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陽 徐亞蕓
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使其形成良好的自主鍛煉意識,本文對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的必要性進行概述,分析了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特點,詳細闡述了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現(xiàn)狀。之后提出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策略,通過尊重學生興趣、轉變教學觀念、制定鍛煉計劃等措施,讓學生逐步形成自主鍛煉意識,滿足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需求。
1 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的必要性
1.1 教學發(fā)展要求
現(xiàn)階段中職體育教學應將自主鍛煉意識作為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要求,應改變傳統(tǒng)知識與技能的單一化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目標的拓展和延伸,能夠更注重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體育課程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不過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應加強意識習慣培養(yǎng),這樣才能持續(xù)強化學生的身體機能,而不是短暫學習鍛煉,真正將體育運動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所以自主鍛煉意識是中職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必須將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貫徹落實,以此來提升中職體育教學水平。
1.2 學生成長需求
對于中等職業(yè)教育學生來說,畢業(yè)即面臨就業(yè)問題,除了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外,身體素質(zhì)也是決定其就業(yè)的重要條件。因此體育鍛煉習慣培養(yǎng)是學生的成長需求,有利于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自身的最大化價值,這也是最終的教育目標,所以中職院校才會開設體育課程,并將自主鍛煉意識作為培養(yǎng)重任,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鍛煉意識。另外自主鍛煉意識可以轉化為終身鍛煉習慣,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身體鍛煉,所以習慣需要從意識層面進行引導才能形成,教師必須采用正確的方法,真的意識層面產(chǎn)生積極影響。比如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愿意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通過長期堅持養(yǎng)成正確的體育鍛煉習慣。
2 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特點分析
2.1 獨立性特點
中職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往往具備獨立性、主動性特點,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運動鍛煉,表現(xiàn)出較為濃厚的鍛煉興趣和欲望,不再由教師強制性要求學生完成體育鍛煉任務,學生真正將體育作為一種興趣、自身發(fā)展的內(nèi)在需求。另外學生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獨立性,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不再依賴教師,能夠自主制定完善的體育鍛煉計劃方案,為終身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因此自主鍛煉意識是朝著行為習慣轉化的重要過程,學生在形成自主鍛煉意識后會逐漸擺脫群體,可以自主獨立完成體育鍛煉,無需教師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管理。
2.2 自我監(jiān)控特點
學生在形成自主鍛煉意識后,大多能夠進行自我監(jiān)控、自我管理,明確體育鍛煉要求,同時了解為什么鍛煉、體育鍛煉的意義等,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自覺性。另外學生可以根據(jù)需求制定完善的體育鍛煉計劃,并隨著自身狀態(tài)優(yōu)化調(diào)整、自我指導,能夠?qū)Ⅲw育課程中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實踐,通過自主鍛煉提高身體素質(zhì)。部分學生還能對體育鍛煉結果進行分析、評價以及總結,通過良好的自我監(jiān)控,提高體育運動鍛煉水平,從而獲得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
3 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現(xiàn)狀
3.1 學生體育意識薄弱
中職學生面臨著專業(yè)課程與文化課程的雙重壓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進行體育運動鍛煉,而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專業(yè)課與文化課的學習中,將專業(yè)知識學習放在首位,久而久之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越來越薄弱。另外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缺少耐心、恒心,無法持續(xù)堅持體育鍛煉,在面對艱苦的體育鍛煉選擇逃避,這種觀念不利于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對于體育鍛煉來說只有長期堅持才能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而中職院校除了體育課程,日常缺少體育運動安排,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頻率低、時間短,所以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普遍較差,這與自身的體育鍛煉意識存在關系。
