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泳是一項十分特別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內容,能夠提高學生進行體育健身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思想。然而從當下高校大學生游泳課教學情況來看,存在游泳課時難以保證、學生實踐水平低、理論知識匱乏、教學方式欠缺合理性等不足。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游泳課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綜合游泳水平,本文針對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相應的優(yōu)化路徑。
[關鍵詞]高校;游泳教學;現(xiàn)狀;優(yōu)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08.034
引言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進一步實施,吸引了許多民眾參與到游泳健身活動當中,有效推動了各項健身政策的貫徹落實,逐步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水平[1]。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將游泳文化不斷發(fā)揚光大顯得十分有必要。近幾年,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為此付出了許多的努力,投入了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希望能夠借助高校教育平臺實現(xiàn)游泳運動的推廣與發(fā)展。然而,當下在開展游泳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教學思維與教學方式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能夠將學生視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只是將游泳運動看成是終身體育、體育強國的有效途徑,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游泳運動缺乏良好的興趣[2]。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游泳教學效果,本文重點分析了現(xiàn)代大學生游泳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改善高校游泳教學質量的途徑,以期為推動高校游泳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幫助。
一、高校學生游泳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游泳課時難以保證
高校在開展游泳課教學時,往往會因為環(huán)境溫度、地區(qū)差異等相關因素造成課程不能夠順利、持續(xù)的開展下去,一些高校沒有建設自身的附屬游泳館,造成實際規(guī)劃的課時數(shù)非常少;一些高等院校對游泳課持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沒有加強對游泳課的宣傳,導致學生對游泳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對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也不高;一些高校每學期只能夠參加屈指可數(shù)的幾次游泳課,并且以游泳課理論知識教學為主,卻很少有機會進行實踐練習,導致許多學生認為游泳課學習沒有較高價值,長此以往學生對游泳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低,難以建立較強的學習自信心。受諸多因素影響,都難以有效改善游泳教學質量,對高校游泳課長久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
(二)學生實踐水平低,理論知識匱乏
當下絕大部分大學生不能夠全面掌握基本的游泳知識,同時對游泳項目的運動特性、方法等了解不深入,從而造成學生在參與游泳課教學時不能夠建立科學的自救意識和安全意識,不利于提高游泳教學的效果與全面性,降低了學生學習游泳運動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領悟相關基礎性的游泳技巧[3]。特別是一些剛接觸游泳課的學生,既沒有豐富的游泳理論知識,也不具備較高的實踐水平,不能夠快速吸收與理解老師講授的游泳知識與技能,從而導致在參與到游泳活動中時體會不到其擁有的“形體魅力”和“運動藝術”,久而久之逐漸降低了學習游泳的興趣[4]。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主要是由下列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來自北方的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接觸不到游泳,對游泳運動較為陌生,無法較好的提高自身的游泳技能;二是一些成長環(huán)境較好的學生可以較好掌握水性與基礎游泳技能,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理論知識學習,沒有形成良好的安全防護意識。所以,高校在開展游泳課教學時,要注重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素養(yǎng),尤其是救護與防范知識,只有確保游泳課教學的安全性,才能夠確保其能夠穩(wěn)定開展。
(三)教學方式欠缺合理性
一些老師在開展游泳課教學活動過程中,均是從技術動作的指導方面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與指導,比如讓學生在岸上進行游泳動作練習,在手臂滑動的同時腿部發(fā)力往后蹬。盡管學生在岸上已經(jīng)能夠完美掌握動作要領,然而在實際進入到泳池之后卻不能夠很好的實現(xiàn),這是由于學生的水感與水性不好,并對水有著較強的恐懼心理。當下許多高校游泳課教學仍未能夠給出良好的處理策略,導致游泳課教學質量難以有效提高。此外,由于高校游泳場規(guī)模有限,游泳課教師人數(shù)不多,面對大規(guī)模的學生群體,老師只能夠采用集體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觀看老師游泳動作之后進行分組練習,在這種情況下難以照顧到每位學生,不能夠在其練習中給予良好的指導,難以因材施教。受此影響,一些游泳能力弱、對水有著較強抗拒心理的學生更加不愿意下水練習,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并容易引發(fā)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而對于一些喜好游泳、具有良好游泳能力的學生,往往難以突破自身瓶頸更上一層樓,對學生長久發(fā)展產生不利影響[5]。
二、提高高校游泳教學效果的路徑
(一)增加游泳教學課時數(shù)
當下許多高校都建有自身的游泳館,然而在開展游泳課教學過程中,由于游泳課課時規(guī)劃不科學、授課時間十分緊張等問題,難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游泳是一個擁有很強技能性的運動,依托短期的教學和練習往往不能夠取得較高的教學質量,并且難以讓大學生充分體會到游泳運動自身的魅力。所以,高校要注重游泳課程教學,盡可能的延長游泳教學時間,科學規(guī)劃課時數(shù),依托提高游泳課程教學時間,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生活中獲得放松的時間,降低疲勞感,讓其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另外,高??梢栽?—8月期間組織開展游泳比賽,要求各個年級學生都要參與,從中選拔出游泳水平較高的學生參與競賽,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與以往教學方式相比較,通過游泳比賽,一方面可以更好彰顯出體育精神的競技性與合作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游泳教學時間、激發(fā)學生參與到游泳教學中的積極性。
