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會 郭英輝
摘? ? 要:文章以師生行為為視角,采取問卷調查法對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師生行為進行了調查。隨機抽查了M市3所高校的1 350名本(專)科生和150名教師,分別通過學生問卷(63個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教師行為)、教師問卷(41個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學生行為)進行了調查,利用SPSS統(tǒng)計軟件(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因子分析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得出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師生行為,以期對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有所幫助。
關鍵詞:師生關系;師生行為;和諧
中圖分類號:G64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6-0020-04
作者簡介:劉小會(1984—),女,四川廣元人,四川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基礎部助教,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
基金項目:2021年度綿陽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市級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師生行為實證研究”(MY2021ZC023)
眾多學者驗證了高校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學業(yè)成就、就讀信念、認知結果、情感狀態(tài)、道德素質,以及職業(yè)表現(xiàn)等有多方面的影響[1],認為高質量的高校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與技能提升,師生互動與大學生的學業(yè)成果存在正相關關系,與教師互動好的學生會對所在高校有更高的滿意度,其自身的學業(yè)成績、榮譽獲得、智力發(fā)展、個性態(tài)度等也會呈現(xiàn)更為正向的狀態(tài)[1]。高校師生是影響師生關系的兩個主要因素,二者的行為直接影響彼此之間的關系?;诖耍恼乱愿咝熒袨闉榍腥朦c,通過對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師生行為進行實證研究,得出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師生行為。
一、研究方法與調查對象
文章引用J. 威爾金斯(J. Wilkins)博士論文中的師生關系調查問卷,并對M市3所高校的師生行為進行了實證調研,然后利用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2]。
二、調查分析與結果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選取M市3所高校師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對被試整體隨機抽樣的方法,在2021年11—12月,用問卷星完成問卷調查。學生調查問卷1 350份,有效問卷1 237份,有效回收率為91.6% ;教師調查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42 份,有效回收率為94.7%。被調查的1 237名學生中,男生343人,占比27.7%,女生894名,占比72.3%;班委327人,占比26.4%,校級以上優(yōu)秀學生109人,占比8.8%。被調查的142位教師中,女教師103人,占比72.5%,男教師39人,占比27.5%,女教師居多;26~35歲的教師77人,占比54.2%,中青年教師為主;優(yōu)秀教師39人,占比27.5%,優(yōu)秀班主任54人,占比38%。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教師行為
(1)教師行為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表1)。由教師行為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得出:學生認為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教師行為中均值排名前10的為:公平的執(zhí)行規(guī)則、尊重我、在學習上幫助我、給我解釋的機會、對我友好、必要時嚴格要求、耐心教導學生、在我需要時提供幫助、愿意幫助我解決問題、積極與我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認為教師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公平對待學生,以及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行為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非常重要。
該問卷以李克特量表計分,達到4分為“同意”,學生將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教師行為評為“同意”的有:耐心對待我、傾聽我的訴求、當我遇到麻煩時幫助我、可以提出問題、當我困惑時給我解疑、真正聽我說的話、信任我、鼓勵我把事情做到最好、當我學著把事情做到更好時幫助我、跟我說實話、理解我、努力回答我的問題、有幽默感、當我很努力或做好時表揚我、告訴我如何處事、善于交際、對我提出的問題給出好的答案、總是樂意回答我的問題等,學生認為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善于與學生交流、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2)教師行為探索性因子分析。①學生問卷信度與效度分析:學生問卷信度為0.986, 效度為0.975,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②教師行為探索性因子分析(表2)。
擷取方法:主體元件分析。
旋轉方法:具有 Kaiser 正規(guī)化的最大方差法,a在 8疊代中收斂循環(huán)。
通過最大方差法對教師行為進行因子分析得出4個教師行為因子。
因子1:教師要幫助學生。該因子包括16個描述性項目:可以提出問題、當我困惑時給我解疑、努力回答我的問題、當我學著把事情做到更好時幫助我、抽出時間和我談論我的目標和興趣、當我很努力或做好時表揚我、當我煩惱或有問題時傾聽我、鼓勵我參加活動、總是樂意回答我的問題、耐心教導學生、考試前幫助我復習、我學業(yè)取得進步時獎勵我、讓我感到自己受重視、在意我說的話、鼓勵我把事情做到最好、當我遇到麻煩時幫助我。該因子主要關于教師幫助學生,耐心教導學生方面。
因子2:教師要尊重學生。該因子包括6個描述性項目:對我友好、真正聽我說話、理解我、關心我、信任我、尊重我。該因子主要圍繞教師尊重學生方面。
因子3:教師要主動了解、研究學生。該因子包括4個描述性項目:對我個人感興趣、對我真正感興趣、知道我什么時候無聊、努力去了解我。該因子主要關于教師了解并研究學生方面。
因子4:教師要善于與學生溝通,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該因子包括4個描述性項目:如果我不理解老師時老師應該關注我、如果我與老師意見不一致時老師應該跟我談一談、讓我在課堂上有發(fā)言權、樂意再次解釋問題。該因子主要關于教師關注學生,主動與學生溝通方面。尼爾森的《中國在線教育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在線教育用戶中只有不到一成的用戶表示“非常滿意”,有48%的用戶認為無法和教師互動交流[3],這一數(shù)據(jù)明確揭示出學生對師生交往的渴求與呼吁,足見學生對師生互動的期待與需求。
(3)學生問卷開放性問題。學生問卷中開放性問題的答案關鍵詞云圖(圖1)顯示:學生認為有利于建立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教師行為中最突出的依次是尊重、交流、公平、耐心、互相理解等??梢?,要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善于與學生交流、公平、耐心地對待學生、理解學生。
2.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學生行為
(1)學生行為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表3)。
學生行為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得出:教師認為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學生行為中均值達5分“強烈同意”的有:準時上課;誠實,值得信賴。結合達4.5分以上“接近強烈同意”的學生行為,教師認為要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學生要尊重教師、有積極的學習行為、有優(yōu)秀的個人品行、主動與教師溝通,積極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學生行為探索性因子分析。①教師問卷信度與效度分析:教師問卷信度為0.979,效度為0.947,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②學生行為探索性因子分析見表4。
