語、聽力、外貿函電、寫作與翻譯,其中閱讀技能是所有崗位類別都做了要求[1]。因此,閱讀技能是最基礎的技能,提高閱讀能力就是提升信息獲取的效率和準確性。在數(shù)字時代,如何評價學生的商務閱讀能力,目前我國并沒有相關的量表可以采用。盡管2018年頒布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是其主要面對的是英語作為通用目(EGP)的而開發(fā)的。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個分支,是職場英語的一種,在語義、語法語用等方面有其專屬特征,是商務學科知識、英語語言知識、商務實踐知識以及跨文化交際知識等的有機融合[2]。以現(xiàn)有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來測量商務英語會有所偏頗,關鍵能力和核心知識將無法測試。因此,專家呼吁構建新的專門用途能力量表[3]。目前我國并沒有頒布商務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但是有學者從理論方法上進行了嘗試,如孔文提出了基于培生集團的全球英語能力等級量表(Global English Scales)構建商務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思路,尤其是描述語的來源上,借鑒其從O*NET職場數(shù)據庫和GSE工作檔案庫的GSEPE描述語的研制方法[4]。此外,孔文還以商務英語口語能力等級量表開發(fā)為例,闡述了商務英語能力理論模型如何從橫向參數(shù)框架與縱向典型特征系統(tǒng)兩個維度進行構建[5]。? ? ?然而鮮有學者關注商務英語閱讀能力量表的開發(fā)與驗證。本研究基于量表開發(fā)的一般過程對商務英語閱讀能力量表開發(fā)方法和原則進行說明。
三、商務英語量表開發(fā)的原則與方法
North論述了CEFR 的開發(fā)過程:第一步,構建描述語庫,初步確定范圍與等級,通過教師工作坊對此進行驗證。第二步,數(shù)據收集與糾正,以RASCH模型錨定等級[6]。商務英語量表的開發(fā)與驗證方法可以借鑒通用英語量表的方法。周艷瓊、劉建達給專門用途語言能力等級量表提出了以下建議,第一,要明確量表開發(fā)目的,其適應對象是誰;第二,確定量表的能力框架,除了核心的語言知識之外還有哪些能力和知識;第三,確定量表的描述體系,專門用途語言能力等級量表的描述體系根據所屬領域或開發(fā)的不同存在差異,開發(fā)者根據開發(fā)目的,適應領域、潛在用戶等因素來確定;第四,描述語庫的建立,采用“能做”表述語,用文獻法、采樣法、實證法以及撰寫法收集描述語,保證描述語的可讀性、可理解性、清晰性和規(guī)范性;第五,描述語的分類與分級,主要通過專家定性分析和問卷調查定量驗證。量表的開發(fā)過程是模型構建與驗證的過程。驗證其開發(fā)的目的性和使用效果。量表驗證不是一個單獨的階段,而是一個貫穿始終的行為。朱正才認為量表開發(fā)根據時間進程可以分為能力構念階段、量表編制階段、量表應用階段和社會反響調查階段,并列出來每個階段的效度類型、效度證據及效度研究方法和范式[8]。基于以上理論,本研究認為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等級量表的開發(fā)包含五個步驟:內容選定(能力構念)、量表描述語庫的建立、等級劃分與效度驗證、量表使用效度初步驗證、量表的修訂。
1.量表的內容選擇
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等級量表內容的選定需要明確測試對象。根據對象量體裁衣。不同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及CEFR,我國商務英語主要開設院校為高等學校,學生通過高考,語言能力起點較高,因此閱讀能力內容的選擇應該適合高校學生,而非零起點。其次,商務英語閱讀知識體系的構建?!镀胀ǜ叩葘W校本科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將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定義為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且同時具備相關的商務專業(yè)知識、較強的跨文化能力商務溝通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人才,因此其核心能力語言、文學、文化知識,外圍能力是專業(yè)知識如商務知識,國別與區(qū)域知識,漢語知識,最外圍則是通用知識如國際政治、外交、傳播、數(shù)理統(tǒng)計、信息技術知識等[9]?!吨改稀访鞔_了商務英語專業(yè)的5個主要方向: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國際會計、國際金融和跨境電子商務。此外,《指南》提出了七種專業(yè)核心能力,商務英語運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思辨能力、量化思維能力、數(shù)字化信息素養(yǎng)、終生學習和實踐能力。其中與閱讀相關的能力包括英語運用能力,能準確理解書面語中的信息、觀點;思辨能力,能尊重事實、理性批判,公正評價,追求真理,反思個人思維過程;量化思維能力,能準確判斷和科學評價國際商務環(huán)境中的各種影響因素,能理解圖形、表格和數(shù)據以及一切視覺化呈現(xiàn)的資料,并對其進行分析歸納、整合評價,具備大數(shù)據分析能力。閱讀從傳統(tǒng)的讀文字延伸到讀圖,讀數(shù)據。
