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多義副詞“著實”的語法化與主觀化

      2023-07-17 18:10:50陳樹
      現(xiàn)代語文 2023年6期
      關(guān)鍵詞:語法化副詞

      陳樹

      摘 ?要:在現(xiàn)代漢語中,副詞“著實”主要有兩種用法,與近義的“實在”“確實”相比較,“著實1”的語義特征是[+主觀][+確認][+程度高量],“著實2”則具有[+客觀][+描摹][+動作量大]特征??疾炱湫纬蓺v史,唐五代時期產(chǎn)生“著實”雙音短語,北宋出現(xiàn)詞匯化傾向,南宋至元代發(fā)生語法化和主觀化,明清時期進入成熟階段并進一步發(fā)展?!爸鴮?”的語義衍生路徑是“切實→可信→確定→實在”,“著實2”的語義衍生路徑是“切實→認真→努力→費力”。轉(zhuǎn)喻和類推機制是推動“著實”語法化的主要動因。評注性副詞“著實1”的生成過程說明,漢語詞匯的主觀化存在著一條從描摹事物的真實判斷到表達確認肯定主觀情態(tài)的語義聯(lián)結(jié)通道。

      關(guān)鍵詞:“著實”;副詞;語法化;主觀化

      一、引言

      副詞“著實”多用于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王自強認為它“有實在、確實的意思,表示肯定某種情況的真實性”[1](P292)。侯學超對它的解釋是:“肯定行為狀態(tài)真確無誤;確實,的確?!盵2](P773)張斌說:“表示對事實的確認,相當于‘實在”[3](P757)。不過,張誼生在評注性[4](P21)和表狀態(tài)的描摹性[4](P27)副詞類別中都列舉了“著實”。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著實”有兩個義項:“實在,確實”和“(言語、動作)分量大,力量大”[5](P1731)??梢?,目前對副詞“著實”語法功能的研究存有分歧。有鑒于此,本文采用共時和歷時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討現(xiàn)代漢語中“著實”的語法功能和語義特征,然后追溯“著實”語法化和主觀化的演進歷程,并梳理出副詞“著實”的語義衍生路徑。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語例主要是來自北京大學CCL語料庫,以下不再一一標注出處。

      二、現(xiàn)代漢語副詞“著實”的語法意義

      通過對CCL語料庫的檢索和歸納,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漢語副詞“著實”主要有兩種用法:一是表示確認義的“著實1”;二是表示分量大義的“著實2”。陸儉明、馬真曾指出:“要正確把握虛詞的意義,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具體的比較、分析?!盵6](P4)由于“著實”與“實在”“確實”語義相近,因此,很多辭書都采用它們作訓釋詞來解釋“著實”。本文也通過三者的比較來考察“著實”的語義特性。

      (一)“著實1”的語義特性

      “著實1”在句法上多搭配形容詞和心理動詞,強調(diào)程度高。它的句法功能、語法意義與副詞“實在”比較接近,有時可以置換。例如:

      (1)這一招著實厲害。

      (2)這兩張牌的份量著實不輕。

      (3)僅此一點就讓人著實敬佩。

      例(1)中,“著實”修飾形容詞“厲害”,強調(diào)“厲害”的程度高。例(2)是修飾“不+形容詞”結(jié)構(gòu)的短語。否定副詞“不”修飾形容詞,表示極性“輕”的對立面;加了“著實”之后,則說明“重”的程度是高量級。例(3)中,“敬佩”屬于心理狀態(tài)動詞,“著實”的作用類似于程度副詞“很”。李勁榮曾分析“實在”的語法意義為“對事物性狀高程度的主觀確認”,并以此解釋它具有后接程度義的心理動詞、形容詞的句法功能[7]。例(1)~例(3)中的“著實”,都可以用“實在”置換而意思不變。形容詞或心理動詞在程度上具有高與低的度量差異,當“著實1”與之相接時,往往通過主觀強調(diào)來凸顯性狀的高量,從而起到與程度副詞“很”相似的功能。不過,“著實”實質(zhì)上并非程度副詞。例如:

