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屹立
(西安翻譯學院體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105)
運動APP 作為智能手機裝機必備的軟件,已經得到了眾多使用者的青睞,主要原因還是通過使用運動APP 關聯(lián)的微信運動、相關的手環(huán)、手表等設備都可以實時的檢測到自己的運動量,包括心率、血氧、消耗熱量、運動時長等內容。在高校大學生中常用APP 的調查中占比達到第二位,通過調查得知,學生利用運動APP 的主要用途是來提升自我的身體素質水平。結合高校在開展體育工作時,圍繞高校體育課內、外和校內、外都在積極進行著體育教學訓練工作,除課堂上體適能教學外,課后的“體育作業(yè)”成為學生們參與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的重要途徑,在借助運動APP 的幫助下,學生們的運動健身效果明顯得到了提升。因此,本研究根據(jù)運動APP 對西安翻譯學院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進行探索,目的找尋幫助大學生提升體質健康辦法,幫助大學生們建立起科學的運動健康意識。
研究對象為大學生使用運動APP 提升身體素質的探索,調查對象為西安翻譯學院大一、大二共1053 名學生(女大學生854 人,男大學生199 人)對運動APP 的使用,來找尋科學技術對高校體育教育及大學生體質健康的促進的辦法。在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手段對文章進行了文獻資料、數(shù)據(jù)等相關材料的收集,為本研究做出全面的基礎保障。
運動APP 隨著手機應用的開發(fā)和應用,科學技術逐漸進入大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中,在高校的體育教學、訓練過程中經常會有運動APP 參與的身影,運動APP 作為一種指導、訓練、健身的運動應用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歡.因此,西安翻譯學院在公共體育課和課后活動中選擇了利用運動APP 來配合體育教學來促進學生們身體健康水平,監(jiān)督學生們課后日常運動打卡情況。
運動APP 的種類非常多,功能也不大相同,存在較大差異,但基本都包含有對運動時間、熱量等因素的監(jiān)測,基本運動模式有快走(戶外走)、慢跑(戶外跑和是室內跑)、游泳等一些運動。所以大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鍛煉需求,會選擇不同的運動模式及方法。大學生常選用的主要運動APP 有:各品牌手機自帶的運動健康及應用商店中的運動APP(不同品牌的手機,擁有的運動APP 數(shù)量和類型略有不同);配合運動手環(huán)的運動APP 應用;利用騰訊qq中的運動應用和支付寶中的運動小程序等。通過對西安翻譯學院大學生運動APP 選擇調查可以看到學生大多選擇手機自帶運動健康APP 人數(shù)約占到74.26%,配合運動手環(huán)使用運動APP 的同學約占到15.47%,利用其他運動APP 的同學約占到10.16%。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得知,學生們都覺得手機自帶的運動健康APP 比較方便,軟件之間的關聯(lián)性比較好,能夠滿足日常的運動打卡和訓練需要,所以不會額外地選擇其他的運動APP。
通過大學生對運動APP 的使用情況可以間接地反映出運動APP 對大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促進作用,通過對西安翻譯學院大學生的調查得知,大學生在使用運動APP 時一般分為兩個時間段,分別為體育課上和課后活動中。課堂上對于運動APP 的使用一般用于跑步定位、計時、運動消耗熱量等,監(jiān)測學生們在本次課程中完成運動量的情況。教師通過手機APP 的監(jiān)測可以有效地了解學生本節(jié)課的完成教學內容情況和運動情況,通過對運動情況的評價對下次課程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在保障學生完成達標運動量的同時,實現(xiàn)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逐步提升。
在課后,大學生對于運動APP 的應用是根據(jù)體育課后作業(yè)的安排和自己的健身需求來決定的,一般多采用運動APP 中的操課內容來進行鍛煉,一般采用這種鍛煉方式的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多,女大學生約占到調查人數(shù)的53.56%,男大學生約占到調查人數(shù)的4.74%。利用運動APP 跑步、健走、自由訓練的人數(shù)約占到調查總人數(shù)的58.30%,其中女大學生約占到45.39%,男大學生約占12.91%,但從數(shù)據(jù)上來看女大學生的參與度較高。這主要是因為,調查的男、女大學生性別數(shù)差距較大。從性別占比來分析,男生68.34%的參與比要高于女大學生的55.97%。
通過對使用情況的調查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學生對運動APP 的需求情況,通過頻次和時長的調查,可以有效、明確地顯示出學生對運動APP 的日常需求情況。經調查統(tǒng)計,西安翻譯學院大學生在每周使用運動APP 的頻率超過4 次及以上的人約達到64.48%,使用2-3 次的約占到28.87%,使用0-1 次的人占到6.55%。單次使用時長在1h 及以上的人數(shù)約在17.7%,時長在一般是45min-1h 的人約占到44.91%,30-45min 的人約占到29.81%,使用30min 及以下的人數(shù)約有7.40%。經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后發(fā)現(xiàn),使用頻率在2-3 次的同學中,單次使用時長在45min-1h 左右的人數(shù)最多,男大學生占比高于女大學生。