因此,開發(fā)量表第一步是對主要使用對象的能力及水平有明確的認知。在構建商務英語閱讀描述體系的時候,應考慮到商務英語不同方向能力需求,不同知識與能力維度比例及權重,不同的理解水平層次三方面因素。量表在設計內容上除了要考慮書面文字的理解還應將圖表的閱讀和理解納入考察內容。
2.描述語庫的建立
在構建描述語庫和等級之前,開發(fā)者需理解量表或測試開發(fā)的目的和使用語境,基于此,再決定如何選擇量表的來源使其更具概括性,準確定和測試后預測的精確性。描述語不是憑空而來,描述語庫建立主要方法有文獻法、采樣法、實證法和撰寫法[10]。文獻法指的是對現(xiàn)有課程綱要,教學指南,考試等級,社會人才招聘要求等不斷思考總結收集而來,如CEFR,其來源主要是考試大綱,教學大學[11],中國英語能力等級框架則借鑒了CEFR。實地采樣法則是轉述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和社會人士對人才英語能力的描述。獨立撰寫則是請專家和有經驗并經過培訓的教師根據他們對閱讀能力的理解和對學生能力的評價獨立撰寫描述語;實證法指的是已有社會需求調查數(shù)據和相關媒體報道:對英語人才的需求、標準、評價等[12]。
商務英語閱讀能力量表的開發(fā)離不開對其他量表、大綱、指南等文獻的借鑒,也離不開教師的觀察理解。但是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等級量表僅以教學資源為來源庫有失偏頗,原因為商務英語專業(yè)的設置是服務于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需求的,具有特定的社會語境。因此,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等級量表的描述語還應以中國市場商務英語核心能力調研為基礎,通過國內外相關行業(yè)廣告收集描述語,借鑒培生集團的全球英語能力等級框架(Global English Scale)的做法,從行業(yè)需求描述入手。此外,人才白皮書、《指南》等指導性文件都是重要的描述語來源。
在描述語的收集過程中,哪些描述語可以入庫哪些應摒棄,需要通過專家、教師進行判斷。因此,在描述語收集與改寫過程中主要采用專家定性分析方法對描述語的有效性和規(guī)范性進行驗證。此外,描述語還應考慮可讀性和理解性,這個驗證過程則需要通過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學生對描述語的感受和認知。除此之外,描述語的偏差研究也是其驗證的重要方式。朱正才等分析了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描述語偏差,認為描述語偏差變量包含性別、地域和民族,并對存在偏差的描述語進行了語義分析,對偏差成因進行了初步歸納[13],為描述語的驗證和修改提供了參考范式。
3.等級的劃分與驗證
等級的錨定要考慮到量表的顆粒度。CEFR分為七級,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分為九級,二者的起點均為零。所以量表的等級取決于被測者能力范圍。量表的等級越多說明顆粒度越細小,但不是顆粒度越細小就說明量表越精細越好。因為要達到對每個等級語言能力的精確描述,每個等級的描述語都要一定量且具有區(qū)分度。精度越高則需要的區(qū)分性描述語數(shù)量越大,等級越多。各等級的描述語需描述該等級典型的語言行為,并能做到有效區(qū)分評價對象,等級過多會增加區(qū)分難度,如未能有效區(qū)分,等級則失去意義。
如何錨定量表等級,F(xiàn)ulcher提出了類似扎根理論式的方法構建量表等級。該方法觀察學生口語表現(xiàn)以此為基礎構建口語量表,并對此進行了信度檢驗,其指數(shù)達0.9;用ANOVA對組別差異進行了檢驗,證明該量表能有效區(qū)分不同組別[14]。Fulcher認為這種基于數(shù)據驅動的方法不同于主要依靠專家判斷的傳統(tǒng)定級方法,該方法避免了錨定級別的任意性。在確定級別前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比確定級別后進行驗證信度更高。但該方法在樣本抽取時受到一定限制。首先,樣本大小方面,如果樣本太大抽取相關區(qū)分特征具有一定的難度。Fulcher使用了21個樣本,代表了5種不同口語層次水平。但在制定大型量表時這種方法不可取,原因為抽樣選擇的樣本數(shù)大且層次不一,無法按照此方法一一區(qū)分。其次,語言能力量表,僅從學生角度區(qū)分并不全面,量表測試的是學生應達到的水平,而不是對學生已有水平進行等級分類,所以量表等級的確定應考慮權威專家及一線教師的意見。因此,不少學者采用傳統(tǒng)方法先定級后驗證。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編制方法與步驟采用的便是這種方法,不同的是,在量表等級確定前,綜合調查的數(shù)據不僅僅是專家還有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因此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等級量表也可以參照此方法。首先,從專家、教師、學生三個方面進行調查問卷獲取相關數(shù)據,問卷之間實施橫向和縱向等值處理,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各種統(tǒng)計分析,然后借助RASCH模型等統(tǒng)計手段確定臨界值,錨定各個等級,對分級結果進行驗證并最終等級確定。由于商務英語學生非英語零起點,對于大部分的量表五級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尺度。因此,商務英語閱讀能力等級可以此為參考進行初步構建。
