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211100) 邱子欣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睂W生掌握數學學科知識能促進邏輯思維的發(fā)展,提升數學綜合素養(yǎng)。小學階段,期末復習是一個學期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對復習大都是興趣使然,難以全神貫注地去進行復習。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復習的興趣,實現復習教學提質增效的目標,是教師要重點思考與探索的問題。“雙減”政策下,復習期間進行大量的題海練習已不切合實際,教師要探究新的、適合學生的復習教學策略。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期末復習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復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將本學期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整合,還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復習教學效率。因此,在低年級數學期末復習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策略。
時代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教育教學發(fā)生了許多變化,各種教學策略也應運而生。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采用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率的策略進行教學。特別是期末復習教學,由于都是已經教學過的知識,所以教師會省略知識點講解的環(huán)節(jié),直接進行知識回顧、計算練習,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新授課時的熱情,注意力相對于新授課而言并不集中。然而,在一節(jié)課時間內,教師所講授知識點的密度和容量卻比新授課時多了許多。如果不能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復習教學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就現狀而言,數學期末復習課上,大多數教師僅帶領學生進行大量的計算、解題,忽略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影響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同時,這樣機械的、枯燥的重復性練習,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熱情。在低年級數學期末復習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進行基礎的計算、解題練習,還要引導學生將一冊所學的知識點融合、串聯起來,使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完整的思維框架,并能根據各單元的設計邏輯進行歸納與整理,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基礎。
基于這樣的背景和“雙減”政策的實施,在低年級數學期末復習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就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在知識梳理、思維拓展等方面,為學生提供便捷、有效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學階段,學生不僅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主干學科,還要學習科學、道德與法治、音樂、體育、美術等綜合學科。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精力有限。如果教師一直使用傳統的“一言堂”方式進行數學期末復習教學,不僅會導致課堂學習氣氛枯燥乏味,難以激發(fā)低年級學生進行復習的興趣,還會引發(fā)學生對期末復習的抵觸情緒,大大降低期末復習教學的效率。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將抽象的文字性知識轉變?yōu)樾蜗笾庇^的圖形性知識,既能激發(fā)學生復習的興趣,有助于學生集體注意力,又能直觀呈現數學學科知識之間的邏輯性與連貫性,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復習教學蘇教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表內乘除法”時,大多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不愿意進行復習。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表內乘除法”為思維導圖的中心,把“表內乘法”“表內除法”作為兩個一級主題,將其中的“認識乘法”“乘法口訣”“認識除法”“用口訣求商”等內容作為二級主題,以圖像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當然,思維導圖的呈現形式多種多樣,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畫法。創(chuàng)新設計的知識圖像,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使學生對復習內容產生更多的思維碰撞,實現查漏補缺的目標。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的學科,具有嚴密性、抽象性等特點。如低年級的數學教材,一冊教材中知識點的編排呈螺旋式上升,多冊教材中的知識點也需要溝通聯系,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奠基。基于此,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線條、箭頭、括線等多種符號繪制思維導圖,直觀地呈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融會貫通。
例如,復習教學蘇教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圖形與幾何”時,教師將繪制思維導圖的大致框架呈現給學生,鼓勵學生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這樣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標準要求,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復習,溝通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心理學認為,動機是激發(fā)和維持有機體的行動,并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部驅力。一堂課的起始,即它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用思維導圖進行課堂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與學習情緒有重要影響。在低年級數學期末復習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可提高學生復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探究、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深刻記憶與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
例如,蘇教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100 以內的加減法”的復習教學,當中的絕大部分練習以生活實際為素材。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復習教學中,教師以思維導圖為中心,結合生活實際中的例子,將數學問題生活化、實際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解題、練習,獲得較好的復習效果。