      (4)可見他的記憶力著實是驚人的。

      (5)卡車司機的換檔技術(shù)著實巧妙到了極點。

      (6)最后,我著實不能再忍受下去了。

      例(4)中,判斷詞“是”之前可以用“著實”而不能用程度副詞“很”,“著實”的作用是對“是驚人的”這一判斷的肯定。例(5)中,形容詞后加補語“到了極點”說明已經(jīng)是極高量,這時“著實”所起的作用就是確認高量。例(6)中,“著實”用于能愿動詞的否定式“不能”之前,強調(diào)忍受能力已經(jīng)到了極點。例(4)~例(6)中的“著實”刪除后,原句的真值語義并無改變,而加上“著實”主要是表達說話人的主觀態(tài)度;同時,這些句中的“著實”都可以置換為“實在”,這說明它們都是確認高程度量的評注性副詞。

      下面,就對“確實”與“著實”的異同進行比較。

      (7)史玉柱站出來還錢,著實是不多見。

      (8)以科技“新星”出現(xiàn),著實模糊了一些人的視線。

      例(7)中,判斷詞“是”前的“著實”可以置換為“確實”,并且語義無差別,這說明“著實”與“確實”在對某一判斷進行確認方面比較接近。例(8)雖然可以使用“確實”,但是語義上有一定差別,用“著實”是強調(diào)人數(shù)多,而“確實”只是一種對客觀事實的確認。這種差異也導致了兩者在句法搭配上的不同。例如:

      (9)我確實知道他今天為什么不來上課。

      (10)我確實不知道他今天為什么不來上課。

      例(9)不能用“著實”,例(10)卻可用“著實”或“實在”,這是一個頗有意思的現(xiàn)象。李勁榮曾經(jīng)指出,“實在”與“的確”(即“確實”①)存在著主觀與客觀確認的差異。否定副詞“不”表示人的主觀否定態(tài)度,相較于陳述結(jié)構(gòu)“知道”,否定結(jié)構(gòu)“不知道”的主觀性程度更強;而“著實”與“實在”的語義性質(zhì)比較接近,是一種主觀確認,因此,它可以與“不知道”相接。而“確實”主要是對某一命題的真假進行判斷,這種確認或判斷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如“根據(jù)這些文書資料,我們清楚了唐朝前期確實推行了均田制”,此句是對唐朝前期推行均田制這一客觀事實真實性的確認。因此,“確實不知道”是強調(diào)不了解某事的真實性,“著實不知道”則是強調(diào)對某事了解的程度不高。

      “確實”與“著實”在語用上也存在差異。張誼生認為,“確實”具有對前述事實和情況進行確認性解說的銜接功能[4](P304)。而“著實”卻不具備這種銜接功能。例如:

      (11)人人生活的都不容易,也確實是這樣,但是他們還是能做到最好。

      (12)這個菜簡單易做,味道卻著實不一般。

      將例(11)與例(12)對照來看,前者中的“確實”不能替換為“著實”,后者只能用“著實”而不能用“確實”。因為“是這樣”屬于一種回指,而“味道卻”則是轉(zhuǎn)入另一個話題。由此看來,“確實”是對已有的觀點進行確認,“著實”則傾向于對當前事實進行確認。同時,“確實”主要是對本句所表述的內(nèi)容加以強調(diào),“著實”的語義轄域則是它后面的內(nèi)容。例如:

      (13)如今出租車這么多,活兒著實地不好干。

      (14)芭堤雅著實是個令人流連忘返、能使人留下美好記憶的地方。

      例(13)中,副詞“著實”與“不好干”之間可以使用助詞“地”,但“確實”沒有這種用法,這說明“著實”與后接成分之間有更緊密的修飾關(guān)系。例(14)中,如果換用“確實”,既可以置于“是”前,也可以置于整句之前,并用逗號表示停頓:“確實,芭堤雅是個令人流連忘返、能使人留下美好記憶的地方?!边@說明“確實”是對整個命題的認定,而“著實”的著重點是對那些性狀程度成分進行主觀確認。在句式中,“著實”往往指向修飾成分,如定語或補語。經(jīng)考察發(fā)現(xiàn),狀語“著實”后接“動+定+賓”結(jié)構(gòu),大多有“很大”“深刻”“不少”“不小”“許多”“相當”等表示高量的修飾定語?!皠樱a+賓”結(jié)構(gòu)中的“補語”,則多是由“透”等形容詞充當。李勁榮在分析“實在”一詞的適應性時指出,它對客觀描述性的限制性定語幾乎完全拒絕,帶有主觀評價色彩描寫性定語則是充分容納[7]。從語義指向上分析,“著實1”與之有相近之處。由此,我們歸納“著實1”的語義特征是[+主觀][+確認][+程度高量]。

      (二)“著實2”的語義特征

      李宇明指出,“動作量”是指“計量行為動作等的力度、涉及的范圍、活動的幅度、反復的次數(shù)和持續(xù)的時長等的量范疇”[9](P59),副詞“著實2”具有描摹動作量大的功能。它可以接對客體施加影響力的作用動詞,尤其是抽象作用動詞用得更多一些。例如:

      (15)闖王大喝:“快替我著實打!打四十軍棍!”

