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莉
(甘肅省鎮(zhèn)原縣城關初級中學,甘肅鎮(zhèn)原 744500)
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逐漸推廣開來,并獲得廣大英語教師的青睞。然而,從任務型教學的應用情況來看,依舊存在一些問題。英語教師要積極發(fā)揮任務型教學的應用價值,以提升英語課堂教學實效。
任務型教學是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需求出發(fā),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并重視其情感培養(yǎng),進而促進學生認知、技能以及情感發(fā)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教師在應用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設置英語教學任務并引導學生利用一定的技能、方法或者思維去完成任務,以實現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認知發(fā)展。
現階段應用較多的英語教學任務包括交際任務、探究任務、話題任務等,有效滿足了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需要。
交際任務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通過設定交際任務目標,讓學生在合適的口語交際場景中進行交流,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流暢、清晰地表達觀點,提升學生口語表達水平。
探究任務主要通過個體探究或者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發(fā)現英語問題,并善于借鑒英語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任務的應用有效滿足了學生求知欲強的心理需求。教師給出的探究任務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學生自主參與到探究任務之中,并按照教師給出的任務目標進行探究。
話題任務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給出與英語教材內容相關的話題,讓學生針對話題進行思考討論并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學生參與話題任務的過程中要發(fā)揮引導和輔助作用,并鼓勵學生之間交換觀點,使學生能夠形成求同存異的態(tài)度。
任務型教學的應用價值在于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在學習任務的導向下,學生能夠以更加專注的狀態(tài)完成學習任務。而教師可以通過任務準備、任務活動、任務練習、任務總結等不同環(huán)節(jié)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大綱》或者單元授課活動分解成為若干個小任務,逐步實現整個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目標。
相較于講授式的英語教學,學生按照課堂任務開展學習活動并完成任務之后,能夠感受到更加強烈的成功的喜悅。尤其是學生在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之后,能夠產生更大的學習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從而以更加積極、專注的狀態(tài)進行英語學習[1]。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與英語教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優(yōu)化任務設置,將英語學習任務按照由低到高的難度進行排列,可以讓學生在前半段的學習過程中較為輕松地完成任務,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信心,對學生形成正面激勵作用。
任務型教學的具體應用可以隨著教學要求進行調整,這使得任務型教學更加豐富多樣,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英語任務促進學生不同方面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交際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通過合作探究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通過寫作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并促進學生書寫能力的提升??梢哉f,任務型教學的應用,可以全方位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成長。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利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也可以促進學生的素養(yǎng)發(fā)展。教師可以給出思辨性話題任務讓學生進行思考,并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辯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例如,教師給出“英語學習和文化自信的關系”這一思辨話題,讓學生針對兩者關系進行思考并表達自己觀點,然后進行交流討論。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或者課外書籍查找相關資料,使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形成突出的文化品格。在這一任務型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思維品質還是文化品格,都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
在現階段的任務型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給出的任務目標存在一定的偏頗,沒有顧及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需求。部分教師給出的任務目標依舊集中在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上,包括單詞、短語詞組和語法知識等,并未通過任務目標的設定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yǎng)的發(fā)展。任務目標設定不夠全面,導致教師在英語教學期間并未充分發(fā)揮任務型教學的價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實現能力的發(fā)展。
現階段的任務目標設定依舊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情況,教師普遍較為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英語素養(yǎng)發(fā)展。這根本上反映出教師并未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主要的任務目標,教學觀念有待更新。其實,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當前的英語教學更加關注工具性而忽視人文性。因此,如何糾正任務目標,推動任務型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英語教師必須關注的重點。
在任務型教學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在課堂任務活動期間過于強勢,主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依舊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下。由于教師的強硬主導,導致部分學生認為任務型教學與以往的教學活動沒有什么區(qū)別,故而在任務型教學期間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并未充分參與到任務活動之中。教師主導任務活動還導致教師習慣于以自己的主觀判斷來選擇教學任務,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在任務活動期間缺乏自主性與積極性。這實際上反映出有些教師并未轉變課堂教學理念,沒有認識到應當將學生作為任務教學的主體。因此,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任務型教學活動是發(fā)揮任務型教學應用價值的關鍵。
