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霄 ,潘之瑤
(武漢外國語學校,湖北 武漢 430022)
疫情后期,隨著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和線上線下教學交替進行,高中生在較長時間內(nèi)面臨防疫和學業(yè)雙重壓力,其學習投入程度與學業(yè)表現(xiàn)是學校、家庭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學習投入是由Schaufeli等提出的概念,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一種持久的、積極的、完滿的情感和認知的心理狀態(tài),以活力、奉獻和專注為3個核心維度[1]。學習投入能預測學業(yè)成就,是衡量教育質(zhì)量和學生發(fā)展狀況的重要指標[2-5]。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線下線上教學方式的調(diào)整,對學生的適應力、自制力和自主性提出了要求。心理韌性作為幫助學生應對壓力和逆境的保護因子,是促進個體積極有效應對并獲得良好適應結(jié)果的關鍵。有研究指出,心理韌性會對中學生的學習投入產(chǎn)生積極影響,能直接影響初中生的學習投入[6-7]。以往研究關注的是日常心理韌性狀況,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探查高中生心理韌性與學習投入的特點及關系具有顯見的價值。
高中生正處于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其感恩品質(zhì)培養(yǎng)需要不斷引導。Emmons等提出感恩是被幫助的受益者對幫助者的感激之情[8]。感恩是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習投入一樣都是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熱點。感恩能夠激發(fā)個體的積極情緒體驗,拓展個體的思維和認知范圍,而學習投入需要學生對正在發(fā)生的學習過程投入更多的關注。有研究表明,感恩與學習投入存有相關性,對產(chǎn)生利他行為極其有利,能產(chǎn)生很多良好的結(jié)果[9-11],高感恩傾向能激發(fā)個體的積極情緒,可能會影響學習投入狀況[12-14]。目前相關研究的重點是感恩與人格特征的研究,而直接將感恩作為影響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的研究相對較少,疫情期間有關武漢市高中生感恩與學習投入現(xiàn)狀及關系的研究更是少見。因此,本研究可以為發(fā)生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時促進中學生的學業(yè)與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證依據(jù)。
以往研究還發(fā)現(xiàn),初中生的感恩與學習投入呈顯著正相關關系[15],感恩與大學生心理韌性之間也有相關性[16],心理韌性還能正向預測初中生的學習投入[6],對于西部民族地區(qū)留守兒童來說其心理韌性在感恩與學習投入間發(fā)揮中介作用[11]。因此,本研究試圖探明感恩、心理韌性與學習投入之間的關聯(lián),探索其作用機制,從而為疫情后期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投入程度、心理韌性水平及促進積極適應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背景下,選取武漢市某高中經(jīng)歷了線下線上教學的學生357人進行調(diào)查。其中高一168人,高二108人,高三81人;男生172人,女生185人;平均年齡(16.10±0.78)歲。
1.2.1 六項目感恩問卷(The Gratitude Questionnaire,GQ-6)[17]由McCullough等編制,用來測量個體在感恩傾向上的差異,包含情緒體驗的頻率、強度和密度3個方面。GQ-6采用Likert 7級評分法,1分表示完全不同意,4分表示不確定,7分表示完全同意。該問卷有良好的信效度、強韌的單因素結(jié)構、高度的內(nèi)部一致性。
1.2.2 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18]由胡月琴等編制,包括目標專注、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家庭支持和人際協(xié)助5個維度27個項目,主要反映逆境下青少年的認知、情緒、行為及所處環(huán)境對幫助其抵御逆境、獲得良好適應的有效性。該量表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83~0.85,采用5點計分法,得分越高說明在該項目上的心理韌性水平越高。
1.2.3 學習投入量表[19]由Schaufeli編制、李西營等翻譯修訂,修訂后的量表由活力、奉獻、專注3個維度17個項目構成。采用7點計分法,選項從“從來沒有過”到“總是如此”,得分越高表明學習投入水平越高。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的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為0.95。
由經(jīng)過培訓的主試統(tǒng)一通過網(wǎng)絡施測,測評前向?qū)W生說明指導語和問卷填寫注意事項,請學生依據(jù)真實感受作答。測評時間為10分鐘。
將問卷星平臺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導入SPSS 22.0軟件,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性別在各指標上的差異;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年級、受疫情影響程度在各指標上的差異;相關分析、回歸分析和Bootstrap也被用來分析變量間的相關及中介效應。
