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對乳果糖與復方嗜酸乳桿菌標準化方案聯合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82例分成對照組、試驗組,分別給予復方嗜酸乳桿菌標準化治療、復方嗜酸乳桿菌標準化+乳果糖治療。比較療效、腸道菌群、胃腸激素。結果:試驗組比對照組療效好(P<0.05)。試驗組腸道菌群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胃腸激素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乳果糖與復方嗜酸乳桿菌標準化方案聯合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效果顯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腸道菌群及胃腸激素。
關鍵詞: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乳果糖,復方嗜酸乳桿菌,腸道菌群,胃腸激素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4.063
腸易激綜合征是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功能障礙性綜合征,以腹痛、排便習慣及性狀改變?yōu)槌R姲Y狀,具有病程長、癥狀反復特點,但是預后一般良好[1]。臨床上,按照糞便Bristol分型將腸易激綜合征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不定型。其中,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判斷標準為≥25%的排便為硬糞或者干球糞,糊狀或水樣糞<25%。便秘以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硬為主要表現[2]。臨床上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常用藥物是復方嗜酸乳桿菌,可以調節(jié)腸道菌群,改善腸功能紊亂。但是,單藥方案的整體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可能原因是患者的病情、病因不同,對藥物的耐受情況不同。為了獲得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需要采取聯合用藥方案。乳果糖可以通過調節(jié)結腸生理節(jié)律治療便秘,是一種緩瀉劑。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發(fā)揮出藥物協同療效,希望促進患者腸道菌群及胃腸激素改善,提高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82例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41例,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齡24-57(40.64±3.15)歲;病程1-5(3.02±0.24)年;體重指數20-24(22.34±0.15)kg/㎡。試驗組41例,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齡24-57(40.61±3.13)歲;病程1-5(2.96±0.23)年;體重指數20-24(22.31±0.16)kg/㎡。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3次/d,2片/次。連續(xù)用藥14d。
1.2.2 試驗組
給予復方嗜酸乳桿菌片+乳果糖,復方嗜酸乳桿菌片用法用量同對照組一致。乳果糖用法用量:3次/d,10mL/次。連續(xù)用藥14d。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療程開始前及結束后的腸道菌群變化。比較兩組療程開始前及結束后的胃腸激素水平。(1)臨床療效:每周排便5—7次,排便順暢,Bristol糞便性狀Ⅳ-Ⅴ型,記為顯效。每周排便3—5次,Bristol糞便性狀Ⅱ-Ⅲ型,記為有效。每周排便次數<3次,Bristol糞便性狀Ⅰ型,記為無效。療效=(顯效病例數+有效病例數)/病例入組例數×100%。(2)腸道菌群:比較腸道毛螺旋菌科、纖維桿菌科、彎曲桿菌科、瘤胃菌科檢出情況。(3)胃腸激素:測定胃動素、血管活性腸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胃動素、血管活性腸肽指標水平為計量資料(以x±s表示)。臨床療效、腸道菌群檢出情況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使用SPSS 25.0軟件通過t檢驗,χ2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P <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臨床療效
試驗組相比于對照組臨床療效更好,P<0.05,相關數據如表1所示。
2.2 腸道菌群變化
兩組患者療程開始前腸道毛螺旋菌科、纖維桿菌科、彎曲桿菌科、瘤胃菌科檢出情況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療程結束后,試驗組毛螺旋菌科、瘤胃菌科低于對照組,纖維桿菌科、彎曲桿菌科高于對照組,其中毛螺旋菌科與纖維桿菌科差異顯著(P<0.05),瘤胃菌科、彎曲桿菌科差異不顯著(P>0.05),相關數據如表2所示。
2.3 胃腸激素水平
