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中國人吃辣椒,算是辣出了特色,湖南可稱得上是辣椒的王國,而四川則是辣中見辣,吃法上是應有盡有,民間流傳著:“湖南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的俗語。
辣椒原生長于中南美洲熱帶地區(qū),中國最早關于辣椒的記載是明代宋詡撰于弘治間(1488~1505年)之《竹嶼山房雜部》中,記有用青辣椒、紅辣椒等制作“青脆梅湯”的文字。
據考證,最早的辣椒生長于智利的叢林,經采集到墨西哥馴化栽培成為菜蔬,然后再傳入世界各國。但植物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考察中,從云南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中發(fā)現了野生小米椒,引起植物界廣泛關注。
我國關于辣椒的較早的確切文字記載,當是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番椒叢生,白花,果實以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該書成于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其中《燕閑清賞箋》卷下《四時花記》中的《番椒》記有:“叢生、白花,子儼然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該書對辣椒的色澤、形狀及口味均有記載,說明對其做過品嘗。
晾曬干辣椒
清代蒲松齡(1640~1715年)在他所寫的《農經》中,仍把“番椒”赫然列入“花譜”類。
到了清代陳昊子成書于康熙二十八年(1688年)的《花鏡》中有:“番椒,一名海瘋藤,俗呼辣茄。本高一二尺,叢生、白花,秋來結子,儼如禿筆頭倒垂,初綠后紅,懸掛可觀。其味最辣,人多采用,研極細,冬月以代胡椒。收子待來春雨種?!睆倪@段文字可以看出,人們已經將辣椒末當成調味品食用了。清代朱彝尊編撰的《食憲鴻秘》里,辣椒則與花椒、胡椒、生姜等一道歸入“香料”類,并注釋為:“凡烹調用香料,或以去腥,或以增味,各有所宜。”從此以后,辣椒被人們正常用于飲食中。
辣椒為茄科辣椒屬植物的果實,共有3500多個品種。辣椒又名辣虎(《藥性考》)、秦椒(《群芳譜》)、辣茄(《花鏡》)、辣子、麻人椒、番椒等。
1986年,在四川成都有完好的辣椒出土,說明我國唐代就有辣椒。熱帶植物學家蔡希陶在他編譯的《農藝植物考源》一書中就強調指出:在我國南方和熱帶地區(qū),諸如云南西雙版納、思茅、瀾滄一帶就有古代原生野山椒,還停留在野生與未被采集的狀態(tài),其形似辣椒幼果,特別辣,比較像辣椒的原生種,它可以說是我國的原產種。由此可見,我國有自己的原產辣椒,后來又引入了國外的辣椒品種。
在中國大部分人都吃辣椒,只有吃多與吃少,怕辣與不怕辣的區(qū)別而已。
在我國南方,云南、貴州、湖南一帶對于辣椒是喜愛有加,包括許多少數民族在內。湘、黔、桂的苗族同胞喜歡吃酸菜,其中的酸辣子就有青辣子酸、紅辣子酸、黏辣子酸、糯辣子酸4種;還有一種特殊食品“辣椒骨”,有著香氣馥郁、鮮辣甜酥的特點,具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驅寒解表、活絡行血的功效,是當地民間的調味佳品,并已遍布壯、瑤、彝、土家和仡佬等族之中。
平常一家大小用它當鹽碟蘸菜吃;出門就包一包帶到路上當菜吃;逢年過節(jié)做菜用它做調料;遠方來客就煮一鍋辣椒骨湯,端上桌可做湯,又可用來泡飯。當地還有一種說法:“吃不了辣椒湯,爬不上高山岡”。廣東人辣味吃得不怎么厲害,但有的地區(qū)用生辣子蘸鹽吃。至于湖南,人們特別嗜辣,平常一日三餐,餐館酒家的宴會或三朋四友的小酌,總有一兩道配有辣椒的菜肴,倘若沒有辣椒佐餐,即使是佳肴滿桌,人們也會覺得缺少點什么,以為遺憾。
酸辣粉
在北方,東北人吃辣椒一點兒也不含糊,朝鮮族同胞的泡菜世界聞名,辣椒就是其基本原料之一,又辣又酸,口感脆嫩。西藏的“朗縣辣椒”素負盛名,而新疆的“阜康辣子”據說因為澆了天池的水,總是有股鮮(仙)氣。
雖說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之說,但浙江、山東、上海、江蘇、安徽等省卻是“吃辣不太出色”的省份。不說遠的,就談近幾年來,上海人愛吃廣幫、蘇幫、杭幫、本幫菜肴,對川菜吃得不算多,但“川味火鍋”以麻辣鮮著稱,也在逐漸被接受了。
每年剛入冬,街頭的“山城廳”“蜀香府”“川辣閣”“重慶辣伯”一到夜晚,“辣”氣騰騰的大小霓虹燈廣告,肚子里的酸水就直往喉嚨口涌來,怎么會不進店“辣”一頓呢?
