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倩,高國貞,李晗悅,馮佩玉,暨銘堅
廣州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廣東 5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全球健康問題之一,也是我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造成了嚴重的疾病負擔[1]。肺康復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干預,其基礎是對病人進行徹底評估,然后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旨在改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人身心狀況,并使他們長期堅持健康促進行為[2]。肺康復治療可緩解呼吸困難和疲勞,改善情緒,增強個人對自身情況的控制感,是COPD 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改善病人與健康有關的生活質量和運動能力。自我效能可以影響一個人面對挑戰(zhàn)時的行為、動機和方法[3]。2011 年,Vincent等[4]開發(fā)了肺康復自我效能適應指數(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dapted Index of Self-Efficacy,PRAISE),但尚未檢索到其在我國COPD 病人肺康復自我效能評價中的應用研究。本研究對PRAISE 進行跨文化調適和信效度評價,旨在為COPD 病人肺康復自我效能的測評提供有效工具。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2021年5月—2021 年9 月在廣州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呼吸內科住院的COPD 病人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因子分析對樣本量的要求,探索性因子分析樣本量應大于100 例,驗證性因子分析樣本量不少于200 例[5],綜合臨床可行性和樣本有效率,計劃納入病人300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 年修訂版)》診斷標準[6]并經醫(yī)生診斷確診為COPD;②經過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③參加肺康復訓練;④意識清楚,能理解并完成問卷評分;⑤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可能干擾病人健康狀況的伴隨疾病,如癌癥、腎衰竭和精神疾?。虎诖嬖谏窠浖∪鈸p傷會干擾病人活動能力。
1.2 調查工具
1.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者在查閱文獻基礎上自行設計,包括病人年齡、性別、婚姻狀況、職業(yè)狀態(tài)、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煙狀況、疾病加重次數、運動情況等基本資料以及病人病程、體質指數(BMI)、改良呼吸困難指數(mMRC)等 疾 病資料。
1.2.2 中文版PRAISE
1.2.2.1 量表介紹 Vincent 等[4]于2011 年根據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改編形成PRAISE,用于測量病人肺康復過程中的自我效能。PRAISE 共15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為1~4 分,4 分表示自我效能感的最高水平,總分15~60 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高。經 檢 驗,PRAISE 的 內 部 一 致 性Cronbach's α 系 數 為0.95[4],表明其內部一致性較好。目前,該量表已被翻譯為葡萄牙語[7]等版本,且均具有良好信效度。
1.2.2.2 量表翻譯及回譯 與原作者聯(lián)系取得授權后采用Brislin[8]翻譯模式對英文版PRAISE 進行翻譯及回譯。①翻譯:由1 名通過專業(yè)英語八級的英語專業(yè)教師和1 名護理專業(yè)博士將量表翻譯為中文,形成PRAISE 中文初稿。②綜合:由課題小組對2 份PRAISE 中文初稿進行比較,2 名翻譯者及課題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形成中文初版PRAISE。③回譯:將中文初版PRAISE 交由1 名護理學博士和1 名在美留學的心理學博士研究生進行回譯,兩人均未接觸過原量表,獨立回譯后與課題小組共同討論形成英文版回譯PRAISE。④檢譯:由原作者檢譯確保英文版回譯PRAISE 與原量表達到內容對等性。
1.2.2.3 量表跨文化調適及內容效度檢驗 邀請7 名專家對中文初版PRAISE 進行專家咨詢及跨文化調適,7 名專家從事多年呼吸疾病護理、臨床或研究工作,其中男1 人,女6 人;工作時間為12~35(25.14±7.77)年;正高級職稱5 名,副高級職稱1 名,中級職稱1 名;呼吸科醫(yī)生1 名,肺康復護士1 名,臨床護理專家3 名,護理教育專家2 名;博士3 名,碩士2 名,本科2 名。請專家從量表條目表達清晰度、語言習慣、文化背景和內容相關性等方面逐一評價并提出修改建議,同時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評議各條目與量表主題的相關性(不相關計1 分,弱相關計2 分,較強相關計3 分,非常相關計4 分),計算所有條目的內容效度指數和總量表的內容效度指數。課題小組依據專家評分及建議對中文初版PRAISE 進行修訂,形成中文版PRAISE。
