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代廣西巡撫王起元事跡考略

    2023-09-20 09:00:26陳永祥
    廣西地方志 2023年2期
    關鍵詞:學士巡撫內閣

    陳永祥

    (廣西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廣西 南寧 530022)

    清代,總督、巡撫同為封疆大吏,巡撫掌一省軍政、民政,兼理錢谷刑名等,位高而權重,在職官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地方吏治和民生利弊有重要的影響。不過,清代的不少巡撫在傳世文獻中并無多少蹤跡可尋,一些人因此長期寂寂無聞,甚至被人遺忘。王起元即是其中的一個典例。作為清代在任時間最長的廣西巡撫,王起元不僅在《清史列傳》《清史稿》以及《廣西通志》等地方志書中沒有專門的傳記,甚至連相關的記載也極少,以致他的生平事跡長期不為人知悉。直至《清代廣西巡撫列傳》的出版,才使人們對他的生平事跡有了簡單的了解。[1]然而,由于史料挖掘和釋讀所限,學術界對王起元生平事跡的了解仍然相當有限,尤其是關于他的內閣任職經歷和參與平定“三藩之亂”的相關事跡、擔任廣西巡撫以及久任的原因還不為人知曉。本文擬勾稽史料,對王起元的內閣任職經歷和擔任廣西巡撫的相關史實以及久任巡撫的原因做進一步的研究,并從中探究康熙帝的治國理念與用人之道,希望有補于史乘。

    一、內閣任職經歷

    王起元之名在《清圣祖實錄》中始見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原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王起元補原官?!保?]《清代廣西巡撫列傳》的作者注意到這條記載,并指出王起元此前曾任過該職,但對于任職的詳情及離任的原因、時間則并未作進一步的探討。

    那么,王起元第一次出任內閣學士始于何時?錢實甫《清代職官年表》所列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前擔任內閣學士者并無王起元之名,而有名為“王啟元”之人,自康熙十三年(1674)十一月至康熙二十年(1681)在任。[3]毫無疑問,此中的“王啟元”與王起元為同一人。在《康熙起居注》《清圣祖實錄》中,“王啟元”與“王起元”經?;ビ谩!肚迨プ鎸嶄洝分嘘P于“王啟元”的記載最早見于康熙十三年十一月:“升內閣侍讀學士王啟元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保?]這表明,王起元首次出任內閣學士是在康熙十三年十一月。

    從內閣侍讀學士升任內閣學士,是王起元政治生涯中的關鍵一步。作為內閣中地位僅次于大學士的屬官,內閣學士在清初的職官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內閣學士以處理本章、傳達詔令為本職,此外還有一些兼任或充任的職務,并承擔一些臨時性的差遣事務。從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王起元在第一次內閣學士任上,除照例兼任禮部侍郎外,并未發(fā)現(xiàn)其兼任或充任其他職務的記錄。值得注意的是,他曾被派往軍前,參與平定“三藩之亂”。《清圣祖實錄》中載有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奉命出征的揚威大將軍簡親王喇布從江西遣王起元回朝奏報克復吉安情形以及康熙帝命王起元返回吉安向喇布等人傳諭的記錄。[5]除此之外,并沒有其他關于王起元第一次內閣學士任內事跡的記載。喇布于康熙十三年九月受命為揚威大將軍,十月帥師駐守江寧,十四年(1675)九月移師江西,與吳三桂部將韓大任戰(zhàn)于騾子山,敗績,十六年三月入吉安,十七年(1678)二月移師湖南,駐茶陵,十八年(1679)正月攻克衡州,九月進兵廣西,駐桂林,十九年(1680)五月進駐柳州,八月移駐南寧,二十年八月奉詔還京。喇布率軍出征前后近七年之久,轉戰(zhàn)江蘇、江西、湖南、廣西等地。[6]大學士明珠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提及,王起元曾隨征廣西,并且“歷時甚久”。[7]這說明王起元曾隨喇布大軍進駐廣西,并且很有可能是在康熙二十年八月隨喇布一同回京的。

