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的政治學科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極為深遠。高中政治教師主要是從時事政治出發(fā),向學生講解貼近實際生活的內容。如今,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價值愈發(fā)凸顯。教師要科學引導學生進行政治學習,持續(xù)激發(fā)他們學習政治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政治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文章分析了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闡述了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現狀與問題,進而提出了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應用價值;策略
作者簡介:唐艷(1980—),女,貴州省遵義市第五中學。
總體來看,高中政治學科知識容易讓學生感覺枯燥,并且對學生理解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把政治學科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組織生活化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致力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高中政治教師應通過生活化教學,指導學生關注生活、關心社會,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同時,高中政治教師在組織生活化教學時應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以促進學生人格以及健康思維的發(fā)展[1]。
一、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高中政治教學工作的質量
隨著我國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高中教學體系也在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將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在我國教育制度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教師應當讓政治學科教學回歸生活,這樣才能把理論和實際聯系到一起,提升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的質量[2]。高中政治教師組織生活化教學,打造生活化課堂,能夠豐富學生的見聞,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新時代教育環(huán)境下,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既要從學科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也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讓課堂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要通過生活化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學生學會科學、辯證地看待問題。
二、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第一,總體來看,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仍存在多使用理論性的語言進行講解的問題,但是對于一些比較復雜或者比較難懂的知識點,只靠教師的講解,并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部分教師占據著教學的中心地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無法得到有效凸顯,這種灌輸式的講解模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教學效果不夠好,教學效率也不高[3]。
第二,在學習高中階段的政治學科知識時,對于其中的一部分知識,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分析來理解,然后進行有效利用。但是當學生學習一些抽象的知識時,就會感到困難。此時,高中政治教師就要使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去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但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可能會忽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無法時刻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實際成長狀態(tài),導致學生的聽課效率較低,這不利于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將生動有趣的例子引入課堂
高中政治學科中的很多知識比較抽象而且枯燥單調,導致部分學生學習政治學科知識的興趣并不高。但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導下,高中政治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活動的實際需要,把教材內容和實際生活案例相結合,進行更加立體、豐富的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4]。
為了有效加入具有趣味性且與生活緊密相關的案例,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要先明確自身所講解的內容,再基于這些內容從實際生活中挖掘素材,再在課堂上將其與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比如,高中政治“我們的社會保障”這一章節(jié)主要涉及“什么是社會保障?”“社會保障的形式有哪些?”“內容分為哪幾個部分,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等內容,教學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有效區(qū)分不同的社會保障內容。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實際現象,引導學生對社會現象中有關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容進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和歸納的能力[5]。對此,教師可以先在課上列舉政府向生活困難家庭發(fā)放生活補貼、給予居民醫(yī)療保險補貼、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學雜費等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再結合課本的知識,讓學生去理解社會保障的概念,分析社會生活現象,讓學生去區(qū)分這些服務屬于社會保障的哪些范疇,讓學生把課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又如,高中政治教師在講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章節(jié)的知識時,可以指導學生通過體驗式教學完成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的理解。教師要先提前準備好材料,包括礦泉水瓶、沙子、小石子、大石子等,再向學生展示沙子、石子依次被裝入礦泉水瓶的過程,讓學生判斷裝入材料的先后順序導致的結果有什么不同,使學生借此感受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間的聯系,通過這種方式來調動學生的感知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再如,高中政治教師在講授“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的知識點時,可以結合學生身邊的實際案例,讓學生去觀察春節(jié)前后蔬菜、肉類的價格變化情況,找出蔬菜、肉類的價格變化的主要原因。通過實際調查,學生逐漸發(fā)現生活中蘊藏的知識,從而正確理解價格受供給和需求的影響。
(二)利用生活中的道具來構建政治教學場景
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力打造豐富、生動的教學場景,選擇一些比較常見且易于操作的道具來構建教學場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進行政治理論知識的研究和分析。在課前,高中政治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準備好教學道具,在搭建教學場景的過程中也要適當增加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能夠參與其中。教師還應根據教材內容及課程教學目標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并且讓學生在整個教學場景中學習知識,找到答案,最終有所收獲。