      (16)廣告上“親親孩子”一語,著實打動了眾多為人父母者的心。

      (17)無論這場商戰(zhàn)的結(jié)局如何,日本人都已經(jīng)給韓國人著實上了一課。

      例(15)來自于姚雪垠的歷史小說《李自成》,它延承了明清白話小說中的用法,“打四十軍棍”證明“著實打”是用力擊打,動作的強度是動作量的一方面。例(16)中,“打動”是促發(fā)心理的感動情緒,屬于抽象作用動詞,“著實”說明觸動內(nèi)心的影響力度很大。例(17)中,“上了一課”是“上課”的離用形式,這是隱喻的說法,實際是指教訓,“著實上了一課”強調(diào)教訓很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著實2”還可以接言語動詞帶動量補語結(jié)構(gòu)和心理狀態(tài)詞語帶時量補語結(jié)構(gòu)。例如:

      (18)他著實安慰鼓勵我一番。

      (19)我著實高興了好幾天。

      例(18)中,補語“一番”表示耗費較多精力,類似的動量結(jié)構(gòu)還有“一場”“一回”“一陣”等,“著實”說明在安慰鼓勵過程中所花費的精力很多。例(19)中,“好幾天”表示持續(xù)一段時間,類似的語例還有“一會”“好一陣子”等,“著實”說明“高興”的狀態(tài)延續(xù)時間長。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例句中的“著實”都不能置換為“實在”。肖奚強指出,“實在”在修飾經(jīng)歷態(tài)時是受限的,而“著實”卻沒有這種限制[8]。這說明“著實2”具有修飾時間長量或精力大量的功能。

      從量范疇的角度來看,“著實1”與“著實2”都表示對高量級的確認或說明,但是在認知范疇方面,兩者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姚占龍認為:“情態(tài)屬于一種認知范疇,可以分作‘現(xiàn)實情態(tài)與‘非現(xiàn)實情態(tài)兩種:現(xiàn)實情態(tài)注重于一個現(xiàn)實發(fā)生的真實事件,而非現(xiàn)實情態(tài)則不注重于事件的真實性?!盵10]“著實2”主要是對后位的動作情態(tài)進行客觀地描摹和限定,而“著實1”則是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沈家煊認為,主觀性是指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從而在話語中留下自我的印記[11]。

      “著實”后面的命題表達的究竟是一種客觀事實還是主觀態(tài)度,可以通過“我覺得/認為”進行檢驗。崔蕊指出,“我覺得/認為”是典型的表達說話人主觀認識和看法的標記,如果命題p能夠出現(xiàn)在“我覺得/認為p”中,表示p有可能表示一種主觀認識;如果p不能出現(xiàn)在“我覺得/認為p”中,則證明p是一種客觀事實[12]。比如,例(5)可以表述為:“我覺得卡車司機的換檔技術(shù)著實巧妙到了極點?!倍诶?6)中插入“我覺得”,說成:“廣告上‘親親孩子一語,我覺得著實打動了眾多為人父母者的心?!边@一句式就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現(xiàn)代漢語中“著實2”的語義特征可以歸納為[+客觀][+描摹][+動作量大]。

      三、副詞“著實”的生成歷程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著實1”和“著實2”的語義和功能差別,還可以從它們的生成來源不同而得到進一步的解釋。

      從目前的語料來看,表附著義的“著”字很早就已出現(xiàn)。《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景公之嬖妾嬰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膚著于席不去?!痹诖嘶A上,又引申出“到、及”義。《三國志·魏書·田豫傳》:“賊還,果遇惡風,船皆觸山沉沒,波蕩著岸。”在草書中,“著”的“艸”頭多連筆寫為“丷”,后來又楷化為“著”字。在中古和近代文獻中,“著”“著”往往通用。至現(xiàn)代漢語書面語,“著”發(fā)展為通用的正體字。本文在分析“著實”的生成歷程時統(tǒng)一用“著”字。