滬上一些美食家說得更加詼諧形象:數不勝數“川味鍋”,舉不勝舉“嗜辣人”,現在上海灘上經營“川味火鍋”的餐館不少于一萬家。
四川人吃辣是有名的。四川人每天三頓,有兩頓半都是吃辣的,吃菜時辣味就夠辣的了,還要蘸著辣椒粉來吃,讓北方不太能吃辣的人看了大為震驚。在路邊的飲食店的桌子上,都放著一大盤辣椒粉供人們蘸菜用。據說成都人還不是最能吃辣的,重慶人吃辣還要厲害。通過在成都一段時間的適應后,吃飯時從怕吃到想吃,真有點“不可一日無此君” 之感。
陜西吃辣也較盛行,桌子上的“油潑辣子”無論是大賓館,還是小吃部都是少不了的。云南吃辣比四川還厲害,云南人在沒有菜吃的時候可用辣油拌飯吃。用當地產的涮辣椒在湯中涮幾下,就是一鍋辣湯。辣椒可以掛起來以后再用,能涮用多次。如果直接放入嘴中食用,有灼痛感,牙齦會出血,嘴唇會辣得疼痛一天而不消退。
辣椒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蔬菜和調味品,許多國家將其列入菜譜,有不少國家的人對辣椒特別偏愛。如今愛吃辣椒的人們已遍及全世界,由于吃辣的人不斷增加,造成對辣椒的需求日益增長。
墨西哥人把辣椒作為三大食品之一,在8000年前就開始吃辣椒,有時整餐飯都是辣椒,在各地街頭,有許多賣玉米的小攤,攤主不僅在玉米棒上抹一層奶酪式辣椒,還要撒一層紅椒粉。在飲酒時,還要以小辣椒作為佐酒佳肴。五六歲的孩子就開始學吃辣椒,以此來驅趕他們肚子里的寄生蟲。墨西哥人種植的哈瓦那辣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據說嘗過這種辣椒的人,會被辣得產生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
美國人嗜好辣椒由來已久。據記載,美國人吃辣椒的習俗是由18世紀初的墨西哥移民帶來的,后來在美國西部蔚然成風。辣椒在美國市場十分走俏,使用辣椒的菜館和火辣的菜肴也到處可見。盛產辣椒的美國新墨西哥州哈奇鎮(zhèn)只有居民1.2萬人,但他們每年9月5日都要舉辦一次規(guī)模盛大、熱鬧非凡的“辣椒節(jié)”,比賽辣椒烹調技術,評出以辣為主的各種菜肴,并將比賽的優(yōu)勝者載入該鎮(zhèn)史冊。這一天,還要在少女中選出“辣椒女王”。
日本人吃辣椒的胃口大,進口數量最多。日本人喜歡在湯菜上撒上一層紅辣椒,有些廚師把蘿卜削去皮,在蘿卜上挖4個洞,把辣椒塞進去,再把蘿卜磨碎,制成一種叫“碎汁”的調味品撒在魚片上,吃起來會有一種清涼的辣味??觳褪称分欣蔽妒称芬舱加幸欢ǚ蓊~,如“丸大食品”的“辣蒜雞”月銷售額過億。調味料中的辣味調料銷量看好,墨西哥式的辣味調料較受歡迎。
印度貢布爾市擁有50萬人口,幾乎人人擅長吃辣椒,他們把吃辣椒當作驕傲的象征,整座城市充滿著濃烈的辣味。印度的辣味菜肴也較多,廚師燒菜前,先往鍋里扔一些囫圇個兒的干辣椒,然后再放幾匙同樣的辣椒粉,最后加入新鮮辣椒,做成辣醬或辣椒末。印度人愛食紫黑色辣椒,稱之為“AKALOTA”,即“需要一杯水才能壓住它的火熱勁兒”。
泰國人吃辣椒也許是世界是最厲害的。據估計,泰國人均每天食用辣椒5克,大約是印度人平均食用量的2倍,就連他們喝的湯也是火辣辣的。馬來西亞人也食用一定量的辣椒,常把辣椒與魚子醬同吃。匈牙利的“玫瑰辣椒”以香味馥郁、顏色鮮艷著稱,為美食家所稱道。加了紅椒的魚湯和馬鈴薯燒牛肉是匈牙利的特色菜肴。埃塞俄比亞人吃辣椒很講究。按照傳統(tǒng),每逢節(jié)日或婚喪嫁娶,都要舉辦生牛肉宴,把生牛肉切成小塊,蘸上辣椒面吃,雖然是鮮血淋漓,人們卻吃得津津有味。朝鮮人吃曬干的紅辣椒,他們頓頓飯離不開泡菜,而干紅辣椒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辣椒也是我國人民喜愛的食品,尤以江西、四川、湖南、陜西等省吃辣椒為甚。辣椒在我國被認為是川菜的靈魂、湘菜的精髓、贛菜的天使。由此可見,辣椒在我國人民日常飲食中所處的重要地位。
