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所了解的字書都是在前代字書的基礎(chǔ)上逐漸趨于完善的,所收字?jǐn)?shù)更是一部比一部多。如《康熙字典》收46,933字,《漢語大字典》收54,678字,《中華字?!肥?6,000字,盡管各字書收字?jǐn)?shù)量龐大,但由于所收字過于繁雜,難免會出現(xiàn)形、音、義等引文方面的問題,而這些字書都直接或間接地從《四聲篇?!罚ㄒ韵潞喎Q《篇?!罚┤∽?,因此《篇?!吩谧謺飞嫌兄豢珊雎缘膬r值?!镀!肥墙鹑隧n孝彥、韓道昭父子在前代字書基礎(chǔ)上改編而成的一部字書,共15卷,收單字54,595個,其中收錄了大量的異體字和疑難俗字,分別引《龍龕手鏡》 (以下簡稱《龍龕》) 《玉篇》《奚韻》《類篇》《馀文》等字書。其中《龍龕》系遼代僧人釋行均撰,共4卷,該書意在幫助理解佛典,猶如持鏡可明辨,收26,430字,按部首編排,注音方式有反切與直音兩種,訓(xùn)釋簡要,不引書證。本文主要分析《篇?!芬洱堼悺放c傳世《龍龕》在字形上存在的問題,以期對引用《篇?!返淖謺谡砩嫌幸欢▍⒖家饬x。
《篇?!吩谝洱堼悺窌r,由于主客觀的各種因素,字形上發(fā)生了裂變。通過觀察字形變化的規(guī)律,熟悉疑難俗字的演變趨勢,對快速辨別疑難俗字具有積極的作用?!皾h字形體學(xué)強(qiáng)調(diào)‘以形為主的分析考釋原則,注意文字產(chǎn)生發(fā)展中的各種傾向、趨勢和規(guī)律,并指導(dǎo)分析考釋古文字的實(shí)踐意義?!盵1]“漢字字形是指由部件組成的字根空間配置結(jié)構(gòu),《篇?!芬洱堼悺吩谧中紊系牟煌饕遣考匣蚬P畫上的”[2],本文從字形角度出發(fā),分析《篇?!芬洱堼悺吩谧诸^、注音用字、釋義用字與傳世《龍龕》的差異。
一、字頭的字形差異
《篇海》對《龍龕》的轉(zhuǎn)引并不像傳世《龍龕》將正、俗、或、通字形都列在一起,而是根據(jù)不同字母、聲調(diào)、部首、筆畫將一字的異體分列各處,這就容易形成除已有異體字之外的異體,從而在轉(zhuǎn)引過程中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俗訛字,增加辨識的難度。究其原因,大多是編者在傳抄過程中有所失誤造成的,如字形筆畫的增減延伸、形近部件混淆等。
(一)筆畫上的差異
字形除了一級部件上的差異外,二三級部件內(nèi)部各筆畫之間也有所差異,如在轉(zhuǎn)引過程中多出筆畫、丟失筆畫等。
1.多出筆畫
(1)《篇?!肪矶督鸩俊芬洱堼悺罚骸?,竹角切,擊也?!盵3]262
按:《龍龕》卷一《金部》:“,竹角,擊也?!盵4]21《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部件“豕”上多出筆畫點(diǎn)“丶”,與原字形的差異較小,需要仔細(xì)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
(2)《篇?!肪矶兑姴俊芬洱堼悺罚骸埃蠼?,又直降切,直視皃?!盵3]275
按:《龍龕》卷三《見部》:“,俗。,正。丑江、丑絳二反,直視,目不明也?!盵4]343《篇海》在轉(zhuǎn)引字頭過程中,“”字中部件“春”多出了筆畫豎“丨”。
(3)《篇?!肪砥摺镀げ俊芬洱堼悺罚骸埃粼?。”[3]357
按:《龍龕》卷一《皮部》:“,音。”[4]122《篇?!?轉(zhuǎn)引過程中,在“”字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筆畫豎“丨”,注音字同。
(4)《篇?!肪矶督鸩俊芬洱堼悺罚骸?,蒲末切,樂器也?!盵3]262
按:查《龍龕》卷一《金部》:“,俗。,正。蒲末反,樂器也。”[4]19《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多出筆畫點(diǎn)“丶”。
2.丟失筆畫
(1)《篇?!肪硪弧督鸩俊芬洱堼悺罚骸?,古文證字,驗也。”[3]263
按:《龍龕》卷一《金部》:“ ,二,古文證字,驗也?!盵4]19《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丟失了筆畫“丶”寫作“”。
(2)《篇海》卷二《巾部》引《龍龕》:“,於角切,大帳也?!盵3]270
按:查《龍龕》卷四《巾部》:“幄,於角反,大帳也。,同上?!盵4]139《篇海》在轉(zhuǎn)引“”過程中,丟失了筆畫撇“丿”。
(二)部件形近而誤
《篇?!芬洱堼悺愤^程中,產(chǎn)生混淆的字大多是因為形體過于相似,如“攴與攵”、“目與耳”、“名與各”、“羊與辛”、“日與月”等。
1.“目”與“耳”