      “實(實)”字出現(xiàn)較早,《說文解字·宀部》:“實,富也?!倍斡癫米ⅲ骸耙载浳锍溆谖菹?,是為實?!北緸槌湓5囊馑?。文獻中常有“實”作動詞賓語的用例,表示充實處,如《孫子兵法·虛實篇》:“兵之形,避實而擊虛。”“著”與“實”凝結(jié)成詞并衍生為副詞,主要經(jīng)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一)五代至兩宋之際的詞匯化傾向

      “著實”雙音結(jié)構(gòu)在唐五代時期的敦煌文獻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也是目前能夠見到的較早用例。例如:

      (20)眼見先靈皆妄語,耳聽天樂不著實。(《敦煌變文集新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講經(jīng)文》)

      漢語中多有名詞賓語省略,直接組成“動詞+形容詞”動賓結(jié)構(gòu)的現(xiàn)象。在詩文中受到句式工整的限制,“不著實處”的“處”省略,例(20)中的“著實”應理解為落到實處。

      在北宋文獻中,“著實”的使用頻率較低,往往在一些語錄中出現(xiàn)。例如:

      (21)知極其高,故效天;禮著實處,故法地。(張載《橫渠易說·系辭上》)

      (22)儻忽于此知得諦當去,不妨步步踏著實地,心心契證平常。(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四)

      例(21)中,“著”的賓語是“實處”;例(22)中,“踏著”的賓語是“實地”?!爸迸c“實”是跨層結(jié)構(gòu),并沒有直接的語義關(guān)系。

      (23)畢竟如何是著實處?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三)

      (24)降此之外,畢竟如何是著實得力處?(慧然錄《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二十四)

      (25)但請北朝別差橫使,仍盡赍著實文據(jù),往南朝逐一理會,所貴速得了當。(沈括《乙卯入國奏請并別錄》)

      例(23)中也有“著實處”,但是與例(21)“著+

      實處”不一樣,它的結(jié)構(gòu)是“著實+處”;例(24)中,“著實”與“得力”并列修飾“處”,可以證明這種分析的合理性?!爸鴮嵦帯庇稍瓉淼膭淤e結(jié)構(gòu)(著/實處)變?yōu)槎ㄖ薪Y(jié)構(gòu)(著實/處),是一種跨層結(jié)構(gòu)的重新分析,它的詞匯化程度有所提高。例(25)中,“著實”的用法進一步拓展,充當定語修飾“文據(jù)”,表示切實義,是形容詞性的。

      “著實”雙音結(jié)構(gòu)不僅可以作定語,還可以作狀語。例如:

      (26)士大夫?qū)W道,多不著實理會。除卻口議心思,便茫然無所措手足。(慧然錄《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二十七)

      (27)百億毛頭一時現(xiàn),著實論量,未是極則之談。(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四)

      例(26)中,“著實”充當“理會”的狀語,這是副詞性成分出現(xiàn)的典型位置,此雙音結(jié)構(gòu)已具備了副詞化的句法位置條件?!爸鴮崱奔瓤梢宰g為“切實”,也可以譯為“踏實認真”,突出做事的態(tài)度,這種用法到南宋就更為廣泛了。例(27)中,“著實”結(jié)構(gòu)用于謂詞性成分“論量”之前作方式狀語,“著實”的大致意思是從實,“論量”是評議義,“著實論量”就是說實話的意思,表明人的主觀看法貼合客觀實際。此處的“著實”用于表達評議方式,為后來的主觀化創(chuàng)設了條件。不過,這時的“著實”并沒有完全副詞化。

      (28)有般人,取一邊舍一邊,見處遍枯不能著實,便乃得失居懷,被物所轉(zhuǎn)。(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九)

      (29)參禪學道不為別事,只要臘月三十日眼光落地時,這一片田地,四至界分,著實分明,非同資談柄作戲論也。(慧然錄《大慧普覺禪師法語》卷二十四)

      例(28)中,“著實”作謂語,意思是切合實際、不空虛?!爸鴮崱鼻坝媚茉竸釉~,說明“著實”并沒有完全副詞化,是謂語動詞。例(29)中,“著實”與“分明”并列,而不是后代“很分明”的修飾關(guān)系,“著實”應當還是切實義,因為下文有“資談柄作戲論”。

