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超 ,朱香平 ,李相鑫 ,胡景鵬 ,李存鈺 ,趙衛(wèi)
(1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研究所 瞬態(tài)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安 710119)
(2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 100049)
(3 西安中科原子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 710110)
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是一種高增益電子倍增器,它是由數(shù)百萬個互相平行的單通道電子倍增器緊密排列組成的通道型陣列[1]。MCP具有高電子增益、高時間和空間分辨率以及背景噪聲極低等優(yōu)點,在微光夜視技術、飛行時間質譜以及光電倍增管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2-3]。MCP工作時兩端施加直流高壓,當電子進入通道后碰撞內壁的二次電子發(fā)射層激發(fā)產生二次電子,這些二次電子在電場的加速作用下繼續(xù)與管壁碰撞產生更多的電子,從而實現(xiàn)輸入信號的放大[4-5]。傳統(tǒng)的MCP由鉛硅酸鹽玻璃通過拉伸、堆疊、熔合、切片、蝕刻和氫還原來制造,氫還原工藝后,在MCP孔中產生導電層和二次電子發(fā)射層。但傳統(tǒng)的MCP存在一些缺陷[6-8]:1)制備過程中化學腐蝕增加了孔內的表面粗糙度,導致信噪比降低;2)真空烘烤和電子擦洗會使MCP表面元素發(fā)生變化,最終降低MCP的提取電荷和增益;3)導電層和二次電子發(fā)射層不能單獨制備,無法進行單獨調控。由于這些缺陷的產生機理不同,并且傳統(tǒng)MCP的生產工藝復雜,因此通過調整工藝參數(shù)很難同時克服所有缺點。
近年,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便捷的途徑。ALD是一種薄膜沉積技術,可用于制備非常薄的保形薄膜。通過將基底表面暴露于交替的氣體中進行連續(xù)的表面反應,從而在原子水平上精確控制薄膜的厚度與成分[9]。同時,ALD技術還能夠實現(xiàn)在高長徑比結構上沉積厚度均勻的納米薄膜[10]。利用ALD使MCP功能化可將功能層與玻璃基板分離,允許根據具體需求靈活調整導電層和發(fā)射層,從而實現(xiàn)簡化制造工藝、提升MCP性能的效果。其中,MCP導電層承擔著傳導電流以及補充發(fā)射層電子的作用。當導電層的電阻率過大時,MCP中通過的電流過小,導致二次電子發(fā)射層的電子電荷無法得到及時補充,MCP提前飽和,電子增益下降;當導電層電阻率過小時,MCP中通過的電流過大,從而形成熱效應,對MCP造成損壞。目前,國內外通過ALD技術制備的導電層主要是ZnO∶Al2O(3AZO)、W∶Al2O3、Mo∶Al2O3和 Ru∶Al2O3復合材料。2011年,MANE A U 等[11]利用 ALD 技術在 MCP內制備 AZO薄膜作為導電層,使用二乙基鋅(Zn(CH2CH3)2,DEZ)和H2O沉積ZnO薄膜,利用三甲基鋁(A(lCH3)3,TMA)和H2O沉積Al2O3薄膜,通過調整Al2O3:ZnO循環(huán)比,制備出了具有不同電阻率的AZO薄膜,但在高電壓下會出現(xiàn)電阻率變化過大以及薄膜被擊穿的問題。2013~2014年,Argonne國家實驗室的MANE A U和ELAM J W等[12-15]使用TMA和H2O沉積Al2O3薄膜,使用六氟化鎢(WF6)和乙硅烷(Si2H6)沉積W薄膜,六氟化鉬(MoF6)和Si2H6沉積Mo薄膜,成功開發(fā)了W∶Al2O3和Mo∶Al2O3復合薄膜。這兩種復合薄膜在高電壓下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抗擊穿性,解決了高電壓下導電層易擊穿的問題。但WF6、MoF6具有劇毒且化學性質極其不穩(wěn)定,在制備該種薄膜時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且在ALD反應過程中會產生AlF3、HF、CHFx等氟化物,這些氟化物會對設備進行腐蝕,嚴重的損壞設備,生產存在安全性問題。2018年,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的馮昊等[16]提出一種新型Ru∶Al2O3導電層,其利用TMA和H2O作為前驅體沉積Al2O3薄膜,二茂釕(Ru(C5H5)2)和O2作為前驅體沉積Ru薄膜,具有薄膜純度高,并且無有毒有害氣體排出的優(yōu)點,但Ru為貴金屬,其前軀體價格更是昂貴,批量生產存在經濟性等問題。