1.2.2.4 量表預調查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21 年5月在廣州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選取符合標準的30 例COPD 病人進行預調查。了解調查對象對問卷內容的理解、填表感受,判斷其是否符合中國人的語言表達習慣,記錄存在的問題及調查對象給出的意見。預調查結果表明,中文版PRAISE 表達清楚、內容易懂,條目適中,填表平均耗時8 min,可接受。
1.3 資料收集方法 征得醫(yī)院相關部門和科室負責人同意后,由經過統(tǒng)一培訓的課題小組成員采用面對面的形式對COPD 病人進行調查。調查開始前由課題小組成員向病人說明本研究的目的、意義,與病人簽署知情同意書,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向病人解釋問卷填寫方法。對閱讀問卷有困難者采用調查者閱讀、被調查者回答的方式完成問卷。問卷當場發(fā)放并收回。共發(fā)放問卷364 份,收回有效問卷326 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9.56%。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EpiData 3.1 軟件建立數據庫,所有問卷整理、編碼后錄入數據庫,數據雙人錄入,系統(tǒng)邏輯檢錯。采用SPSS 25.0 軟件和AMOS 2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定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均數±標準差(±s)描述,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M(P25,P75)]描述,定性資料采用頻數及百分率(%)描述;項目分析采用高低分組決斷值(CR)法和條目-總分Pearson 相關系數法;采用條目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I-CVI)和平均量表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S-CVI/Ave)評價量表內容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驗證性因子分析(CFA)評價量表結構效度;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檢驗量表信度。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量表漢化結果 專家認為有4 個條目翻譯不符合中文表達習慣,故對4 個條目表達提出了修改意見,條目1 將“如果我足夠努力”改為“如果我盡力去做”;條目3 將“對我來說很容易”改為“對我來說不是太難”;條目6 將“因為”改為“憑借”;條目8 將“投入”改為“付出”。第2 輪咨詢時,各專家對上述修訂均表示同意,15 個條目均予以保留。
2.2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 326 例病人中,男306 例(93.9%),女20 例(6.1%);年齡31~93[69(63.75,75.00)]歲;學 歷:小 學 及 以 下97 例(29.8%),初 中103 例(31.6%),高 中 及 中 專88 例(27.0%),專 科23 例(7.1%),本科及以上15 例(4.6%);疾病病程:≤5 年174 例(53.4%),6~10 年86 例(26.4%),11~15 年43 例(13.2%),16~20 年12 例(3.7%),>20 年11 例(3.4%)。
2.3 量表條目分析結果 將中文版PRAISE 得分由低到高排序,將得分前27%的樣本劃分為低分組,將得分后27%的樣本劃分為高分組,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高分組、低分組各條目得分差異,結果顯示,各條目在高分組和低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條目具有較好區(qū)分度。采用相關系數法分析量表各條目和總分間的同質性,結果顯示,各條目與總分 間 的 相 關 系 數 為0.475~0.748(P<0.001),均>0.40[9]。因此,保留所有條目進行后續(xù)分析。
2.4 量表效度分析結果
2.4.1 內容效度 中文版PRAISE 包括15個條目,7名專家對中文版PRAISE 的評分結果顯示,量表I-CVI 為0.86~1.00,S-CVI/Ave 為0.96。
2.4.2 結構效度 將326 份數據按序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數據(110 份)按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中文版PRAISE 的KMO 值為0.885,Bartlett's 球形檢驗達到顯著性檢驗水平(χ2=689.423,P<0.001),表明樣本適合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最大方差法進行因子旋轉。第1 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發(fā)現,條目2 和條目6 旋轉后載荷值在因子1 和因子2 中均>0.4,隸屬于2 個因子,綜合考慮將條目2 刪除。第2 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提取3 個公因子,分別命名為一般自我效能、應變能力、運動自我效能,累計方差貢獻率為59.725%。中文版PRAISE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1。為進一步驗證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合理性,采用最大似然法將另一部分數據(216 份)納入驗證性因子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初始模型擬合效果欠佳,根據理論和經驗法對預設模型進行修正,刪除條目1,根據修正指數MI 對初始模型進行修正,增加1 條殘差路徑,e7 與e8。修正后各擬合指標結果顯示,卡方自 由 度 比(χ2/ν)<3.00(P<0.01),模 擬 擬 合 指 數(NFI)>0.90,擬合優(yōu)度指數(GFI)>0.90,遞增擬合指數(IFI)>0.90,比較擬合優(yōu)度指數(CFI)>0.90,殘差均方根(RMR)為0.056,近似誤差均方根(RMSEA)<0.05,模型可接受。中文版PRAISE 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擬合結果見表2,結構方程模型見圖1。
