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鄭東新區(qū)錦繡小學 婁 娟
微格教研,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將“微格教學”作為主要方式來開展的校本化教研活動。它強調(diào)教學課堂的互動性,不僅教師和教師之間能夠加強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也能提高交流效率。
微格教學,就是借助音像設備和信息技術(shù),把復雜的教學過程分解為許多容易掌握的單一教學技能,如課堂導入、應變、提問、媒體使用、學習策略輔導、學生學業(yè)評價等。在微格教研中,教師能夠透過其他同事的表述來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對于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透徹,也更容易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恰當?shù)慕虒W策略。本文對借助微格教研開展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練習的方法進行如下探究。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固定的時間內(nèi),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完成教學任務,并通過一定的手段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和分析,最后收到一定的學習效果。在當前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的教學背景下,語文課堂要推行高效模式,提高教學效率,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大勢所趨。實施小學語文有效教學,要求語文教師必須熟練掌握教材,深刻認識教學目標,熟練應用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充分了解學生學習心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課堂高效,充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課堂練習主要目的是為了有效鞏固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基本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目前,一些教師在進行練習題的布置時比較隨意,可能使學生無法系統(tǒng)掌握所學的知識,不利于后續(xù)的學習。
當教師講完本堂課的知識后,會帶領學生進行一些隨機練習。有的學生雖然做了練習題,但他們只是浮在表面,并沒有將精力放在對練習題的深入思考上。學生不認真對待練習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如果練習題的難度比較大,有的學生會放棄做練習題?;蛘呓處熢谧寣W生做練習時沒有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那么個別學生就會應付了事。
有時學生練習題還沒做完,就已經(jīng)到了下課的時間。其原因很可能是教師沒有合理掌控上課時間,使學生做練習題的時間不夠充足。練習題旨在讓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對于知識點所掌握的情況,并能對習題錯誤進行改正,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學生在完成練習題后沒有得到及時的反饋和改正,那么練習就失去了意義。
鑒于上述情況,為改善小學語文課堂練習狀態(tài),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建議教師可以在微格教研方式下設計課堂練習主題,通過教學評價和課堂實踐活動等,強化對學生的知識訓練,促使學生學科素養(yǎng)顯著提升。
開展微格教研活動時,教師可以將微格教學錄制作為核心教學內(nèi)容,突出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微格教研方式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由教研組的成員進行視頻錄制,并以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為研討主題,課后全體教研成員對視頻進行回放觀看,共同尋求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
例如,筆者在教學《畫家與牧童》時,參與到微格教研活動中,進行了教學視頻錄制。筆者先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點名讓學生聽寫生詞,檢查學生對于課文的預習情況。然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課文朗讀。接著,筆者為學生分析課文的主要故事結(jié)構(gòu),并且引導學生自行總結(jié)段落主旨。在回看教學視頻過程中,教研組的教師發(fā)現(xiàn),雖然課堂中包含了師生對話,但參與對話的學生都是平時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其他學習水平一般的學生并未參與互動。教研組以此為契機,引導教師研究如何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問題。經(jīng)過研討,教研組認為,教師需要選擇恰當?shù)慕虒W內(nèi)容作為合作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且需要巧用教學互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教學評價是調(diào)整課堂實踐活動的主要參考依據(jù)。微格教研方式下,教研組成員可以按照教師所錄制的課堂視頻進行經(jīng)驗總結(jié),了解師生之間的有效對話,了解學生喜歡或討厭語文課堂的原因,從根本上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
還以《畫家與牧童》一課的教學為例,筆者參與到微格教研活動中,和教研組成員一起分析課文中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關(guān)鍵點,了解開展合作學習的具體方式,總結(jié)教學當中的教訓,同時大家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從多個角度開展教學評價,給出教學建議。例如,某教師認為筆者所采用的合作策略不夠吸引學生,可以通過情境設置或者是故事引入的方式來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教師建議,筆者可以通過組間同質(zhì)以及組內(nèi)異質(zhì)的方式來分配學習小組,以便學生都能夠參與合作學習,并確保課堂對話的有效性。
作為教研組成員,需要善于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將這些建議總結(jié)到教研優(yōu)化方案中。例如,為提升《畫家與牧童》這一課的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以依據(jù)微格教研組成員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重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首先,在備課期間就分析學生的學習水平,劃分優(yōu)等生、普通生和學困生,以兩兩結(jié)對的方式劃分為學習小組。此時通過互選方式保障小組成員關(guān)系和諧,優(yōu)等生帶動學困生,共同努力達成學習目標。之后,教師開展游戲教學活動,以猜詞方式探究學生是否對課文進行預習。最后,教師引導學習小組進行段落總結(jié),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如此,不僅讓小組內(nèi)的合作互動更有效,也讓學生的職責分工更加明確,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的有效性都得到顯著提高。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練習可以借助微格教研方式,提高教學有效性。同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指導和監(jiān)督,并在學生完成練習后,及時反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練習的質(zhì)量,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