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峰,王 菲,簡遠志,周若宇,尹 寧,文 婧,張曉玄,王軍波,2,趙 卓
(1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系,北京 100191;2食品安全毒理學研究與評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91;3北京市朝陽區(qū)平房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北京 100123)
3~6歲不僅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也是飲食行為形成的一個主要階段。長期的不良飲食行為會導致兒童無法攝取充足、均衡的營養(yǎng),給父母造成困擾的同時,也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1]。研究顯示,我國兒童廣泛存在不良的飲食行為問題,且我國兒童的飲食行為問題的檢出率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2]。氣質作為一種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決定了兒童行為的發(fā)展方向及行為表現(xiàn)[3]。飲食行為作為兒童眾多行為中的一種行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氣質的影響。本研究旨在分析兒童氣質特征與飲食行為的關系,為改善兒童飲食行為提供科學依據(jù)。
本研究采用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北京市朝陽區(qū)平房鄉(xiāng)5所幼兒園內的3~6歲兒童及其1名主要扶養(yǎng)人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①3~6歲兒童及1名主要扶養(yǎng)人;②主要扶養(yǎng)人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意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①有心理異?;蛑橇Πl(fā)育明顯落后的兒童;②患有嚴重消耗性疾病的兒童。
1.2.1 基本情況調查 采用自擬問卷收集兒童性別、出生日期、分娩方式、出生體重、出生后6個月內的喂養(yǎng)方式、目前身高體重等基礎信息。
1.2.2 兒童氣質發(fā)育狀況的調查 采用由姚凱南教授引進并標準化的《中國3~7歲兒童氣質量表(CPTS)》[4],該量表包括10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從不、偶爾、很少、有時、經常、總是”6分法評定,目前此量表已得到普遍認可和使用。根據(jù)氣質各維度的得分情況,并參考己有的分類方法將學齡前兒童氣質分為5種氣質類型,分別為麻煩型(D型)、中間近麻煩型(I-D型)、發(fā)動緩慢型(S型)、中間近平易型(I-E)、平易型(E型)。量表回收后使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行為及發(fā)育兒科研究室研發(fā)的兒童氣質測試軟件(V4.01)對兒童不同的氣質類型進行評定。
1.2.3 學齡前兒童飲食行為量表 采用由尚磊教授編制的兒童飲食行為調查問卷(PEBS)[5],調查最近1個月兒童的飲食行為情況,該問卷由37個條目組成,包含4個食物趨向維度(不良進食習慣、食物響應、外因性進食、情緒性進食),2個食物逃避維度(挑食和過飽響應)和主動進食能力等7個維度,量表的同質信度Cronbach's a系數(shù)為0.93,各維度界于0.76~0.88之間,各維度得分間的相關系數(shù)為0.12~0.52,內容效度比CVR=0.6,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和區(qū)分度。PEBS采用“從來沒有、極少、有時、多數(shù)、總是”五級記分法,正向記分和反向記分條目交替排列,統(tǒng)計分析時反向問題作反向記分處理。各維度分值越高,表明飲食行為問題越突出。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6建立數(shù)據(jù)庫,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組間差異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構成比(%)進行描述,組間差異采用卡方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氣質特征與飲食行為的關系。所有統(tǒng)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顯著性指標。
本研究共納入了832名兒童,其中男童422名(50.7%)、女童410名(49.3%)。男女比例為1.00:1.02,年齡分布以4歲最多(43.3%),分娩方式順產(58.4%)多于剖宮產(41.6%),足月產兒童744人(93.0%)(表1)。
表1 兒童的基本情況
兒童的氣質類型以平易型193人(23.2%)和中間近平易型269人(32.3%)為主,發(fā)動緩慢型、中間近麻煩型與麻煩型較少,分別占15.4%、15.3%和13.8%。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不同性別和年齡的兒童的氣質類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氣質類型和氣質分類的3~6歲兒童在挑食、食物響應、不良進食習慣、過飽響應、外因性進食、情緒性進食和主動進食能力等兒童飲食行為維度的得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相比積極氣質的兒童,消極氣質的兒童除主動進食能力得分更低外,其余維度得分更高,表現(xiàn)為挑食現(xiàn)象明顯、食物響應高(對不同食物的喜好程度高,總是想吃東西)、不良進食習慣多、過飽響應高(由于胃口差或飯前吃零食等原因,食物攝入量減少)、外因性進食多、情緒性進食多、主動進食能力差。