西安翻譯學院公共體育課根據(jù)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要求,提升了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達標標準,在課程內容設置中加大了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內容,為了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和調整適合學生體能的教學方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體能訓練和運動APP 參與的運動檢測監(jiān)測的課程內容設置,一般在課程中,教師會根據(jù)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身體素質提升的變化,來對體能素質內容做出適當調整,對于運動APP 的監(jiān)測,則是在實踐運動過程中,采用手環(huán)或運動APP 的形式來監(jiān)測學生們的運動時長、熱量消耗、運動量等運動因素。為了能夠更明顯地體現(xiàn)運動APP 對學生體質提升的效果,在開課初期參照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對學生們進行了一次體質健康測試。使用前,總體的體質健康達標率達到90.5%,從單一項目上來看,男女大學生存在較大區(qū)別,如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男)、800m(女)、1000m(男),所以針對大學生體質的提升還存在較大空間,在這個基礎上圍繞體能素質訓練,在課上及課后活動中都有布置一定量的運動打卡,主要有:力量、耐力、柔韌素質等練習,同時針對不同的身體素質的學生,能夠做到有針對性地指導,采用適量的課后運動方案,幫助學生完成課后的身體素質鍛煉,完成課后體育作業(yè)。通過不斷地改善和調整,在學期末對學生再次進行體質健康達標測試,總體成績均有提高,特別是800m 和1000m 的測試結果,總體達標率提升至93.4%。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運動APP 參與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環(huán)節(jié)中主要作用是用來檢測學生的運動量,或者成為學生課后完成運動打卡的記錄方式及學習用的工具,運動APP 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課上及課后活動中學生對運動學習、訓練及監(jiān)測的功效,但是在詳細的監(jiān)測過程中,不能進行全面監(jiān)測,只能夠客觀地體現(xiàn)出系統(tǒng)設置的規(guī)定時間內的大概運動量和消耗量,不能監(jiān)測不同運動強度下學生的運動量和消耗量的問題。同時,對于不同性別的男、女大學生而言,運動消耗也是存在較大差異,而系統(tǒng)也只能給出一個大概、中性的運動評價,所以在通過加測運動強度的方法來評價運動量的多少以及反饋學生的運動能力問題還存在一定的牽強。所以,想要達到運動監(jiān)測的手段,還需要對運動設備或運動APP 等設備進行專業(yè)的研發(fā),讓運動監(jiān)測能夠實現(xiàn)實時監(jiān)測評價,能夠體現(xiàn)不同性別間的運動差異。
在課上及課后的體育鍛煉中,學生能夠遵照教師的教學及訓練安排,進行科學合理的學習訓練內容,如果存在不正確的地方,也能夠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這就是面授課程的優(yōu)勢,也是讓學生掌握正確運動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形成運動習慣的主要過程。在課后大學生依靠運動APP 進行訓練的時候,則是憑借自己的意識來進行學習和鍛煉,是否正確,則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也沒有這一方面的指導,全部依靠學生對動作的理解進行學習和鍛煉。因此,在學生學習鍛煉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錯誤,如跑步姿勢、呼吸方式、擺臂的配合,動作發(fā)力的特點、力量練習的要點等內容。同時,如果動作學習不對,容易導致肌肉拉傷、肌肉酸疼、扭傷等一些常見的運動損傷,導致學生對自主訓練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反而適得其反。所以,在利用運動APP 參與體育教學或訓練時的指導環(huán)節(jié)中也是存在不完美的一面,不能夠全面、科學地給出大學生們在健身過程中的指導意見,造成學生對于運動APP 參與體育鍛煉的態(tài)度擺動比較大,需要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反饋的鍛煉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
通過調查后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在利用運動APP 參與體育活動的頻次和時間上多在2-3 次,時長多集中在45min 左右。根據(jù)體育課的課后作業(yè)的要求,要求學生們一周需要至少打卡4次,每次5km,慢跑或者快走都可以,或完成每周4 次45min-1h的左右的操課練習。每周根據(jù)教學任務的要求,會變換課后作業(yè)內容,但是通過對學生調查數(shù)據(jù)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實際每周的運動頻次和時長沒有完全按照課后作業(yè)要求完成,并且運動強度也達不到課后作業(yè)的要求。同時,由于學生個人的問題,還存在代打卡等行為的發(fā)生,就會導致體育打卡的效應與要求不符的情況,如果體育教師監(jiān)管不嚴格,學生們還會逐漸降低對自我的要求,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提高不明顯,提升效果不如預期的高。所以,就體現(xiàn)出在利用運動APP 參與運動訓練時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需要從考核、檢測、運動形式等方面緊抓對學生們的學習、訓練、健身的要求。
目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程度是通過大學生體質測試來進行評價,評價方式是通過測試的形式進行分值來對學生進行健康級別認定。結合大學生體質測試要求,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涉及力量、柔韌、耐力、彈跳、速度等素質方面,但是在運動APP 的課程內容中多是有氧運動、柔韌運動、耐力運動,對于耐力訓練的只存在監(jiān)測,指導性內容也是存在缺失,對于其他素質的鍛煉內容不具備明確的指向性,學生在選擇學習的時候一般都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很難針對身體素質的提升選擇合適的鍛煉方式。雖說在運動APP 在運動量監(jiān)測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對于體質健康的提升問題中也只能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需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改革,才能實現(xiàn)科技與體育教學訓練的完美結合。