表1 武漢高中生感恩、心理韌性與學習投入總體狀況(n=357)Table 1 Overall status of gratitude,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learning input of Wuhan high school students(n=357)
從表1可以看出:高中生六項目感恩問卷得分較高(>30分);心理韌性量表得分處于中等水平,積極認知維度得分最高,情緒控制維度得分最低;疫情防控期間學習投入量表得分也處于中等水平,其中奉獻維度得分最高。
(1)表2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不同年級高中生在六項目感恩問卷與學習投入量表上的主效應顯著(F=4.124,P<0.05;F=7.217,P<0.01)。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高三學生六項目感恩問卷總分和學習投入量表的活力、專注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高一學生;高三學生六項目感恩問卷總分與高二學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學習投入量表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顯著高于高二學生(P<0.05)。
表2 武漢高中生感恩、心理韌性與學習投入的年級差異比較(M±SD,分)Table 2 The comparison of gratitude,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learning input of Wu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M±SD,score)
(2)表3 t檢驗結(jié)果顯示,除女生在心理韌性量表的人際協(xié)助維度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外(P<0.05),不同性別高中生在感恩、心理韌性與學習投入方面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3 武漢高中生感恩、心理韌性與學習投入的性別差異比較(M±SD,分)Table 3 The comparison of gratitude,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learning input of Wu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gender(M±SD,score)
表4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受疫情影響程度不同的高中生在感恩和學習投入上的主效應不顯著(P>0.05),在心理韌性上主效應顯著(P<0.01)。多重比較發(fā)現(xiàn),認為疫情對生活影響較小的學生在情緒控制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影響較大和很大的學生,受疫情影響很大的學生在積極認知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其他3組。
表4 武漢高中生感恩、心理韌性與學習投入在疫情影響程度上的差異比較(M±SD,分)Table 4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gratitude,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learning input among Wuhan high school students(M±SD,score)
從表5相關分析結(jié)果可以看出,六項目感恩問卷、心理韌性量表與學習投入量表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其中感恩與學習投入量表的奉獻維度相關性最強(P<0.01);在心理韌性量表的5個維度中,目標專注維度與學習投入的相關系數(shù)高達0.724(P<0.01)。
表5 武漢高中生心理韌性與感恩、學習投入的相關分析Table 5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gratitude and learning input of Wu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由表6可知,心理韌性和感恩對學習投入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可以解釋52.90%的變異量。
表6 武漢高中生感恩、心理韌性對學習投入的回歸分析Table 6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gra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n learning input of Wu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以感恩為自變量、心理韌性為中介變量、學習投入為因變量進行中介效應分析。采用Bootstrap檢驗,設置Bootstrap樣本數(shù)為5 000,若0值不在間接效用的95%置信區(qū)間,則說明中介效應成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心理韌性在武漢高中生感恩與學習投入間起中介作用,效應占比為60.49%(見表7)。