表2 不同性別和年齡兒童的氣質類型分布
表3 不同氣質類型和氣質分類兒童的飲食行為得分情況
根據(jù)兒童飲食行為7個維度得分的平均值,把兒童飲食行為的7個維度分為2個不同的水平,分別為挑食明顯或不明顯、食物響應高或低、不良進食習慣多或少、過飽響應高或低、外因性進食多或少、情緒性進食多或少和主動進食能力強或弱,以兒童性別、年齡、3歲以前主要撫養(yǎng)人、父親職業(yè)、母親職業(yè)、父親文化程度、母親文化程度和氣質分類等作為自變量,采用Forward:conditional變量篩選策略進行Logistic回歸,設定進入標準為0.05,剔除水準為0.10。7個維度的多因素分析結果分別見表4。相比積極氣質,消極氣質分別是兒童挑食(OR=2.969,95%CI:2.236~3.944)、食物響應高(OR=1.594,95%CI:1.207~2.105)、不良進食習慣多(OR=2.177,95%CI:1.640~2.888)、過飽響應高(OR=1.716,95%CI:1.297~2.270)和外因性進食多(OR=1.838,95%CI:1.393~2.426)的危險因素;積極氣質是兒童主動進食能力減弱的保護因素(OR=0.618,95%CI:0.464~0.823)。
表4 兒童氣質分類與飲食行為的關系
氣質是兒童在生活中對不同情形的行為反映方式之一,每個3~6歲兒童的氣質均不相同,但整體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范圍之內。國外研究顯示,兒童氣質類型的分布通常為麻煩型9%~16%、平易型33%~43%、發(fā)動緩慢型4.1%~17%[6-8],而國內有關3~6歲兒童氣質的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一般平易型29.8%~39.1%、中間近平易型31.4%~38.0%、發(fā)動緩慢型6.8%~15.0%、麻煩型占3.8%~12.0%、中間近麻煩型5.3%~14.9%[9-12]。本研究選取的832名3~6歲兒童中,積極氣質占多數(shù),合計占55.5%。消極氣質相對較少,中間平易型(32.3%)和發(fā)動緩慢型(15.3%)所占的比例與國內外研究基本一致,而麻煩型氣質(13.8%),處于國外的平均水平,超過國內的上限,平易型氣質比例(23.2%)則明顯低于國內外平均水平,可能與地區(qū)性差異有關。本研究表明,不同性別和年齡階段的3~6歲兒童氣質類型分布差異均不顯著,與國內外相關報道一致[8-9,13-14],提示氣質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特點。
李俠等[3]研究表明,具有不同氣質類型的兒童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反應方式,氣質決定了兒童行為的發(fā)展方向及行為表現(xiàn)。飲食行為作為兒童眾多行為中的一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受氣質的影響。本研究亦表明,兒童氣質類型與兒童飲食行為關系密切。積極性氣質,尤其是平易型氣質在飲食行為量表各維度得分較低,飲食行為問題相對較少,消極氣質,尤其是麻煩型氣質的兒童在飲食行為量表各維度得分較高,飲食行為問題多,這也與已有研究結果相一致[15-17]。
兒童的氣質與生俱來,在遺傳性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下,氣質各類型表現(xiàn)形式不同,消極性氣質表現(xiàn)為生物活動無規(guī)律,對新刺激的反應消極、退縮、回避、注意力分散、堅持度低、適應性差。積極性氣質表現(xiàn)則與其相反。本研究表明,兒童飲食行為受氣質類型的影響,相比于積極型氣質,消極型氣質是兒童挑食明顯、食物響應高、不良進食習慣多、過飽響應高和外因性進食多等飲食行為問題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這與倪錫蓮[17]和徐瓊[1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表明消極氣質的兒童比較容易因為食物的氣味、口味、外觀和質地等原因拒絕一些食物;比較傾向于只吃自己喜歡吃的食品;進餐時注意力更不集中,經常玩耍、看電視、進餐時間長;食量比較小,吃幾口就飽了;餐具、環(huán)境及飯菜花樣對進食影響比較大。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積極型氣質是兒童主動進食能力減弱的保護因素,具有積極型氣質的兒童獨立進食、主動進食能力比較強,可能是由于積極氣質的兒童本身的特性以及父母對積極型氣質的兒童更多的關注,對消極氣質的兒童缺乏正確的教導造成。氣質本身并無好壞之分,但對撫養(yǎng)人及教師的養(yǎng)育方式確有重要影響。若養(yǎng)育方式與兒童氣質類型相沖突,可能對兒童的營養(yǎng)狀況造成明顯的不利影響。因此了解和把握兒童氣質類型以及不同氣質類型的兒童進食方式的不同就顯得十分重要,對消極氣質尤其是麻煩型氣質的兒童需要付出更多的關心與細心的照料,促使兒童在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得到平衡合理的營養(yǎng),避免飲食行為問題導致的其他問題。兒童期飲食行為的調控影響到兒童早期教養(yǎng)和性格的塑造,對遠期行為問題有重要影響[19]。
綜上所述,兒童氣質類型影響兒童飲食行為,提倡撫育者能早期對兒童的氣質類型進行測查,了解3~6歲兒童不同的氣質類型,為矯正個性化的兒童飲食行為提供有效參考,對不同氣質類型的兒童在飲食行為問題上的表現(xiàn)采取“因材施教”的養(yǎng)育策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