通過調查可以看到,運動APP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參與度是相對較高的,但是由于運動APP 的類型、內容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并且,運動APP 的使用也只能滿足學生們日常體育鍛煉的需求,對于西安翻譯學院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提升標準還存在較大差距。所以,在對于運動APP 的產品開發(fā)研制中,更應該貼合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需求,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教學內容要求,設計出具有本院校特色的運動APP。這樣從需求的角度來研發(fā)運動APP 更具有時效性,更能體現(xiàn)運動APP 對于體育教學工作的支持,并能夠滿足當代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提升要求。
通過課上與課后活動中對運動APP 的使用,可以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有效保持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但難免有遺漏的地方,如果學生不能依靠自覺來完成這些教學訓練工作的話,那就達不到有效檢測,對于身體素質的提高就成為空談。所以,在通過檢測的手段來完成運動量的監(jiān)督時,就需要體育教師對學生課上及課后活動的運動量進行及時的查閱和登記,觀察學生們的體質提升變化,及時調整教學訓練計劃,通過系統(tǒng)的學、練形式加強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同時,還可以借助運動APP 優(yōu)秀的運動內容,對學生們進行體育課外拓展,讓學生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掌握更多時尚、流行的健身形式,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和運動熱情,全面推動大學生的健康體質行動。
正確的鍛煉方式、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鍛煉學習的成效,在調查中可以看到運動APP 的運動教學內容比較豐富,但都屬于錄播視頻,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多是采用監(jiān)測和模仿的形式開展,動作的完成情況及運動強度的安排情況都是根據(jù)學生自身的體能來決定。對于這種情況學生就會根據(jù)運動需求降低或者提高自己的運動量,設備并不能夠很好地開展檢測和指導工作,不能有效地開展糾錯指導,所以現(xiàn)場教學和指導就顯得尤為突出,就需要根據(jù)運動APP 的這一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工作。結合運動APP在課上及課后活動中的使用情況,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圍繞學生們日常關注和常用的運動訓練內容進行科學、正確的指導,避免學生在學習、訓練過程中發(fā)生錯誤及受傷情況的發(fā)生。可以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對指定的內容進行課前的引導、課后的使用輔導,盡量讓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完成運動訓練任務,滿足利用運動APP 進行運動監(jiān)測的同時,擴大學生們學習、訓練的途徑,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熱情,提高他們對體育終身意識的培養(yǎng)。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穿戴設備和運動APP 成為一體,也讓學生們日常接觸較多的電子產品,穿戴設備是更具備時效性、具體性的監(jiān)測設備,一般常用的有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信息,包含的運動類型從十幾種到上百種,包含內容比較豐富。高校體育運動除了課堂教學外,剩下的就需要大學生在課后按照課后體育作業(yè)的要求完成體育鍛煉任務,所以體育教師就需要加強學生利于運動APP 開展多樣化的運動訓練任務,加強學生對運動APP的使用,通過學生對有氧運動、器械運動等運動的參與和實踐,能夠大大地提高學生的鍛煉熱情,形成良好的興趣,逐漸養(yǎng)成他們自主運動的良好習慣,為長期有效的體質健康提升和保持打下堅實的習慣基礎。
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高校體育課程發(fā)揮重要作用,當然也不能忽視課后大學生們的體育鍛煉過程,所以在以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為前提的課內、外學習鍛煉外,更多的是需要結合當下社會流行的運動元素,結合運動APP 的使用,通過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對運動時間、熱量等因素的檢測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大學生們在規(guī)定時間內的運動情況,在完成運動任務的同時可以考查大學生通過運動量的積累達到對身體素質的改變,實現(xiàn)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通過大學生對運動APP 的使用進一步的提升自我身體素質的探索,發(fā)現(xiàn)通過使用運動APP 可以讓學生們產生良好的運動打卡習慣,能夠客觀地讓他們了解到運動形式的多樣化,讓運動成為生活和學習中的常態(tài)化,積極地促進學生們身體素質的提高,培養(yǎng)他們終身運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