表7 心理韌性在武漢高中生感恩與學習投入間的中介效應Table 7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etween gratitude and learning input of Wu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疫情后期武漢高中生六項目感恩問卷得分較高,提示防疫經(jīng)歷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了正性情感體驗,激發(fā)了感恩情緒,這是個體對他人與社會給予幫助的一種內(nèi)心認可,以及想要回報他人善舉的一般心理傾向[20-23]。根據(jù)Fredrickson的積極情緒拓展擴建理論,感恩情緒的瞬時擴展功能可以幫助學生拓展在注意、認知、行為上的范圍,構建可以持續(xù)到未來的個體資源和社會資源,進行良好的環(huán)境應對,而對環(huán)境的良好適應又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積極情緒的產(chǎn)生,形成一種螺旋式的上升[24-26],最終能夠幫助學生達到豐盈的生命狀態(tài)。為此,我們可以通過感恩記錄、感恩沉思、感恩拜訪、觀看感恩視頻或組織感恩團體輔導活動等方法,引導學生分享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感恩事件,獲得感恩的情緒體驗,從而提升學生的感恩水平,促進其適應環(huán)境。
疫情也引發(fā)了學生對生命、職業(yè)與學習意義的思考。高中生在學習投入量表的奉獻維度得分較高,且感恩與奉獻維度存有高度相關性,說明學生認為學習是有意義的,不會敷衍對待,而是充滿熱情和自豪感,樂于學習,樂于面對挑戰(zhàn)[27-28]。為此,學校可以充分利用資源,開展有關學習意義的主題班會或活動。同時,心理韌性量表的目標專注維度與學習投入的相關系數(shù)高達0.724,這提示學校還可以開展職業(yè)生涯教育,引導學生思考疫情下職業(yè)的變化,領悟個人職業(yè)對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意義,以及組織“未來我可能是誰”等討論,由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投入度,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和職業(yè)擔當意識。
與非疫情時期相比,疫情期間高中生心理韌性量表的家庭支持與人際協(xié)助兩個維度得分顯著升高,非疫情時期分別為(2.98±0.26)分、(2.91±0.53)分,疫情時期分別為(3.56±0.81)分、(3.27±0.88)分。心理韌性對學習投入具有正向預測力,在感恩與學習投入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根據(jù)Richardson的心理韌性過程模型,當學生面對學業(yè)和防疫雙重挑戰(zhàn)時,為維護自身的身心平衡狀態(tài),個體會本能地調(diào)動所有保護性因素對抗危險因素。對于疫情防控期間的高中生而言,獲得家人、師長和同伴的理解與支持能夠減少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增強對生活與學習的信心,這既是心理韌性不斷增強的過程,也是學生社會與情感適應系統(tǒng)不斷完善的過程,能夠為高中生疫情期間學習、生活以及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內(nèi)在支持。為此,要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和學生居家期間提供家庭教育指導,開展能豐富學生精神生活的線上文娛活動,加強家校溝通,增強對學生的心理支持,促進學業(yè)發(fā)展。
描述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14.85%的學生認為疫情對生活無影響,自己能夠正常生活;33.61%的學生感覺疫情對生活影響較小,會關心此類消息;47.06%的學生感到疫情對生活影響較大,與自己息息相關;還有4.48%的學生認為疫情對生活影響很大,甚至造成一些不好的事情。認為疫情對生活影響較小的學生在情緒控制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影響較大和很大的學生,受疫情影響很大的學生在積極認知維度得分顯著低于其他3組。結(jié)合心理韌性模型,我們看到部分學生在面對壓力時,情緒調(diào)控能力和積極認知能力發(fā)揮了作用,實現(xiàn)了心理韌性重組和適應,能夠恢復或達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狀態(tài)。然而也有學生因壓力過大失去調(diào)節(jié)能力,消極應對,進而出現(xiàn)心理功能的倒退,暫時不能達到平衡狀態(tài),導致適應不良。針對這一狀況,學校心理輔導可以考慮以下策略:(1)對于受疫情影響大的學生,重點關注其情緒狀態(tài)和心理功能,引導學生自我關照,理解和接納情緒,掌握調(diào)控情緒的一般方法,必要時學會積極求助。(2)在對受疫情影響很大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需要更多的傾聽與共情,不著急改變其悲觀或消極的想法,也不著急給予建議,而是給他們提供表達哀傷的時間和空間,允許暫時的低落和悲傷,謹慎使用認知干預等影響策略。(3)對于受疫情影響很大的學生,可以為其提供生活或?qū)W習方面的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加強家庭和同伴支持,同時隨時準備啟動心理危機干預機制,與家長保持密切聯(lián)系,必要時可以向醫(yī)療部門轉(zhuǎn)介。
綜上所述,防疫經(jīng)歷激發(fā)了武漢高中生的感恩情緒和對學習意義的思考,因此開展感恩教育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恰逢其時。本研究驗證了心理韌性在感恩與學習投入之間的中介作用以及相關關系,說明加強學生心理支持力、對受疫情影響程度不同的學生實施分級干預,將有利于學生應對學業(yè)挑戰(zhàn)和疫后心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