4.量表即時效度的驗證
在量表初步完成等級錨定之后,需要對其使用效度進行檢驗,該等級是否能夠有效測試設計者想要測試的構念。量表設計的預期是能夠最大限度融入外語教學體系,與教學、測試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以此推動外語教學、測試與學習的協(xié)同發(fā)展。已發(fā)布的量表發(fā)揮頂層設計的綱領性作用,為教學和測試提供標準,而教學與測亦可可推動量表的改進與完善[16]。對于小規(guī)模量表或外語學習某個方向的量表其驗證方式與官方發(fā)布的量表同中存異。量表開發(fā)完成后的研究重點是量表的即時效度。商務英語能力量表完成后需要對其應用進行調查??梢酝ㄟ^試點使用進行驗證,一方面,研究該量表在教學計劃、教學過程、測試設計中的指導作用,以教師為調查對象收集量表的效度證據;另一方面,以學生為對象,以量表作為自我評價的參考以及學習中的目標標尺,調查量表在學生自我診斷評價中的作用以及量表對學習的支架作用和反撥效用。從時間維度上來看,雖然這個階段的效度證據屬于“延時效度證據”,但是能夠為量表是否進一步實施或頒布提供決策依據。
5.量表的修訂
一個好的量表應該是經得起理論和實驗驗證的,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21]。語言能力量表的修訂是一個必經過程。首先,在量表頒布后較短時間內,在各利益相關者的使用過程中,會呈現(xiàn)出量表使用效度方面存在的問題。從使用者收集的反饋能作為使用效度證據,以此促使語言能力量表的修正。其次,在量表頒布較長時間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其使用效度也會產生效度磨損,也需要適時進行修訂。總之,量表的修訂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與修正的過程。如CEFR在2018年根據十幾年的驗證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增補與部分修正。因此,商務英語閱讀能力量表的修正也需要基于效度驗證反饋產生的證據,修改不足之處完成最后的擬定。
四、總結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是針對英語作為通用語言能力水平而開發(fā)設計的,在商務英語能力測試方面有所欠缺。學者呼吁開發(fā)專門用途英語(ESP)能力等級量表以補充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不足。商務英語本科教學在我國的發(fā)展已有十余年歷史,目前全國眾多院校開設了該專業(yè),是英語教育的重要分支,是培養(yǎng)復合型外語人才的新思路。開發(fā)商務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是ESP量表的重要部分。在互聯(lián)網時代,商務環(huán)境數(shù)字化,虛擬化,貿易與商務溝通以電子文本溝通為主,因此閱讀能力被凸顯。構建商務英語閱讀能力量表要考慮到五個方面的內容,核心的語言知識,專業(yè)知識和通用知識;描述語庫的建立應考慮到學生的就業(yè)需求,因此可以從招聘廣告、人才白皮書,課程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其他量表等方面選取相關能力描述;等級劃分和驗證在對學生、教師、專家調研的基礎上確立等級然后進行驗證,形成初步量表;在完成量表的初步開發(fā)與驗證后進行試驗點應用,測試其延后效度為量表的進一步完善提供效度證據,在此基礎上對量表進行修改,完成第一輪閉合。量表開發(fā)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在教育領域內的增值:提升教學效力和學習效果,提升考試規(guī)范性和公平性。然而科學公平的量表并一定能實現(xiàn)公平的測試,因此在量表的使用后效中,研究者應考慮使用規(guī)范的研究,教學管理者應加強規(guī)范性培訓,使量表價值充分發(fā)揮。
參考文獻:
[1]鐘富強.商務英語專業(yè)人才社會需求大數(shù)據分析研究[J].職業(yè)技術,2021,20(11): 96-102.
[2]王麗,范勁松.國外商務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研究述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7, 40(05): 102-109.
[3]劉建達.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完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思考[J]中國考試, 2021(09): 8-12.
[4]孔文,李迪.《全球職場英語能力量表》的研制及其啟示[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20,42(05):57-70.
[5]孔文,李清華.商務英語口語能力等級量表的理論模型構建[J].外語界,2020(03): 61-69.
[6]North B.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on framework scale of language proficiency:卷8[M]. Peter Lang Pub Incorporated,2000.