    前文已述,王起元在康熙二十三年九月“補原官”,再次擔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之職,說明他在此之前曾離任或被免職。至于其中原因,《清圣祖實錄》中并未提及,《康熙起居注》中則有記錄:

    (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初一日)又題內閣學士金汝祥升任員缺,開列少詹事蔣弘道等職名。上曰:“原任學士王啟元若何?”明珠等奏曰:“臣未及與王啟元共事,聞其人亦頗通達。今守制已滿,具疏自陳?!鄙显唬骸按巳松朴跔I私,既經服滿,暫行補用,倘無善狀,再行褫革。”[8]

    可見,王起元是因丁憂守制而開缺離職的。按照康熙十二年(1673)所定的在外漢軍文官丁憂“以聞喪日為始,不計閏,守制二十七個月”[9]的制度來推斷,王起元應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月前后開始守制,其第一次內閣學士任期應自康熙十三年十一月至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左右。有關王起元第二次內閣學士任上事跡的相關記載不多,從康熙帝后來的評價來看,王起元在此期間給康熙帝的印象已經有了一定的改觀。[10]

    在清代前期,內閣學士屬緊要之職,是中下層文官升遷至侍郎、督撫及以上大員的關鍵官職。清初官至督撫、尚書、大學士者,不少都有內閣學士的任職經歷。而且,不少人升任內閣學士后升遷較速??梢哉f,升至內閣學士是進入文官大員行列的關鍵一步。不過,從總體上看,內閣學士的任期并不短暫,且在升遷方面亦有很大的限制??滴醯墼f:“內閣學士辦事年久……升轉壅滯?!保?1]尤其是漢軍學士,自康熙十二年并入漢缺后,“仕途淹滯者多”。[12]此外,內閣為政務中樞,工作勞苦,生活清苦,遠不如在外衙門安逸。因此,不少人不愿在內閣任職,更喜在外為官,漢軍尤其如此。①康熙帝曾指出:“漢軍中多有喜做外官者,不過希有所得耳。在部院衙門見聞甚近,尚不敢為非,一至遠處,即便于行私矣?!保ㄖ袊谝粴v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第2冊,第1623頁.)康熙二十五年(1686),在內閣學士任上長達九年之久的王起元終于獲得外放,出任廣西巡撫,開始新的仕途生涯。

    二、廣西巡撫之任

    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總督倉場侍郎馬汝驥被革職,吏部題補該員缺,開列學士吳興祖等職名。大學士明珠等人提議將云貴總督蔡毓榮調補倉場侍郎,并以廣西巡撫范承勛升補蔡毓榮之缺??滴醯塾枰耘鷾?,并令吏部將范承勛員缺作速開列具奏。[13]幾天之后,康熙帝御門聽政,內閣題奏吏部開列范承勛升任員缺候選名單,以候補巡撫董國興居首,王起元亦在開列名單之內。

    上曰:“董國興三任巡撫未有善狀,爾等看來何如?”王熙奏曰:“董國興較伊同時巡撫猶覺為善,若比近今巡撫則為平常?!鄙显唬骸岸瓏d常有疾病,以后停其開列巡撫,著隨旗上朝。其余開列各官內誰堪此任?”明珠等奏曰:“學士王起元系厚重人,且能辦事,前經隨征廣西,歷時甚久。副都御史趙之鼎為人亦優(yōu)。此二人似可補授巡撫?!鄙显唬骸皬V西極遠邊地,須得漢軍方可。著王起元補授?!保?4]

    從中可以看出,王起元得以補授廣西巡撫,一是出于明珠等人的推薦,二是其隨征廣西的經歷,三是其漢軍出身。明珠舉薦王起元,是因王起元為人厚重,長于辦事,且有隨征廣西的經歷。王起元復任內閣學士及升補廣西巡撫,均得到明珠的舉薦,說明他與明珠之間應有一定的關系。不過,在這些顯明的因素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王起元的漢軍出身。