《篇?!肪矶豆俊芬洱堼悺罚骸埃赳?,筋頭也?!盵3]268
按:《龍龕》卷一《弓部》:“,居兩反,筋頭?!盵4]151《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誤把“目”寫作“耳”。
2.“各”與“名”
《篇?!肪矶陡瓴俊芬洱堼悺罚骸?,音格,戰(zhàn)也?!盵3]267
按:《龍龕》卷一《戈部》:“,音格,戰(zhàn)也?!盵4]173《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誤把“各”寫作“名”。
3.“辛”與“羊”
《篇?!肪硪弧督鸩俊芬洱堼悺罚骸埃艄?,丨也。,音卜?!盵3]265
按:《龍龕》卷一《金部》:“,音孤,丨也。,音卜?!盵4]10《篇海》在對“”轉(zhuǎn)引過程中,誤把“辛”寫作“羊”。
4.“”與“”連寫而誤
《篇海》卷一《金部》引《龍龕》:“,音朔?!盵3]263
按:《龍龕》卷一《金部》:“,俗,音朔?!盵4]20《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因連寫習(xí)慣將部件“” 前后筆畫誤接,誤寫為部件“”。
5.“月”與“日”
《篇?!肪矶敦绮俊芬洱堼悺罚骸埃魞??!盵3]271
按:《龍龕》卷一《冂部》:“,音冝?!盵4]202《篇?!吩谵D(zhuǎn)引“”時,誤把其中一個部件“月”寫作“日”。
6.“虍”與“雨”訛寫而誤
《篇海》十一《爪部》引《龍龕》:“,牛偃切,瓢也?!盵3]269
按:《龍龕》卷二《爪部》:“,至偃反,瓢也?!盵4]195《篇?!吩谵D(zhuǎn)引“”時,誤把“虍”寫作“雨”。
(三)部件位置不同
《篇?!吩谵D(zhuǎn)引《龍龕》過程中,因?qū)⒛承┳中蔚牟考恢酶淖?,使轉(zhuǎn)引后的字形與原字形產(chǎn)生差異。
1.《篇?!肪矶陡瓴俊芬洱堼悺罚骸?,雉日切?!墩f文》云:‘大也?!盵3]326
按:《龍龕》卷一《戈部》:“,直日反,大也?!盵4]358部件“大”原是橫跨整個字,《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改變了部件“大”的位置,把左右位置的字變?yōu)樯舷陆Y(jié)構(gòu)。
2.《篇?!肪矶豆喜俊芬洱堼悺罚骸?,部田切,黃,瓜名?!盵3]269
按:《龍龕》卷一《瓜部》:“?,部田反,黃,瓜名?!盵4]195《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將左右位部件的位置調(diào)換了,造成了字形上的差異。
(四)部件丟失
《篇海》卷二《見部》引《龍龕》:“,渠追、居位二切,人之婬視也?!盵3]275
按:《龍龕》卷一《見部》:“,或作。,正。渠追、居位二反,婬視皃,二?!盵4]344《篇?!吩谵D(zhuǎn)引“”字時將其中部件“帚”丟失,轉(zhuǎn)引為“”。
二、注音用字的字形差異
《篇?!芬洱堼悺返淖⒁粲米帜軌蚯谐鱿嗤舻牟粚儆谧中尾町悊栴},注音用字的字形差異主要是在相同用字的前提下,字形內(nèi)部本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其中以注音用字形近而誤為主。
(一)注音用字形近而誤
1.《篇?!肪硪弧督鸩俊芬洱堼悺罚骸?,於計切,又音烏?!盵3]263
按:《龍龕》卷一《金部》:“,於許反,又音烏?!盵4]16《篇海》在轉(zhuǎn)引過程中,將注音用字“許”誤為“計”,而字頭中部件“木”與“方”也屬于易混淆部件。
2.《篇?!肪硪弧督鸩俊芬洱堼悺罚骸埃鲢暻??!盵3]264
按:《龍龕》卷一《金部》:“,士銜反?!盵4]11《篇海》在轉(zhuǎn)引時,將注音用“士”字誤為形近字“亡”。
3.《篇?!肪硎秹圆俊芬洱堼悺罚骸?,意、巳二音,貪也?!盵3]329
按:《龍龕》卷四《壴部》:“,意、乙二音,貪也。”[4]358《篇海》在轉(zhuǎn)引過程中,把“乙”誤為“巳”,“巳”與“已”形似,“已”與“乙”同音,因此,“巳”當(dāng)為“已”的誤寫。
4.《篇?!肪硎濉度詹俊芬洱堼悺罚骸埃筇魄?,正作瞠,直視也。”[3]528
按:《龍龕》卷四《日部》:“,俗。丑庚反,正作瞠,直視也?!盵4]425《篇海》在轉(zhuǎn)引過程中,將注音用字“庚”誤作“唐”。
5.《篇?!肪砥摺栋撞俊芬洱堼悺罚骸埃?、析二音,星光也。”[3]358
按:《龍龕》卷四《白部》:“,制、折二音,星光也?!盵4]431《篇海》在轉(zhuǎn)引過程中,誤將注音用字“折”作“析”?!澳尽迸c“扌”為易混部件。
(二)注音用字妄增部件
《篇海》卷二《幾部》引《龍龕》:“,音起?!盵3]274