(二)注重游泳基礎知識講授
學生在開展游泳運動之前,首先要了解與掌握相關游泳基礎理論知識,尤其是安全方面的知識,高校應當通過分析與歸納線上線下教育資源大力宣傳游泳運動中的各項基礎知識、注意點以及技能關鍵點等,比如依托校園宣傳欄、廣播、專題講座以及官方公眾號等途徑,加強學生對游泳運動基礎理論知識的領悟,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救與營救水平,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識[6]。但是在實際進行游泳基礎理論知識講授時,老師首先要全面準確把握學生中出現(xiàn)的思想問題,知道學生在游泳運動項目中的知識盲區(qū),依托將典型案例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不了解游泳安全常識與基礎理論知識的不利影響;此外,在創(chuàng)設游泳課教學方案時,老師需要結合院校自身情況與學生的實際狀況,講解游泳運動的原理,依照學生的理論水平規(guī)劃課程內容,合理設置游泳課程教學知識的深度,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與培養(yǎng),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與實踐練習的融合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游泳綜合能力;另外,高校還應當要注重完善游泳教學考核評估體系,老師要正確認識到不同學生的水平差異,構建多樣化考核評估體制,同時依托考核體系制定合理的分層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參與到游泳運動中的積極性。需要特別留意的是,老師應當將學生視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依照學生的實際需求與教學目標,構建與之相匹配的考核內容,實現(xiàn)以評促學。
(三)引入新型教學方法
自高校開設游泳教學以后受到了大學生的廣泛喜愛,許多學生都報名了游泳課程[7]。從現(xiàn)階段高校游泳課教學情況來看,游泳課程教學存在的最重要問題便是學生個體水平的不同,以往采用集體式教學方式往往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現(xiàn)學習速度慢、掌握不扎實、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為了能夠有效改善這一情況,引入分組教學方式顯得十分重要。依托將分組教學法應用到游泳教學當中,能夠有效契合課程標準中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8]。
在開展游泳課程教學之前,老師要準確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重點涵蓋學生的體育能力、身體與心理素質以及游泳水平等。在此基礎之上將班級學生劃分成3個小組,分別是基礎組、進階組與實力組,當學生沒有一定的游泳基礎、水性不好同時對水有較強的抗拒心理時,將其放入到基礎組中;當學生已經(jīng)掌握相關游泳基礎技巧,同時不害怕下水,將其放入到進階組中;當學生擁有良好的水性,同時學會了蛙泳動作,將其放入到實力組中。在規(guī)劃游泳課教學內容時,老師可以引入游泳健身、競賽等相關元素,一方面可以提高游泳課程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逐步改善游泳課程教學效果。
另外,在開展游泳課教學時既要讓學生掌握相關游泳技能,同時也要注重將自救技能傳授給學生。在實際進行游泳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將溺水救助的方法講解并演示給學生,之后讓學生進行實踐練習。在教導學生拖帶溺水人員時,老師需要將多種拖帶方法傳授給學生并親自示范,更好豐富大學生的自救技能。此外,在開展拖帶技術教學活動之前,老師需要依照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小組,有針對性的規(guī)劃教學內容。依托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內容,充分調動大學生學習游泳課程的積極性,逐步改善游泳課程教學質量。
(四)改進考核評估手段
高校要想有效改善游泳課教學效果,規(guī)劃科學合理的考核評估手段十分有必要,幫助學生更好達成學習目的。需要結合每位學生的身體水平、性別以及體育綜合素養(yǎng)等,構建健全完善的考核評估體制;老師也需要引入當代新型教育理念,使得考核標準能夠充分滲透到每次課程的教學目標中,幫助學生在游泳課學習中制定確切的目標,從而更好領悟各項游泳技能,并在進行游泳課考核評估過程中秉承自信和樂觀的心態(tài)。
另外,老師在考核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時,既要關注學生對各項游泳技能的掌握情況,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水平提升幅度等進行科學評估;同時引入過程性考核手段,第一時間察覺出游泳課程教學中的不足,及時優(yōu)化教學內容與方法,不斷改善游泳課程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高校游泳課教學存在較多的不足,既阻礙了當代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也不利于高校穩(wěn)定發(fā)展。為此,要增加游泳教學課時數(shù),注重游泳基礎知識講授,引入新型教學方法,改進考核評估手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游泳教學環(huán)境,推動高校游泳課教學穩(wěn)定高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軍鋒.核心穩(wěn)定力量訓練在普通高校游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27):38-40.
[2]張博棟.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公共體育課游泳教學改革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4):10-11.
[3]宋宥晶,于克巍.高校游泳教學中大學生恐懼心理的成因及應對措施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6):49-50.
[4]左宇飛,葉東惠.“合作學習教學法”在普通高校游泳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7):125-126+67.
[5]劉強.體育強國視域下體育素養(yǎng)融入高校游泳教學策略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6):76-79.
[6]林海強.高校體育教學困境與教學改革探討——以游泳課為例[J].給水排水,2022,58(2):185.
[7]賀成靜,楊蕊竹,鄭密,等.課堂革命視閾下高校游泳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28):170-173.
[8]劉添悅.高校游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解決路徑探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5):85-87.
作者簡介:吳子涵(2002.5-),男,漢族,福建福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