圖1 中文版PRAISE 結構方程模型
表1 中文版PRAISE 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n=110)
表2 中文版PRAISE 驗證性因子分析模型擬合結果
2.5 量表信度分析結果 應用Cronbach's α 系數評定量表內部一致性,研究結果顯示,中文版PRAISE 總體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96。
3.1 中文版PRAISE 的應用前景及意義 COPD 會造成病人呼吸困難、運動耐力下降、不能有效自我管理、降低自我效能[10]。相關研究表明,慢性病病人的自我效能可以通過支持自我管理的干預措施得到改善,提高自我效能可能是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預后并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11]。Selzler 等[11]的Meta 分析結果表明,COPD 病人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呈中度正相關。早期識別COPD 病人的自我效能水平并給予針對性的干預措施至關重要。2016 年以后我國肺康復研究增多[12],肺康復護士是實施肺康復的中堅力量,也是確保肺康復護理質量、降低醫(yī)療成本的關鍵[13]。但因缺乏有效的工具科學評估肺康復相關情況,當前研究較為局限。本研究經過嚴格的翻譯、回譯、檢譯、文化調適和預調查修訂形成中文版PRAISE,為臨床護理人員評估肺康復自我效能水平,實施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了有利條件。該量表條目適中,易于理解,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3.2 中文版PRAISE 具有良好的信度 信度是指測量工具的穩(wěn)定性, 代表反復測量結果的接近程度[14]。內部一致性主要反映測量條目間的內部信度,反映量表各條目間的同質性,量表同質性越好,說明量表各條目可以更一致地測量相同的內容,一般采用Cronbach's α系數評價[15]。一般認為Cronbach's α 系數>0.7 為信度可,Cronbach's α 系 數>0.8 為 信 度 優(yōu)[9]。 中 文 版PRAISE 總 體 的Cronbach's α 系 數 為0.896,說 明 量 表內部同質性較高,各條目達到了較好的同質性水平。本研究由于病房周轉時間<14 d、病人年齡偏大無法使用智能手機填寫線上問卷等原因無法測量重測信度,后續(xù)研究需進一步完善。中文版PRAISE 具有良好的信度。
3.3 中文版PRAISE 具有良好的效度 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反映它所期望研究概念的程度,反映期望研究概念的程度越高,效度越好[16]。本研究采用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評價量表效度。內容效度是指測量工具中的條目能夠充分展現所測量內容的程度[17],是測量工具質量的重要體現。I-CVI≥0.78、S-CVI/Ave≥0.90 提示內容效度較優(yōu)[18]。本研究結果顯示,中文版PRAISE 的I-CVI 為0.86~1.00,S-CVI/Ave 為0.96,內容效度良好。結構效度反映量表理論設想與實際測量間的吻合程度,被認為是效度分析最有力的方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 個公因子,條目載荷值為0.510~0.858,且無雙載荷現象,累積解釋變異量的59.725%。一般認為,每個條目在相應因子上的載荷應>0.4,且公因子能夠解釋總變異度的50%,說明其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19],中文版PRAISE 符合以上標準。對14 個條目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初始模型結果顯示,RMSEA 為0.085(>0.05),提示初始模型擬合效果不佳,需要進一步修正。結合理論和經驗法對預設模型進行修正,刪除條目1 后,RMSEA 為0.046,模型擬合效果好。本研究中,χ2/ν<3.00,NFI、GFI、IFI、CFI 均>0.90,RMSEA<0.05,各擬合指數均達標,提示模型適配度良好[20]。因此,中文版PRAISE 具有良好效度。與原量表相比,中文版PRAISE 的條目3~條目6、條目10 組合成一個新的公因子,可能與研究對象存在文化差異有關。
中文版PRAISE 包含13 個條目,量表條目簡潔、內容清晰,病人易于理解,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目前,我國缺乏肺康復背景下的評估工具,該量表的引進將為今后調查COPD 病人肺康復自我效能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提供條件。但本研究僅選取了廣州市1 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的COPD 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病人主要來源于廣東省,少部分來源于其他省份,可能存在地域局限性,未來可以選擇更科學的抽樣方法,擴大樣本選取范圍和樣本量,進一步驗證量表信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