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
【摘要】 “窗”作為采光通風的客觀物象,以其獨特的景物觀賞作用進入了文人的視野,成了文學寫作中具有審美意義的意象?!按啊笔抢钋逭赵娫~中一個重要意象,現留存的李清照詩詞中有十四首詩詞包含“窗”意象,李清照詩詞中通過“窗”這一介質的景物結合內心的情感,使得“窗”意象在詩詞意境的塑造、審美的傳遞上具有獨特的韻味。透過李清照詩詞中的“窗”,感受李清照的心理,理解李清照的情感,體會李清照的生命狀態(tài),感受“窗”這一意象帶來的美。
【關鍵詞】 “窗”;李清照;意象;空間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1-005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1.017
李清照的詩詞中涵蓋了眾多意象,如“花”“酒”等等,其中“窗”這一意象以其獨特的空間性,為研究李清照詩詞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從物理意義上的窗入手,突出其對空間結構的改變,通過李清照寫“窗”的詩詞,將“窗”的文化意義做心理學理論分析,展現詞人的心理,從詞人的心理變化探求詞人的生命意識,最后,從深層美學意義上揭示“窗”意象的美。
一、物理之“窗”
“窗”的意義首先是在其物理意義上?!按啊碑a生之初的目的就是連通內外的空間,具有采光和通風功能。
與“門”相比,“窗”僅允許聲音、光線與空氣進入室內,防止了人的闖入,本身就具有一種分割和保護的作用。“它標志著一種自我領域感,門內是人可以自由支配的空間,門外是他無法左右的自然?!盵1]但窗不一樣,“除了通氣透光的實用功能外,它可以使人們由外往內或者由內往外觀賞景物,使空間分而不閉?!盵2]這也就使得窗內的人欣賞外界的事物、與外界進行交流,可以在屋內進行,這樣窗就給人以安全感。
“窗”的物理意義主要體現在其空間結構上,通過窗將空間分為“窗”本身、窗內、窗外?!按啊痹谖锢硪饬x上擴大了空間,對空間起著延伸作用,使得所描寫的環(huán)境具有立體空間感。正如宗白華所說:“無論是借景、對景, 還是隔景、分景, 都是通過布置空間、組織空間、創(chuàng)造空間、擴大空間的種種手法,豐富美的感受,創(chuàng)造了藝術意境?!盵4]在李清照的生活中“窗”的物理意義已經不再局限于采光和通風作用,而是作為一個“意象”出現在她的詩詞當中。
(一)作為景物之“窗”
“作為連接室內與室外的窗,是詩人眼睛的開路者和心靈的傾聽者。”[5]窗把屋內和屋外的空間相連,與此同時也就把“窗”意象和窗外的景象連接在了一起,在李清照的詩詞中,外部景物則如同于圖畫被“窗”這一具有畫框作用的事物裝裱進入房中。
在李清照的詩詞中,“窗”主要是與“光”結合在一起。其中“光”主要分為以下三種:一是日光。一種不太明亮的,帶有昏暗色調的光。如“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6]黃昏中一人、一窗、梧桐、細雨,畫面感油然而生。二是月光。如“臥看殘月上窗紗?!盵3]一幅屋內人伴著窗外月光和風雨看書的畫面出現在眼前。三是燈光。如“誰伴明窗獨坐,我共影兒倆個。”[3]自問自答之間,本是一人,用燈光照出來的影子來說“倆個”,這樣屋內窗前燈光下,一人一影的畫面產生。同時“窗”還與“窗紗”聯(lián)系在一起,如“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3],這樣便透露出了是窗內的人在通過“窗”感受窗外的景物,也就便使得窗將窗外和窗內的空間連接在一起,擴大了室內空間的格局。
(二)窗外之景
宗白華說:“中國詩人多愛從窗戶庭階,詞人尤愛簾、屏、欄桿、鏡以吐納世界景物?!盵4]在易安詞中,詞人多愛從窗戶來看世界景物。在易安詞中,透過窗看到的景物主要是自然之景,而這些景物存在著動靜之分。第一是靜景。如窗外是“芳草池塘,綠陰庭院”[3],眼前滿是一片濃郁的春景。如窗外是“春色深”,暮色之中,輕風細雨,撥弄著輕云,梨花將落,一片暮春之景。第二是動景。如窗外是“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3] “點滴霖霪” [3],雨打芭蕉,一幅動態(tài)之景展現。第三是動靜結合。窗內是爐煙升起,窗外大雪紛飛中,“歸鴻聲斷殘云碧?!?[3]遠處使人斷腸的歸鴻聲消失在殘云深處,近處無聲紛飛的雪花與遠處的歸鴻聲形成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
