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卉己
【摘要】判斷摩擦力的方向是初中物理常見問題,摩擦力的方向受物體的狀態(tài)、受力情況所影響.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受力問題,需要采用一定的判斷方法.本文結合實例深入解讀概念法、假設法、二力平衡法的使用思路,與讀者交流.
【關鍵詞】初中物理;摩擦力;二力平衡
準確判斷摩擦力方向是物體受力分析的基礎,也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識點.摩擦力可分為靜摩擦力和動摩擦力兩種,對其方向判斷有三種方法,包括結合概念判斷、運動假設判斷、二力平衡性質(zhì)判斷,下面具體探究.
1 概念判斷
利用摩擦力的概念來判斷摩擦力的方向是較為重要的方法,根據(jù)概念可知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據(jù)此可以直接判斷其方向.解題時分三步進行:第一步,明確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第二步,確定受力物體對于施力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第三步,根據(jù)概念確定摩擦力的方向.
例1 如圖1所示,物體A放置在粗糙的斜面上,其重為G,保持靜止的狀態(tài).如果對物體施加一個方向始終沿斜面向上的變力F,力的大小從零開始逐漸增大.物體的狀態(tài)從靜止逐漸轉(zhuǎn)變到沿斜面向上運動的整個過程中,下面關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判斷正確的是(? )
(A)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
(B)先沿斜面向下,后沿斜面向上.
(C)始終沿斜面向上.
(D)始終沿斜面向下.
解析 本題目判斷物體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時可以結合摩擦力的概念,由概念可知摩擦力的方向始終相對于運動(趨勢)的方向是相反的,可根據(jù)該信息來作出判斷,具體如下.
剛開始,物體在斜面上靜止,則物體相對斜面有向下的運動趨勢,可判斷其靜摩擦力方向為沿斜面向上;
后續(xù)拉力F增大,物體將沿斜面向上運動,此時可知為滑動摩擦力,其方向沿斜面向下;
綜上可知,摩擦力的方向為:先沿斜面向上,后沿斜面向下.只有(A)符合題意.
評析 上述分析判斷斜面上物體的摩擦力方向,解析時把握兩個過程:一是物體靜止在斜面上;二是物體沿斜面向上運動.后續(xù)結合摩擦力的概念來判斷方向,對于其概念需要把握兩點:一是明確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二是與運動方向或趨勢相反.
2 運動假設判斷
通過運動假設也可判斷摩擦力的方向,該方法適用于相對靜止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方向問題.判斷時分三步:第一步,假設接觸面光滑,不受摩擦力;第二步,確定研究對象與參照物之間會出現(xiàn)相對運動的情況;第三步,根據(jù)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確定相對運動趨勢,最終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
例2 如圖2所示,消防員正在進行徒手爬桿訓練.選項說法正確的是(? )
(A)向下滑動時,增加手的握力會增大手對桿的摩擦力.
(B)向上滑動時,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C)靜止在桿上時,增加手的握力會增大手對桿的摩擦力.
(D)靜止在桿上時,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解析 本題目需要分析消防員在滑動過程中摩擦力的方向,以及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判斷摩擦力的方向時可以采用運動假設判斷法.
(A)選項,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兩因素相關: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向下滑動時,增加手的握力可使壓力增大,故摩擦力會增大,符合題意.
(B)選項,消防員向上滑動,假設突然不受摩擦力,則人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運動.從而判斷出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不符合題意.
(C)選項,靜止在桿上時,靜摩擦力的大小與重力相等,因此增加手的握力不會增大手對桿的摩擦力,不符合題意.
(D)選項,消防員靜止在桿上時,假設突然不受摩擦力,則人在重力的作用下會向下運動,故可推知消防員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不符合題意.
綜上可知,答案為(A).
評析 上述分析消防員在桿上運動時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時,采用了運動假設法,即假設消防員突然不受摩擦力作用,分析消防員的運動狀態(tài),進而確定其受摩擦力的方向.運動假設分析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假設合理,去除物體所受的力,可以是自身重力,也可以是外力;二是分析時準確判斷其狀態(tài)變化.
3 二力平衡性質(zhì)判斷
利用二力平衡性質(zhì)也可判斷摩擦力的方向.核心知識為:平衡力一定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同一物體上.解析時可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再結合二力平衡判斷摩擦力方向.
例3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一.小華同學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白紙,為防止打滑,他用較重的鎮(zhèn)紙壓住白紙,向右勻速行筆書寫“一”字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毛筆的毫毛向左彎曲,所以毛筆受到向左方向的摩擦力.
(B)手對毛筆水平方向作用力小于毛筆受到的摩擦力.
(C)白紙只受到向右方向的摩擦力.
(D)若沒有鎮(zhèn)紙,白紙可能向左移動.
解析 本題目判斷寫書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對于其中的摩擦力判斷,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的性質(zhì).
(A)選項,力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由于毛筆的毫毛向左彎曲,所以毛筆受到的紙對毛筆的摩擦力向左,符合題意.
(B)選項,向右勻速行筆時,毛筆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受手對毛筆向右的作用力和紙對毛筆向左的摩擦力,分析可確定二力平衡.結合相關性質(zhì)可推知: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時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故不符合題意.
(C)選項,白紙?zhí)幱陟o止狀態(tài),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因毛筆相對于白紙向右運動,毛筆對紙的摩擦力向右,紙相對于桌面和鎮(zhèn)紙有向右運動的趨勢,故受到桌面和鎮(zhèn)紙對它向左的摩擦力,顯然不符合題意.
(D)選項,毛筆相對于白紙向右運動,毛筆對紙的摩擦力向右,紙相對于桌面和鎮(zhèn)紙有向右運動的趨勢,若沒有鎮(zhèn)紙時因壓力減小,最大靜摩擦力會減小,白紙會向右運動,不符合題意.
綜上可知,答案為(A).
評析 上述探究寫書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其中判斷紙對毛筆的摩擦力方向時,借用了二力平衡的性質(zhì),即構成平衡力的一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利用平衡力的性質(zhì)判斷時,需要關注兩點:一是準確判斷兩力為平衡力;二是確定其中一個平衡力的方向.
4 結語
摩擦力方向的三種判斷方法中,概念法是基于摩擦力概念所生成的一種方法,理解摩擦力的定義是關鍵;運動假設法則是特殊的邏輯分析法,是基于“假設-推理”的思維方法;而二力平衡性質(zhì)法是基于平衡思想所構建的解析方法,掌握平衡力的特點是解析的重點.探究學習時要注意總結方法步驟,結合問題情形靈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