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文閱讀教學是實施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嘗試,也是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學習任務群”理念的重要路徑之一。它以一個主題或一篇文章為立足點,在學生習得方法的基礎上,補充課外同主題的多篇文章或整本書,引導學生比較、推斷、質(zhì)疑、討論,梳理主題觀點及要素關系,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圍繞“大自然的奧秘”編排了4篇課文,既有描寫自然景物的古詩,又有描寫自然現(xiàn)象、介紹自然奧秘的短文和兒童詩。對于低學段學生而言,本單元文章語言生動、內(nèi)容有趣,富有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基于以上認知,筆者設計了“大自然的奧秘”組文閱讀課,具體的設計和實施路徑如下。
一、提煉主題,聚焦要素
組文閱讀教學與單篇閱讀教學相比,雖擴充了課堂容量,但也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聚焦單元語文要素,選擇適切的文本材料,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實現(xiàn)學生的大量閱讀、高質(zhì)量閱讀,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一年級到二年級的學習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從“嘗試找出課文中的一些明顯的信息”,到“借助圈圈畫畫提取文中相關信息”,再到“根據(jù)信息做簡單的推斷”;從“借助圖片,了解課文內(nèi)容”,到“借助關鍵詞句,了解課文內(nèi)容”,再到“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現(xiàn)了“提取信息”這一要素在閱讀理解方面的提升與深化,也為學生之后形成對文本內(nèi)容的整體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打基礎。根據(jù)“新課標”要求,結合學生實際,筆者將“大自然的奧秘”組文閱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進一步學習“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
2.通過朗讀,在語境中體會詞語運用的好處,積累詞語。
3.拓展閱讀,激發(fā)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圍繞主題,選取文本
組文閱讀教學,文本的選擇至關重要,教師應在兼顧教學目標和學情的基礎上,選擇縱橫古今、大開大合的內(nèi)容。如可以以作者為中心組文,也可以以作品的體裁為中心組文,還可以以寫作手法等文體知識為中心組文。
筆者認為“大自然的奧秘”組文閱讀課應與這一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相契合??紤]到二年級學生的接受水平,筆者確定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雷雨》《太空生活趣事多》三篇課內(nèi)文章和《走進大山》《小英子迷路》《仙人掌》三篇課外文章作為組文閱讀內(nèi)容。這組文章篇幅短、富有童趣,體現(xiàn)了大自然的神奇與魅力。教學中,筆者重在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奧秘,鼓勵學生將習得的閱讀方法用于實踐。
三、設計話題,提供工具
教師要精準把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在了解學情后為學生設計組文閱讀課主題??紤]到二年級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接受能力,筆者為本次組文閱讀課設計了以下核心問題:“大山里有什么?”“小英子用什么來辨別方向?”“文章介紹了仙人掌哪些部分的樣子和作用?”
同時,筆者還為學生提供了閱讀和表達工具,幫助學生訓練思維能力,提升表達能力。在思維訓練方面,筆者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厘清思路,理解內(nèi)容;在內(nèi)容表述方面,筆者為學生提供了表述支架以降低表達難度,幫助學生克服不敢表達的心理。
四、任務教學,落實要素
在確定教學任務、選取閱讀文本后,如何達成教學目標呢?筆者認為,要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主題化的學習任務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主閱讀、參與合作、體驗交流,最終達成教學目標?;谝陨险J知,筆者設計了以下五個任務推進教學。
任務一:激趣導入,揭示主題
筆者以視頻《奇妙大自然》導入教學,引導學生在觀看視頻中認識任勞任怨的工蜂、大自然的“清道夫”屎殼郎、能預報天氣的螞蟻家族,幫助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這樣的設計旨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揭示“大自然的奧秘”這一主題,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從而引出組文。
任務二:回顧課文,總結學法
筆者引導學生回顧三篇課內(nèi)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幫助學生總結提取信息的方法:找段落,畫句子,圈詞語。繼而帶領學生根據(jù)學到的方法,一起閱讀《走進大山》《小英子迷路》《仙人掌》三篇課外文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文章內(nèi)容,繼續(xù)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任務三:運用學法,自主閱讀
筆者出示自學提示,要求學生用學到的方法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提取到的主要信息,再補充完成學習單上的思維導圖,然后借助筆者給的支架說一說文章的內(nèi)容。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提取主要信息、完成思維導圖和表格、概括主要內(nèi)容,循序漸進地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落實了語文要素。
任務四:鞏固學法,拓展閱讀
有了以上訓練,筆者讓學生運用習得的方法,自主閱讀《走進大山》《小英子迷路》《仙人掌》并完成練習。這樣,從“發(fā)現(xiàn)學法”到“運用學法”再到“鞏固學法”,由扶到放,有梯度地展開教學,讓學生真正從“學過”到“學會”。
任務五:課后延學,學法遷移
通過“大自然的奧秘”組文閱讀教學,學生能夠圈畫關鍵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課后,筆者引導學生繼續(xù)閱讀《預報天氣的雨蕉》《星星帶我回家》《月亮婆婆和小魚兒》等主題相近的文章,讓學生得法用法,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組文閱讀課要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找出多篇文章的整合點,設計閱讀主題,提供切實可行的閱讀工具,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圍繞這個主題,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把課堂上所學的方法運用其中,從而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大田縣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