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何增強微時代背景下高校黨員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是高校黨員教育的難題。通過總結當前高?!拔Ⅻh課”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探索提高“微黨課”建設質量的路徑,將“微黨課”建設作為加強高校師生黨員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關鍵詞 "高校黨建;互聯網+黨建;微黨課;黨員教育
中圖分類號:D261.4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2)13-0060-03
0 "引言
當前高校黨建存在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創(chuàng)新性不夠,開展方式和載體較少,黨員教育的有效性不足,學習方式不多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高校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面對移動互聯網等新事物的沖擊,伴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飛速發(fā)展的“微時代”到來,高校教師以及大學生的思維模式、觀念都發(fā)生顯著的變化,傳統(tǒng)的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互聯網+黨建”成為微時代背景下提高高校黨建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本質是提高黨員教育的有效性,有效提升黨建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務高校黨員。
“微黨課”是順應互聯網時代而產生的一種黨員教育新載體,能切實增強黨員的服務意識和宗旨意識,提升和增強高校黨員教育的質量與效果,成為打造高校全媒體黨員教育的品牌。
1 "高?!拔Ⅻh課”教育方式的優(yōu)勢
1.1 "“微黨課”的受眾和群體范圍廣
“微黨課”很多選題都來自黨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從黨員身邊的故事說起,以黨員亮身份、做表率、悟道理的實踐作為鮮活素材,用很短的時間,完成一事、一思、一議、一黨課,基本可以實現每一個支部的黨員人人講一次“微黨課”,而且受眾都是黨員,接受黨性教育的群體范圍廣。
1.2 "“微黨課”時間安排短,有較靈活的組織形式
“微黨課”能夠克服之前傳統(tǒng)黨課領導或專家一人唱獨角戲、聽課黨員參與互動較少的問題,教學效果好?!拔Ⅻh課”錄制門檻低,時間較短,形式靈活多樣,用手機就能夠完成拍攝,內容“見人見事見精神”,形式上兼具短視頻的趣味性與時尚性。從黨員關心的小事切入,把黨的重要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融入身邊故事,以小見大、見微知著,貼近工作和生活實際是“微黨課”選題的基本原則,堅持用黨員身邊的人和事進行教育,將黨員生活中的“高大上”與“真活實”結合起來,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從小角度闡釋大局觀,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廣大黨員的學習興趣。
1.3 "“微黨課”授課具有切入點小、時間短、講解
直白的優(yōu)勢
“微黨課”主要是講故事、講道理、講生活,有些是講述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困惑,有些是講述群眾身邊感人的故事,有些是談論對于黨的信仰的理解,可以是當前政府工作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也可以是家風家訓傳承、工作的心得、群眾工作的方法等。在講述方式上,讓熟悉某項黨建工作的黨員走上講臺,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自己的事、談身邊的人、說感悟最深的一次經歷,改變傳統(tǒng)的邀請領導、專家的講授模式,讓黨課教育變得更親切,更為廣大黨員接受和認可。
1.4 "“微黨課”具有短、平、快的優(yōu)勢
打造黨員“微”教育,采用“微黨課”,可以用較短的時間、微小的事例,見微知著;可以采用微電影,用簡短的篇幅,頌揚模范先鋒;可以是微訪談、微感言,用言簡意賅的語言,以小見大……通過“微黨課”,將“互聯網+”與基層組織的自身特點和發(fā)展需求相結合,傳達“上情”,收集“下情”,這樣既符合群眾需求,又適應時代發(fā)展,可以極大地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的深入和發(fā)展。
2 "微時代背景下高?!拔Ⅻh課”面臨的困
境和問題
2.1 "課程的針對性不夠強
有些課程沒有根據師生黨員的需求設計,無法滿足高校不同專業(yè)師生的個性化需求,在時間上沒有體現及時性,內容上沒有體現針對性和實用性,形式上沒有實現靈活性,沒有將黨員教育與時代主題、社會發(fā)展有機結合?!拔Ⅻh課”在“聽得進、用得上、記得住”的傳播和教育效果上還存在不足,培訓針對性不強,效果不夠突出。
2.2 "課程的實用性不夠突出
基層黨組織的黨員教育學習一直面臨集中難、內容多接受難、專家講得深理解難的“三難”問題,同時因缺乏計劃性而使教育流于形式;或因有的內容“趣味”不足,不符合基層特色;也有因授課形式不新,習慣于以會代課,而缺乏創(chuàng)造力、說服力和吸引力。面對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新形勢,有些高校的“微黨課”在內容上不夠豐富,在滿足大學生需求方面以及課程的實用性方面仍有不足,與青年教師基層黨員的現實思想狀況、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結合不夠,在培訓內容上還沒有實現突出問題導向、突出基層黨建的“急用”和“實用”,在解決高?;鶎狱h員以及學生黨員教育中的具體問題上仍然需要改進。
2.3 "課程的形式不夠靈活,審核力度不夠
有些高校的“微黨課”沒有在“微”字上做足文章,形式上不夠靈活;有些高校對“微黨課”審核把關力度不夠,個別“微黨課”為了贏得學生的關注和提高播放量,政治站位不高,存在斷章取義的問題,甚至存在散布虛假消息、發(fā)布負面評論的情況,這些都給高?!拔Ⅻh課”教育教學體系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高?!拔Ⅻh課”的政治性和嚴肅性。
2.4 "“微黨課”與基層黨員教育的融合度不夠
部分高校的“微黨課”展示形式單一,缺乏圖片、視頻等,一些新技術如感官模擬、情景模擬、黨性體驗等在實際中沒有得到有效運用;有些高校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黨員教育仍處于探索階段,與廣大師生黨員的融合不夠;個別高?!拔Ⅻh課”教育的內容與黨員需求的興奮點融合度低,難以使黨員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產生共鳴,對適合不同特征、不同專業(yè)師生黨員群體的“微黨課”開發(fā)不足,缺乏個性化內容。
