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凡
(北京工商大學(xué) 馬克思主義學(xué)院,北京 100037)
吳承恩精通易學(xué),他以邵雍的《皇極經(jīng)世》為《西游記》開篇:
蓋聞天地之?dāng)?shù),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1]1-2
《西游記》書中隨處可見《周易》的義理、象、數(shù),其中的卦辭、大象辭、彖辭,作為《周易》的明顯內(nèi)容較容易辨識,而易象則少有人留意。其中師徒四人與易經(jīng)中的四陽卦(震坎艮乾的三爻卦與六爻卦)的卦象與義理具有一一對應(yīng)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可能是作者的潛心設(shè)計,也可能是一種巧合。若是一種匠心設(shè)計,則說明基于《心經(jīng)》為內(nèi)核的《西游記》與《周易》確實是可以相通的;若是一種巧合,則更可以說明《心經(jīng)》和《周易》有一種天然的相通、必然的相遇,正是儒釋道“三家乃一家”的佐證。師徒四人是《心經(jīng)》的“佛象”,師徒四人也是易學(xué)“震坎艮乾”的“易象”,比較兩種“象”,“佛象”與“易象”互觀,則別有趣味。
以陰陽為分類標(biāo)準(zhǔn),八個三爻卦可以分為四個陽卦與四個陰卦。四個陽卦為乾震坎艮,從邏輯的角度,四個陽卦的義理是總分關(guān)系:一個總卦(乾卦),三個分卦(震坎艮)。從家庭之象的角度,乾為父,震坎艮為子。易經(jīng)以陰陽為邏輯起點,陽性為動,陰性為被動(1)。其“動”之過程,又可由四陽卦(八卦之三爻卦)依序演進。其中“乾卦”為“動”的總論,“震坎艮”為“動”的分解。這個“動”包括發(fā)動(震);動中的陷(坎);動終的止(艮),三卦(震坎艮)為“動”之分解,合起來為“動”之健(乾)。需要注意的是《周傳》象傳論陽的“動”,重點不是從物理學(xué)之“動”來論,多是從“心”動來講。從“心動”的角度,震卦表示心的啟動、發(fā)動、動之初??藏詾閯又?;艮卦為動之極。從《周易》的角度來看,《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分別對應(yīng)八卦中的四個陽卦:孫悟空對應(yīng)“震卦”;豬八戒對應(yīng)“坎卦”;沙僧對應(yīng)“艮卦”;唐僧對應(yīng)“乾卦”。我們首先從孫悟空的震卦之象來分析。
首先,孫悟空的出生暗喻著“震卦”從“艮卦”而來?!段饔斡洝愤@樣描述孫悟空的出生:
那座山,正當(dāng)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nèi)育仙胞,一日迸裂,產(chǎn)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fēng),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1]3
“那座山,正當(dāng)頂上,有一塊仙石”之“山”,乃艮卦(三爻艮卦)之山;“有一塊仙石”之“石”為艮卦九三陽爻。陽爻處艮之極,靜極則動,下而為震卦,艮震相綜也。故,孫悟空乃從石而生,即震從艮生。
其次,孫悟空的修行始于恐懼,合著“震,洊雷,君子以恐懼修省”之理。在《西游記》中,孫悟空是這樣醒悟的: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北姾镉中Φ溃骸按笸鹾貌恢?!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內(nèi)?”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面悲啼,俱以無常為慮。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fā)也!如今五蟲之內(nèi),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盵1]7
美猴王于“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對生命的無常突生恐懼,“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內(nèi)?”孫悟空的這一醒悟正如忽聞驚蟄時的一聲春雷,開始蘇醒,走上新生。此正是震卦之驚蟄、驚雷、蘇醒之象。“大王若是這般遠慮”正是震卦之初九“震來虩虩,后笑言啞啞”的理與象。孫悟空是從這次的“恐懼”之后,開始了“前往”靈臺方寸山的“悟空”修行。所謂的“前往”也只是語言相,雖是遠隔千山萬水,實未走出花果山一步,因為,靈臺方寸山還是內(nèi)心而言,“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所以,無論是美猴王的千山萬水去靈臺山學(xué)道,還是孫悟空十萬八千里到靈山求佛,都還是心的“修省”,是內(nèi)在的反省。所以,美猴王在宴樂中的驚醒,正是震卦的“驚蟄”之象。易經(jīng)中的震卦的恐懼就是佛教所謂的發(fā)心。發(fā)心甚難,震卦著重闡述這個修行之心是如何發(fā)動起來的。《易傳·象傳下》認(rèn)為“洊雷,君子以恐懼修省”,人立志修省成為圣人的動力源于恐懼。中國人常用恐懼來勸導(dǎo)人們學(xué)習(xí)、修省,“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孫悟空被封為“斗戰(zhàn)圣佛”,所謂斗戰(zhàn),是一路上降妖伏怪,而“心生則種種魔生,心滅則種種魔滅”,妖魔只是唐僧內(nèi)在的心魔,這些妖魔并非藏在外邊的“山中”“水中”,他們始終藏在唐僧的心“坎”中。斗戰(zhàn)也只是自己的本心和自己內(nèi)心欲望的激烈斗爭,這種內(nèi)心激烈的斗爭正是“修省”。
第三,《西游記》中的“五行山下定心猿”正是“復(fù)卦”之象?!段饔斡洝分械摹拔逍猩较露ㄐ脑场惫P法精妙:
好大圣,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lián)山,喚名“五行山”,輕輕地把他壓住。眾雷神與阿儺、迦葉,一個個合掌稱揚道:“善哉!善哉!