近年來,關于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的研究在不斷深入,主要應用于微電子器件中高介電常數(shù)的柵極介質層[17]以及光學元件中的光學涂層[18],而在MCP導電層中的應用尚未見報道。2016年,TESTONI G E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TiO2∶Al2O3納米疊層結構不含納米晶體,因為Al2O3在正常的原子層沉積溫度下不能結晶,并且會使TiO2的結晶受到阻礙,因此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為無定形,表面粗糙度較小,有利于后續(xù)二次電子發(fā)射層的生長。2022年,SAARI J等[20]研究發(fā)現(xiàn)非晶TiO2具有豐富的Ti3+缺陷,具有很好的導電性。TiO2的介電常數(shù)較高,因此具有良好的耐高壓特性,通過調整ALD工藝來改變TiO2∶Al2O3薄膜中Al2O3和TiO2的含量,可實現(xiàn)復合薄膜電阻率的精確調控,且作為Al2O3前體的TMA和作為TiO2前體的四(二甲氨基)鈦(Ti(N(CH3)2)4,TDMAT)具有價格低廉、無毒性和反應副產物無腐蝕性的優(yōu)點。因此,使用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相對于AZO具有耐高壓的優(yōu)勢,相對于W∶Al2O3、Mo∶Al2O3具有低腐蝕性、高安全性的優(yōu)勢,相對于和Ru∶Al2O3復合薄膜具有低成本、適合批量生產的優(yōu)勢。
本文提出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作為微通道板的導電層。首先基于微通道板體電阻推導了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電阻率要求,然后利用原子層沉積技術在硼硅玻璃襯底上沉積了不同TiO2循環(huán)百分比的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研究了其電阻特性;在p型單拋單晶硅(100)襯底上制備了100 nm的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研究了其生長特性,并最終實現(xiàn)了微通道板內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導電層的制備,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其體電阻及增益等特性。
制備Al2O3和TiO2薄膜所用的前驅體分別為TMA和TDMAT(純度99.7%,南京愛牟源科學器材有限公司),去離子水作為氧源。高純氮氣(純度99.999%,西安泰達低溫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原子層沉積設備載氣。實驗使用的原子層沉積設備是西安光機所自研定制化的FH-2-HTALD設備。用于薄膜性能表征測試設備是日立高新技術集團Hitachi Regulus SU823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用于測試薄膜電阻特性的為是德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的B2985A型高阻計。用于測量MCP體電阻及增益特性的是北方高能(北京)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的微通道板測試及壽命評價系統(tǒng)。
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在ALD反應腔中以熱模式生長,反應腔加熱至250 ℃,反應腔真空度為20 Pa;反應前驅體TDMAT源瓶加熱至70 ℃,以獲得穩(wěn)定的前驅體脈沖,前驅體TMA源瓶在室溫26 ℃下即可獲得穩(wěn)定的脈沖,無需加熱;氣體管路加熱至120 ℃,避免前驅體凝結。TiO2∶Al2O3復合薄膜的工藝流程如圖1,首先沉積TiO2子層薄膜,先通入TDMAT 1 s,通入高純N2吹掃15 s;再通入去離子水1 s,通入高純N2吹掃15 s,重復n個循環(huán);其次沉積Al2O3子層薄膜,通入TMA1 s,通入高純N2吹掃8 s;再通入去離子水1 s,通入高純N2吹掃8 s,重復m個循環(huán),此時完成一個超循環(huán)的沉積,不斷重復這個超循環(huán),控制兩種薄膜的交替生長,最終得到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如圖2。其中TiO2循環(huán)百分比用[n/(m+n)]×100%表示,通過控制TiO2循環(huán)百分比可實現(xiàn)復合薄膜電阻率的調控。
在沉積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之前,先沉積20 nmAl2O3薄膜作為過渡層,用以修飾襯底表面缺陷,之后按照上述工藝分別在Si片和硼硅玻璃上生長100 nm的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研究薄膜的生長特性和電阻特性。對于高長徑比結構的MCP,上述工藝需要將TDMAT、TMA和去離子水的脈沖時間延長至2 s,工藝完成之后,還需沉積10 nm氧化鋁作為二次電子發(fā)射層,最后使用磁控濺射法在輸入輸出面鍍制NiCr合金作為MCP電極,以測試MCP的體電阻及增益。實驗參數(shù)如表1。