(三)窗內之情
李清照詩詞中的“窗”展示了窗內和窗外展現的不同場景、景物,對窗內環(huán)境的描寫要少于窗外,甚至不對窗內的環(huán)境進行描寫,只是講述自己的狀態(tài),這反映了窗內和窗外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如不愿意見到窗外春回大地的美好,所以“云窗霧閣常扃?!?[3]一句“庭院深深深幾許?” [3]一是說庭院中春色深深,一是說自己居住的院落幽深,在將詞人閨中愁情說出的同時,也道出了心中的國破家亡之恨,往日的美好不復存在,詞人是年老憔悴、神情倦怠,對一切都覺得沒意思。同時,李清照詩詞中也有用窗內情來看窗外景的,如《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中“小”“閑”和“深”透露出詞人空閨的孤寂,盡管春情躁動,也只是將其寄托于瑤琴之上,窗外“薄暮”,風雨之中“梨花欲謝”,詞人乍喜還愁。
二、審美之“窗”
“一扇窗,不僅僅是與外在世界接觸或分隔的界面,它也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向的凝視,投射回我們自身的生活。” [6]李清照的一生可分前后兩期,前期生活優(yōu)渥,家庭幸福,因而詞中多是美好的圖景。后期社會動蕩,國破家亡,愛人離去,所寫之詞多是羈旅的孤苦、內心的愁悶。
(一)取舍之“窗”
李清照詩詞中的“窗”意象對人物心理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給人物的安全感,既保留了與外界溝通的可能性,又保持了足夠的空間間隔,在這取舍之中,詞人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第一,窗是詞中人與外界溝通的一個窗口,詞中人通過“窗”看外面的景物,如“柳梢梅萼漸分明” [3]柳梢吐綠,梅萼泛青,一片早春、大地復蘇的風光。第二,詞中人通過“窗”,可以自由地去接納想要接納的事物,將自己不愿接納的事物排斥在視線之外。如“酴釄落盡”是詞人不愿見的,因此,轉而寫“猶賴有梨花。”來尋求一絲安慰?!按熬驮谶@樣的溝通與阻隔,自由與禁錮,接納與被接納,排斥與被排斥之間,產生一種絕妙的疏離感。” [9]也正是這種疏離感,給了詞人心理以安全感。
(二)心理之“窗”
在李清照的詩詞中,對于“窗”的描寫多與個人的心理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的“窗”在表現作者想要表現的景象的同時,也將作者的心理表達出來。李清照的詩詞主要體現了以下幾種心理:
一是抗拒?!巴ピ荷钌钌顜自S?云窗霧閣常扃?!盵3]云霧繚繞是自然,而門窗“常扃”是不自然的,正常應該是存在開與合情況,但是詞人的窗戶卻是時常關閉的。詞人將自身閉于房間,不想出門,甚至不愿看到外界景物,閉門且關窗,詞人認為這一關門閉窗的行為,可以擺脫由“柳梢梅萼漸分明?!币鸬墓蕠?。二是怕。如“小院閑窗春色深”[3],春色正濃,詞人心中滿是對春的渴望,但是卻以“倚樓無語理瑤琴”的方式來道出,可見詞人更愿意將自己對春的渴望寄托在樓里窗內的瑤琴上,而不是走出去看看窗外的一片春色。不見花落,心中的離思也就不會如親眼所見那般濃重,這實際上是詞人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三是糾結。“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盵3]窗下的詞人心中愁悶,但依舊想要“要來小酌便來休。”去賞梅。此時的詞人已是晚年,流落于江南,自己很是憔悴,內心也是無比愁悶,可是縱然心境不佳也不忘記要去賞梅,可見詞人內心的矛盾。
