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 | 陜西省楊凌高新幼兒園園長
說課是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它要求教師以教育理論、教學大綱為依據,針對某一課題的自身特點,結合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口頭表述該課題教學的具體設想、設計及其理論依據。這種教研形式,已經廣泛應用于日常教學活動中。一線教師經常會問:如何“說課”?怎樣說課才能贏得評委的青睞?通過多次組織聽評課、研課磨課活動,我發(fā)現(xiàn)教師們說課主要存在三大“誤區(qū)”。
誤區(qū)一:把“講述教案”當成說課。部分教師在說課時常常以講述教案設計為主,而忽略了從執(zhí)教者角度對教學思想、設計意圖、理論依據的闡述。如大班健康領域活動“運動中的安全”,教師在說活動過程時說:“談話活動導入,你們喜歡戶外運動嗎?說一說你都喜歡哪些戶外運動?接下來幼兒說一說戶外運動比較危險的行為,最后幼兒自主游戲?!眱H僅復述教案內容,怎樣做說得多,而為什么要這樣做說得少,缺乏理論分析與思維過程。
誤區(qū)二:把“平均用力”當成全面性說課。教師對說課的內容用力相對平均,對指導策略、理論依據及一般問題等內容不分詳略。如:小班數(shù)學領域活動“螞蟻過街”的說課活動中,重難點、指導策略均用時2分鐘,而理論依據僅用時3分鐘,一般問題用時2分鐘。這樣面面俱到的說課,實際會使聽者感到抓不住重點。
誤區(qū)三:把“空談理論”當成高質量說課。教師在理論依據的闡述時喜歡照搬經典片段,拼湊式完成說課稿。如“依據《指南》和我班幼兒實際水平,某年齡段幼兒年齡特點,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為……”,這樣的表述看似有理論依據,實則是“空架子”,沒有實際具體內容,忽略了活動設計本身的教育目的。
那么,如何走出這些“誤區(qū)”,說好課呢?
一是要厘清說課稿與教案的區(qū)別。教案是教師備課這個復雜思維過程的總結,多是教學具體過程的羅列,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操作性方案,重點體現(xiàn)“教什么”“怎么教”,而說課稿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教案是平面的、單向的,而說課是立體的、多維的。厘清說課稿與教案之間的區(qū)別有助于教師明確概念,抓住關鍵點。在說課前可以先列提綱,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表述,就像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會顯得生動自然,思路更清晰。
二是說課內容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說課側重于所依據的理論闡述,重點難點及突破難點的方法、預想的指導策略。理論依據要詳說,對一般問題要略說,有詳有略才會更加突出重點,讓聽者有興趣。同時,可以巧用新穎方法讓說課更具亮點。如教師在說美術活動“各種各樣的房子”時,可以出示具有民族特色的各式房子圖片,闡述選擇教具的意義與目的。又如大班“再見了幼兒園”主題活動中語言活動“我的幼兒園”,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回顧的方法引導幼兒回憶幼兒園美好的生活,重點闡述對視頻應用的思考,讓人眼前一亮。說課過程中還應抓住情感交流,語言表達要簡練干脆,前后連貫緊湊,過渡流暢自然,與聽者形成共鳴,讓說課更有溫度。
三是要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說課是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活動,在說課中,教師不僅要說清其活動構想,還要說清理論與實際兩個方面的依據。恰到好處的理論闡述能夠讓說課更有深度,同時,要避免脫離實際,避免只談做法不談依據,避免為增加理論色彩而張冠李戴,要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高度統(tǒng)一。
說課是“說”與“寫”的結合體,彰顯著教師專業(yè)水平與教育智慧,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抓住說課的關鍵點,開展高質量說課活動,能夠讓說課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引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