當(dāng)年卵化學(xué)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萬劫無移居勝境,一朝有變散精神。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亂大輪。惡貫滿盈今有報,不知何日得翻身?!盵1]75
三爻震卦卦象是一陽伏于二陰之下,從理欲的角度言,“二陰”為欲;“一陽”為理、真心、本性。復(fù)卦六爻卦一陽伏于五陰之下,“五陰”乃“五行”、欲、五蘊也。人的本心、本性、天理被物欲、妄心所遮蔽、壓抑。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就是一個真心被五蘊所壓的復(fù)卦卦象。孫悟空從五行山下被救出,跟著唐僧開始“復(fù)出”是他的第二次的復(fù)修,開始“行”之“修”,故此稱為孫行者。這是“悟空”之后的“知行合一”,是孫悟空的一陽來復(fù),也是《西游記》中的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那猴歡喜,叫道:“師父,你請走開些,我好出來,莫驚了你?!保ā澳@了你”,可謂震驚百里也)伯欽聽說,領(lǐng)著三藏,一行人回東即走。走了五七里遠近,又聽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三藏又行了許遠,下了山,只聞得一聲響亮,真?zhèn)€是地裂山崩。眾人盡皆悚懼,只見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馬前,赤淋淋跪下,道聲“師父,我出來也!”[1]161(這里的“地裂山崩”正是《復(fù)》卦中的下卦震之雷象)
孫悟空之所以成為“復(fù)卦”,則是因為他自高自大,號稱“齊天大圣”。“齊天大圣”者,乃“剝卦”之象:一陽高居五陰之上,難逃“山附于地,剝,上以厚下安宅”。因此,孫悟空由齊天大圣到被壓五行山,是“剝卦”到“復(fù)卦”之象。
所以,孫悟空正是源于震卦的恐懼、修省、五陰一陽、剝復(fù)等易象、易理設(shè)計而成的。吳承恩可能還是擔(dān)心我們看不出來,所以,從外形外貌上,《西游記》多次直接稱孫悟空為雷公:“腰系著一塊虎皮,好似個雷公模樣?!盵1]161
首先,豬八戒對應(yīng)“坎卦”家庭中男之象、動物之豕象、水象。如果說孫悟空是大徒弟,在家中是長男,是震卦;那么豬八戒是二師兄,在家中就是中男,是坎卦,坎卦在動物中取豕象。豬八戒在《西游記》中是豬之象,從動物之象上,豬八戒對應(yīng)坎卦?!段饔斡洝分械奈鍌€人物皆是水中之人:唐僧,初名江流兒;悟空,住于水簾洞;沙僧,住于流沙河;白龍馬,住于鷹愁澗;豬八戒,原是天河的天蓬元帥,天蓬者,乃莊子所謂之“有蓬之心”。豬八戒貶下凡間后,住于云棧洞,云亦是水象。
其次,豬八戒對應(yīng)“坎卦”的陰陽爻象。震卦代表陽的發(fā)動,是發(fā)心之動。心發(fā)動之后開始修行,在修行的過程中,本性或真心難免會陷入欲望之中。這就是坎卦的卦象:一陽陷入二陰之中。一陽乃人之本心、初心;二陰乃人之欲望。人為何會陷入坎中呢?皆是因為有貪欲之心,豬八戒乃貪婪之典型?!段饔斡洝返谑呕?云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jīng):
那怪道:“是你也不知我的手段!上前來站穩(wěn)著,我說與你聽:我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閑愛懶無休歇。不曾養(yǎng)性與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忽然閑里遇真仙,就把寒溫坐下說。勸我回心莫墮凡,傷生造下無邊孽?!盵1]218
“貪閑愛懶無休歇”這正是人們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豬八戒手持釘耙乃是貪婪之摟象。因此,只要豬八戒牽馬,必然招致禍患,引來妖怪,陷入困境。因為,豬八戒乃欲望之象征;馬者,心猿意馬,心之象征。豬八戒牽馬者,欲望引導(dǎo)本心,豈有不陷入困境之理?坎卦為耳象,豬八戒也是以大耳為特征。耳大、嘴大,易住色聲香味觸法之象也。
第三,豬八戒對應(yīng)“坎卦”脫險的義理??藏灾赞o為“有孚,維心,亨。行有尚”。脫坎之道在于“有孚,維心”,一是“有孚”,就是有信念;二是“維心”,要不放棄信念。這正是“水”象蘊含的度險道理。