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置任務時要具有層次性,然而從任務型教學的應用實踐來看,教師并未實現任務的分層設置。教師在設置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導致部分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時候出現困難,而另外一部分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則能夠輕松地完成任務,缺乏一定的挑戰(zhàn)性。
部分教師在設置任務的過程中還存在任務結構單一的情況,而且任務難度普遍過高,導致學生對英語科目的學習信心受挫。任務設置要具有遞進性,如果第一個任務難度較高,往往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即便后面的學習任務較為簡單,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所產生的成就感也會明顯降低。
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具備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良好的教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一些措施補足短板。然而,由于任務目標集中在知識方面,現階段教師給出的任務評價也相對單一,主要評價學生是否掌握知識,至于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低、學習思路是否正確等則容易被忽視。
同時,在任務型教學期間,教師往往對學生進行單方面的評價。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可能顧及所有學生,這就導致教師給出的任務評價有時會存在偏頗。因此,如何通過任務評價的優(yōu)化實現任務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提升評價內容的有效性,是教師在應用任務型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內容。
任務目標對于任務型教學的應用是具有明顯的導向作用的,教師需要做好英語教學觀念的更新,推動任務目標的優(yōu)化。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下,教師比較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以及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導致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發(fā)展和英語學習能力受到忽視,而在發(fā)展性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教師給出的任務目標會更加具體、全面[2]。
以發(fā)展性教學理論為指導,教師可以將任務目標分為基礎部分和發(fā)展部分。基礎部分的任務目標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而發(fā)展部分的任務目標則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英語學習能力,具備明確的思路來完成英語學習任務。同時,發(fā)展部分的任務目標還要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期間產生自我效能感,能夠享受完成學習任務帶來的成就感,并在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成就感的驅動下,產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信心。
除了發(fā)展性教學理論之外,教師也要積極接觸其他先進的教育理論,包括杜威教育理論、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通過理論來指導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使任務型教學能夠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發(fā)揮重要作用,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形成明確的導向作用。
教師要切實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從而設計相應的自主性任務,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給出的規(guī)則下采取不同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許多有關國外風俗習慣的話題,教師可以據此設計探究任務,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風俗。教師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方式和內容不做限制,學生既可以通過查閱圖書獲取信息,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信息,或者通過詢問有出國經歷的親朋好友獲取信息。同時,學生可以選擇描述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也可以選擇法德等國家的文化習俗,還可以選擇東南亞國家的文化風俗[3]。
在自主性任務中,學生的主動地位得以凸顯,對探究任務具有更高的自主權,在自主探究、自主搜索的過程鍛煉了信息獲取能力,實現了學生素養(yǎng)的不斷發(fā)展。
一方面,教師要通過任務設計使任務具有明顯的層次化特點,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在任務設計之前,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英語基礎、英語成績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出不同的任務,避免任務難度太高或者太低。另一方面,教師也應當突出任務的遞進性。教師可以在任務型教學開展過程中先用一些難度低、趣味性強的小任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輕松完成這些任務,進而以充滿信心的積極狀態(tài)投入到接下來的任務完成之中[4]。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讓班級內的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任務,小組內部的成員可以在他人遇到困難時互幫互助,共同促進任務的完成。這樣,既實現了任務教學活動的開展,也促進了班級成員的共同進步。
教師需要積極發(fā)揮教學評價的重要作用,通過任務評價對學生的任務完成結果和任務完成期間的表現進行評價。任務評價應當準確、及時,能夠指出學生在任務完成期間表現的優(yōu)秀之處及存在的不足,并能夠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改正意見,從而使學生在接下來的任務學習活動中有更好的表現。教師需要推進任務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一方面教師評價依舊需要占據主要部分,另一方面也要融入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的占比控制在7/3 的比例即可,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表現有較為清醒的認知,也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提升自我。
文章從任務型教學的概念出發(fā),分析了任務型教學的幾種構成類型,并探討了任務型教學的應用價值,可以實現任務導向,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學習成就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進一步促進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應用,教師需要優(yōu)化任務目標,設計主體性任務,突出學生完成任務的主體地位,并注重任務的層次化和遞進性,積極開展任務評價,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