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轉(zhuǎn)梅
(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藥品檢驗技術研究所,山西 030032)
蒲黃為香蒲科植物水燭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東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Presl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黃色雄花序,曬干后碾軋,篩取花粉。蒲黃為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1],其味甘,性平。歸肝、心包經(jīng)。有止血,化瘀,通淋之功效。臨床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jīng)閉痛經(jīng),胸腹刺痛,跌撲腫痛,血淋澀痛。近幾年隨著中藥材價格的不斷攀升,且蒲黃的質(zhì)量難以直觀的進行辨別,導致目前市場上蒲黃飲片的質(zhì)量參差不齊,摻偽造假的現(xiàn)象日趨嚴重,直接影響了臨床治療效果。本文根據(jù)《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2]及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關于發(fā)布宮炎康顆粒中金胺O檢查項等3項藥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8年第5號)(BJY 201803)對山西省內(nèi)流通的蒲黃飲片進行研究,對其質(zhì)量進行評價。
1.1 儀器 微波灰化系統(tǒng)(CEM Phoenix);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LC-2030C 3D);十萬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XP205);萬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MS204S);千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ML503);百分之一電子天平(梅特勒PL203);液相質(zhì)譜聯(lián)用儀(AB 3200 QTRAP);正置微分干涉顯微鏡(Auto imager D2)。
1.2 蒲黃樣品 共33批,分別抽樣于山西(太原、運城、忻州、長治、晉中等)省內(nèi)8個地市的企業(yè)和機構(其中經(jīng)營企業(yè)12家、生產(chǎn)企業(yè)10家、醫(yī)療機構11家),供貨單位來自6個省市的28家企業(yè),將樣品按順序編為1~33號。
1.3 試藥 異鼠李素-3-O-新橙皮苷對照品(批號111571-201806)、香蒲新苷對照品(批號111573-201806)、檸檬黃對照品(批號510004-201602)、酸性黃36對照品(批號112015-201801)、金胺O對照品(批號111770-201603),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乙醇、正丁醇、丙酮、磷酸等為分析純。乙腈為色譜純(天津市四友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
1.4 方法(檢驗依據(jù)) 蒲黃藥材及飲片按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蒲黃”品種項下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薄層色譜)、檢查(雜質(zhì)、水分、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測定及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關于發(fā)布宮炎康顆粒中金胺O檢查項等3項藥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8年第5號)(BJY 201803)蒲黃藥材及飲片中檸檬黃、酸性黃36和金胺O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進行檢驗。
2.1 性狀 性狀是飲片真?zhèn)蝺?yōu)劣的直觀反映,通過顏色、氣味、水試、觸感等對蒲黃性狀進行觀察?!吨袊幍洹?015年版一部對蒲黃性狀的描述為:“本品應為黃色粉末。體輕,放水中則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膩感,易附著手指上。氣微,味淡。”結果表明,33批次蒲黃樣品中,有4批次不具蒲黃性狀特征,分別是11、16、23、24號樣本,手捻有澀感,體重,放水中大部分沉淀,且水顏色變黃,變渾濁。28號蒲黃樣本為體輕,放水中有少量的沉淀物下沉,并伴有纖維狀漂浮物,水變濁。手捻微有澀感,易附著手指上。氣微,味微甘。而正品蒲黃則與前者有明顯區(qū)別,水的顏色未有變化,與《中國藥典》描述相一致。見圖1。
圖1 不同品質(zhì)蒲黃的性狀及水試圖
2.2 鑒別
2.2.1 顯微鑒別 取本品粉末,水合氯醛裝片,置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按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中規(guī)定:正品蒲黃粉末為黃色,花粉粒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7~29μm,表面有網(wǎng)狀雕紋,周邊輪廓線光滑,呈凸波狀或齒輪狀,具單孔,不甚明顯。結果表明,正品蒲黃全部為花粉粒;摻偽品花粉粒占大多數(shù),此外還可以看到其他的植物組織碎片,如少量花粉囊內(nèi)壁細胞、苞片碎片、草酸鈣針晶等;偽品無花粉粒,多為不規(guī)則的礦物顆粒,有的含有少量植物組織。33批次蒲黃樣品中,2批次(5、28號樣本)除花粉粒外檢出其他組織碎片,4批次(11、16、23、24號樣本)未檢出花粉粒,且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礦物顆粒。其余批次均符合《中國藥典》規(guī)定。見圖2。
圖2 不同品質(zhì)蒲黃的顯微特征圖
