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各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采取合理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加強學生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鑒于此,本文主要基于高中物理教師視角,就如何高效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 生活化教學? 實施途徑
引言
針對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我國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具體要求。物理是一門有著較強綜合性的學科,通過物理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同時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也可以起到推動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固化,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影響到物理學科教育價值的體現(xiàn)。而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策略,倡導將學科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有著較高的教學指導價值。將其運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能夠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提供全新視角,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水平的提升。因而高中物理教師應加強對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意義
高中物理是對初中物理的進一步升華,因而不論是在難度還是在深度上有所提升,這也使得部分高中生難以適應,在物理學習中存在一些困難,導致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不高。[1]雖然高中物理知識有著一定難度,但實際上其中很多內容都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體現(xiàn)和應用,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將抽象物理知識通過具體的生活事例或場景呈現(xiàn)出來,可以有效降低物理學習難度,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并且當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或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也可以讓學生真切意識到物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途徑
(一)新課導入生活化
雖然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知識點都是經過高度精煉和概括的,有著較強理論性和抽象性,但其實這些內容都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將一些學生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物和場景引入到課堂中,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導入效果。因此,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經驗,采取生活化導入方式,強化導入效果。以“電池電壓、容量”這一探究活動為例,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導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經常使用到電池,如遙控器。電子產品等,電池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污染著環(huán)境。因此,我們要想辦法將生活中的廢舊電池變廢為寶?!盵2]在此導入下,激發(fā)學生對核心知識的探究興趣。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分組實驗,引導學生對電池的放電性質進行探究,對電壓、電容的測量形成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礎上設計電池變廢為寶的方案,促使學生將理論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提升教學效果。
(二)概念教學生活化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大量抽象的物理概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將這些概念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理解和記憶。但在這一過程中,部分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導致無法有效對物理概念形成深刻理解。為此,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先去解釋和解決生活問題,并將解決問題時所用的思想方法遷移到物理概念的學習和理解中,強化學生對物理概念的認知。以“電場強度”這一物理概念為例,由于該物理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會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在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設計這樣的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無法看到風,但卻可以感受的到,通常我們會如何測定風的強度?”學生回答:“通過觀察物體來測定風力強弱?!苯處熇^續(xù)提問:“物體面積與所受風力存在什么關系呢?”學生回答“正比例關系?!苯又處焺t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一思想方法遷移到電場強度的物理概念上,便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物理實驗生活化
實驗是學生學習和探究物理知識的重要手段,物理實驗的有效開展,對于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為此,教師則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實現(xiàn)對物理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物理實驗水平。[3]以“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物理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周圍的生活物品,設計和開展物理實驗,仔細觀察自由落體運動,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數據的分析,總結自由落體運動的特征和規(guī)律,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有著較高實用性和可行性的教學策略,尤其是對于高中物理教學而言。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夠將物理知識化繁為簡,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提升學生物理學習水平。因此,高中物理教師應意識到這點,并根據學生認知特征,精心設計生活化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將物理學習和實踐應用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亞琴.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探索[J].高考,2020(14):139.
[2]謝麗華.基于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分析[J].高考,2020(10):87.
[3]尹秀輝.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J].求知導刊,2019(3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