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錐的外接球問題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立體幾何試題中,常見的命題形式有:根據(jù)已知條件,求三棱錐外接球的半徑、體積、表面積.這類問題側重于考查三棱錐的性質,球的性質、體積公式以及表面積公式.求解三棱錐的外接球問題的常用方法有補形法、截面性質法、坐標法等.坐標法是指建立合適的空間直角坐標系,通過坐標運算求得問題的答案.
運用坐標法求解三棱錐的外接球問題的基本步驟為:
1.根據(jù)題意和幾何體的結構特點建立合適的空間直角坐標系.通常要尋找兩兩相互垂直且交于一點的三條直線,并將其視為x、y、z軸,將交點視為原點,來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2.給題目中所涉及的各個點賦予坐標,并求得相關點的坐標;
3.確定三棱錐的外接球的球心.一般地,可根據(jù)球的定義:球面上的點到球心的距離相等來建立關系式,求得球心的坐標;
4.根據(jù)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得球的半徑,并根據(jù)球的體積公式、表面積公式得出問題的答案.
下面舉例說明.
例1.
解:
因為ABCD為菱形,所以在ΔCAB中,CB=BA,可 根據(jù)等腰三角形的性質,以其中線和底邊AC為x、y軸,以O為原點,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此時需過0點作垂直于平面ABC的直線OD,并將其看作z軸.再設出并求得各個點的坐標,根據(jù)球的半徑|HB|=|HD|=R,建立關系式,即可求得球心的坐標、球的半徑以及球的體積.
例2.如圖3,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為23,LBAD=60°,將ΔABD沿對角線BD折起,使二面角A—BD—C為120°,則四面體ABCD的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解:
解答本題,要先根據(jù)菱形的特點以及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中線、高線、角平分線三線合一,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與例1不同的是,此時z 軸不在平面ABD 內,是與AA1平行的.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后,便可根據(jù)球的半徑相等,即HA=HB= R ,建立關系式,即可求得球心的坐標.
例3.在三棱錐 S - ABC 中,ΔABC 是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ΔSAB 是以 AB 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二面角 S - AB - C 的大小為60°,則該三棱錐外接球的表面積為""" .
解:
在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時,除了要確保三條垂線交于一點,還需盡可能地使更多的點落在坐標軸上,或者坐標平面上,這樣有利于快速求得各個點的坐標,簡化運算.對于本題,為了使更多的點落在坐標軸或者坐標平面上,需以平面 ABX 為 xOy 平面來建立坐標系.
例4.
解:
由于 ABCD 為等腰梯形,所以可根據(jù)其特點,以 CD 的中點為坐標原點,以 CD 為 x 軸,OM 為 y 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這樣便可快速求得各個點的坐標,并在平面 ABCD 內,利用平面幾何知識求得 S點的坐標以及球的半徑.
用坐標法求解三棱錐的外接球問題,關鍵在于如何建立合適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并準確求出三棱錐各個頂點的坐標,然后利用球心到各個頂點的距離均相等的性質建立等量關系,進而求出球心的坐標和球的半徑.通過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將幾何問題轉化為代數(shù)問題,成功實現(xiàn)數(shù)形之間的轉化,這樣便能大大降低解題的難度.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鐵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