    旗人出任督撫在清初非常普遍,可以說是清初政治的一個重要特征。在出任督撫大員的旗人中,漢軍占有絕對的多數(shù)。福格《聽雨叢談》云:“計自順治四年至雍正十三年止,共九十二年,八旗人員之任督撫者,漢軍則十居其七,滿洲十居其三,蒙古僅二人?!保?5]劉鳳云曾對康熙朝地方督撫的任職狀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康熙朝的疆臣中,總督之缺除山陜(川陜)總督和兩江總督外,巡撫之缺除山西、陜西、甘肅、浙江、江蘇、貴州外,其余各省多由漢軍旗人擔任。這種狀況主要與康熙朝政治環(huán)境的需要、漢軍旗人的特質以及清初在官缺設置上偏重漢軍有關。[16]像云南、廣西等邊疆省份,選用漢軍旗人為巡撫幾乎是不成文的慣例??滴醵迥晔辉拢舨款}補云南巡撫王繼文丁憂員缺,大學士明珠等奏稱:“此缺向來多用漢軍,況云南地居邊疆,必得世家謹慎之人諳練錢糧事務者補用,庶稱其任。”[17]就廣西而言,自順治六年(1649)五月置廣西巡撫至康熙二十五年四月,在王起元之前,清廷正式任命的廣西巡撫共12人,其中9人系漢軍出身。[18]

    按照慣例,各省督撫赴任,康熙帝都要當面訓諭一番。王起元于康熙二十五年五月初八日受召見,《康熙起居注》載:

    未時,復御勤政殿,賜廣西巡撫王起元食……賜食畢,召王起元至陛前,諭曰:“爾有所奏否?”王起元奏曰:“臣以微末之人,叨蒙圣恩,授為內閣學士,方懼不克勝任。今復超擢巡撫,浩蕩之恩,感戴不盡,惟有竭力勤勉而已?!鄙显唬骸扒叭窝矒岷略?、范承勛居官頗優(yōu),爾繼其后,難于見長。但于伊等之善者踵而行之,其錯誤處為之改正,勿得紛更成法,惟便于民者,勉力行之。至于苗蠻之人未嫻禮法,尤宜撫恤。武職因其蠢愚,加以欺凌,或至生事邀功,亦未可定。爾到任后,須將此等情弊嚴加禁止?!蓖跗鹪嘣唬骸俺济深V冀逃枺┊斨斨咀裥??!弊喈叧?。是日賜王起元鞍馬一匹。[19]

    康熙帝告誡王起元將郝浴、范承勛之善政踵而行之,將其錯誤處為之改正,不紛更成法,同時注意撫恤少數(shù)民族,妥善處理民族矛盾,不生事端,維護地方社會穩(wěn)定。這反映出“三藩之亂”后地方希安和康熙帝與民休息的政治意圖。

