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變濤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21年7月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指出,要促進義務教育資源均衡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方式,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yè)負擔。落實“雙減”政策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重大舉措?!半p減”政策從學校課后服務水平、課堂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等方面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小學教師是“雙減”政策的主要實施者,參與課后服務讓教師承擔了更多的角色,這不可避免地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工作壓力。較大的工作壓力會影響小學教師的工作狀態(tài)、心理健康和教育教學質量,因此,社會各界應關注“雙減”背景下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壓力,這對落實“雙減”政策,構建高質量義務教育體系和良好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
一、“雙減”背景下減輕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的必要性
(一)是貫徹“雙減”政策的必然要求
“雙減”政策是國家為了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推行的基礎教育重大改革。小學是“雙減”政策實施的主陣地之一,這對小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雙減”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是每一位小學教師都要思考的問題。小學教師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僅決定著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也決定著學生減負目標的達成效果,以及“雙減”政策落實的成效。因此,在減輕學生學業(yè)壓力的同時,減輕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讓小學教師以更好的心態(tài)進行教育教學,是落實“雙減”政策的必然要求。
(二)緩解教師心理焦慮,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雙減”政策弱化了培訓機構的作用,強化了學校的主陣地作用和教師的主體地位,能夠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但在落實“雙減”政策的過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也增加了,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為了減輕學生的學業(yè)壓力,在作業(yè)設計方面,對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yè)。第三,在“5+2”課后服務方面,教師要提高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由此可見,“雙減”政策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zhàn),給教師帶來了新的壓力。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緩解這種工作壓力,就容易產生焦慮心理,出現職業(yè)倦怠感。教師只有具備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因此,幫助小學教師減輕工作壓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既可以促進教師身心健康和專業(yè)成長,又有利于實現學生減負和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fā)展的目標。
二、“雙減”背景下減輕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的策略
在“雙減”背景下,正確認識與減輕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可以提高小學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使教師獲得職業(yè)認同感和幸福感。因此,教師、學校、教育行政部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力舉措,減輕教師的職業(yè)壓力,推動“雙減”政策有效落實。
(一)教師層面
教師在“雙減”政策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這就需要一線小學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的能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以積極適應“雙減”政策,有效緩解工作中面臨的壓力。筆者認為,在“雙減”背景下,小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做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從而減輕自身的工作壓力。
第一,小學教師要堅定理想信念,認真學習“雙減”政策的精神與理念,積極適應“雙減”政策,嚴格遵守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踐行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努力達成教書育人的目標。第二,小學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的能力。教師要落實“雙減”政策對其提出的新要求,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研究高質量的教學設計和作業(yè)設計,研發(fā)創(chuàng)造性和趣味性的課后服務內容,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公開課比賽和培訓活動,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第三,小學教師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多與同事、家長和家人進行交流,主動傾訴自己在工作中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并向身邊人尋求支持和幫助。第四,小學教師要學會自己調節(jié)心理壓力,時刻關注自身的情緒變化和心理健康狀態(tài),積極樂觀地面對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或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
(二)學校層面
學校是教師工作和專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場所,在緩解小學教師職業(yè)壓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學校要多關注小學教師的心理狀況,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加強人文關懷,實行民主的管理機制和科學的評價機制,以減輕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充分激發(fā)小學教師的工作熱情。
第一,學校可以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營造寬松、和諧的校園氛圍,構建和諧輕松的工作氛圍,以增強小學教師的歸屬感,激發(fā)小學教師對工作的熱情。第二,學校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機制,給予教師更多的人文關懷,讓一線教師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做到勞逸結合。第三,學校要建立多元、科學的評價機制,以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F階段,部分學校仍舊將學生成績作為評價小學教師的主要標準,而“雙減”政策強調要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兩者之間的沖突會使小學教師倍感壓力。因此,學校應優(yōu)化教學評比考核和督查安排,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評價時要將小學教師的職業(yè)態(tài)度、教育教學能力、師德師風、科研能力、學生評價等因素結合起來,重視對小學教師的發(fā)展性評價。第四,學校要合理減輕小學教師的工作負擔,做好心理疏導和減壓工作。各地各校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了解教師對課后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傾聽教師的訴求和心聲,以及時掌握教師的心理狀況。第五,學校應做好社會事務進校園工作,以減輕教師的非教學性事務負擔,讓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做好教育教學活動,進而提高教育質量。
(三)社會層面
相關研究發(fā)現,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有助于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社會各界要尊重、支持小學教師的工作,有關部門要提高小學教師的工資水平,全社會要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雙減”政策提出規(guī)范校外培訓、提高校內教育教學質量,這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小學教師的工作難度和工作壓力,家長、社會對小學教師給予了很高的期望。社會各界人士在用高標準要求學校和教師的同時,卻忽視了小學教師個體的自我需求。因此,首先,社會各界要對小學教師給予合理的期望,理解小學教師的工作性質,并及時為他們提供支持。其次,有關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減輕小學教師的生活負擔,為小學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保障。在“雙減”背景下,小學教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安排課后服務活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這意味著教師的工作時間會延長,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壓力。然而,筆者經過調查發(fā)現,部分地區(qū)小學教師的工資水平并沒有顯著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小學教師的思想包袱,不利于小學教師安心教學。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有關部門應建立更加科學的薪酬激勵體系,適當提高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對積極參與課后服務和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這不僅能夠減輕小學教師的經濟壓力,還能夠激發(fā)小學教師的工作熱情。同時,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健全小學教師的福利保障機制,切實為小學教師消除后顧之憂,如為參與課后服務教師提供晚餐服務、合理安排時間保證教師休息等,為教師排憂解難,做好教師教學生活的后勤服務保障工作。最后,“雙減”政策對小學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繁重的工作負擔使得教師開展教科研等活動的時間被大幅壓縮,從而導致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受到影響。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定期組織小學教師開展職業(yè)培訓,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從而達到減輕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的目的。
結語
“雙減”政策的實施離不開小學一線教師的辛勤付出。雖然適度的工作壓力有利于提高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但過度的工作壓力會影響小學教師的身心健康和專業(yè)發(fā)展。筆者認為,在“雙減”背景下,減輕小學教師的職業(yè)壓力任重而道遠,單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社會各界必須高度重視、共同努力,給小學教師提供一個輕松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切實改善小學教師的工作條件,這樣才能真正減輕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