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嶄
摘要:目的 探討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6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術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觀察組給予給予護理路徑的手術室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手術狀況、生命體征、術后康復效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中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6.67%(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結論 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可有效保障胃癌根治術的順利進行,維持患者術中良好的生命體征狀態(tài),促進其術后康復,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胃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路徑;生命體征;康復;術后并發(fā)癥
胃部惡性腫瘤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并且隨著現(xiàn)代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使得該種疾病發(fā)病率每年上升[1~2]。目前,臨床上最佳治療方式為根治術,但手術為侵入性操作,術后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以及后遺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且手術還具有較高風險,患者具有一定死亡率。相關統(tǒng)計術后顯示,胃癌根治術后患者死亡率可達到13%[3~4]。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出現(xiàn)以及臨床中廣泛應用,胃癌根治術中較多使用腹腔鏡治療,但由于手術的特殊性,需要在手術室中加入科學合理護理模式,從而提高整體治療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討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術的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6~71歲,平均年齡(56.12±8.12)歲;TNM分期:Ⅰ期12例,Ⅱ期15例,Ⅲ期3例;遠端胃切除術18例,全胃切除術12例;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8.48±8.57)歲;TNM分期:Ⅰ期13例,Ⅱ期12例,Ⅲ期5例;遠端胃切除術17例,全胃切除術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yī)醫(yī)學會胃癌臨床診療指南》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符合手術指征,患者臨床資料完整;無精神障礙等疾病,交流正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主要給予術前健康指導、手術室用品準備,術中做好保溫以及配合護理,術后進行飲食指導、引流護理等。
觀察組給予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1)組建手術室護理路徑小組:小組成員需培訓和考核及格方可上崗;結合小組成員、患者病情特點和以往手術室護理中的不足制定手術室護理路徑方案,確保可行性;定期開展腹腔手術的知識講座,交流經(jīng)驗以提高小組成員的護理水平。(2)術前護理:術前2 d手術室護理人員到病房巡視,通過視頻、PPT等形式向患者說明腹腔手術的優(yōu)點、安全性等,以及術中需要了解的事項,穩(wěn)定患者情緒;術前進行常規(guī)檢查,詳細記錄患者的皮膚狀況、過敏史、手術史等,若發(fā)現(xiàn)其對手術有恐懼、緊張心理時,應及時疏導;術前1 d制定疾病的預防方案,對于不同患者應制定相對應的預防措施;對身體較好者予以放松訓練,為其營造一種輕松、舒適的環(huán)境。(3)術中護理:做好物品準備工作,仔細檢查各項設備,確保性能良好;器械護士備好手術所需器械、設備,提前0.5 h刷手上臺,整理器械臺所有物品,按順序整齊擺放,備好無創(chuàng)鉗、分離鉗等備用物品,準備無菌熱鹽水或碘伏紗布塊,以術中及時擦拭清理鏡頭,避免鏡頭起霧模糊不清,保證手術視野清晰;理順各種儀器導線、管路,巡回護士配合其連接儀器設備,確保術中正常使用,消毒鋪巾后檢查超聲刀;合理調節(jié)手術室溫度、濕度,交接時再次核對患者信息和護理路徑表,若信息無誤方可進入手術室,根據(jù)患者所做手術類型調整手術床角度及患者姿勢,以達到最佳體位。進入手術室后,與患者積極、主動的交流,需要時可播放舒緩音樂緩解其負面情緒,在術中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巡回護士協(xié)助麻醉師進行麻醉操作,盡量減少患者機體暴露面積,以治療巾覆蓋非手術區(qū)域,隔絕外界冷空氣,減少術中患者機體熱量的散失,做好保暖;術中實時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及時調節(jié)患者外肢、放置肩托,避免過度外展而導致的上肢神經(jīng)麻痹;巡回護士送檢手術中切下的病理標本;關閉腹腔前,所有護士仔細核對手術器械、紗布數(shù)量,確保無誤后縫合切口,用常溫生理鹽水沖洗消毒。(4)術后護理:術畢巡回護士協(xié)助器械護士整理手術器械和患者身上各管道,幫患者穿好衣物后立即將其送至麻醉蘇醒室,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確保其清醒、各項生命指標穩(wěn)定后交接至病房,交接過程中注意患者保暖,及時將手術結果告知患者及家屬。術后24 h隨訪護理小組成員前去病房查看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檢查其有無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并依據(jù)患者病情恢復程度予以飲食、各項功能訓練的指導。