表1 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的ALD實驗參數(shù)Table 1 ALD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f TiO2∶Al2O3 nanocomposite film
利用ALD制備MCP導電層薄膜時需要對薄膜的電阻進行調試研究,直接在MCP內鍍制導電層薄膜在測試其電阻時,不僅需要MCP基板做實驗的樣品,同時還需要在MCP兩端鍍制電極,不方便測試和研究。因此,需要將MCP的體電阻換算為薄膜的電阻進行制備研究,這樣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時間,有利于工作的開展。MCP的體電阻阻值相當于數(shù)百萬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并聯(lián),所以MCP的體電阻阻值與每個微通道的電阻阻值關系可以表示為
式中,R為MCP的體電阻,RChannel為每個微通道的電阻,N為MCP上的微通道數(shù)量。N可以用MCP面板中有效區(qū)域的面積S與每個微通道面積SChannel的比值來表示,即
為了方便計算微通道的總個數(shù),將單個微通道的截面面積等效成邊長為中心距的菱形,每個菱形包含了一個微通道孔的面積以及其相鄰通道壁的面積,將該菱形算作最小周期性單元面積,如圖3。
圖3 微通道板陣列周期性排列圖Fig. 3 Periodic arrangement diagram of microchannel plate array
假設D為MCP中有效區(qū)域的直徑,d為微通道陣列中最小周期單元的直徑。整個MCP面板所包含的微通道個數(shù)N可以表示為
采用的MCP基板的通道孔徑為10 μm,中心距為12 μm,長徑比為48∶1,MCP直徑為25 mm,其中有效區(qū)域的直徑為20.5 mm。根據式(3)可以計算出MCP面板中有效區(qū)內微通道的個數(shù)N≈2.647×106。
MCP的體電阻阻值通常在100~300 MΩ,微通道總個數(shù)N為2.647×106,將其代入式(1)可得到每個微通道的電阻RChannel為2.647×1014~7.941×1014Ω。為方便表示單個微通道的電阻,將MCP中的一個通道內的導電層取出來后,沿著通道進行切割后展開成為一個立方體,如圖4。
圖4 MCP單個通道導電層展開示意圖Fig.4 MCP single channel conductive layer expansion diagram
圖中L為MCP的通道長度,H為通道內壁上導電層的厚度,C為通道管的橫截面圓的周長。利用參數(shù)導電層的電阻可表示為
式中,ρ為MCP導電層薄膜的電阻率,S為橫截面積。利用ALD制備的導電層屬于厚度均勻一致的納米薄膜,當截取的導電層薄膜的L與C數(shù)值相同時,此時的電阻薄膜屬于一個方塊電阻,導電層電阻可表示為
方塊電阻的阻值表示為電阻率與厚度H的比值,RS代表一個方塊的電阻,導電層的方塊電阻只與其厚度H和材料的電阻率有關,與所取的方塊面積大小無關。所取的導電層的展開圖可以看成是一個個方塊電阻串聯(lián)組成的,而方塊的個數(shù)n可以表示為
此時,將式(6)代入式(4),整個微通道導電層的電阻即可表示為
即每個MCP微通道的電阻可以表示為n個阻值為RS的方塊電阻串聯(lián)后的總電阻。單個MCP微通道的橫截面周長可以表示為
式中,r為MCP微通道的半徑,MCP長徑比α表示為
將式(4)~(9)聯(lián)立可得
由式(10)可知,MCP單個微通道的方塊電阻與MCP的長徑比有關系,采用的MCP長徑比α=48,代入式(10)可以得出方塊電阻RS范圍為1.73×1013~5.20×1013Ω/□。因此,在調控MCP導電層薄膜方塊電阻阻值時根據此范圍進行實驗制備的研究。
圖5為不同TiO2循環(huán)百分比的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在800 V電壓下的方塊電阻測試結果,可以看到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方塊電阻總體上是隨TiO2循環(huán)百分比的增加而減小。當TiO2循環(huán)百分比在30.27%~37.06%之間時,利用ALD制備的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的方塊電阻在1.73×1013~5.20×1013Ω/□范圍內,可以滿足微通道板體電阻阻值在100~300 MΩ的要求。因此,后續(xù)選擇對TiO2循環(huán)百分比為33%、TiO∶2Al2O3為 10∶20的復合薄膜進行研究。
圖5 TiO2循環(huán)百分比與薄膜方阻之間的關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TiO2 cycle percentage and film square resistance