彖曰: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鞑挥?,足辭通彼,未嘗泛濫而盈滿也。行險即水流以其專赴于壑,故曰行險。行此險陷,未嘗失其不盈之信,是天下有孚者莫過于水[1]138。
豬八戒為“坎卦”脫險之象的反象。但凡遇到危險,碰上厲害的妖怪,豬八戒就要分行李,回高老莊,這正是豬八戒的形象刻畫?!段饔斡洝返谌兀盒澳终?意馬憶心猿
八戒道:“怎的好?怎的好!你可掙得動么?”小龍道:“我掙得動便怎的?”八戒道:“你掙得動,便掙下海去罷。把行李等老豬挑去高老莊上,回爐做女婿去呀?!毙↓埪?wù)f,一口咬住他直裰子,那里肯放,止不住眼中滴淚道:“師兄??!你千萬休生懶惰!”八戒道:“不懶惰便怎么?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戰(zhàn)不過他,不趁此散火,還等甚么?”[1]354
豬八戒既無堅定的信念,這是“有孚”之反象;也沒有恒心,這是“維心”之反象;貪圖安逸睡覺,這是“行有尚”之反象。所以,《西游記》中依賴豬八戒不可能脫離險境。
首先,沙僧對應(yīng)“艮卦”的少男之象、手之象。悟空、八戒,是大徒弟、二徒弟,對應(yīng)震卦(長男)、坎卦(中男)。沙僧則是三徒弟,對應(yīng)艮卦(少男)。沙僧是玉帝的卷簾大將,一個卷簾之人被封為大將,天庭的人才如此內(nèi)卷嗎?當(dāng)然不是,玉帝乃“天心”也,簾者,迷悟明暗之界也。卷簾,則內(nèi)心光明,“明明德”;垂簾,則內(nèi)心昏暗。所以,卷簾乃是修心之關(guān)鍵。石猴穿過“水簾”則見天造地設(shè)的水簾洞,找到安身立命的天然之處、安心之所。所以,卷簾的責(zé)任相當(dāng)重大,封為將軍實不為過。但是,卷簾大將失手打碎“琉璃盞”,“琉璃盞”乃妙明真心,打碎琉璃盞則失去本心。失手打碎琉璃盞,是手不能守。所以,“七日一次,飛劍穿我胸肋”?!捌呷铡蹦素硜砘匾恢?,一陽來復(fù)之時。艮卦乃手象,卦德為“止”。止者,止于理也。沙僧失手乃不能守住理之象也。所以,沙僧對應(yīng)艮卦之手象。
其次,沙僧對應(yīng)“艮卦”的大象、小象。沙僧忠厚老實,兢兢業(yè)業(yè),從不惹是生非,本本分分,對應(yīng)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之大象。沙僧還對應(yīng)“艮卦”的小象。例如:“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初六陰柔,無可為之才,能止者也。又居初卑下,不得不止者也。”[2]241此符合沙僧本領(lǐng)不強,在徒弟中居第三之象。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鄙成挷欢嗾f,可謂“艮其輔”。但是,沙僧話雖不多,一旦說起來,那也是入情入理,稱得上“言有序”。例如:
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里話。我等因為前生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情愿保護唐僧上西方拜佛求經(jīng),將功折罪。今日到此,一旦俱休,說出這等各尋頭路的話來,可不違了菩薩的善果,壞了自己的德行,惹人恥笑,說我們有始無終也!”[1]475
“上九,敦艮,吉。”此句可謂是沙僧性格的真實描述,電視劇《西游記》中唱:“你牽著馬,我挑著擔(dān)”。那么,到底是誰牽著馬,誰挑著擔(dān)呢?電視中是這樣描述:豬八戒來了之后,悟空牽馬,豬八戒挑擔(dān);沙僧來了之后,悟空領(lǐng)路,豬八戒牽馬,沙僧挑擔(dān)。但是,實際情況是:三人聚齊后,始終是豬八戒挑擔(dān),沙僧牽馬,因為這是如來按照佛法道理的安排:
沙悟凈,汝本是卷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于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圣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1]1160沙僧牽馬乃是牢牢守住“心猿意馬”安住真心,這是羅漢修行的禪定功夫?!吧暇乓躁杽偩郁迾O,自始至終,一止于理而不變,敦厚乎止于者也”[2]243所以,沙僧是必須牽馬的?!段饔斡洝窌幸才紶枙才虐私洹胺拧瘪R,八戒一旦“放”馬,必然招來妖怪,這正是孟子所擔(dān)心的“放心”:心一旦放逸,身不可修也。