術后48 h隨訪收集、歸納整理患者提出的問題、意見,并攜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由患者個人填寫對本次操作的滿意度。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狀況、生命體征、術后康復效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治療所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6.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胃癌的發(fā)生受到遺傳、飲食、生活環(huán)境、幽門螺桿菌等因素影響?;颊咴诎l(fā)病時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體重下降以及乏力等癥狀,而晚期胃癌患者還會伴隨消瘦、貧血以及營養(yǎng)不良等狀況,生命質量較低。目前,臨床上對胃癌處理措施主要采取根治術的模式,通過手術治療將病變組織切除,減少腫瘤的侵犯。但手術對患者具有一定的傷害性,導致術后疼痛、切口感染等情況發(fā)生,并且手術麻醉會導致患者機體溫控系統(tǒng)障礙,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皮膚長時間暴露、長時間處于一個體位,容易導致術中低體溫以及壓瘡等情況。如果沒有對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還可能會使得乳酸量增加,從而大量消耗患者氧氣,增加了手術并發(fā)癥可能性,影響患者后期康復進程[5~6]。
手術室護理路徑是依據(jù)循證醫(yī)學為指導思想、護理路徑表為主要內容開展護理工作,小組成員相互配合,逐一實施護理內容,能夠保證手術的連續(xù)性、規(guī)范性,及時發(fā)現(xiàn)護理中的不足并及時改正,從而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保障手術順利進展[7~8]。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中心率、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6.67%(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80.00%(P<0.05)。表明手術室護理路徑能穩(wěn)定患者生命體征,給予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全面、多維度的提升護理質量。手術室護理路徑術前,依據(jù)患者病情制定好針對性護理方案,術前向患者講解此次手術的相關內容,使其對自身病情、手術的基本情況具有一定的認知,從而在根源上緩解患者對手術恐懼、害怕的心理,使其放松身心,利于減少應激反應的發(fā)生[9]。同時,術前、術中、術后實施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措施,有序完成各項護理內容,利于深化護理專業(yè)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護理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有計劃、合理的與醫(yī)師配合,可及時規(guī)避護理工作偏差,提前發(fā)現(xiàn)并遏制潛在的手術風險,利于保障手術順利進行,從而加快手術進程,提升手術安全性。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路徑干預可有效保障胃癌根治術的順利進行,維持患者術中良好的生命體征狀態(tài),促進其術后康復,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戴田,畢清泉,吳德全,等.三聯(lián)預康復護理策略在腹腔鏡胃癌 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2,38(12):924-930.
[2]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胃癌.臨床診療指南(2021版) [J].中華醫(yī)學雜志,2022,102(16):1169-1189.
[3]李三萍,栗云雁,劉海峰.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應用于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2):298-300.
[4]李婧,高守君,張東成.基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的多學科協(xié)作護理模式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患者應激情況、營養(yǎng)狀況及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1,50(10):1735-1738.
[5]王晶晶,胡玲珍,梅月英,等.腹腔鏡下遠端胃癌根治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9,25(13):1698-1700.
[6]陳垚.胃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服務方式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3):26,30.
[7]蘆小雪.精細化護理在胃癌術后鼻飼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0,18(17):268-269.
[8]李嬪.精細化護理應用于胃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的有效性探討[J].飲食保健,2021(52):118-120.
[9]郭洪兵.胃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護理中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調查 [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