3.2 體育教學內(nèi)容單一
目前來看中職體育教學內(nèi)容單一化,男生以籃球和足球為主,女生則選擇舞蹈或健美操,學生可以選擇的體育運動項目較少,所以才會打擊自身的運動階級性,并且通過分析表明學生更偏向于集體性運動項目,這也導致學生的自主運動意識不足。隨著教育改革發(fā)展,中職院校逐漸提高了體育教學重視度,但從實施效果來看并未達到預期,其中就包括教學內(nèi)容單一化,這也是學生缺乏自主鍛煉意識的關鍵因素。部分中職體育教學形式化嚴重,未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鍛煉時間、機會,教師大多采用較為寬松的管理方式,并未關注學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課堂,從而影響到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形成。
3.3 體育教學器械不足
當下中職體育教學器械器材配置存在不足,導致學生逐漸喪失體育運動熱情、體育鍛煉意識,由于院校提供的體育器材較少,無法滿足體育課堂教學需求,部分中職院校更注重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與知識培養(yǎng),所以在體育設施方面的投入不足。另外部分器械缺少維護保養(yǎng),已經(jīng)無法進行正常使用,不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可能會造成安全事故,并且學校提供的體育運動空間狹小、設備儲量低,這也是限制學生進行自主鍛煉的根本原因。在缺少體育器械的支持下,教師很難制定多元化、多樣化的教學方案,無法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因此中職院校要積極改善教學資源匹配度不高、器械簡陋的問題。
4 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策略
4.1 尊重學生興趣,強化參與意識
興趣是影響學生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的關鍵因素,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參與體育運動鍛煉。另外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動力源泉,學生在充滿興趣和缺乏興趣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往往會呈現(xiàn)出兩種不同狀態(tài),體育鍛煉效果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借助興趣讓學生長期維持體育鍛煉,當下應加強中職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可以打造技術、游戲、競賽多方面內(nèi)容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比如在課堂開始后先進行理論知識學習,讓學生掌握基礎的體育運動要求、規(guī)范以及動作,隨后借助游戲等活動形式,展開體育運動練習,強化學生的技術動作,最后通過競賽對學生的訓練成果進行檢驗,整個過程學生都能保持積極性。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單調(diào)枯燥的訓練內(nèi)容,只會降低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所以要避免采用過多的重復性動作,而是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迎合學生的興趣有利于打破體育課堂教學瓶頸,獲得事半功倍的體育鍛煉效果,消除學生的體育運動疲勞感,能夠長期保持體育鍛煉熱情。
4.2 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當下教師應轉變自身體育教學觀念,改變較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避免強制性要求學生進行體育鍛煉,這樣只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不愿意聽從體育教師的安排,影響后續(xù)的教學效果。教師應通過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自主鍛煉意識,這對于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另外教師不僅要做好運動技巧的示范,同時應與學生共同進行體育鍛煉,發(fā)揮出自身的榜樣作用,通過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不過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往往需要長期堅持形成,并非短期內(nèi)速成,教師應給予正確的引導,才能喚醒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為形成自主鍛煉意識打下扎實基礎。比如在籃球等運動的教學中,除了帶領學生進行基本功訓練,可以多開展1v1、3v3、5v5的實踐對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徹底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教師可以化身為裁判,并且為學生講解相關運動技巧,將錯誤的技術動作進行糾正。除此之外多開展大型校園比賽,如籃球賽、足球賽,每個班級都可以組建籃球隊、足球隊,讓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對抗,為了保證學生的運動能力和狀態(tài),必須利用好課余時間進行練習,而適度的自主運動必然會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4.3 制定鍛煉計劃,創(chuàng)造鍛煉機會