擷取方法:主體元件分析。
旋轉方法:Kaiser 正態(tài)化最大方差法,a在 6疊代中收斂循環(huán)。
通過Kaiser 正態(tài)化最大方差法對學生行為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3個學生行為因子。
因子1:學生要有積極的學習行為。該因子有13個描述項:好學;認真聽講;完成課堂作業(yè);有責任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課堂中給出新穎真實的答案;帶學習資料到課堂;愿意共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堅持完成任務,努力進??;積極、熱情地參與班級、學校活動;信任我;認真聆聽我的指導;遵守課堂紀律;保持良好的出勤率。該因子主要反映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
因子2:學生要有優(yōu)秀的個人品行。該因子有3個描述性項目:遵守規(guī)則,不做出格的事;誠實,值得信賴;準時上課。該因子反映學生優(yōu)秀的個人品行。
因子3:學生要主動與教師溝通,積極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該因子有3個描述性項目:在節(jié)假日主動問候我、邀請我參加他們的活動、添加我為他們的QQ好友或微信好友。該因子反映學生積極主動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行為。
(3)教師問卷開放性問題。教師問卷中開放性問題的答案關鍵詞云圖(圖2)顯示:教師認為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學生行為中最突出的依次是尊重、信任、交流、相互尊重、上課、包容、相互理解等??梢姡⒘己玫膸熒P系,學生要尊重教師、信任教師,積極與教師交流,有積極的學習行為。
三、結論
(一)教師行為
1.尊重學生。教師要身先示范,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特點、認知水平及狀態(tài)等[4]。
2.主動了解并研究學生。教師要對學生充分了解、深入研究,以更好的方式促進彼此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多渠道獲取有關學生及其學習方面的信息并進行研究。
3.幫助學生。學生的學習成長需要教師的指導與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幫助既包括精神方面的鼓勵與幫助,也包括對學生學習生活中具體的疑惑或困難及時給予解答與幫助。教師對學生真誠及時的幫助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及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
4.善于與學生溝通,積極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利用好課堂及課外與學生溝通的機會,保障師生有效溝通。為了保障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美國等國家設立了教師辦公室時間制度[5]。教師在溝通中需注意:重視學生的能動作用,考慮學生的需要、動機、目的、已有的心理定勢等,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具備良好的溝通狀態(tài),使學生愿意、樂意與教師溝通;要注意溝通技巧、言語分寸、表達時機,使交流恰當和教育自然;要適時監(jiān)控并保持對溝通言行的自我審視,避免不恰當?shù)臏贤ㄐ袨?;要?guī)避僅以知識傳授者或道德代言人的身份給學生宣講規(guī)范規(guī)則,而應以個體的人與學生溝通自己的真實感受。教師只有以自己真實、完整的人格去與學生溝通、分享,真誠地與學生交往,方能相互接納。
(二)學生行為
1.有積極的學習行為。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既是對教師及教師勞動的尊重,也是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支持。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包括配合教學、支持教學與投入教學。配合教學即積極主動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安排與活動,熱情地參與教師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教學情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與教師良好互動。支持教學指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及課外自主學習,支持教師的教學。投入教學包括學生認知投入、情感投入與行為投入,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有意識地培養(yǎng)對學習的濃厚興趣,有主動了解、接受知識的求知欲,有對學習效果的主動選擇與追求;精神飽滿,全神貫注,有戰(zhàn)勝學習困難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深度參與課堂,積極主動地對教師的教學做出回應,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會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使教師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實現(xiàn)教學相長[6]。
2.有優(yōu)秀的個人品行。學生要自主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個人品質,提高個人行為規(guī)范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個體良好社交行為的養(yǎng)成。
3.主動與教師溝通,積極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要主動在課堂及課外與教師溝通,以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特長和學習興趣,以及未來學習目標和職業(yè)目標,能更好地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提供幫助與指導,同時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建立良好的、強有力的師生關系。
綜上,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需要師生共同努力。高校師生要認識到教育活動是在師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交往過程中實現(xiàn)的,師生間的溝通狀況、彼此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教育交往和教育活動的效果。高校師生要重視師生關系,有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意愿。師生需各自采取有利于構建高校和諧師生關系的行為。
參考文獻:
[1] ASTIN A W.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revisited[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3:74.
[2] WILKINS J. An examination of the student and teacher?behaviors that contribute to good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in large urban high schools[D]. New York: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2006.
[3] 張金福.傾聽:師生溝通的有效方式[J].當代教育科學,2007(16):54-55.
[4] 中國在線教育調查報告[R/OL].(2019-05-08)[2022-12-09].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08/8025000100002022.shtm.
[5] 譚海萍,黃臻偉.溝通與理解:高校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的基點[J].中國高等教育,2018(3/4):66-68.
[6]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
編輯∕丁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