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塵肺病是我國最主要的職業(yè)病,能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其檢查和診斷分期有嚴格的標準?!堵殬I(yè)性塵肺病的診斷》中規(guī)定診斷主要依據(jù)X線高仟伏或數(shù)字化攝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后前位胸片表現(xiàn),而Ⅲ期塵肺的診斷標準:①有≥2 cm×1 cm的大陰影;②有總體密集度3級的小陰影,分布范圍>4個肺區(qū)并有小陰影聚集或大陰影。由此可見小陰影聚集或大陰影是診斷Ⅲ期塵肺的必備條件。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單獨用胸片來確定小陰影聚集或大陰影比較困難,易引起漏診、誤診[2],通常需要結(jié)合CT來作進一步判斷。目前,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在塵肺病診斷中應用越來越廣泛[3]。為進一步探討HRCT在塵肺病小陰影聚集和大陰影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本文對123例職業(yè)病診斷機構(gòu)確診的Ⅱ~Ⅲ期塵肺的胸片及HRCT影像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存檔的具有完整X線胸片和HRCT影像資料的Ⅱ~Ⅲ期塵肺患者123例,其中矽肺42例,煤工塵肺80例,石墨塵肺1例,均為男性,年齡37~85(64.1±7.2)歲。所有患者均有明確的職業(yè)性粉塵接觸史,均經(jīng)職業(yè)病診斷機構(gòu)確診。臨床主要癥狀為咳嗽、胸悶、氣喘等。
1.2 方法 (1)設備及參數(shù):胸片采用島津RAD SPEED M攝影機,投照參數(shù)為管電流100 mA,管電壓115~130 kV,曝光時間24~36 ms。HRCT采用飛利浦Ingenuity Flex16 CT機,掃描參數(shù)為層厚5 mm,層間距5 mm,管電流200 mA,管電壓120 kV,螺旋掃描,矩陣512×512,后期行橫斷位、冠狀位、矢狀位重建,層厚1 mm,層間距1 mm,骨算法[4]。(2)讀片方法:兩組影像均由本院具有塵肺病診斷資質(zhì)的3位醫(yī)師集體閱片,按照GBZ 70-2015《職業(yè)性塵肺病的診斷》,分別對胸片和HRCT兩組影像作出相應的結(jié)果。對于出現(xiàn)不同結(jié)果時需要進行討論,意見仍不統(tǒng)一時采取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胸片上小陰影聚集的判定標準為肺野內(nèi)出現(xiàn)局部小陰影明顯增多聚集成簇的狀態(tài),但短徑尚未>10 mm。當短徑>10 mm時則判定為大陰影。HRCT上小陰影聚集的判定標準為橫斷位、冠狀位、矢狀位任一圖像上見局部小陰影的明顯增多聚攏,或伴部分增大,相互間或有淡薄影相連,但小陰影輪廓仍可辨認。當小陰影相互融合、輪廓無法辨認且整體病灶最短徑>10 mm時則判定為大陰影。因<2 cm×1 cm的大陰影與小陰影聚集在塵肺病診斷分期中結(jié)果相同,故計數(shù)時歸納為一類,≥2 cm×1 cm的大陰影能直接診斷為Ⅲ期的另分一類。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對兩種檢查方法的一致性進行Kappa檢驗,Kappa值≥0.75一致性好,Kappa值<0.4一致性差,Kappa值0.4~0.75則一致性中等。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胸片與HRCT小陰影聚集和大陰影檢出率比較 兩種檢查方法小陰影聚集和大陰影檢出相同有105例,占85.4%,HRCT高于胸片15例,占12.2%,低于胸片3例,占2.4 %。對兩種檢查結(jié)果進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為0.779,一致性好。見表1。
表1 胸片與HRCT小陰影聚集和大陰影檢出率比較[n(%)]
2.2 胸片與HRCT小陰影總體密集度比較 兩種檢查方法小陰影總體密集度相同有111例,占90.2%,HRCT高于胸片7例,占5.7%,HRCT低于胸片5例,占4.1%。對兩種檢查結(jié)果進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0.812,一致性好。見表2。
表2 胸片與HRCT小陰影總體密集度比較[n(%)]
2.3 胸片與HRCT塵肺病診斷結(jié)果比較 123例經(jīng)胸片診斷為Ⅱ期塵肺64例,Ⅲ期塵肺59例;經(jīng)HRCT診斷Ⅱ期塵肺57例,Ⅲ期塵肺66例。兩種檢查方法診斷期別相同114例,占92.7%,HRCT高于胸片8例,占6.5%,低于胸片1例,占0.8%。對兩種診斷結(jié)果進行一致性分析,Kappa值=0.854,一致性好,兩種診斷方法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胸片與HRCT診斷塵肺病結(jié)果比較[n(%)]
塵肺病是我國最常見的職業(yè)病,塵肺病診斷是一項政策性強、技術(shù)性高的工作。國家歷次修訂的診斷標準始終以后前位胸片表現(xiàn)作為主要依據(jù),并未引入CT標準片。塵肺病的診斷分期中,小陰影總體密集度和分布范圍、有無小陰影聚集和大陰影以及大陰影的大小是塵肺分期的重要依據(jù)[5],而塵肺病的期別不僅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guān),還與勞動者的職業(yè)病致殘等級和工傷待遇有關(guān)。
塵肺小陰影聚集和大陰影的進展變化在HRCT上通常表現(xiàn)為局部肺野的小陰影增多、增大、互相聚攏,小陰影間逐漸出現(xiàn)淡薄影相連,此時其內(nèi)的小陰影仍可辨認,稱之為小陰影聚集[6]。進一步發(fā)展,小陰影相互融合,輪廓漸消失,相連淡薄影的密度逐漸增高,形成直徑或?qū)拸剑?0 mm長徑<20 mm的斑片影,即早期大陰影[7]。此后周邊小陰影進一步聚攏,大陰影緩慢增大,密度增高,邊界逐漸清晰,這時在胸片上容易識別。
本研究顯示,HRCT在小陰影聚集和大陰影的檢出率比高仟伏DR胸片略高,究其原因,作者認為:①CT密度分辨率較胸片高,而HRCT通過薄層掃描和骨算法又顯著提高空間分辨率,易于顯示肺內(nèi)細微結(jié)構(gòu)。②CT斷層圖像各向無重疊,去除了鎖骨、肋骨、心影等結(jié)構(gòu)對病灶的掩蓋。③胸片的圖像質(zhì)量影響大,很多結(jié)構(gòu)顯示不清晰,易造成閱片者的誤判。另顯示胸片上有3例小陰影聚集或大陰影比HRCT的判斷結(jié)果增高,仔細觀察是由于多量密集的小陰影在胸片前后徑線上重疊投影所致,這也反映HRCT能客觀清晰顯示病變的真實情況。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HRCT能清晰顯示胸片上邊界模糊的大陰影,因此在測量大陰影的大小上更為精確,有助于診斷分期。
綜上所述,與高仟伏DR胸片相比,HRCT能更有效顯示塵肺病密集小陰影中的微小融合灶,對早期大陰影具有更高的診斷價值,而且可以檢出易被骨骼、心影、橫膈等掩蓋的病灶,臨床中可以結(jié)合HRCT明確有無小陰影聚集和大陰影,為塵肺病分期提供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