(三)生命之“窗”
“窗”意象不僅體現了李清照獨特的生命體驗,李清照后期的生命意識也在這一意象上得以展現。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體驗是不幸的,在李清照的詩詞中,傳達出的詞人的生命意識是對于人生價值和生存意義的思考之后,對生命痛苦的超越。如“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3]說要飲酒、賞梅便來,若是等到明天說不定會起風。一個“休”字,一個罷了,道出了詞人的心理。國破家亡,多年飄零,凄涼、悲苦、愁悶似乎早已成為了詞人生活的關鍵詞,而一個“休”字,看出來詞人心中對于這多年的生活的一種超脫,罷了,既已逃不脫,還不如趁著今朝這份美景,及時行樂。李清照詩詞中表現出一種盡管人生苦難,內心憂愁無限,但詞人常進行自我安慰,透露出了對于生命痛苦的超越。
三、易安詞中“窗”意象的審美結構
“最廣義的美感是審美意識或審美心理。”李清照詩詞中通過“窗”將景物與詞人之間建立起獨特的關系,通過“窗”這一意象產生了獨特的審美結構,從而產生了美。
(一)構圖美
“窗”的物理意義使得所描寫的環(huán)境具有了空間感,“這種空間從本質上講乃是一種藝術空間,是作家藝術創(chuàng)造的產物,但也不是憑空虛構,而是與客觀存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空間有重要的關系?!盵8]李清照詩詞中通過“窗”這一意象,引導讀者的視線,使得詞中景物具有獨特的構圖美。這視線的引導無外乎在窗內和窗外之間。一是由外到內。如“背窗雪落爐煙直?!盵3]一幅窗外雪落,窗內爐煙升的畫面出現。如“重簾未卷影沉沉。”[3]窗外的春景透過窗,進而到窗內的暗影沉沉,這樣通過窗,窗內與窗外的景象相連,從整體上擴大了空間。二是由內到外。如通過窗,從窗內寫窗外芭蕉樹“陰滿中庭”“點滴霖霪”這幅雨打芭蕉圖景。三是內外之間轉換。先是寫窗外“滿地黃花堆積”又轉到窗內,屋內的人兒望窗外“獨自怎生得黑”,描寫窗內人兒的孤獨之態(tài),進而又轉到窗外“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樣一幅秋日人倚窗望庭院圖景顯現。
(二)距離美
“窗”拉開了詞人與客觀景物之間的距離,產生了可以想象的空間,使得詞人詞中景具有了獨特的距離美。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曾說,“所以美感的養(yǎng)成在于能空……是在距離化、間隔化條件下誕生的美景?!盵4]李清照詩詞中“窗”意象的距離之美主要體現在“憑窗而望”和“隔窗而聽”。
一是“憑窗而望”?!巴庇胁煌瑫r間、地點和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一是有所憑借。李清照詩詞中主要體現在憑窗近視和憑窗遠望。詞人憑借著窗,看著黃昏中庭院中“綠陰庭院”的景象是憑窗近視,與此同時無人共飲,不由生出了“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3]的念頭,一種對故國、故人的思念涌上心頭。遂而回憶往昔,無奈“如今也,不成懷抱”,這一系列行為展現了詞人內心情感的變化。二是無所憑借?!耙箒砬鍓艉茫瑧前l(fā)南枝。”詞人將自己置身在夢中,在虛無縹緲中去望梅花開??v然閨人離思、韶華易逝?!巴钡脑娨饩驮谟趯徝乐黧w以一個觀賞者的身份對審美客體進行藝術觀照,是純粹的,不帶任何功利色彩。
一是“隔窗而聽”。詞人喜歡有所間隔去欣賞事物,隔著窗非但沒有阻隔詞人的觀賞,反而借助具有間隔作用的“窗”,在視聽之間建立起一道屏障,這屏障不但沒有削減所要聽得聲音,反而因為距離的拉遠增添了美感?!按扒罢l種芭蕉樹”,詞人寫窗前種下芭蕉樹,窗內聽雨打芭蕉,通過“窗”展現了一個恰當的聽雨環(huán)境,“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按啊⒂?、芭蕉”之間的關系,使得窗前聽雨打芭蕉別有一番韻味。窗外雨聲牽動詞人內心的愁緒,內心更加悲涼。國破家亡,愛人離去,羈旅漂泊,詞人內心的孤獨和著這梧桐細雨、雨打芭蕉流出。