中職體育教學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也會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為了讓學生形成自主鍛煉意識,教師應為學生制定完善的鍛煉計劃,同時提供鍛煉平臺與機會,突出學生自主訓練,發(fā)揮學生體育運動特長,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挖掘每位學生的運動潛能。另外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jù)需求制定鍛煉計劃,以此來體現(xiàn)出學生自我參與的重要原則,最大程度貼合學生發(fā)展目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指導,完善訓練計劃方案,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鍛煉,將掌握的體育運動知識充分運用的鍛煉計劃中。比如在正式開始運動前,學生需要進行多項熱身運動,包括活動關節(jié)、韌帶拉伸等,隨后從低強度鍛煉項目開始逐漸過渡到中強度,最后上升到高強度運動鍛煉,訓練結束后同樣要進行拉伸,保證自己不會受到運動損傷??偠灾趯W生的自主鍛煉計劃中,需要按照相應的流程進行設計,如該運動的興趣愛好、運動形式如何、能夠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用到的器械器材等,理清思路后對體育運動鍛煉項目進行思考,可以固定分組練習或自由組合練習,盡量選擇最適合自身的鍛煉方法,以便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4 加強課后約練,樹立鍛煉意識
以往中職體育教學大多注重課堂鍛煉,直接導致學生在課后缺乏自主鍛煉意識,尤其在課業(yè)負擔不斷加重的條件下,學生很難規(guī)劃好業(yè)余時間進行體育運動鍛煉,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逐漸下降。因此除了在課堂上進行體育運動教學、鍛煉外,應引導學生利用好課余時間,樹立良好的自主鍛煉意識,通過體育運動緩解自身壓力,舒緩專業(yè)課學習過程中的疲勞性。另外體育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很難達到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自主性的效果,并且學生需要接受運動技巧傳授,未必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影響到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生成。當下教師應多進行課后約練,如早上帶領學生晨跑、晚上組織學生夜跑等,根據(jù)學生的時間調(diào)整,避免將課余時間浪費。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運動興趣,不定時組織學生課后約練,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運動意識和習慣。
4.5 完善體育器械,提高運動能力
通過對中職體育教學進行分析,學生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礎設備不完善,院校內(nèi)的體育設施較為單一化,學生可選擇的體育運動項目較少,所以才會喪失體育運動熱情,并且相關器材較為滯后,缺少相應的體育鍛煉場地、場所等。對于體育教學來說,往往需要大量器材設備作為支持,同時要建設體育館作為場地,這樣才能喚醒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學??梢远ㄆ陂_放器材室,學生自行借取使用,為學生提供體育運動便利。除此之外應準備多樣化的體育運動器材,讓學生有更多選擇,一方面會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另一方面體育器械配備完善,能夠保證教學過程中的專業(yè)性,并且可以為學生提供體育鍛煉機會,保障中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應做好體育運動器械器材的管理,制定詳細的體育運動器械清單,如男生主要傾向于球類運動,而女生則傾向于羽毛球、輪滑等偏技巧的運動,通過提供完善的體育器材,培養(yǎng)學生堅持、堅韌的品質(zhì),形成良好的自主鍛煉意識。
4.6 整合教學資源,拓展運動空間
中職體育教學要倡導以人為本,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學生提供各類教學資源、拓展運動空間,將形成自主鍛煉意識作為根本目標。由于大部分中職學生選擇住校,所以中職院校應推動空間革命,為學生構建良好的體育運動環(huán)境,首先對校園內(nèi)部進行優(yōu)化布局,設立公共體育空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需求使用體育器械進行自主鍛煉,不過需要注意標明器械的正確使用方法,避免造成安全問題。利用好校園內(nèi)的空余場地,可以設置乒乓球運動區(qū)、羽毛球運動區(qū)等,合理安置乒乓球臺等基礎設施,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其次多組織開展競賽活動,院??梢栽O立體育鍛煉專項資金,定期舉辦體育大獎賽,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物質(zhì)獎勵,吸引廣大學生參與到其中,將中職院校打造成體育運動氛圍濃郁的場所,培育優(yōu)質(zhì)的體育文化,為提高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偠灾酝新汅w育教學考慮更多的是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所以學生缺乏自由空間,只能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鍛煉,這也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因此當下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其中,以親身體驗為切入點,讓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感受樂趣,相比以往地埋頭苦練,有利于發(fā)揮出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力。
5 結束語
體育是中職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并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積極作用,所以中職院校也在通過體育課程幫助學生打好運動基礎,加強體育運動興趣地培養(yǎng),這也是形成自主鍛煉意識前提條件。當下體育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逐步提高身體素質(zhì)。在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特長,制定不同的體育訓練項目,讓每位學生都能發(fā)揮出自身的優(yōu)點,同時拓寬體育知識學習領域,適當強化自主訓練能力,形成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偠灾枚嘣虒W方法,讓學生轉變觀念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身體鍛煉,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
(作者單位:塔城地區(qū)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