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陽
2022年8月,覃瓊燕對我說,她最近寫起了散文,想發(fā)給我看看。我一直以為她只擅長寫詩,一看作品大為驚訝,原來散文也像她這個人,純凈透亮,帶著一點兒空靈氣息和家鄉(xiāng)云開大山的山茶花的味兒?!兑坏斡偷募兌取?,她寫的是茶樹、茶果、茶油,也寫了自己熟悉的阿婆、母親、父親,還有三姑六婆,寫得細致,有溫度,體現(xiàn)了散文藝術的“純度”與“明度”。
純度,是指顏色的飽和度,顏色中有色成分的比例。散文的純度,我理解為作為散文應有的淳樸和真摯,淳樸和真摯的品質有多少,散文這種文體的純度就有多高。《一滴油的純度》里的“純度”是什么?是晶瑩,是通透,也是清潔,更是真摯。覃瓊燕用清靈的語言,寫出了她對母親、對阿婆、對父親,甚至對茶油——那種最真摯的愛。她以散文純真的情思、純粹的語言,體現(xiàn)了她對親人的純度、對故鄉(xiāng)的純度、對土地的純度??吹剿龑懙脑也韫鈿?,給茶籽翻曬,去茶籽殼,都會呼吸到淳樸的鄉(xiāng)情,簡單溫馨的童年時光。甚至那個“三姑”,雖說物是人非,親人生疏,但都感覺到質樸中的真摯。而通過堂叔側面講述的父親在桂林謀生的艱辛,雖然不是自己親眼所見,卻也敘述得繪聲繪色,畫面感很強,還原過往生活的真實色彩。再如母親在月光里去接榨油的阿婆,歸來時一高一矮兩個人影走回來的情景,阿婆用茶油煎糯米飯的噴香味道,視覺和味覺的沖擊力都很強,因而也像流淌的茶油一樣,可見可觸可嗅,提純了親情的味道。
再說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顏色的明暗強弱。散文的明度,我理解為含蓄、亮點和底蘊,就像調制一杯雞尾酒,烈度、顏色全由你,但要有個性特色。
這篇散文投稿給《廣西文學》后,覃瓊燕給我來信息說:“韋露老師說我的散文四平八穩(wěn),又過于輕盈,缺少含蓄深沉和創(chuàng)新,我本來還以為寫得穩(wěn)才好。”我說,人走路追求穩(wěn),文章卻忌諱四平八穩(wěn),“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穩(wěn)非好事,就像面對一根四方木,你拼盡全力推不動,你用刀斧削掉棱角,用腳輕輕一推,它就滾下山了。你完全可以用詩的語言、寫詩的思維和寫詩的手法處理,萬物信手,空靈含蓄,為什么在散文寫作上沒有注意吸收寫詩的優(yōu)勢呢?
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這篇文字。她寫她阿婆的媒人公,因為高血壓想吃茶油,五公長了疹子要用茶油,阿婆都大方地施與援手,毫不吝嗇,并且?guī)坠P就勾勒出了平日里寓于這些鄰里老人之間的和諧情感;她寫三姑姐妹令人扼腕的人生,阿婆在屋廊下敲茶籽殼,則天然而透亮、含蓄而詩意;她寫自己懷孕期間肚皮癢用點茶油一涂就好,茶油代替了護膚品,避免了妊娠紋……點點滴滴,打造了自己的文本亮點,散文的底蘊深意自然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