再次,三個徒弟所對應(yīng)的佛教三寶與三陽卦相符合?!段饔斡洝返娜齻€徒弟形象,是按照佛教修行的三寶:戒、定、慧來設(shè)計的。戒,八戒也;定者,沙僧也;慧者,悟空也。戒者,免于坎險也;定者,沙僧,艮也。慧者,悟空,震卦,靈動也。悟空乃心猿,猿乃緣,內(nèi)心攀緣塵鏡,東南西北動蕩不停,經(jīng)過修行,動至于止,震歸于艮。雖然是艮,又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如如不動。
首先,三徒弟對應(yīng)子卦,唐僧是師傅,理當(dāng)對應(yīng)父卦“乾卦”。當(dāng)然,唐僧作為乾卦父象,不僅僅是一種表象,在義理上也是合乎“乾卦”義理的。唐僧在佛教《金剛經(jīng)》中被暗喻為對佛的信,是修行的開始?!拔疫@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jīng),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域?!盵1]146信乃道源之母,對佛生信,生起堅定的信念是最重要的,因此,唐僧雖然草包一個,但是,信仰堅定,必然是師傅。
其次,唐僧對應(yīng)“乾卦”的“馬象”。唐僧的第一馬是一匹凡馬,菩薩道:
那條龍,是我親奏玉帝,討他在此,專為求經(jīng)人做個腳力。你想那東土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得到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1]177
白龍馬不同凡馬,其特異之處在于“天行健”,自強不息也。所以,唐僧也基本是人不離鞍,不敢有絲毫懈怠,更不能讓悟空背著駕云取經(jīng)。
再次,唐僧對應(yīng)乾卦之金象。唐僧小名“江流兒”,暗喻人的先天真性為世間滾滾紅塵(洪水)所惑亂(害死小江流父親的水賊名劉洪,流洪也)。小江流在木板上,順?biāo)魅ィ税涤魅诵脑谟衅床欢?,一直流到金山寺腳下被長老救下。長老就叫他削發(fā)修行,取法名為玄奘,摩頂受戒,“堅心修道”。此“堅心”者,乃金山也。金山之金亦是《金剛經(jīng)》之金,般若智慧,其剛之堅能斷一切煩惱。乾卦之象為金,因何為金?乾卦六爻皆陽,無絲毫雜質(zhì),乃赤金之難得可貴之性。乾卦之象無絲毫陰私,是心之剛健之象。乾卦對應(yīng)唐僧,象征其雖外表柔弱,內(nèi)心卻堅強無比,不染人欲。
最后,唐僧對應(yīng)“乾卦”卦辭“元亨利貞”。按照來知德之意,“元亨利貞”有兩種義理:一是文王之義,“元亨,利貞”;二是孔子之義,“元,亨,利,貞”。文王之義是:
因乾道陽明純粹,無纖毫陰柔之私,惟天與圣人足以當(dāng)之,所以斷其必大亨也。故數(shù)當(dāng)大亨而必以貞處之,方與乾道相合,若其不貞,少有人欲之私,則人事之當(dāng)然者廢,又安能元亨乎?故文王言占筮得此卦者大亨而宜于正固,此則圣人作易,開物成務(wù),冒天下之道,教人以反身修省之切要也。學(xué)者能于此四字潛心焉,傳心之要,不外是矣。此文王占卜所系之辭,不可即指為四德,至孔子《文言》純以義理論,方指為四德也。[2]2
以文王之義,“元亨,利貞”,正如唐僧身上所保持的對信念的保持堅守,對欲望的克制。所謂六爻皆陽,無一絲一毫人欲雜于其間也。“天理周流,人欲退聽,故自強不息。若少有一毫陰柔之私以間之,則息矣。”[2]7
《西游記》是按照佛法的道理去設(shè)計的“心”的西行修行歷程。從唯識宗的角度看,唐僧和三個徒弟是總分關(guān)系,唐僧分則為三徒弟,三徒弟合則為唐僧,四人合則為一人,分別為前五識、第六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西游記》是“心游記”,《周易》也是心的修煉。所以,《西游記》與易經(jīng)的這種巧合,就存在著一種必然。
《西游記》第一回“靈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p>
