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新課程改革對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書面知識,還要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能夠將所學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以往的英語課堂大多單調、乏味,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雙減”背景下,課業(yè)負擔和課堂效率成為一線教師關注的核心問題?;诖?,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挖掘教學資源,營造活潑、輕松的課堂氛圍,在減輕學生學習和作業(yè)負擔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為學生后續(xù)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從實際的教學活動來看,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落實“雙減”政策減負增效的要求,在教學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缺少英語聽說訓練
小學階段的英語課時較少,加上學生剛接觸英語學科,還沒有樹立英語語言思維。所以,在這一階段,部分學生容易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部分英語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不高,或是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過于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注重對基礎單詞和常用語法的教學,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這就造成學生缺少訓練機會,形成“啞巴英語”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少有機會用英語開口表達,也不愿意開口表達。
(二)學生主體地位不明顯
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學習能力等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任務,真正做到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部分學校更重視語文學科和數(shù)學學科,沒有給英語學科安排足夠的課時量,也沒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采取灌輸式的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地為學生講解單詞和常用語法,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出現(xiàn)不敢說、不會說、不愿說英語的情況。另外,部分教師在英語課堂中采用漢語與學生進行交流,沒有營造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huán)境,也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英語交流空間。
(三)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應為每一節(jié)英語課堂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思維和學習習慣,從而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基礎。但是,部分教師沒有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大綱的內容,明確英語學科的具體教學目標,導致課堂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無法實現(xiàn)有效銜接,這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了影響。
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常用的英語單詞和基礎的語法句式,能夠用英語表達想法,實現(xiàn)基本的溝通與交流。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單詞的記憶不深刻,在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存在聽不懂、不會說的情況,這就表明學生的英語基礎并不扎實,無法合理地運用所學知識流暢表達。
(四)英語學科作業(yè)設計不合理
“雙減”政策對教師的作業(yè)布置與設計提出了明確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yè)時,必須考慮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質量與效果。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英語教師的作業(yè)布置存在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以抄寫單詞的作業(yè)為主、作業(yè)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不相符等。這種英語作業(yè)無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雙減”背景下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年齡、性格特征等,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并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英語。
比如,教師可以結合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Hello!”時,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學會應用“Hello,whats your name ?Im...”的句式來介紹自己。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同學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打招呼的對話,讓學生一邊看,一邊模仿學習,引導學生想象自己正處于互相問候的場景中。其次,教師可以運用句式“Hello,Im...”向學生介紹自己,并加上必要的手勢和動作,以便學生理解和記憶。再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戴上面具或頭飾扮演課文中的人物,運用句式“Hello,Im...”來介紹自己。最后,教師可以設置不同的情景,如“清晨,兩個小朋友在校門口相遇,猜猜看他們說了些什么呢?”,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發(fā)揮想象力大膽地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這有助于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二)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
小學英語教師應根據(jù)“雙減”政策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完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英語課堂,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At the zoo”時,為了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體會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的感受,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各種各樣小動物的視頻,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接著,教師可以通過模仿秀,讓部分學生扮演動物園里的小動物,模仿它們的表情、動作、聲音,并讓其他同學猜一猜扮演的是哪種動物。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對動物類英語單詞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可以開展有趣的課堂活動,并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學生在輕松歡樂的氛圍中更愿意開口表達,有利于增強英語實踐訓練的效果。
(三)創(chuàng)設口語交流環(huán)境
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學習英語應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但在傳統(tǒng)的英語口語教學中,通常是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部分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景。雖然小學生的語言體系尚不成熟,無法完整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想法,但是他們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會學習成人的表達方式。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口語交流情境的過程中,應該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英語思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進行口語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英語趣配音軟件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模仿視頻里的人物,大膽地開口跟讀。
例如,在學習有關身體部位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利用趣配音軟件“五天學會身體部位表達”這一系列的視頻資源作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觀看小男孩玩泥巴的動畫短片,讓學生記憶不同身體部位所對應的單詞和發(fā)音。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視頻中小男孩的神態(tài)、動作、語氣、發(fā)音,進行自由跟讀,并配合相應的身體部位動作加深對不同單詞的記憶。另外,教師可以開展“聽指令做動作”游戲活動,以不同身體部位的單詞為指令,讓學生用手指出對應的身體部位。有的學生不熟悉單詞會把身體部位指錯,但他們能夠迅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更正。幾輪下來,教師可以加大難度,加快發(fā)布指令的速度,促使學生快速做出反應。這種活躍的課堂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放松身心、大膽開口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表達意愿。
(四)拓展英語教學資源
小學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以開闊學生的英語知識視野。在傳統(tǒng)的英語單詞教學中,通常由教師領讀,學生進行跟讀。但由于部分教師發(fā)音不標準,不利于學生掌握標準的英語發(fā)音。同時,播放錄音時機械重復的跟讀會使學生喪失聽的興趣,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對此,教師要利用多元化、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中兔子警官朱迪和狐貍尼克到車管所找一只名叫Flash的樹懶的片段,樹懶見到兩人慢吞吞地說:“What can I do for you today?”此時,教師可以適時告訴學生“flash”就是閃電的意思,樹懶極度緩慢的動作和它的名字Flash形成鮮明的對比,引得學生開懷大笑,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也能讓學生對“flash”這個單詞形成深刻的記憶。在觀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如“當有人向你尋求幫助時,你該怎么說?”,有的學生立刻回答電影片段中出現(xiàn)的臺詞“What can I do for you today?”。由此可見,教師以學生感興趣的動畫視頻為教學切入點,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教師還可以利用英語趣配音軟件引導學生進行專項聽力訓練,結合學生所熟知的故事繪本《丑小鴨》播放故事音頻。在播放第一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邊聽邊思考視頻中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鼓勵學生與同學交流和分享。在播放第二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聽到的單詞記錄在本子上。在播放第三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著重關注視頻中人物的對話。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逐步積累大量的英語詞匯,糾正自己的英語發(fā)音,為后期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結語
“雙減”背景下,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教師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達到會聽、會說、會讀、會寫的教學目標。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優(yōu)勢,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生動真實的情境中感受英語學習的魅力,初步建立英語思維,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嘉峪關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