兩組患者進行胃腸激素水平比較,療程開始前組間胃動素與血管活性腸肽水平相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療程結束后,兩組胃動素均提升,血管活性腸肽均下降,試驗組比對照組好(P<0.05),相關數據如表3所示。
3 討 論
腸易激綜合征作為一種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腹瀉型與便秘型較為常見,目前,針對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臨床上較多使用瀉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便秘程度,增加排便次數,減輕排便困難程度。但是,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程長、疾病反復,患者需要接受規(guī)范、長期的治療?;颊唛L時間使用瀉藥會給腸道健康造成直接影響,限制了藥物的使用。臨床實踐研究表明腸易激綜合征與人體的腸道生態(tài)有關,腸道菌群平衡被打破會引起腸道生態(tài)改變,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因此,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時可以從改善腸道生態(tài)方面入手,使用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進行腸道菌群調節(jié),補充有益菌,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本研究兩組比較臨床療效存在優(yōu)勢的一組是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提示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采取復方嗜酸乳桿菌標準化+乳果糖治療方案,獲得的療效好于復方嗜酸乳桿菌標準化治療方案。分析原因為:復方嗜酸乳桿菌片是一種復方片劑,其中包含中國株嗜酸乳桿菌、日本株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和枯草桿菌四種菌粉,可以直接補充人體腸道有益菌群[3]。另外,藥物被人體吸收以后可以通過對糖類的分解而產生乳酸,使得腸道的酸度增加,對腸道致病菌的繁殖形成有效抑制。乳果糖可以被腸道中的消化道菌叢轉化為有機酸(低分子量),降低腸道內pH值。另外,乳果糖可以通過保留水分使得糞便體積增加。乳果糖的上述作用對結腸的蠕動起到刺激作用,能夠對便秘進行緩解,保持大便通暢,促進結腸正常的生理節(jié)律。對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同時使用兩種藥物,可以穩(wěn)定患者腸道的酸堿度,并發(fā)揮出藥物的協同療效,促進患者癥狀緩解,減輕便秘程度。本研究試驗組的腸道菌群改變情況相比于對照組更好(P<0.05),說明對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同時使用復方嗜酸乳桿菌與乳果糖可以有效改善腸道菌群,比單用復方嗜酸乳桿菌改善效果好。分析原因為:復方嗜酸乳桿菌可以直接補充腸道有益菌,并且可以對致病菌繁殖形成一定抑制作用。但是,單獨用藥取得的效果不理想,用藥有一定限制,與患者的病因、病程、病情以及藥物耐受等情況存在聯系。乳果糖除了可以軟化糞便、促進腸蠕動外,分解物還可以使得患者腸道中的益生菌含量提升,對有益菌增殖起到促進作用,對致病菌的增殖形成抑制。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可以增強對致病菌的繁殖抑制效果,并且提升有益菌數量,對腸道菌群的調節(jié)作用增加。本研究試驗組比對照組胃腸激素改善效果好(P<0. 05),說明聯合使用復方嗜酸乳桿菌與乳果糖比單用復方嗜酸乳桿菌改善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胃腸激素效果好。分析原因為: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胃腸激素水平異常改變的主要原因是腸道生態(tài)改變,腸道菌群平衡被打破,對胃腸功能造成直接影響,導致激素異常分泌。通過對患者聯合用藥,快速、有效地改善腸道生態(tài),恢復腸道菌群平衡,從而減少了對胃腸功能的影響程度及時間,使得胃腸激素水平逐漸恢復至正常范圍。
綜上所述,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同時使用復方嗜酸乳桿菌與乳果糖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患者腸道菌群及胃腸激素水平均獲得改善,用藥價值高,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任曉陽,閆小妮,羅玉梅,等.利那洛肽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和功能性便秘的短期療效[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22,41(9):548-551.
[2]沈玉君.老年性便秘中醫(yī)藥外治標準化方法[J].中國標準化,2022(22):265-269.
[3]王海英,洪小飛.復方嗜酸乳桿菌聯合活菌腸溶膠囊對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胃腸激素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20,18(7):619-622.
作者簡介
代玉霞,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消化專業(yè)。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