按:《龍龕》卷一《幾部》:“,音走?!盵4]333《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在注音用字“走”基礎(chǔ)上妄增部件“己”,誤為“起”字。
三、釋義用字的字形差異
《篇?!芬洱堼悺丰屃x用字中形近字的混淆也占到多數(shù),釋義用字的字形問題直接影響到對所轉(zhuǎn)引的字頭意思的理解。
(一)釋義用字形近而誤
1.《篇?!肪矶陡瓴俊芬洱堼悺罚骸?,尺尹切。丨,世也?!盵3]267
按:《龍龕》卷二《戈部》:“,尺尹反。丨,出也。”[4]173《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將釋義用字“出”誤作形近字“世”。
2.《篇?!肪矶掇貌俊芬洱堼悺罚骸?,苦計切,也。苦結(jié)切,闊也?!盵3]274
按:《龍龕》卷一《廾部》:,苦計反,丨約也??嘟Y(jié)切,丨闊也。”[4]527《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將釋義中“約”誤為“”。此外,還將表示字頭的符號“丨”省略了,出現(xiàn)釋義錯誤,“”應(yīng)釋為契約、契闊。
3.《篇?!肪砦濉娥诓俊芬洱堼悺罚骸?,音忽,在病,又許切?!盵3]344
按:《龍龕》卷四《疒部》:“,音忽,狂病,又許反?!盵4]478《篇海》在轉(zhuǎn)引過程中,將“狂”字左右兩個部件的筆畫連接在一起,誤為“在”字,兩字形體相近。
4.《篇?!肪硭摹短锊俊芬洱堼悺罚骸?,音留,滯也,止也,人也,田也,住也,徐也,又姓?!盵3]325
按:《龍龕》卷一《田部》:“,音留,滯也,止也,久也,田也,住也,徐也,又姓?!盵4]125《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把釋義中“久”誤為“人”,釋義中的“留”“滯”“住”“徐”均有停留、延時的意義。由此可知,正確釋義應(yīng)為“久”,“久”的衍生義中就含有延時義。
5.《篇?!肪矶陡锊俊芬洱堼悺罚骸?,徒古切,,別名。”[3]277
按:《龍龕》卷一《革部》:“,徒古反,靫,別名也。”[4]449《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誤將“靫”寫作“”,字頭的點(diǎn)畫“丶”位置也有所變化。
6.《篇?!肪硪弧督鸩俊芬洱堼悺罚骸埃魵s,金也?!盵3]266
按:《龍龕》卷一《金部》:“,俗。,或作。,正,音歴?!队衿罚骸溡?,三?!盵4]21《篇?!吩谵D(zhuǎn)引過程中,將釋義用字“釡”誤為“金”。
(二)釋義用字音近而誤
《篇海》卷二《鬼部》引《龍龕》:“,荒鳥切,古皃?!盵3]273
按:《龍龕》卷二《鬼部》:“?,荒胡反,鬼皃。二同”[4]323《篇海》在轉(zhuǎn)引時,將音近字“鬼”誤作“古”字。
四、總結(jié)
《四聲篇?!芬洱堼愂昼R》字形上的變化主要集中于筆畫、部件上,只要稍加熟悉筆畫增減、形近部件之間的訛變、部件位置的變動趨勢,就可以將眾多常見的疑難俗字辨別出來,字形問題因時代的不同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客觀原因包括漢字形體自身的演變、書寫工具的更迭、字形規(guī)范政策等原因;主觀原因包括書寫人的個體風(fēng)格、求簡的心理趨勢、后人編寫傳抄過程中的異寫等問題。為滿足用字實(shí)際需要,字形在不同時期會有所變化,形近的異體字占大多數(shù),這就不免導(dǎo)致形近字的訛用、誤用泛濫。將字形的誤用按字頭、注音用字、釋義用字分開來考察可以使問題更加一目了然,而對這些問題的梳理可以幫助我們準(zhǔn)確、細(xì)致地把握字書字形演變的特點(diǎn)及趨勢,有利于對疑難俗字的辨別。
作者簡介:魏娜(1993—),女,碩士,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xué)。
注釋:
〔1〕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增訂本)[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2〕楊霞.《四聲篇?!芬洱堼愂昼R》研究(部分)[D].保定:河北大學(xué),2004.
〔3〕韓道昭.改并五音類聚四聲篇海[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229冊影印明成化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釋行均.龍龕手鏡[M].北京:中華書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