      經(jīng)歷從北宋到兩宋之交,雙音結(jié)構(gòu)“著實”的詞匯化趨勢非常明顯。在這個過程中,“著實”結(jié)構(gòu)發(fā)生了重新分析,它由“踏著實地”的陳述功能轉(zhuǎn)化為“切合實際”的說明功能,為其句法位置由謂語到定語再到狀語的變化提供了可能??梢哉f,此時“著實”的副詞化尚處于萌芽階段。

      (二)南宋至元代的語法化和主觀化

      從南宋開始,“著實”的使用頻率愈加頻繁,朱熹的語錄中尤其多見,《朱子語類》共有95處“著實”的雙音結(jié)構(gòu)用例,用法靈活,語義豐富。

      在南宋時期,“著實”已由切實義引申出形容詞性的真實可信義。例如:

      (30)伊川晚年所見甚實,更無一句懸空說底話。今觀《易傳》可見,何嘗有一句不著實?。ɡ杈傅隆吨熳诱Z類》卷六十七)

      (31)諸先生說這道理,卻不似邵子說得最著實。(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一百)

      例(30)中,“著實”與“懸空”相對,可以理解為切實,但也可以理解為可靠。例(31)中,“著實”用程度副詞“最”修飾,應理解為真實可信。如前所述,北宋時表切實義的“著實”句,大多是對事物的描述,其切實義主要體現(xiàn)在人的主觀看法或做法與客觀實際相切合。與之相比,例(30)、例(31)主要是對人做法的評價,由主觀與客觀切合關(guān)系轉(zhuǎn)喻到真實可靠情態(tài),其意義變得越來越依賴于說話人對命題內(nèi)容的主觀態(tài)度和評價,主觀性不斷增強。

      (32)又不是安排,須是本源有,方發(fā)得出來,著實見得皆是當為底道理。(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五十二)

      (33)子貢是著實見得那說底也難,故所以再問其次。(黎靖德《朱子語類》卷四十二)

      這兩個語例中都有詞語“見得”,意思是看得出,表示說話人或?qū)懽髡叩闹饔^看法。沈家煊指出,所謂“主觀化”,是指語言為表現(xiàn)這種主觀性而采用相應的結(jié)構(gòu)形式或經(jīng)歷相應的演變過程[11]。與例(27)中的“著實論量”相同,這里的“著實”亦作狀語,用來修飾人的看法,這時,“著實”已發(fā)生主觀化,由形容詞的真實可信義進一步衍生為表示對某種看法的肯定,表“確實”義。

      從《朱子語類》中還可以看出“著實”的第二條衍義路徑。

      (34)唯羅先生卻是著實子細去理會。(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一百一)

      例(34)中,“著實”與“子細”連用,作“理會”的狀語,“子細”即仔細,表示人做事細心的心理狀態(tài)。與例(26)“著實理會”相比較,這里的“著實”發(fā)生了微妙的語義變化,由原來的表示主觀與客觀的切合,轉(zhuǎn)而強調(diào)當事人做事的主觀態(tài)度方面,即踏實、認真。

      (35)能如此著實用功,即如此著實到那田地,而理一之理,自森然其中,一一皆實,不虛頭說矣。(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二十七)

      (36)問:“心是知覺,性是理。心與理如何得貫通為一?”曰:“不須去著實通,本來貫通。”(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五)

      例(35)中,“著實”修飾“用功”,與例(34)相比,由心理活動拓展至一般活動,逐漸擺脫“著實”原來強調(diào)主觀與客觀切合關(guān)系,更加凸顯主體認真努力地積功累行的行為。例(36)中,“通”是表示使得心與理貫通的結(jié)果,“著實”由“認真”這種努力態(tài)度,進一步發(fā)展為人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花費較多精力去做某事,與客觀事理的“本來”相對。這為后來“著實”衍生出“(言語、動作)分量大”奠定了基礎。

      在元代文獻中,副詞“著實”已經(jīng)基本形成。例如:

      (37)俺著實是不認的你。(鄭廷玉《看錢奴買冤家債主》第四折)

      (38)知縣又徇了顧僉事人情,著實用刑拷打。(《元代話本選集·陳御史巧勘金釵鈿》)

      (39)將我費得雄著實打了一頓。(李壽卿《說鱄諸伍員吹簫》第二折)