2.2.2 薄層色譜 按照《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規(guī)定,取本品2 g,加80%乙醇50 ml,冷浸24 h,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5 ml使溶解,濾過,濾液加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2次,每次5 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殘渣加乙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異鼠李素-3-O-新橙皮苷對照品和香蒲新苷對照品,加乙醇分別制成每1 ml各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3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33批次蒲黃飲片中,29批次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具異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對照品特征斑點。4批次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不具異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對照品特征斑點。該4批次(11、16、23、24號樣本)確認為蒲黃偽品。見圖3。
圖3 正品蒲黃薄層色譜圖
2.3 檢查
2.3.1 雜質(zhì) 按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一部進行檢驗。取本品10 g,稱定重量,置七號篩中,保持水平狀態(tài)過篩,左右往返,邊篩邊輕叩2 min。取不能通過七號篩的雜質(zhì),稱定重量,計算,雜質(zhì)不得過10.0%。結果:33批次蒲黃飲片中,27批次雜質(zhì)合格,6批次雜質(zhì)不合格。不合格批次檢驗結果見表1。
表1 蒲黃雜質(zhì)不合格批次結果
2.3.2 水分 按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收載的0832“水分測定法”第二法“烘干法”,對33批次蒲黃進行水分測定,按照標準規(guī)定不得過13.0%,結果33批次蒲黃飲片水分全部合格,在5.7%~11.2%范圍內(nèi)。
2.3.3 灰分 按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收載的2302的“灰分測定法”中的“總灰分測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法”,對33批次蒲黃進行總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測定,按照標準規(guī)定蒲黃總灰分不得過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4.0%,結果發(fā)現(xiàn)33批次蒲黃飲片中,27批次總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合格,6批次不合格,其中2批次為14.2%和15.7%;另外4批次總灰分達25%以上。具體不合格批次結果見表2。
表2 蒲黃總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不合格批次結果
2.3.4 檸檬黃、酸性黃36和金胺O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關于發(fā)布宮炎康顆粒中金胺O檢查項等3項藥品補充檢驗方法的公告(2018年第5號)(BJY 201803)蒲黃藥材及飲片中檸檬黃、酸性黃36和金胺O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進行檢驗,結果4批次出現(xiàn)與金胺O對照品一致的特征斑點,未出現(xiàn)與檸檬黃和酸性黃36對照品一致的特征斑點(見圖4)。進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出現(xiàn)與金胺O對照品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且紫外-可見光譜圖與上述對照品一致。通過液質(zhì)確證,一級及二級質(zhì)譜圖與金胺O對照品一致。結果確定4批次(11、16、23、24號樣本)金胺O檢出,判定為不合格樣品。
圖4 蒲黃染色不合格的薄層色譜圖
2.4 浸出物 按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四部收載的2201浸出物測定法中的“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用乙醇作溶劑,對33批次蒲黃進行浸出物測定,按照標準規(guī)定不得少于15.0%。結果33批次蒲黃飲片中,27批次浸出物合格,6批次浸出物不合格,其中4批次浸出物低于4.0%。不合格批次結果見表3。
表3 蒲黃浸出物不合格批次結果
2.5 含量測定 按照2015年版《中國藥典》收載的蒲黃項下的“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對33批次蒲黃進行含量測定,按照標準規(guī)定:含異鼠李素-3-O-新橙皮苷(C28H32O16)和香蒲新苷(C34H42O20)的總量不得少于0.50%。結果33批次蒲黃飲片中,27批次含量測定合格,6批次含量測定不合格(其中2批次含量低于標準值,4批次未檢出)。結果見表4。
表4 蒲黃含量測定不合格批次結果
本次檢驗的33批次蒲黃飲片分別抽樣于山西省內(nèi)8個地市的企業(yè)和機構(其中經(jīng)營企業(yè)12家、生產(chǎn)企業(yè)10家、醫(yī)療機構11家),供貨單位來自6個省市的28家企業(yè)。覆蓋的范圍廣,涉及批次多,可以較為全面地反映目前山西市場蒲黃飲片的質(zhì)量情況。試驗結果顯示,山西省內(nèi)流通的蒲黃質(zhì)量情況依舊不容樂觀。33批次蒲黃飲片中,有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8%,不合格批次中2批次存在摻偽現(xiàn)象,4批次同時存在增重、染色的情況。上述結果說明目前蒲黃染色、增重的違法現(xiàn)象依然存在。
金胺O作為化工染料的一種,對人體具有一定毒性作用,甚至可以導致癌癥的發(fā)生,是非食用物質(zhì)。某些不法商家為了追求高額的利潤鋌而走險,將某些礦物質(zhì)的粉末、淀粉或植物的粉末等用金胺O進行非法染色后摻偽、增重或?qū)⑵淙旧笥糜谔岣邩悠返耐庥^色澤度,正因為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導致中藥材染色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此外近些年中藥材非法染色出現(xiàn)了很多新變化,出現(xiàn)了規(guī)避標準所規(guī)定的色素或者多種色素共同使用的情況,染色手段越來越復雜,給日常監(jiān)管造成了更大的挑戰(zhàn)。
綜合所述,中藥飲片的合格率雖然呈現(xiàn)出逐年好轉(zhuǎn)的趨勢,但目前依然存在摻偽造假、染色增重等諸多質(zhì)量問題,蒲黃市場需要進一步的治理,摻偽不僅影響了藥效,加入礦物質(zhì),進行非法染色更對大家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呼吁藥品生產(chǎn)企業(yè)把控好質(zhì)量,生產(chǎn)出更多的良心藥、放心藥。企業(yè)只有把握好源頭,才可以源遠流長。藥品生產(chǎn)部門、質(zhì)量部門、政府監(jiān)管部門多方共同努力使中藥質(zhì)量得到更好保障,使中藥材發(fā)揮更好療效,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