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朝 尹國瑞
(1.武城縣人民醫(yī)院骨科,山東 德州,253300;2.德州市人民醫(yī)院骨科,山東 德州,253000)
近年來,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發(fā)生率顯著增加,病因主要為半月板受到異常磨損,導致關節(jié)功能受到對應影響,使生活質量降低,屬于骨科常見疾病,好發(fā)于老年人群[1-2]。出現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會導致患者出現關節(jié)功能障礙現象,對患者正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對此需要及時通過手術治療,減輕疾病對患者的影響[3-4]。傳統在實施治療期間,半月板切除術獲得廣泛應用,其能夠將患者的疼痛感有效緩解,可獲得一定效果,但較易導致患者呈現出骨性關節(jié)炎等系列并發(fā)癥現象[5-6]。近年來,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成形術獲得廣泛應用,其呈現出微創(chuàng)以及患者恢復快等系列優(yōu)勢[7-8]。具有清晰手術視野,可將治療損害顯著減少,可對手術效果做出保障[9-10]。本研究選取2018年2月~2021年5月武城縣人民醫(yī)院罹患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的100 例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對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患者采用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成形術完成治療后獲得臨床效果,現進行如下報告。
選取2018年2月~2021年5月武城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 例罹患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經隨機數表法將組別劃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50 例。參照組接受半月板切除術治療,研究組接受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成形術治療。參照組男性31 例,女性19 例;年齡21~60 歲,平均年齡(35.69±7.23)歲;病程5 個月~5年,平均病程(2.95±0.26)年。研究組男性32 例,女性18 例;年齡22~62 歲,平均年齡(35.73±7.25)歲;病程6 個月~5年,平均病程(2.87±0.29)年。所有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手術前,相關人員就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知識以及手術治療知識予以講解,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研究獲得武城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中醫(yī)骨傷科臨床診療指南 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10]確診為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②患者關節(jié)軟骨損傷情況嚴重;③臨床資料均齊全。
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精神病史;②患者同時罹患其他重大疾??;③對于本次研究不配合,呈現出較差依從性。
參照組接受半月板切除術治療。合理展開硬膜外麻醉,選取患者髕下前內側或者前外側作為手術入路,完成穿刺。認真觀察患者關節(jié)腔內部系列組織以及結構,利用鉗夾提出半月板,對碎屑實施清理。切開前后角,剔除患者整個半月板。完成后,沖洗關節(jié)腔內部碎屑以及積液,放置引流管,合理展開加壓包扎。
研究組接受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成形術治療。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合理展開腰硬膜外麻醉操作,針對手術位置實施常規(guī)消毒。充氣患者止血帶,在患者膝關節(jié)下前內側或者前外側作為手術入路,完成穿刺后,在關節(jié)腔內放置關節(jié)鏡。觀察患者膝關節(jié)腔具體情況,剔除異?;?,利用藍鉗有效剔除患者半月板破損位置,針對前后角以及體部實施修整,清理關節(jié)腔內部碎屑,利用縫合器從外到內對前角實施縫合,針對后角以及體部實施全內縫合。完成后,利用0.9%氯化鈉溶液對關節(jié)腔實施沖洗,縫合切口,利用無菌敷料完成包扎,并且合理對患者展開適當包扎操作。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總有效率,依據HSS(美國外科醫(yī)院膝關節(jié)評分)[11]標準完成療效評定,總分為100 分;顯效:評分≥85 分;有效:65 分≤評分<85 分;無效:評分<65 分,手術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總發(fā)生率,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例數/總例數×100%;③比較兩組患者的IKDC(膝關節(jié)主觀評分量表)評分[12]、Lysholm(膝關節(jié)評分量表)評分[13],前者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運動狀態(tài)越好;后者總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膝功能恢復效果越顯著;④比較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視覺模擬評分)[14],0~10 分,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輕;⑤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利用QOL(生活質量測評表)[15]展開評定,0~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研究組患者手術總有效率較參照組數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總有效率比較 [n(%)]
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較參照組數值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手術前,研究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與參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研究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較參照組數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患者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手術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手術前手術后手術前手術后研究組5054.85±3.85 85.69±9.13* 62.03±10.25 93.25±5.25*參照組5054.99±8.35 76.35±9.13* 61.14±15.25 80.22±4.19*t 0.10765.11500.342413.7167 P 0.9145<0.0010.7327<0.001
手術前,兩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6 h、手術后12 h、手術后24 h 研究組VAS評分均較參照組數值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后6 h、手術后12 h 以及手術后24 h 相較于手術前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VAS 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患者VAS 評分比較 (±s,分)
組別例數手術前手術后6 h 手術后12 h 手術后24 h研究組508.29±0.337.12±0.154.62±0.252.13±0.08參照組508.25±0.367.39±0.225.75±0.234.32±0.12 t 0.57917.170123.5212107.3735 P 0.5638<0.001<0.001<0.001
手術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3 個月、手術后6 個月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均較參照組數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后3 個月、手術后6 個月相較于手術前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5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組別例數手術前手術后3 個月手術后6 個月研究組5053.13±6.1974.79±7.3387.85±8.81參照組5053.25±6.1663.15±7.2679.13±8.12 t 0.09717.97795.1463 P 0.9228<0.001<0.001
半月板屬于膝關節(jié)關節(jié)腔內重要的填充組織結構,可顯著增大股骨以及脛骨接觸面積,提升關節(jié)活動穩(wěn)定性。活動過程中,半月板具有減輕肢體震蕩,降低關節(jié)壓力負荷的作用[16]。近年來,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發(fā)生率顯著增加[17]。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多因自身出現退行性病變造成半月板損傷;對于中青年患者而言,半月板損傷多由旋轉或者暴力擠壓導致[18]。半月板損傷患者其癥狀主要集中于關節(jié)彈響、活動受限以及關節(jié)疼痛等,對患者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19]。
臨床針對半月板損傷患者以手術治療為主。以往實施半月板切除術,將減小股骨同脛骨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大關節(jié)間隙,從而表現出傳導不暢的現象,導致骨折以及關節(jié)炎疾病出現概率增加,無法有效改善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
本研究發(fā)現,研究組經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成形術治療后的94.00%手術總有效率較參照組經半月板切除術治療后的72.00%手術總有效率數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經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成形術治療后的2.00%并發(fā)癥(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總發(fā)生率較參照組經半月板切除術治療后的16.00%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數值更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前,研究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較參照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差別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研究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較參照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數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張瑩等[20]研究結論一致,此文中成形術組治療后的90.00%優(yōu)良率較切除術組治療后的63.33%優(yōu)良率數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前,成形術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較切除術組IKDC 評分、Lysholm評分差別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成形術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較切除術組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數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為,半月板成形術的有效應用,可有效清除異常破損的半月板,有效改善關節(jié)彈響以及疼痛等癥狀,充分保證近期療效。同時可對殘余半月板實施修整,合理完成體部、前角以及后角構建,維持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避免出現退行性病變的情況。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成形術較半月板切除術治療方式的應用效果更佳,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膝關節(jié)半月板損傷患者實施關節(jié)鏡下半月板成形術,可顯著提高患者的手術療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效改善患者關節(jié)功能,降低疼痛程度,促進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