    關于郝浴和范承勛在廣西巡撫任上的為政舉措,不妨略作介紹。郝浴出身進士,順治年間任刑部主事、湖廣道御史,奉命巡按四川。其人有氣節(jié),不畏權貴,不附勢,因疏劾吳三桂被流徙奉天??滴跏哪暾購驮?,十六年奉命巡視兩淮鹽課,十七年升任左僉都御史,十八年六月遷左副都御史,十九年十二月升任廣西巡撫。郝浴在出任廣西巡撫之前,即以廉吏著稱,在廣西巡撫任上疏請將地丁錢糧照舊征收、為殉難之巡撫馬雄鎮(zhèn)和傅弘烈立雙忠祠、為潯州知府劉浩請賜恤典、恢復賑濟貧困生員學租銀米等,均獲允準。[20]雍正《廣西通志》稱郝浴“巡撫廣西,厘剔諸弊,藩旗奉撤,嘖有煩言,百姓惴惴,慮有不測,浴區(qū)處得宜,民不知擾。時冗兵太多,靡餉無算,領表炎熱,馬多倒斃,浴為奏請?zhí)弑?、減營馬、慎簡精銳,屹若金湯,復建書院,延師授業(yè),暇則至院親為講解”。[21]《欽定大清一統(tǒng)志》稱:郝浴“調劑戎務,清理鹽政,改折米之令,除采銅之擾,定粵船載送大兵接替之法,絕云南投誠家口繞道之害。時撤回藩斾,浴措置晏如。凡舊在藩邸傭工人役,悉釋為民。一時政聲,遠近無不稱善”。又稱:“粵經兵革后,閭閻凋敝,浴專意撫綏,甚得民心?!保?2]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郝浴因勞瘁卒于任上,康熙帝聞之,深為痛惜,以“郝浴為人堪用,具有才能,廣西有事之時,頗著勞績”,下令優(yōu)恤。[23]此時廣西布政使崔維雅彈劾郝浴冒銷錢糧七萬余兩、米七千余石,康熙帝命吏、戶、刑三部差賢能司官前往察審,查得郝浴“以采買米豆,浮開價值,借支給兵船夫價為名,實侵銀九萬余兩”。康熙帝以郝浴“將國家錢糧浮冒侵漁入己,情殊可惡”,令九卿、科道會議具奏。[24]后部議將郝浴革職,并追補冒銷之錢糧,康熙帝念及郝浴在巡視兩淮鹽稅時“潔己奉公,恤商裕課”,以及在廣西巡撫任上“清廉愛民,克稱厥職”,且其“所動錢糧,非系入己”,令“從寬悉免追取”,以昭“優(yōu)恤廉吏至意”。[25]康熙二十五年六月,郝浴之子郝林奏請恢復其父原職,部議不準,康熙帝以郝浴“居官亦優(yōu)”,準予恢復原官;同年九月,郝林再為其父請恤,康熙帝認為郝浴雖“微有過失”,但為官清廉,仍照例賜予祭塟。[26]

    范承勛為清初名臣、大學士范文程之子,福建總督范承謨之弟,康熙初任工部員外郎、刑部郎中,康熙十六年授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十九年改任吏部郎中,二十二年任崇文門稅務監(jiān)督,二十三年五月經九卿、詹事、科道舉為清廉官,八月升任內閣學士,二十四年(1685)三月授廣西巡撫。[27]在此之前,因“三藩之亂”,容縣、郁林州“多無征銀米”,藤縣、賀縣亦因“被賊”而“失去銀米”,部議俱令按年追賠,“動以萬計,民逃官劾,積有年歲”。范承勛到任后,“特疏請豁,官民咸慶更生”。當時廣西值軍興之后,“余糧數(shù)十萬,不可遽銷,部議全省皆令折征,值歲大稔,民間有米無從得銀”。范承勛“恐余糧銷盡,遇歲儉采買維艱”,奏請將桂林、平樂二府食糧折半征半,柳州府所屬之賓州則因處萬山中,山險艱運,永行折銀征收,其余各處則仍舊征收本色。得到準許,“民大便之”??滴醵迥觊c四月,范承勛由廣西巡撫擢升為云貴總督,此后歷遷都察院左都御史、江南江西總督、兵部尚書等要職。范承勛多次受到康熙帝贊譽,被舉為督撫中的楷模。[28]康熙帝對范承勛的器重,其中固然有念及其父兄勞績的因素,但關鍵的還是范承勛本人的才能及其品行操守。