      例(37)中,“是不認的你”屬于人的一種主觀判斷,“著實”是對它后面論斷可信的強調(diào),它的主觀化程度則大大加深,表示的是說話人的意志和對說話內(nèi)容的態(tài)度。例(38)中,“著實”的后接成分由南宋的“用功”類詞語拓展至“用刑拷打”,從而衍生出現(xiàn)代漢語“著實2”的“分量大”語義。例(39)中,出現(xiàn)了“著實”后接“打了一頓”結(jié)構(gòu),是現(xiàn)代漢語“著實2”后加動量補語用法的濫觴。

      (三)明清時期的發(fā)展演化

      到了明代,“著實”的用法更加多樣化。表“確認”義的“著實”除了繼承以往的用法外,還衍生出新的用法。例如:

      (40)那妖魔他的靈性著實是強大,撐開著一雙金睛鬼眼。(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八回)

      (41)夫人叱曰:“這道人甚不知理。此乃內(nèi)室,如何徑進,著實可惡!”(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二回)

      (42)云幕唓看見又是個數(shù)珠兒,越發(fā)曉得這個變化不測,心上著實害怕。(羅懋登《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第七十四回)

      例(40)中,“是強大”與“強大”表義相近,“著實”可以理解為“確實”,也可以理解為“實在”。例(41)由例(40)判斷句類推至“著實”直接接形容詞謂語。“著實”與“實在”的功能出現(xiàn)交叉,表示對高程度量的確認。例(42)中,“著實”又接心理動詞,衍生出對程度高量的確認,相當于“實在”,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著實1”用法相同。

      這一時期表示力度大的“著實2”所修飾的成分,除了常見的打責類外,還有處理、吆喝、叮囑等非具體的動作詞語。例如:

      (43)若無令許說話,但開口者,著實重處。(戚繼光《紀效新書》卷四)

      (44)是以這些小猴兒著實吆喝一聲,說道:“甚么人啼哭哩?”(羅懋登《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第二十回)

      (45)私下見了,暗地埋怨一番,著實叮囑他:“要謹慎,關(guān)系人命事,弄得大了?!保铦鞒酢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十六)

      處置是抽象作用動詞,“吆喝”是活動動詞,“叮囑”是言語轉(zhuǎn)移動詞,“著實”所修飾的詞語由元代的具體作用動詞類推至更多類型的動作詞語。清代及清代之后,“著實”描摹具體動作的用例越來越少,現(xiàn)代漢語幾乎都是接抽象作用或活動動詞。

      此外,在明代作品中,“著實2”搭配動補結(jié)構(gòu)用得越來越多。例如:

      (46)大家著實解勸了一番,安慰了晁夫人。(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十五回)

      (47)晁夫人還是著實痛哭一場。(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回)

      (48)那門檻上又將白秋羅連裙掛住,將珍哥著實絆了一交。(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

      例(46)中,由元代“打了一頓”類推出“解勸一番”,動量補語“一番”表示動作的復繁情態(tài)。例(47)中,“痛哭一場”表示“費時費力,用時較長”。例(48)中,“著實”修飾“絆了一交”,說明摔得厲害?!爸鴮?”的語法功能與它本身的詞義密不可分,“著實2”本來是由耗費較多精力開始語義虛化,這決定了它為什么能夠說明動作量大。

      到了清代,“著實1”后接“不X”結(jié)構(gòu)的用例逐漸增多。例如:

      (49)秋谷暗想:霍春榮的面貌著實不差。(張春帆《九尾龜》第五十回)

      同時,“著實1”修飾的動賓結(jié)構(gòu)日益復雜,中間添加高量的定語成分也開始出現(xiàn)。例如:

      (50)跟了中堂幾年,著實發(fā)了幾十萬銀子的家私。(李伯元《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四回)

      “著實2”修飾表示花費較多精力的動補結(jié)構(gòu)也有創(chuàng)新,出現(xiàn)了接一段時間的用例。例如:

      (51)秋谷也免不得一家一家的挨門回禮,倒著實忙了幾天。(張春帆《九尾龜》第一百三十二回)

      在明清時期,副詞“著實”已發(fā)展成熟,“著實1”

      衍生出程度高量的確認義。“著實2”不僅所修飾的謂語成分有很大的拓展,而且結(jié)構(gòu)復雜多變?,F(xiàn)代漢語完全繼承了這些用法,并且演化出更為復雜的“把”字句、“受”字句、使役句等新的句法形式。