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能力處于形成和發(fā)展的階段,大多數學生不具備獨立自主進行期末復習的能力,對自己一學期所學當中存在的不足也沒有明確的認識。學生在新授課時雖然可以較好地理解所學知識,但是課后很快就會遺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腦海里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各個知識點在腦海中是分散的、零碎的,缺乏條理性。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具有激發(fā)學習興趣、知識梳理等作用。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科的增加,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接觸思維導圖的機會也逐漸增多。因此,在期末復習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學生初識思維導圖時,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會學生讀圖、識圖的方法,提高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
例如,復習教學蘇教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下冊“圖形與幾何”時,教師先從標題出發(fā),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復習內容和目標。接著,將“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厘米和米”“觀察物體”“實踐操作”四個內容作為一級主題繪制思維導圖。然后,確定一級主題后的二級主題,也就是所涉及的基礎知識點,引導學生回顧已學內容。最后,整體梳理思維導圖,將圖中的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加深學生對“圖形與幾何”知識的記憶,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
教師引導學生讀圖、識圖,這是傳統意義上單向知識傳輸的過程。在學生能完整閱讀思維導圖的情況下,教師可指導、啟發(fā)學生自己繪制思維導圖,也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喜聞樂見的動畫片人物繪制思維導圖,這樣能使思維導圖的內容更加豐富。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可以促使學生主動輸出腦海中的數學知識,極大地促進學生的自我思考,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以蘇教版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的期末復習教學為例,課本設置了四個復習課時。在前兩個課時中,教師引導學生讀圖、識圖,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維導圖的能力。在后面兩個課時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繪圖能力。同時,教師結合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及時點撥學生數學復習的方法。通過實踐,相信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思維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研究發(fā)現,在期末復習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使學生對整冊教材的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牢固,對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與解決問題,這對低年級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低年級數學期末復習教學中,甚至是各個單元的復習教學中,教師可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繪制并運用思維導圖,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
將思維導圖引入期末復習教學中并加以運用,不僅能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復習教學的效率,符合“雙減”下提質減負的要求,可謂一舉幾得。同時,能促使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進一步內化,在學以致用中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根據復習教學的內容,適時運用思維導圖,并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但是,低年級學生畢竟有著不同于中高年級學生的情感認知和發(fā)展特點,課堂上一味地讓學生發(fā)言,不僅浪費課堂教學時間,還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低年級數學復習教學中如何正確地運用思維導圖就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學生由同樣的教師所教、坐在同一間教室、上著同一堂課、學習同一本課本,但是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繪制出來的思維導圖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自主權,在引導學生認識思維導圖后,鼓勵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這樣,一方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便于教師了解每個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中發(fā)現自己學習存在的問題,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自我,復習與鞏固整個學期所學的知識。
在引入、繪制、回顧梳理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反饋必不可少。目前的數學復習教學,大多數仍以“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為主,即教師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以達到復習教學的目標。這樣的復習教學,由于學生不到自我發(fā)展的空間,所以自身的數學素養(yǎng)也難以得到提升。為此,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構建與學生平等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充分想象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以及同伴的鼓勵下不斷完善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通過教與學的交流反饋,增強思維導圖在期末復習教學中運用的效果。同樣,在一節(jié)40 分鐘的復習課堂教學過程中,單一的復習方式會讓學生難以進入學習狀態(tài)。因此,教師要多多鼓勵生生之間相互交流,開展小組合作,使學生之間發(fā)生思維碰撞,迸發(fā)出更多的思維火花。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確立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的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復習中有所收獲,真正鞏固所學的知識。
傳統的復習教學以計算、解題的練習為主,旨在提高學生解答習題的正確率。在復習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不少教師認為這樣能夠引導學生梳理已學的知識,滿足于實現“過程與方法”這一教學目標。然而,對于“知識與技能”這一目標在數學復習教學中的落實,不能單一地依靠思維導圖,因為復習教學同樣離不開相關的隨堂練習。因此,教師在復習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時,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學生提供適量的練習,促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提高理解與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樣也有助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實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期末復習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有著不同于傳統復習教學的優(yōu)勢,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在深化教學改革、“雙減”政策實施的大背景下,教師應當在探索中不斷發(fā)掘新的復習教學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讓學生能更好地運用數學這門基礎學科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