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飛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堂活動的推進,教學有效性成為各科教師想要達到的目標。而要想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率,需要依照新課標理念進行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盡可能收獲最大的效果。高中生物學科中包含很多實驗內容,教師應對實驗教學有足夠重視,從實驗角度出發(fā),幫助高中生提高動手實踐能力,進而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
關鍵字:新課標? 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有效性? 提升
前言: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內容都與實驗有關,相關生物知識會在實驗中得到證實。因此,教師應順應新課標所提倡的要求,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完成生物學習目標,進而提升實驗教學有效性。
一、借助微課預習,豐富學習體驗
在我國科技飛速發(fā)展背景下,催生了更多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手段,其中就包括借助微課輔助教學功能,使教學更具有效性。教師可以將實驗教學資源整理成視頻形式,并利用其短小精悍、簡單實用、自主性強的碎片化管理特點,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而且還能極大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如能將其運用在學生預習中,定會使他們在課堂上有更出色的表現(xiàn),繼而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教學中,由于實驗中涉及到的材料和器材較多,實驗過程也較為繁瑣,可能有些學生一時半刻掌握不到位。教師就可以將整個實驗中的重點內容濃縮為微課視頻,給學生直觀展示材料用具、方法步驟,并將學生需要討論的內容一一羅列出來。但微課中沒有體現(xiàn)出實驗結論,這便需要學生自己在真正的實驗中自己解決。借助微課讓學生進行預習,給學生打造更寬松、優(yōu)質的學習氛圍,不僅使學生在后續(xù)實驗課堂準備工作做的更足,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實驗知識的自覺性,也為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做好鋪墊。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倡合作探究
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質量。結合當前教學實際情況,教師普遍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提升實驗教學有效性,強化學生對所學生物內容的認知。
例如,在做“影響酶活性的條件”這個實驗時,教師可以采取分組探究實驗問題的方法,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力量。在實驗之前,教師可以先讓組內學生互相交流有關實驗的一些問題,再針對問題提出假設,并說明假設的依據(jù)是什么,將這些假設都記錄下來。之后再讓各組學生制定實驗方案和準備實驗材料,在實驗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實驗過程,并做好記錄。接著進行分析結果階段,讓組內學生互相探討自己的假設是否得到證實。最后進入全員交流,和其他小組學生共同交流過程和結論,再進一步探究教材中除了溫度和PH以外,還有哪些條件能影響酶的活性。教師在課堂上創(chuàng)新應用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使學生體會到團結協(xié)作的快樂,同時也深度掌握教材實驗知識,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三、合理評價實驗,提高學習信心
在實驗結束后,教師應對學生在準備階段、操作過程、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和分析結論的過程進行必要的評價。需要針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良好行為進行激勵式的評價,而對表現(xiàn)遜色的環(huán)節(jié)提出改進建議。通過完善評價機制,可以使學生更規(guī)范的完成實驗,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生物實驗的信心,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例如,在“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中,教師可以針對教材上的問題讓學生首先進行假設,然后再準備實驗器材和設計實驗步驟,最后讓學生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在學生實驗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針對具體每個實驗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在假設階段,可能有的學生假設合理,但有的卻不合理,針對合理的假設,教師可以提出表揚;而針對不合理的假設,教師可以突出他們的思考過程評價,首先對他們的認真思考進行鼓勵,然后再委婉提出不合理之處,這樣學生在在做后續(xù)的很多實驗時也能提高自信心。其他過程可以從學生配合默契程度、互幫互助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如此方能凸顯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結論:
實驗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在實驗教學中學生能生動、形象地理解生物知識重難點,而且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生物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積極探尋符合高中生學習特點的教學策略,采取借助微課預習、提倡合作探究、健全評價機制等手段,在增添生物教學趣味性的同時,也為提高教學有效性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