      四、結(jié)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現(xiàn)代漢語副詞“著實”有兩種用法,并且各有其來源。在歷時演變過程中,雙音結(jié)構(gòu)“著實”在詞匯化為表“切實”義的形容詞后,具有充當定語、補語、狀語的多種修飾性成分的句法功能,為其語法化提供了可能,而轉(zhuǎn)喻和類推機制是推動其語法化的主要動因。評注性副詞“著實1”的語義虛化鏈是:“切實→可信→確定→實在”,在語法化的過程中也發(fā)生了主觀化。在轉(zhuǎn)喻作用下,“著實1”經(jīng)由描摹事物的真實判斷到表達主觀情態(tài)的確認肯定的語義聯(lián)結(jié)通道①,實現(xiàn)了從“可信”到“確定”的語義轉(zhuǎn)變。再由“是”字判斷句類推至形容詞謂語句,從“確定”義延伸至“實在”義。描摹性副詞“著實2”的語義衍生路徑是:“切實→認真→努力→費力”,它的搭配是由“著實理會”到“著實用功”,再到“著實用刑拷打”?;谡Z義相關(guān)性的類推,使得“著實2”不斷接納新的搭配對象,而每一次功能拓展,又觸發(fā)“著實2”自身語義發(fā)生轉(zhuǎn)喻,在語義和句法的交互作用下完成語法化。雖然切實義是“著實1”和“著實2”

      副詞化的語義基礎,但是前者主要用于表述說話人對事件的觀點、感受或評價的評議句,而后者主要是用于描摹客觀事物動作活動的現(xiàn)實句,句類的差異影響到它們的發(fā)展方向,最后成為功能不同的副詞??梢姡~匯的變化差異主要是為了滿足不同表達功能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自強.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2]侯學超.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Z].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3]張斌.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4]張誼生.現(xiàn)代漢語副詞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6]陸儉明,馬真.現(xiàn)代漢語虛詞散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7]李勁榮.“實在”句的語義格局與句法制約[J].世界漢語教學,2007,(2).

      [8]肖奚強.略論“的確”“實在”句法語用差異[J].語言研究,2007,(2).

      [9]李宇明.漢語量范疇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10]姚占龍.“說、想、看”的主觀化及其誘因[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5).

      [11]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4).

      [12]崔蕊.“其實”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語言科學,2008,(5).

      Grammat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zation of Adverb “Zhuoshi(著實)”

      Chen Shu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2,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two main uses of adverb “zhuoshi(著實)”.Comparing with adverb “shizai(實在)” and “queshi(確實)”, the semantic feature of “zhuoshi1(著實1)” is [+subjective] [+confirmation] [+high level], and “zhuoshi2(著實2)” is [+objective] [+description] [+heavy action]. In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period, the phrase “zhuoshi(著實)” appeared. The tendency of lexicalization appeared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grammat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zation occurred in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Yuan dynasty, and matur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semantic derivation paths of the adverb “zhuoshi(著實1)” and “zhuoshi(著實2)” are different. Metonymy and analogy mechanism are the main motivation to promot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zhuoshi(著實)”. The process of making commentary adverb “zhuoshi(著實1)” illustrate a semantic connection channel from the true judgment to the positive subjective modality in the subjectivization of Chinese vocabulary.

      Key words:“zhuoshi(著實)”;adverb;grammaticalization;subjectivization

      猜你喜歡
      語法化副詞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詞“好容易”及其詞匯化成因
      韓國語副詞“?”與漢語副詞“更”“再”的對應
      短句—副詞+謂語
      娃娃畫報(2019年8期)2019-08-05 18:21:56
      介詞“依據(jù)”的詞匯化與語法化
      貴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漢語“之”的詞性及用法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3:00:47
      《漢語史論集》述評
      求知導刊(2016年18期)2016-08-10 18:43:11
      副詞和副詞詞組
      崇明县| 宜宾市| 日土县| 沛县| 永泰县| 惠水县| 平度市| 安宁市| 长武县| 临武县| 临湘市| 德钦县| 博罗县| 柳州市| 安泽县| 介休市| 繁昌县| 布尔津县| 枞阳县| 黄浦区| 平江县| 富阳市| 东乡| 罗山县| 赤城县| 仙游县| 内丘县| 泾源县| 吉林省| 习水县| 洛浦县| 东海县| 承德市| 岐山县| 高碑店市| 栾川县| 休宁县| 绥滨县| 望城县| 南溪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