圖6為硅襯底上沉積的TiO2∶Al2O3為10∶20的納米復合薄膜的SEM表征結果。從圖6(a)可以看出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表面光滑平整,無晶體顆粒,表明原子層沉積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的沉積模式為無定形形式沉積。實驗設計的膜厚包括Al2O3過渡層20 nm以及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100 nm,共120 nm。圖6(b)顯示膜層厚度均勻,實測厚度約為122 nm,總體厚度誤差約為2 nm,表明采用原子層沉積技術制備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可以實現(xiàn)十分精準的膜厚控制。
圖6 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的SEM測試結果Fig.6 SEM images of TiO2:Al2O3 Nanocomposite film
采用100 nmTiO2∶Al2O3為10∶20的納米復合薄膜作為導電層、10 nmAl2O3作為二次電子發(fā)射層的MCP體電阻測試結果如圖7。首先,800 V電壓下體電阻為217.54 MΩ,而根據圖5,TiO2循環(huán)百分比為33%時,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的方塊電阻為4.41×1013Ω/□,換算成MCP體電阻為257.74 MΩ,這可能是由于推導過程理想化,而實際MCP的長徑比α略小導致計算值偏大,也可能是由于MCP內生長的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缺陷密度相對于平面基底上生長的復合薄膜略高,導致實際MCP體電阻偏小。其次,MCP體電阻在100~1 000 V下穩(wěn)定性良好,體電阻隨著電壓的升高緩慢降低,200 V電壓時體電阻最高為225.22 MΩ,1 000 V電壓時體電阻最低為212.81 MΩ,這是由于當電壓升高時,導電層極短時間內產生了電流焦耳熱量,而熱量在真空環(huán)境與玻璃基體中很難迅速擴散,從而導致MCP基板溫度升高,致使隧道電流增大,MCP體電阻下降[21],但體電阻變化的標準差僅為4.05 MΩ,表明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具有良好的耐高壓性能。
圖7 不同電壓下的MCP體電阻Fig. 7 Bulk resistance of MCP under different voltages
MCP的增益電壓測試結果如圖8。當MCP電壓從600 V增加至800 V時,MCP增益提高緩慢,當MCP電壓大于800 V時,MCP增益隨電壓呈線性增長關系,其中MCP電壓為800 V時,MCP增益為3 707,MCP電壓為1 000 V時,MCP增益達到18 357,證明了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作為MCP導電層的可行性。
圖8 ALD-MCP的增益與電壓Fig.8 The gain and the voltage of ALD-MCP
本文提出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作為微通道板的導電層。首先基于微通道板體電阻推導了導電層方塊電阻要求,發(fā)現(xiàn)對于通道孔徑為10 μm,中心距為12 μm,長徑比為48∶1,直徑為25 mm,有效區(qū)域直徑為20.5 mm的MCP裸板,當其體電阻阻值在100~300 MΩ時,導電層方塊電阻阻值范圍應為1.73×1013~5.20×1013Ω/□;利用原子層沉積技術在硼硅玻璃襯底上沉積了不同TiO2循環(huán)百分比的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發(fā)現(xiàn)TiO2循環(huán)百分比在30.27%~37.06%時,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方塊電阻在導電層方阻要求范圍內;在p型單拋單晶硅(100)襯底上設計制備了20 nm的Al2O3過渡層以及100 nm的TiO2循環(huán)百分比為33%的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SEM實測厚度為122 nm,厚度誤差可控制在2 nm,且薄膜表面平整光滑;實現(xiàn)了微通道板內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導電層的制備,其體電阻實測為212.81 MΩ@1 000 V,增益為18 357@1 000 V。本研究初步證明了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作為MCP導電層的可行性,且相對于AZO、W∶Al2O3、Mo∶Al2O3和 Ru∶Al2O3復合材料,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具有低成本、高耐壓、低腐蝕性、高安全性以及適合批量生產的優(yōu)勢。未來將進一步研究真空烘烤/退火等工藝因素對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的影響以及TiO2∶Al2O3納米復合薄膜對MCP器件壽命、信噪比等特性的影響,并對其影響機制進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