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項羽,李新帥,姜平,吳樹彪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1手術二部,2婦一科,河南 南陽 473000
3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麻醉科,鄭州 450014
宮頸癌作為臨床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不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還具有極高的病死率,近年來發(fā)病例數(shù)也在不斷增多,并且發(fā)病人群逐漸呈現(xiàn)年輕化,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均造成嚴重的影響[1-2]。手術治療是臨床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方式,但是手術治療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創(chuàng)口,手術時間較長,并且難度較大,這也對麻醉醫(yī)師的技術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另外,手術后患者創(chuàng)口會出現(xiàn)劇烈疼痛,這也進一步影響患者預后[3]。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帶來的創(chuàng)傷、麻醉藥品等均會對患者機體免疫功能造成嚴重影響,出現(xiàn)免疫力下降的現(xiàn)象,同時,也是宮頸癌根治術后出現(xiàn)復發(fā)、轉移的重要原因[4-5]。因此,尋找既能達到麻醉要求,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免疫抑制作用的麻醉方法,為臨床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6]。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屬于臨床常用的麻醉方式,麻醉方式的不同會直接影響臨床治療效果,還會影響用藥安全性[7]。多模式鎮(zhèn)痛用于降低患者全身麻醉手術后帶來的疼痛程度,對患者術后恢復更有利[8]。但目前有關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多模式鎮(zhèn)痛在宮頸癌根治術患者中應用的相關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研究探討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多模式鎮(zhèn)痛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疼痛程度、炎性反應及應激反應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南陽市中心醫(yī)院進行治療的宮頸癌患者的病歷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宮頸癌磁共振檢查及診斷規(guī)范專家共識》[9]中宮頸癌的診斷標準;②符合宮頸癌根治術適應證,并且自愿接受宮頸癌根治術治療;③對研究藥物無過敏;④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疾?。虎谛g前3 個月內使用過激素等藥物;③伴有其他惡性腫瘤;④不配合治療。根據(jù)納入、排除標準,共納入102 例宮頸癌患者,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1 例。兩組患者各臨床特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
對照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術中給予靶控瑞芬太尼(切皮前濃度3.5 ng/ml、腹腔探查時濃度5.0 ng/ml、關腹前濃度3.0 ng/ml),并給予2.5%七氟烷吸入,間斷注射順式阿曲庫銨。硬膜外麻醉:于腰椎L1~2處行硬膜外穿刺,給予5 ml 的2%利多卡因確定麻醉平面,之后給予0.3 μg/kg 瑞芬太尼、2.0 mg/kg 丙泊酚、0.3 mg/kg 順式阿曲庫銨進行誘導麻醉,行機械通氣,術中靜脈泵入0.05~0.08 μg/(kg·min)的瑞芬太尼、0.8 μg/(kg·min)的七氟烷進行維持麻醉,并間斷注射順式阿曲庫銨,術后常規(guī)拮抗。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多模式鎮(zhèn)痛。多模式鎮(zhèn)痛:術后由麻醉醫(yī)師放置患者靜脈自控鎮(zhèn)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泵鎮(zhèn)痛,舒芬太尼1 μg/ml+托烷司瓊2 mg+生理鹽水至100 ml,負荷量2 ml,背景劑量2 ml/h,自控給藥量每次0.5 ml,鎖定時間15 min。術后前3 天給予患者常規(guī)劑量非甾體靜脈鎮(zhèn)痛藥物(帕瑞昔布40 mg)。對術后仍訴傷口疼痛的患者,臨時給予嗎啡10 mg 肌內注射鎮(zhèn)痛。
①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對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總分10 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輕。②炎性反應指標:收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靜脈血,檢測炎性反應指標,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③T淋巴細胞亞群:收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外周靜脈血,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包括CD3+、CD4+和CD8+。④應激反應指標:收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清晨空腹靜脈血,離心,檢測應激反應指標,包括皮質醇、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1、6、12、24 h,研究組患者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隨著時間延長,兩組患者VAS評分均逐漸降低。(表2)
表2 術后不同時間兩組患者VAS 評分的比較(±s)
表2 術后不同時間兩組患者VAS 評分的比較(±s)
組別對照組(n=51)研究組(n=51)t值P值術后1 h 4.83±0.27 3.90±0.35 27.949 0.000術后6 h 4.75±0.56 3.79±0.45 9.543 0.000術后12 h 4.61±0.75 3.33±0.39 10.813 0.000術后24 h 3.66±0.65 2.91±0.30 7.482 0.000
治療前,兩組患者TNF-α、CRP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TNF-α、CRP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炎性反應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D3+、CD4+和CD8+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D3+和CD4+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4)
表4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皮質醇、腎上腺素和NE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皮質醇、腎上腺素和NE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5)
表5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的比較
宮頸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占較大比例,對女性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嚴重影響[11]。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飲食不節(jié)、妊娠次數(shù)較多、避孕藥物長時間過多服用等[12-13]。手術治療是宮頸癌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但是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較為嚴重,并且術后產生的疼痛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不利于患者術后機體恢復[14]。所以,較好的鎮(zhèn)痛能夠降低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使患者應激反應下降。隨著各種麻醉方式的出現(xiàn),宮頸癌根治術的鎮(zhèn)痛方式也在不斷改進。麻醉方式、麻醉藥物等均會影響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因此,臨床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藥物的選擇更加謹慎,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宮頸癌根治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提升治療效果[15]。
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是臨床用于宮頸癌根治術的常用麻醉方式[16]。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1、6、12、24 h,研究組患者VAS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隨著時間延長,兩組患者VAS 評分均逐漸降低。表明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多模式鎮(zhèn)痛能有效減輕患者的術后疼痛,更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臨床研究顯示,細胞免疫在抗腫瘤免疫過程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細胞免疫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是T 淋巴細胞亞群,主要包括CD3+、CD4+和CD8+[17]。CD3+代表患者機體中T淋巴細胞的整體水平,一旦CD3+有所降低,表明機體免疫細胞功能也在降低。CD4+主要負責對機體中的其他免疫細胞進行激活,達到免疫效果,CD4+的水平升高表明患者機體中的免疫細胞較為興奮,如果CD4+的水平降低,則表明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出現(xiàn)免疫抑制。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D3+和CD4+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CD8+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多模式鎮(zhèn)痛能有效提高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使患者機體內的免疫細胞更加活躍。主要原因在于全身麻醉能有效阻斷患者腦部皮層的投射,但是傷害性刺激卻依舊能夠接收,而多模式鎮(zhèn)痛可以將傷害性刺激阻斷,進一步降低因手術造成的免疫抑制[18]。
術后出現(xiàn)炎性反應是宮頸癌根治術的主要術后反應,TNF-α和CRP水平會出現(xiàn)不斷增長的趨勢,既會對中樞神經和其他神經系統(tǒng)產生刺激作用,促進患者機體出現(xiàn)疼痛,還會導致機體中環(huán)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釋放量增加。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TNF-α和CRP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顯示了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多模式鎮(zhèn)痛能有效降低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機體中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炎性反應發(fā)生的概率,保證患者有更好的預后。原因可能與多模式鎮(zhèn)痛能夠抑制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減少COX-2 釋放量,從而降低TNF-α和CRP 水平有關。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應激反應指標中皮質醇、腎上腺素及NE 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多模式鎮(zhèn)痛可以有效減少患者應激反應的發(fā)生,與徐麗等[19]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聯(lián)合多模式鎮(zhèn)痛能減緩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炎癥因子水平,提高T 淋巴細胞亞群水平,降低應激反應,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