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陽 戴可可 閆海艷
腹主動脈瘤(AAA)為臨床常見的慢性主動脈退行性病變,具有高水平的患病率與致死率,對中老年群體的身心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2]。臨床相關研究提示,AAA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破裂同腔內血栓(ILT)厚度聯(lián)系緊密[3-4]。微小RNA(miRNA)是由18~22個核苷酸共同組成的非編碼小RNA,與機體多種生理、病理過程存在顯著聯(lián)系,且臨床檢測便捷,穩(wěn)定性與特異性高。臨床相關研究指出,微小RNA-574-5p(miR-574-5p)、微小RNA-144-5p(miR-144-5p)的表達與主動脈瘤聯(lián)系緊密[5]。但臨床關于兩項指標與AAA患者的ILT厚度之間關系有關報道較為缺乏,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诖?本研究分析miR-574-5p、miR-144-5p在AAA患者外周血內的表達水平,以及兩項指標表達水平與ILT厚度間的關系,旨在為臨床提參考依據(jù)。
回顧性分析60例AAA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jù)其腔內厚度將所有研究對象劃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共28例(薄ILT,ILT≤7.89 mm),觀察組共32例(厚ILT,ILT>7.89 mm)。納入標準:經(jīng)病理檢查證實為AAA;患者有關資料齊全;經(jīng)CT檢查顯現(xiàn)腎下腹主動脈≥3.00 cm。排除標準:存在精神疾病者;合并全身性感染者;存在其他惡性腫瘤者;存有認知、語言溝通、視聽、智力障礙,難以進行正常交流者;合并免疫系統(tǒng)與凝血功能異常者;存在嚴重的腦器質性疾病者;存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存在酒精、藥物依賴史者;合并嚴重的臟器功能受損者。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5.78±5.34)歲;體重指數(shù)(BMI)19.3~27.5 kg/m2,平均BMI(24.06±1.48)kg/m2;腹主動脈最大直徑3.5~6.1 mm,平均直徑(4.89±0.53)mm;吸煙史:有16例,無12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齡53~80歲,平均年齡(65.86±5.49)歲;BMI 19.4~27.3 kg/m2,平均BMI(24.01±1.45)kg/m2;腹主動脈最大直徑3.7~6.3 mm,平均直徑(4.93±0.56)mm;吸煙史:有18例,無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標本采集:所有患者入院后的第2 d,采集其晨起空腹5 ml外周靜脈血,以3000 r/min的速率行10 min的離心處理,離心半徑10 cm,獲取上層血清后,于-80 ℃的環(huán)境下留存待檢。檢測方法:以血漿RNA提取試劑盒提取所有血清標本的總RNA,并以逆轉錄試劑盒進行逆轉錄反應;之后取逆轉錄產物開展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法(RT-PCR)擴增,擴增條件為95 ℃預變性5 min,95 ℃ 30 s,60 ℃ 20 s,72 ℃ 20 s,共進行40次循環(huán);以U6當成內參,以2-ΔΔCt法計算miR-574-5p、miR-144-5p相對表達量。所有的檢測操作均嚴格依據(jù)試劑盒操作說明行規(guī)范操作,以此保障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及準確性。ILT厚度檢測:通過CT血管造影(CTA)檢測,于ILT橫截面上選取3、6、9、12點鐘方向,檢測其厚度,計算平均值即為ILT厚度,為7.89 mm。同時依據(jù)ILT厚度把患者分為兩組,其中ILT≤7.89 mm的薄ILT患者納入對照組,ILT>7.89 mm的厚ILT患者納入觀察組。
(1)兩組miR-574-5p、miR-144-5p表達水平對比。(2)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分析miR-574-5p、miR-144-5p表達水平與ILT厚度的關系。
觀察組miR-574-5p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miR-144-5p表達水平低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miR-574-5p、miR-144-5p表達水平對比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miR-574-5p表達水平高、miR-144-5p表達水平低,為AAA患者ILT厚度增加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miR-574-5p、miR-144-5p表達與ILT厚度的關系
AAA為動脈擴張性病癥,主要由動脈壁退行性變而引發(fā),而外傷、感染、動脈炎的動均與該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密切相關[6-7]。多數(shù)AAA患者發(fā)病早期無明顯癥狀,常于體檢時發(fā)現(xiàn),少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腹痛、腹部搏動性腫塊等表現(xiàn),而當瘤體壓迫四周組織器官時,將會導致對應的壓迫癥狀[8]。同時,AAA與血小板活化和凝血功能紊亂相關,故AAA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ILT形成[9]。雖血栓形成可在AAA發(fā)展早期發(fā)揮保護作用,但ILT與血栓面積、血栓覆蓋動脈瘤壁程度增加均會使得AAA擴張速度加快,促使動脈瘤破裂風險升高。ILT還會造成黏彈性蛋白降解、膠原合成與含量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與炎性細胞的過度浸潤破壞血管壁的結構的完整性與穩(wěn)定性,從而使得AAA破裂風險大大增加。而AAA破裂后會引起劇烈的腹痛、低血壓、大出血等嚴重狀況,增加患者死亡風險。
臨床有關研究表明,ILT厚度被證實與動脈瘤直徑、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等具有一定的關系,且miRNA與ILT厚度聯(lián)系緊密[10]。非編碼RNA(ncRNA)包括miRNA和ciRNA等。miRNA為短鏈非編碼RNA,可參與基因表達調節(jié)與機體較多的生命進程,包含炎癥反應、腫瘤生長等。從進化層面而言,miRNA來自于植物界,可保護遺傳物質,避免外界干擾,且具有測定便捷等優(yōu)點,現(xiàn)已發(fā)展成較多疾病的生物標志物。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miRNA與RNA結合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一定關系,其表達水平與主動脈相關,在與主動脈有關的疾病中可能會出現(xiàn)表達失調情況[11]。miR-574-5p位于人染色體的內含子區(qū)域,miR-574-5p由人染色體4上編碼的Noxp20基因的第一個內含子調節(jié)的,參與多種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在較多惡性腫瘤病癥中表達會異常升高[12]。miR-144-5p為前體miR-144的另一個成熟鏈,在多種疾病內均表達異常,通過調控靶基因的表達參與疾病的進程,具有抑制腫瘤作用[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miR-574-5p表達水平(4.95±0.83)高于對照組(3.20±0.69),miR-144-5p表達水平(0.26±0.09)低于對照組(0.48±0.13);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miR-574-5p表達水平高、miR-144-5p表達水平低為AAA患者ILT厚度增加的獨立危險因素。表明miR-574-5p、miR-144-5p在AAA患者機體內呈異常表達,而miR-574-5p表達升高、miR-144-5p表達降低與ILT厚度密切相關,有作為ILT生物標志物的潛力。然而本次研究仍存在中心單一、數(shù)據(jù)少、樣本量少等不足,可能會影響本次研究的可信度。因此,臨床后續(xù)在進行AAA相關的研究中尚需進一步完善試驗設計,增加研究數(shù)據(jù),擴大樣本量,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旨在為臨床提供更為可靠、客觀的指導。
綜上所述,miR-574-5p、miR-144-5p在AAA患者外周血中異常表達,其中miR-574-5p呈過高表達,miR-144-5p呈過低表達,而兩項指標異常表達水平與患者ILT厚度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