2.5 "“微黨課”與黨員的交流互動活躍度不高
“互聯網+”背景下,人機關系取代了人際關系,“微黨課”以授課為主,黨員之間、黨員和黨組織之間的交流不夠,課程交融和互動的現象較少,有時候出現黨組織的決策、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課程等與黨員的需求、意見不能及時雙向傳遞的問題,從而導致“微黨課”中黨員教育互動性、交融性不足,課程的活躍度不高。
3 "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微黨課”建設路徑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黨建工作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微黨課”要及時作出調整,多角度創(chuàng)新,重點關注“微黨課”教育教學效果的改善,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充分了解高校師生黨員學習需求
首先,要深入各高??蒲薪虒W一線開展調查研究,聽取基層廣大黨員的需求;其次,通過制發(fā)調研問卷,收集師生黨員的培訓需求;最后,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充分了解廣大師生黨員的培訓需求,通過調研情況分析,找準高校師生黨員教育培訓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有效解決“微黨課”培訓需求方面的問題,再根據確定的授課內容,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闡述自己的觀點。
3.2 "強化課程設計,發(fā)揮新媒體優(yōu)勢
“微黨課”從一個小角度、一件小事入手,以小見大、入情入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湊”時間、注重實效。結合高校師生黨員所關注的重點以及知識結構的特點,做好“微黨課”課程設計,充分利用好新媒體平臺,不斷創(chuàng)新“微黨課”形式,在每個模塊下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內容學習、互動交流、實踐活動和管理考核等,以增強“微黨課”互動學習的效果。
3.3 "建立課程師資庫,保障教學培訓質量
“微黨課”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的關鍵,高校擁有很多可以開展“微黨課”的優(yōu)秀教師,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優(yōu)秀基層黨組織書記、老黨員、老專家,以及擔任專兼職的教師。應將熟悉網絡技術和新媒體運行的科研教師、博碩士研究生等吸納進來搭建“微黨課”技術團隊,在政治素質、道德品質以及業(yè)務能力上嚴格把關,將經過挑選的優(yōu)秀師資歸入師資庫,打造融合黨員領導干部、思政專家教師、專職黨務干部、普通黨員師生等的“微黨課”授課師資隊伍,對授課專題分層次確定,對授課形式和學習方向分類別確定,從而使“微黨課”的教學設計層次更加分明,課堂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3.4 "開辟網絡黨員教育培訓陣地,提升“微黨課”載體
“互聯網+”教育培訓的模式形式多樣,易傳播、易接受,做好高校黨建網絡平臺建設,以校園“易班”網絡互動社區(qū)平臺為載體,提高互聯網背景下“微黨課”黨員教育的針對性,通過“兩學一做”手機APP、黨建微信、黨建工作群、遠程教育、干部教育培訓平臺,面向所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采用“互聯網+教育培訓”的方式,讓黨員教育學習“活”起來,使基層黨員可通過圖文、語音、視頻等方式學習黨建方面的最新內容,理解黨的理論,讓黨員學習教育更加便捷。
3.5 "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增強“微黨課”的系統(tǒng)性
“微黨課”應選準時代主題,立足社會發(fā)展需求,緊扣高校的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選擇高校師生黨員最關注的課題,因地制宜地確定黨課的內容,針對性地解答師生黨員的思想困惑,使黨課教育起到將黨的先進理論化為黨員的思想認識、用先進思想推動實踐表率的重要作用;使黨課教育的內容與上級要求學的、黨員想要學的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力求每上一次黨課都能貼近黨員思想、貼近實際,正確解決和回答黨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困惑與熱點問題;使“微黨課”這一載體真正成為黨員學習政治理論,了解形勢任務,掌握歷史、法律、管理等知識的重要路徑;使廣大黨員在內容豐富的黨課中受到教育、增長才干,進而在各級崗位上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推動高校育人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4 "結束語
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新技術為新時代黨建工作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大大提升了高校黨建科學化、時代化與信息化的水平?!拔Ⅻh課”是一種新的黨員教育模式,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有效破解了高校黨員教育培訓中的難題,借助新媒體、新傳播方式,將晦澀難懂、理論性較強的黨課教育轉變?yōu)樵⒔逃跇?,為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構建一種新模式,有效增強高校師生黨員教育培訓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傳波.“微型黨課”創(chuàng)新基層黨建[J].思想政治
工作研究,2012(11):53.
[2] 孫毓蔓.以“微黨課”為載體加強高校服務型學生黨
組織建設研究[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7,34(5):
140-144.
[3] 郭秀麗.新媒體時代高校“微黨課”建設探索[J].
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7,16(18):175-176.
[4] 賀麗,陳晨.“微黨課”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優(yōu)勢與
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3):40-41.
[5]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
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