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慧 王鈺怡 衛(wèi)冬梅 周夢艷
(1 嘉興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桐鄉(xiāng)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桐鄉(xiāng) 314500;2 桐鄉(xiāng)市農業(yè)技術培訓學校,桐鄉(xiāng) 314500;3桐鄉(xiāng)市崇福鎮(zhèn)農業(yè)經濟服務中心,桐鄉(xiāng) 314511)
西瓜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因其果肉清甜,具有解暑生津之功效,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西瓜的消費需求也發(fā)生了實質性轉變,逐步由數(shù)量型向質量型過渡。其中,小果型西瓜因具有小巧玲瓏、皮薄多汁、肉質鮮嫩、適合家庭消費等特點,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歡迎,高品質、小果型西瓜的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1-2]。
目前,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的西瓜生產以設施栽培為主,且多數(shù)種植大型西瓜,小果型西瓜的品種結構單一。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滿足西瓜市場的消費需求,筆者特引進了3個小果型西瓜新品種,以當?shù)刂髟缘男」臀鞴掀贩N‘小蘭’為對照,在春季設施栽培條件下,對各小果型西瓜品種的產量和相關果實性狀進行了綜合比較分析[3],以期篩選出適合桐鄉(xiāng)市種植的優(yōu)質小果型西瓜品種,從而豐富當?shù)匦」臀鞴掀贩N結構,進而為當?shù)匦」臀鞴仙a提供品種支持?,F(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參試小果型西瓜品種共4個,分別為‘蘭芯’(寧波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選育)、‘蘇夢6 號’(江蘇徐淮地區(qū)淮陰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選育)、‘蘇夢7 號’(江蘇徐淮地區(qū)淮陰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選育)、‘小蘭’(臺灣農友種苗公司選育)。
試驗于2022年在桐鄉(xiāng)市張繼東家庭農場的連棟大棚內進行。試驗設1個小果型西瓜品種為1個處理,共4 個處理,以‘小蘭’為對照(CK)。每處理重復3 次,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小區(qū)面積為20.4 m2。
4個小果型西瓜品種均進行起壟雙行、地膜覆蓋種植,畦寬為1.2 m,溝寬為0.5 m,于2022 年3 月18 日進行播種,4 月15 日進行定植,株行距為50 cm×50 cm。4 個小果型西瓜品種均進行單蔓整枝和人工授粉,并于主蔓第2 朵雌花處進行留瓜(第2朵雌花無法坐果的,在第3朵雌花處留瓜),每株只留1 個瓜,且坐果后,不進行打頂。4個小果型西瓜品種均進行水肥一體化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其他管理措施均與當?shù)匦」臀鞴铣R?guī)生產相同。
試驗期間,調查測定各小果型西瓜品種的生育進程、植物學性狀以及霜霉病和枯萎病的發(fā)病情況。成熟期,采收測定各小果型西瓜品種的產量,并對單果質量、果皮厚度、果實口感、果實大小、果形指數(shù)、果實糖度等性狀進行調查。
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Excel 進行統(tǒng)計,并用SPSS19.0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由表1 可知,4 個小果型西瓜品種均于2022 年3 月18 日進行播種,4 月15 日進行定植,全生育期在101~108 d 之間。其中,‘蘇夢7 號’的全生育期最短,為101 d;‘小蘭’(CK)的全生育期最長,為108 d。4 個小果型西瓜品種的第2 朵雌花開放至采收時間在34~35 d 之間,品種間差異不大。4 個小果型西瓜品種均未有霜霉病和枯萎病發(fā)生,抗病性均表現(xiàn)較好。
表1 不同小果型西瓜品種的主要植物學性狀及抗病性比較
由表2可知,‘小蘭’‘蘇夢6號’‘蘭芯’的果皮均為淺綠色、具細條紋,而‘蘇夢7 號’的果皮為深綠色、具細條紋;4 個小果型西瓜品種的果形指數(shù)均大于1,果實均為圓形;4 個小果型西瓜品種的果實覆紋條數(shù)均在16條及以上,品種間差異不大;4個小果型西瓜品種的果皮厚度在0.32~0.54 cm之間,其中,‘小蘭’(CK)的果皮最薄,果皮厚度為0.32 cm,‘蘇夢7 號’的果皮最厚,果皮厚度為0.54 cm;‘蘭芯’‘小蘭’(CK)的果肉均為黃色,‘蘇夢6 號’‘蘇夢7 號’的果肉均為紅色;4 個小果型西瓜品種的果實口感均為細甜,表現(xiàn)較好;‘蘇夢6號’‘小蘭’(CK)的果實不耐裂,‘蘇夢7號’‘蘭芯’的果實耐裂;4個小果型西瓜品種的果實中心糖度和邊緣糖度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其中,‘蘇夢7 號’的果實中心糖度和邊緣糖度均為最高,分別為11.48%和10.36%,均極顯著高于‘小蘭’(CK),‘小蘭’(CK)的果實中心糖度和邊緣糖度均為最低,分別為9.20%和7.80%。
表2 不同小果型西瓜品種的果實性狀比較
由表3 可知,‘蘭芯’的單果質量最重,為1.422 kg;其次是‘蘇夢6 號’,單果質量為0.998 kg;‘蘇夢7號’的單果質量最輕,為0.894 kg。‘蘭芯’的每667 m2產量最高,比‘小蘭’(CK)增產53.82%,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其次是‘蘇夢6號’,比‘小蘭’(CK)增產9.68%,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再次是‘蘇夢7號’,比‘小蘭’(CK)增產3.82%,但增產不顯著。
表3 不同小型西瓜品種的產量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在春季設施栽培條件下,‘蘇夢7號’作為紅瓤小果型西瓜品種,在桐鄉(xiāng)市種植的綜合表現(xiàn)較好,表現(xiàn)為耐裂、全生育期短、糖度高、產量高、抗病性強、果實品質好,因此,該品種可在桐鄉(xiāng)市進行推廣種植;‘蘭芯’作為黃瓤小果型西瓜品種,在桐鄉(xiāng)市種植,其產量、糖度、抗病性等方面的種植表現(xiàn)也較好,該品種也可在桐鄉(xiāng)市進行推廣種植;‘蘇夢6 號’作為紅瓤小果型西瓜品種,在桐鄉(xiāng)市種植,表現(xiàn)為果皮薄、不耐裂,因此該品種不建議在桐鄉(xiāng)市進行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