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輝
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其核心是不動產物權確認和保護,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不動產登記改革前,因機構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等原因,土地、房屋、林地等各類不動產登記的職能分散在國土、住建、林業(yè)等部門。曾經發(fā)揮積極作用的分散登記,如今不但形成了大量歷史遺留問題,不利于保障交易安全,還增加了群眾的負擔和政府治理的成本,難以適應現代產權制度改革的要求。
因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和其他原因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已成為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新要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若不及時妥善處理,必將嚴重損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睘榻鉀Q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廣西自然資源廳根據自然資源部的工作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以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護權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按照“尊重歷史、照顧現實、讓利于民”和“缺什么補什么、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積極推動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化解機制。在結合現有政策的基礎上,2021 年廣西自然資源廳印發(fā)了《關于加快解決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指導意見》(桂自然資發(fā)〔2021〕54 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全區(qū)具有共性、普遍性的六大類問題共18 種具體情形,提出了解決路徑和破解辦法,明確全面開展歷史遺留問題“清賬”行動,將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工作納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10 件實事,用3 年時間集中化解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努力將“歷史賬單”變?yōu)椤俺尚鍐巍?。近兩年,全區(qū)推動化解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約15 萬個,惠及群眾約40 萬人。
為了防止新歷史遺留問題的產生,廣西自然資源廳還堅持“實事求是、疏堵結合”的原則,強化源頭治理和過程管控,推動“交房即交證”“交地即交證”等改革舉措落實。目前,全區(qū)100多個市、縣實現了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截至目前累計發(fā)放不動產權證書約6 萬本,改革成果惠及約20 萬群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xù)、安全感更有保障。
歷史遺留問題之所以難化解,往往在于情、理、法交織。因此,著眼于“辦實事、解難題、護權益”,就要勇于擔當,敢于作為,扛起歷史責任,充分利用《指導意見》的政策窗口期,打出一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約之以法”的組合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
為民辦實事,我們一直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