世界上有3500多種辣椒,從有辣香味而不辣的青辣椒,到吃后使嘴唇能腫幾天的辣椒,品種齊全,能適應絕大多數人們的需要。人們在吃較辣食物時會感到氣喘如牛、嘴唇發(fā)燒、眼淚直流,甚至大汗淋漓。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幾點:
其一,當辣椒素一接觸到舌頭和嘴里的神經末梢,就會把大禍臨頭的信息迅速傳到腦部,腦部立即命令全身戒備:心跳加速,嘴里分泌唾液,鼻孔大聲吸氣,腸胃加緊工作,滿頭滿臉汗水外流。其二,吃辣椒上癮的一個因素是辣椒里的辣椒素起作用,當嘴里的味覺細胞接觸到辣椒后,會對食物更敏感,感覺食物更加好吃。其三,吃辣椒與辣椒的藥用效果有密切關系。中醫(yī)認為:辣椒有健胃、行血、消瘀、導滯等功能。吃飯不香,飯量減少時,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就能增進食欲。這樣就經常在無意間產生出吃辣椒的念頭。其四,吃辣椒能壯膽。吃了辣椒后熱血沸騰,使人激動,容易沖動,有些人往往在干大事情前吃些刺激性的辣椒來壯膽。其五,吃辣椒對減肥有一定的作用。據日本科學家研究,吃辣椒有一定的減肥作用。為此,社會上產生了一大群“辣椒族”。
許多上電視節(jié)目的廚師已經讓我們相信紅辣椒最辣的部分是它的種子,這是不正確的。辣椒最辣的部分應該是辣椒里面種子附著的那層膜,那層膜是無色、無味的,但它的辣椒素含量最高,辣椒素使得辣椒產生了與眾不同的辣味。
世界上最辣的紅辣椒產于英格蘭西南海岸的多塞特。這種紅辣椒名為“Naga”——它是一種來自孟加拉國的植物,“Naga”是梵語,意思是大毒蛇。在2015年,有兩個實驗室對Naga進行了實驗,“舌焰Naga”的辣度達到923000SHU。在制作咖喱飯時,即使在飯中加半個小Naga,這盆咖喱飯就已辣得不能食用,如果加入一個小Naga,人食用后將會被送到醫(yī)院救治。盡管如此,去年也售出了25萬個Naga。
純辣椒素粉是非常辣的,它的辣度可以達到1500萬~1600萬SHU。由于它太辣,使得藥劑師在進行純辣椒素粉辣度的實驗時,必須在具有過濾空氣設備的“舵手間”里進行實驗,實驗人員還必須穿上遮蓋整個身體的防護衣,戴上避免吸入辣椒素粉的密閉頭盔。
麻辣小龍蝦
我國的四大菜系中的川菜是富含辣味的菜肴。辣椒無論是制作菜肴還是用于調味,都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辣椒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
維生素C的功能人們已經不陌生,如具有促進生物氧化還原過程,維持細胞膜的完整性;激活羥化酶,促進組織細胞間質中膠原的形成;促進類固醇的代謝;改善對鐵、鈣和葉酸的利用;增加機體對外界環(huán)境的應激能力;抗毛細管出血,促進傷口愈合,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用。發(fā)現這一點的是匈牙利科學家阿爾勃特·圣久爾吉博士。1927年,他在英國研究從柑橘、檸檬和白菜中提取維生素C,一年只弄到25克。3年后他回到故鄉(xiāng),偶然從他不愛吃的紅辣椒中,每1克竟獲得2毫克維生素C,為大量提取維生素C提供了一個理想來源。7年后,他因為這一造福人類的研究成果而獲得諾貝爾獎?,F在,辣椒已被世界公認為維生素C的最佳來源;辣椒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含量僅次于胡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