比如,在講解“全民守法”這一知識點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幾段相關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法,告誡學生要始終守法,讓學生認識到法律是不可逾越的紅線,懂法、守法是最基本的常識,也是最基本的原則[6]。
高中政治教師還可以基于視頻中的一些內容,利用生活中的實物道具來還原該場景,讓學生扮演視頻中的角色,使他們通過親身體驗,更加深刻地理解執(zhí)法人員以及每一名守法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比如,高中政治教師在為學生播放司機違法停車、闖紅燈等視頻短片后,可以給學生準備相關道具,比如汽車模型、警帽等,讓學生扮演司機、交警、行人,使他們在教學情境中體會守法的重要性,以加深學生對法律的認識,使學生履行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
(三)以實踐教學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政治知識
對學生來說,真正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識,離不開持之以恒的探索和研究。學生只有把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政治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才算真正地掌握了政治知識。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設計有探究性和有研究意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生活化探索,幫助學生做到學用結合。
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圍繞學生已經學過的政治知識,設計一些有實踐性和有探索性的主題活動,讓學生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知識的探索和討論,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比如,高中政治教師在講解“全民守法”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時,可以設計以“全民守法”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教師讓學生把自己的課余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從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全民守法”的真實案例,并通過這些案例來談一談自己為什么支持全民守法,以及如何去支持全民守法。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實際案例來討論和分析問題,最終成功地解決問題。之后,高中政治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在課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針對課程實踐主題開展合作學習探究,讓學生在相互配合與相互協作的過程中學到知識。
高中政治學科知識中有很多相對抽象的內容,如哲學知識。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通常會面臨理解上的障礙,所以高中政治教師要多使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去發(fā)現和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結合實際生活經驗,循序漸進地消化、吸收知識,從而更好地將其應用到生活實際。比如,高中政治教師在講解“在一定的條件下矛盾的兩面可以相互轉化”這一知識點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介紹“范進中舉”等一些樂極生悲或否極泰來的故事,用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去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政治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多關心時事,多了解政治新聞事件,關注熱點新聞事件,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
(四)開展生活化的情境教學,打造更高水平的教學課堂
高中政治教師要注重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要把生活中的場景引入課堂,更好地將生活和教學結合起來。高中政治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政治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比如在講解“經濟全球化”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我國的商品在全球范圍內的暢銷程度,介紹其他國家的商品在我國銷售的情況。教師通過展示一系列的數據,對學生產生巨大的視覺沖擊,可幫助學生去認真感受經濟全球化的現象,以及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fā)展所帶來的重要影響。生活化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對于當前政治教學工作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教師應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與初中階段的政治學科教學不同,高中階段的政治學科教學分為政治知識、經濟知識、文化知識和哲學知識等板塊,并且高中階段的政治學科知識還會涉及一些理科知識,這些知識讓高中政治學科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理論性和抽象性特點,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組織生活化教學,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對于涉及學生日常生活的知識,教師要引入生活中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打造開放式的教學空間,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深刻把握知識。教師要打造生活化教學場景,著力推動生活化教學工作,把生活和政治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勇敢表達,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師開展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還可以讓課堂更具活力、更加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中政治教師要把生活化教學理念融入課堂,為學生打造更高效和更有質量的課堂,借助生活化的情境來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讓學生意識到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左自紅.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的運用方法[J].中學課程輔導,2022(22):114-116.
李陽.生活化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C]//第三屆全國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2:557-560.
吳婷.關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2(6):5-6.
李家超.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C]//中小幼教師新時期首屆“教育教學與創(chuàng)新研究”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2:195-197.
戴鐵梅.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問題探究[C]//中小幼教師新時期首屆“教育教學與創(chuàng)新研究”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2:201-203.
呂夢.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析[C]//中小幼教師新時期首屆“教育教學與創(chuàng)新研究”論壇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2:528-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