(三)意境美
意境美是“藝術形象中意與境、情與景、心與物交融契合的審美境界?!盵10]李清照詩詞中的“窗”意象,在“這里窗已經不是簡單的物象,而是架構在詞人心中一道難以排解的精神屏障,傳達出了詞人內心的那種孤獨,那種凄涼,那種群愛,那種心境的無負依傍的感覺”[7],所以“窗”這一分隔性意象其實也是詞中人的心象,表現詞人內心的孤獨、寂寞,因而使得詩詞產生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意境美。李清照詩詞中的意境美主要以虛實相生的方式展現。正如宗白華所說“‘虛和‘實辯證的統(tǒng)一,才能完成藝術的表現,形成藝術的美?!盵7]虛實結合,豐富詩中的意象,進而擴大意境,展現美。
李清照詩詞中通過“窗”意象展現的“虛”與“實”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景物為實,情感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如表現孤獨之情。“臥看殘月上窗紗?!盵3]窗外月光染上窗紗,一個“殘”字,將身臥病床,鬢發(fā)斑白,孤苦哀愁表現得淋漓盡致。如表現思鄉(xiāng)之情。由窗外“寒日蕭蕭上瑣窗”到“仲宣懷遠更凄涼?!盵3]冷漠凄清,借古寄懷,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二是眼前之景為實,想象虛構之景為虛。連接這虛與實之間的便是詞人的想象。眼前是一片“柳梢梅萼漸分明”春光復蘇之景,但詞人的內心想的卻是“感月吟風多少事”[3]回憶過往煮酒烹茶、玩石說詩的美好歲月,可如今人已老。通過想象,物是人非的滄桑感得以體現。三是有限為實,無限為虛。內心憂愁苦悶,卻用一句“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3]看出些許排解的痕跡,正是這樣的傳達方式,從側面更加深化詞人內心無限的愁思。四是側面為實,正面為虛。往往實寫某一東西來側面?zhèn)鬟_想要表現的東西,從而產生含蓄蘊藉的效果,留下較大的想象空間。詠梅詞中,實寫梅,卻是在用梅暗喻詞人自己,寫“玉瘦檀輕”[3],卻是極其高明的將詞人獨居的憂愁和對于韶華易逝的感嘆之情傳遞出來。
作為物理意義上的窗,體現的意義就在窗的開與關上,而當窗上升為文學意義上的一個意象時,所具有的內涵和所要傳達的信息是獨具特色又難以說盡的。李清照詩詞中的“窗”意象,展現了李清照歷經國破家亡、愛人離去、羈旅漂泊的生活以及一種無安全感的心理,同時通過這一些心理表現出了李清照孤獨、愁悶的情感。最后在審美上,“窗”通過其特有的空間感拉開距離、擴大空間,使得易安詞別具一番美感。
參考文獻:
[1]閆慶麗.南唐詞空間意象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7.
[2]王丹.蕭紅:門外的世界與窗里的人生——解讀蕭紅作品中的門意象[D].東北師范大學,2000.
[3]王忠聞.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3.
[4]宗白華.美學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57,83,26,110.
[5]趙國霞.論朱英誕“窗”詩的審美體驗[J].安順學院學報,2019,(4):29.
[6]蘅塘退士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
[7]宗白華.中國藝術表現的虛和實[J].文藝報,1961, (5):16.
[8]曾大興.用文學地理學的方法分析詩詞的時空結構[J].廣州大學學報,2016,(11):71.
[9]王蓮華.窗外世界窗里人生——文化差異下《紅樓夢》與《簡·愛》的窗意象書寫[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7,(6):44.
[10]朱立元主編.美學大辭典修訂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