[7]周艷瓊,劉建達.專門用途語言能力等級量表的研制[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21,44(04):33-41.
[8]朱正才.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效度研究框架[J].中國考試,2016(8):3.
[9]王立非,宋海玲.新文科指引下的復合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yǎng)理念與路徑[J].外語界,2021(05): 33-40.
[10]劉建達,吳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研究[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1]Multilingualism and assessment: achieving transparency, assuring quality, sustaining diversity: proceedings of the ALTE Berlin Conference, May 2005[M]. Cambridge;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12]張文星,鄧華.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研制——以寫作能力量表描述語庫為例[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9(04):1-10+39.
[13]朱正才,李俊敏.《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描述語偏差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21,44(01):113-122.
[14]Fulcher G. Does thick description lead to smart tests? A data-based approach to rating scale construction[J]. Language Testing,1996,13(2):208-238.
[15]金艷,揭薇.語言能力量表的應用與后效研究——以CSE口語量表為例[J].外語界, 2020(03):52-60.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ng Business
English Reading Proficiency Scales
ZHU Ai-hua
(Guang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and Business, Guangzhou? 510800, China)
Abstract: The new booming economy brings about prosperou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o meet the demand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man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China have set up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However,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business English are in a chaotic situation without guidance. The newly published China's Standard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is inappropriate for business English for it was designed for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business English proficiency scales. The content should cover linguistic, professional,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y. Descriptors are more reliable, which have been collected from the job advertising, curriculum, and test framework, as well as adopted from other scales. Statistics from teachers, experts, and students are the basis for anchoring the scales. The immediate validity is to be test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ales.
Key words: Reading Proficiency Scales for Business English; Testing Content; Descriptors; Scale Anchoring; Immediate Valid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