    在康熙帝眼中,郝浴、范承勛是為數(shù)不多的才能之員和清廉良吏,在廣西巡撫任上均有便民善政,他深知王起元之才能與操守不及郝浴和范承勛,因此訓諭其謹守成法,不事更張,擇郝浴、范承勛之善政而從之,其不善者則改之。然而,正如康熙帝所說“凡接任好官者難,接任不好官者易”,[29]盡管王起元的巡撫任期較長,但他在任期間的政績和官聲遠不及郝浴和范承勛。從《清圣祖實錄》《康熙起居注》等相關記載來看,王起元在廣西巡撫任上的作為并不多,僅有以下數(shù)事。其一為康熙二十六年(1687)五月疏言“新升廣西學道陸祚蕃由原任登萊道任,赴粵路遠,秋闈甚邇,即改歲作科亦難徧[原文如此,雖與“遍”字同義,但并非通假字,古代常用]及,請展鄉(xiāng)試期于十月舉行”。得到準許。[30]其二為康熙三十二年(1693)八月疏言廣西武生人數(shù)甚少,請停本年鄉(xiāng)試。得到準許。[31]其三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二月疏稱廣西各土司地方原無象只,請免送進,戶部覆議認為“象只大典所需關系甚要,仍行該撫轉行土司查獲時送進”,康熙帝則認為“象非緊要之物”,廣西既無象只,準其停止送進。[32]其四為康熙三十八年(1699)二月疏報生擒茶陵州叛案內賊首黃明,奉旨:“此案已差官察審,著一并審擬具奏?!保?3]

    康熙三十八年四月,王起元終因不作為被免去巡撫之職?!肚迨プ鎸嶄洝份d:

    吏部議覆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王紳疏言,廣西省南寧等四府道員以下、教授以上官員,該督撫例將熟悉風土廉員保題補調。自巡撫王起元到任以后,從未將一人題升、一人題參。應行令該撫查明具題再議。得旨:“此事情著王起元明白回奏?!保?4]

    清初,因各省用兵,各地需員甚急,地方官員多由督撫題補。這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吏部和中央的選官權。隨著外官題補者日益增多,吏部曾建議停止督撫題補之例,“惟地方最緊要者,聽其保舉題請”。但此后各省仍不斷以“輕車熟路”“人地相宜”等為由繼續(xù)保舉地方官員,吏部不得不從,由此產生假公濟私、奔兢徇情等弊端。為此,康熙十七年二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金鋐上疏建議:“嗣后除湖南、粵西見在用兵省分仍聽督撫保舉外,其不用兵省分,凡保舉題補之例,應行停止?!崩舨扛沧h以“凡非用兵之地,督撫無得保舉題補,其用兵之地,保舉之官如不稱職,仍治督撫濫舉之罪”入奏,得到準許。[35]當時廣西尚屬用兵之地,地方官員仍由督撫保舉,此在當時本為權宜之法??滴醵迥甓拢瑥V西按察使黃性震疏稱:

    粵西南寧、太平、慶遠、思恩四府土司雜處,瘴癘薰蒸,官斯土者,病亡接踵。請敕該督撫就近選擇熟悉風土廉能官員,如三年內果稱厥職,照臺灣例,即加優(yōu)升,以示鼓勵。

    吏部覆議認為,應如黃性震所請,“嗣后此四府所屬各官,吏部停止銓選,令該督撫于品級相當見任官員內揀選通判、知縣以上具疏保題調補,雜職等官止令報部注冊,照臺灣例論俸升轉”。得到準許。[36]由此,南寧、太平、慶遠、思恩四府地方官員由督撫保題調補成為定制,而按時保題調補四府官員亦成為督撫之責。王起元被參,即是由于沒有按時將四府官員保舉或題參。

    在被參之后,王起元并未認真對待,而是敷衍了事,最終受到降級調用的處分?!肚迨プ鎸嶄洝份d:

    吏部議覆:廣西巡撫王起元身任巡撫,應遵定例將南寧、太平、慶遠、思恩四府調補道府以下、三年俸滿之員保題升用,今十余年來并不保題一人,及僉都御史王紳疏參,奉旨“明白回奏”,該撫又朦混掩飾具題,應將廣西巡撫王起元降四級調用。從之。[37]