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么?”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傍,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盵2]13
古月者,明月乃天心也?!蔼s”字去了獸傍,嬰兒之本,赤子之心也。赤子之心在莊子處也是指童心、道心也。
祖師道:“你既識妙音,我且問你,你到洞中多少時了?’悟空道:‘弟子本來懵懂,不知多少時節(jié),只記得灶下無火,常去山后打柴,見一山好桃樹,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飽桃矣?!鎺煹溃骸巧絾久麪€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從我學(xué)些什么道?”[2]15
爛桃山,桃爛核出,核中是仁?!肮麆兟湫酄€于外,其中之核又復(fù)生仁?!盵2]“吃了七次”者,《復(fù)》卦“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天行也”。
心為主公,長年在外,家中無主,妖魔橫行。后來悟空每見妖怪,常常稱自己是人家的“外公”。心作主公,便為仙為佛;心在身外,即為妖為魔。正是孟子所謂“學(xué)問之道無他,尋其放心而已”。
三個徒弟都是在蟠桃(心)上犯的事。悟空自不必說。豬八戒“只因蟠桃酒醉,戲弄嫦娥,謫官銜,遭貶臨凡;錯投胎,托生豬象”。沙和尚“也為蟠桃會上,失手打破玻璃盞,貶在流沙河,改頭換面,造孽傷生”。另外,《西游記》中妖怪所住之處多在南方,南方是后天八卦“離卦”所在之處,離卦,心也?!澳沩樐菞l小路,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盵1]11“我這里正東南有做黑風(fēng)山。黑風(fēng)洞內(nèi)有一個黑大王?!盵1]193“那大圣攜著八戒,徑到南方七十里之地,住下云頭,找尋妖處……”[1]927此筆法也是暗喻,妖怪出在離卦心中,妄心生則魔生。
震卦之陽爻亦是天心。復(fù)卦之彖辭曰:“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fù)見天地之心乎?!眮碇陆庠唬?/p>
見天地之心者,天地?zé)o心,生之不息者乃其心也。剝落之時,天地之心幾于滅息矣,今一陽來復(fù),可見天地生物之心無一息間斷也。一陽來復(fù),在人心則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性善之端也,故六爻以復(fù)善為義。[2]117
坎卦表示心陷于欲望之中,探討如何擺脫困境,所以,坎為心憂、心病。徒弟三人,陽爻依次從下向上,由震之生發(fā)到陷入坎險,最后敦艮。艮卦表示心止于至善,止于道,三卦合起來正是乾卦。悟空代表天心,八戒代表欲望中的心,沙僧代表禪定之心,合起來乃唐僧也。所以,《西游記》乃“心之游”;《周易》是“心之易”,兩書之象相通,通于“心”也。
中國的古典小說作者多深諳《周易》,在語言、義理引《易》入文是常見筆法?!翱梢哉f《周易》在中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實踐和文學(xué)理論方面留下了深深的跡印”[3]6。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多處用此筆法,如方鴻漸之名出于漸卦,其父遯翁出于遯卦,方鴻漸姤遇的鮑小姐,其名其象出自姤卦“包無魚”之象。臺灣電影《落山風(fēng)》,風(fēng)者,巽卦長女也;山者,艮卦少男也,故事講的是姐弟戀情。最為有名的當(dāng)然是金庸先生《射雕英雄傳》中的降龍十八掌“亢龍有悔”“飛龍在天”等。但是,《西游記》中易象與文學(xué)形象融合的如此深,如此精妙,如此周嚴(yán),實屬少見。
注釋:
(1)一般都認(rèn)為陽性為動,陰性為靜。從卦德卦性角度,陽性為動,陰性為被動。從陽卦來看,震卦為動,艮卦為止,震動是初動,止是動的最后階段。所以,陽性表示動,這個動包括發(fā)動(震);動中的陷(坎);動止(艮)。陰卦隨陽卦而動,隨陽卦而止。動極則止,止極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