    在審定對王起元的處分時,康熙帝曾說:“王啟元前為內閣學士時,朕曾深期望之,及擢巡撫,居官甚劣,今該部既議降四級調用,所有員缺,著將貴州按察使彭鵬補授?!保?8]由前述可知,康熙帝所說的“居官甚劣”主要是指王起元在任期間的不作為,官聲不佳。

    三、久任巡撫的原因

    從康熙二十五年到康熙三十八年,王起元前后擔任廣西巡撫長達十三年之久,是有清一代任廣西巡撫時間最長之人,屬清代督撫中的久任者。才能、官聲不及前任郝浴、范承勛等人的王起元,得以長期擔任該職,其中原因值得探討。

    首先,這與廣西在清代政治地理版圖中的位置有關。在康熙帝眼中,廣西地方僻遠,“不過一小省耳”,[39]其地位以及對巡撫人選的要求不如江南和腹里省份。王起元得以久任,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康熙帝曾說:“王起元為人平常,在京之時止樸實而已,惟以廣西地方,故得留彼數(shù)年,若在他省要地,何以能至今日!”[40]

    其次,王起元得以久任,還與康熙帝的治國理念和用人之道有關。在康熙中后期的治國思想中,“中正和平”之道是其主流,崇尚寬仁則是其核心理念。[41]他曾多次闡述這一治國理念,諸如“治天下之道,以寬為本”[42]“致治之本在寬仁”[43]“治天下務以寬仁為尚”[44]“國家致治,首在崇尚寬大”,[45]等等。“尚寬仁”的治國理念幾乎貫穿康熙朝始終,體現(xiàn)在選官用人、刑獄、賦稅、民族關系等方方面面。秉持這一治國理念,康熙帝對地方督撫的居官行政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寬容。劉鳳云指出,康熙帝的選人標準以“清慎勤”為本,首重道德操守。[46]道德操守中,清廉是關鍵??滴醯鄞罅们骞倭簦骨骞佥叧龀蔀榭滴醭蔚囊淮筇卣?。對于如何界定清廉,康熙帝的考評標準也相對寬松。他曾舉以清廉著稱的張鵬翮、張伯行為例諭大學士等曰:“夫官之清廉,只可論其大者。今張鵬翮居官甚清,在山東兗州為官時,亦曾受人規(guī)例。張伯行居官亦清,但其刻書甚多??桃徊繒?,非千金不得,此皆從何處來者?此等處亦不必究?!保?7]這是康熙帝“政尚寬平”的治國理念在“治人”方面的體現(xiàn)。

    需要指出的是,在對地方督撫的居官要求上,相對于清廉而言,康熙帝更看重的是安靜不生事端。他曾多次告誡大學士和地方督撫:“大凡居官固貴清廉,尤必和平,乃為盡善……為督撫者,務以安靜不生事為貴耳?!保?8]“大約任地方督撫者安靜而不生事,即于民生有益。倘徒恃才干,不體下情,以此爭先出眾,民必受其殃矣?!保?9]“外省巡撫,但年谷豐登地方無事便好……縱有十分清廉之官,若年歲不收,地方多事,何益之有?”[50]“至于總督巡撫,但于地方不生事,年歲豐登,錢糧清楚,即為稱職。”[51]在康熙帝看來,“清乃居官一端之善,茍于地方生事,雖清亦無益也”[52]。安靜不生事這一頗具守成意味的要求,成為裁量地方督撫居官優(yōu)劣的首要標準,反映出康熙朝在政治上的守成色彩。

    不生事端,其目的在于保持地方社會穩(wěn)定,培養(yǎng)元氣,實現(xiàn)長治久安,這是康熙帝一生中的重要政治追求。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依賴于地方督撫的施政。因此,康熙帝對地方督撫進行反復訓誡。康熙二十五年二月,針對云貴督撫和四川、廣西巡撫要求征剿土司之事,康熙帝說:

    朕思從來控制苗蠻,惟在綏以恩德,不宜生事騷擾。今覽蔡毓榮奏疏,已稔悉其情由,蓋因土司地方所產金帛異物頗多,不肖之人苛求剝削,茍不遂所欲,輒以為抗拒反叛,請兵征剿。在地方官則殺少報多,希冒軍功,在彝人則動生疑懼,攜志寒心。此適足啟釁敗事,于國家何益?朕但以逆賊剿除,四方底定,期于無事。如蔡毓榮、王繼文、哈占在外居官,茍取云、貴、川省財物,亦已足矣,不思安靜撫綏,尚誅求無已,是何理也?[53]

    愛養(yǎng)百姓、與民休息、撫恤少數(shù)民族、“綏以恩德”、不輕易興兵,這些都是安靜不生事的具體要求。文武和睦、兵民相安、地方寧謐等則是不生事端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康熙帝裁度地方督撫政績的重要標準。相反,動輒興兵、苛征勒派、勞民傷財、排陷同僚、文武不和、好收詞訟等則是好生事端的體現(xiàn),為康熙帝所不喜。

    在康熙一朝中,不少地方督撫因不生事端而得到康熙帝的好評和重用。如曾任山東巡撫、川陜總督、內閣大學士等要職的佛倫,康熙帝曾說:“佛倫在山東時一心惟事安靜,所以官民悅服。”大學士阿蘭泰也提及佛倫在山東巡撫任上“并未參劾一人,人皆悅服?!保?4]又如蘇克濟、趙弘燮、蔣陳錫三人在巡撫任上歷任俱久,雖然“未聞清名”,但因“地方安靜,年歲豐稔”,被康熙帝視為“好官”。[55]

    盡管王起元在巡撫任上缺少主動作為,但在他的任期內,廣西地方寧謐,社會穩(wěn)定,農業(yè)生產得到恢復發(fā)展,人口和賦稅穩(wěn)步增加,并未出現(xiàn)文武不和、逞兇作亂、苛征勒派等情況,這恰好符合康熙帝寬仁治國的理念和對地方督撫安靜不生事端的居官要求。這是王起元得以久任的一個重要原因。王起元被免,既非因操守不善,亦非系好生事端。如果不是因為未按時保舉題補官員被參,他的任期恐怕還會更長。

    猜你喜歡
    學士巡撫內閣
    岸田內閣與日本政治走向
    唯實(2021年12期)2021-04-12 01:11:35
    瓦學士
    幽默大師(2020年12期)2021-01-04 00:35:42
    一字一師
    小小說月刊(2020年7期)2020-07-27 16:32:38
    《宋史·宰輔表一》校正一則
    江海學刊(2020年3期)2020-02-28 03:05:37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本科教育見聞及啟示
    科學與財富(2018年7期)2018-05-21 08:46:30
    陳縣令拍錯馬屁
    故事會(2016年24期)2016-12-20 17:25:55
    總督與巡撫的相處之道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56
    遙遠的道德箴言
    公務員文萃(2014年7期)2014-09-21 18:04:10
    職業(yè)教育瞄準“學士后”市場
    论坛| 连州市| 余姚市| 佳木斯市| 永仁县| 睢宁县| 威信县| 上栗县| 湖北省| 呼玛县| 西城区| 响水县| 楚雄市| 罗甸县| 通化县| 绍兴市| 大悟县| 白玉县| 韩城市| 乌兰察布市| 平谷区| 景宁| 咸丰县| 公主岭市| 安图县| 四川省| 汉阴县| 嘉峪关市| 墨竹工卡县| 盖州市| 卫辉市| 江西省| 兴业县| 荣昌县| 邢台市| 三门峡市| 阿拉善盟| 图木舒克市| 遵义市| 清徐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