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在法蘭克福一塊墓地里,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深情地為墓中安睡的愛人拉著為她生日而作的小提琴曲。這位老人就是與巴赫、貝多芬齊名的德國古典音樂家勃拉姆斯,在墓中長眠的,則是他耗盡一生氣力去愛的女人——美麗高雅的著名鋼琴演奏家克拉拉。而克拉拉的另一個身份,是勃拉姆斯的恩師、德國作曲家舒曼的妻子。
勃拉姆斯曾說:“我所有美好的旋律都來自于克拉拉?!痹谒掷m(xù)一生的暗戀里,這是唯一的一句表白。
音樂天才的一眼萬年
德國西部萊茵河畔有一座小城,叫作杜塞爾多夫。1853年一個初秋的清晨,在河岸轉(zhuǎn)角處一間老式的獨棟公寓里傳出了鋼琴聲。正在彈琴的是克拉拉·舒曼,當(dāng)時歐洲最著名的鋼琴家。她身旁的男子是她的丈夫,歐洲最著名的作曲家和樂評人羅伯特·舒曼。
正當(dāng)夫妻倆沉浸在琴聲中時,一陣敲門聲響起。舒曼打開門,只見門口站著一個一頭金發(fā)、身材修長的男子,他小心翼翼地說:“請問您是舒曼先生嗎?我叫約翰內(nèi)斯·勃拉姆斯,是特意來拜訪您的。我想請求您的指點?!?/p>
時年20歲的勃拉姆斯出生于德國漢堡的貧民區(qū)。他的母親是一個以縫紉為生的跛足女子,父親則沒有固定工作,只憑借對音樂的熱愛,在街頭演奏,換取微薄報酬。雖然生活貧苦,但勃拉姆斯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他像父親一樣熱愛音樂,并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學(xué)會了鋼琴和小提琴。
沒有伯樂和舞臺,勃拉姆斯只能在街頭、酒吧演奏。1853年秋天,他從漢堡輾轉(zhuǎn)流浪至杜塞爾多夫,一路以賣藝為生。一天傍晚,勃拉姆斯在落日余暉里演奏小提琴時,引起了一個路人的注意。他叫阿爾瓦,是杜塞爾多夫一所中學(xué)的音樂教師。他停下腳步,仔細(xì)聽勃拉姆斯拉完一曲后,不禁贊嘆道:“你這樣的音樂天才,應(yīng)該得到舒曼夫婦的指點!”
勃拉姆斯又驚又喜,他這才想到,聞名歐洲的舒曼夫婦就住在杜塞爾多夫,這真是天意!勃拉姆斯打聽到舒曼家的地址,決定前去拜訪。
這一次冒昧的拜訪,讓勃拉姆斯認(rèn)識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個是對他的事業(yè)有著巨大幫助的良師益友,另一個則是他從此魂牽夢繞的一生摯愛……
舒曼熱情地接待了這個慕名而來的年輕人,而克拉拉見客人進(jìn)門,立刻停止了彈奏,起身走向廚房,為客人準(zhǔn)備咖啡。舒曼示意勃拉姆斯坐到鋼琴前,想看看他在鋼琴上的造詣如何。勃拉姆斯羞澀而忐忑,出身貧苦的他,身上帶著從貧民區(qū)掙扎出來的拘謹(jǐn),但當(dāng)他彈奏出第一個音符,這羞澀拘謹(jǐn)立刻從他身上消失了。
勃拉姆斯彈奏的是他自己譜寫的《升F小調(diào)奏鳴曲》。當(dāng)琴聲響起,舒曼的眼睛里立刻閃出亮光,那是怎樣的一種旋律?。∫舴拿靼抵g,思緒細(xì)水長流,低回悠遠(yuǎn),曲調(diào)也是內(nèi)省的,一絲不茍,即便變奏也小心翼翼,猶如一個孩子,不敢遠(yuǎn)走,時刻回首著故鄉(xiāng)。舒曼激動地打斷了勃拉姆斯:“停下來!等著,我去叫克拉拉也來聽聽。”
當(dāng)時的克拉拉已經(jīng)34歲,她不僅是舒曼的愛妻,還是7個孩子的母親??死?歲開始跟隨父親佛列德·維克學(xué)鋼琴,9歲便在布商大廈以“音樂神童”之姿首次公開演奏,之后就以“天才少女鋼琴家”揚名于音樂界。早期克拉拉主要以演奏貝多芬的作品聞名,嫁給舒曼后,開始專注于演奏丈夫的作品,并登上了維也納的樂壇。在當(dāng)時的歐洲,鋼琴家克拉拉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
克拉拉端著咖啡走過來,勃拉姆斯抬頭看向她,那一刻,他覺得自己的心狂跳起來,就像硝紙遇見磷火,即刻燃爆??死簧黹L裙,挽著一個莊重典雅的發(fā)髻,一雙湖水般迷人的眼睛,嘴角微微翹起,笑容優(yōu)雅而親切。一眼萬年,克拉拉就這樣毫無預(yù)兆地捕獲了勃拉姆斯的心。因為克拉拉的出現(xiàn),勃拉姆斯指尖彈出的音符,仿佛也有了生命般鮮活地躍然眼前。
一生寂靜的、沉默的信仰就從這一刻開始,他從此再也走不出克拉拉的世界。
而克拉拉和舒曼一樣,驚嘆于勃拉姆斯的琴聲。在當(dāng)晚的日記中,克拉拉寫道:“今天,從漢堡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只有20歲,是由神差遣而來的?!弊掷镄虚g,她對勃拉姆斯的音樂才華贊嘆不已,可她不知道,這個小她14歲的年輕人,已經(jīng)為她卷進(jìn)了曠日持久、隱忍纏綿的一生暗戀。
因為愛你,永不相見
舒曼決定收勃拉姆斯為徒,并讓他住在自己家里,進(jìn)行系統(tǒng)的學(xué)習(xí)。相處中,勃拉姆斯飛揚的才華,讓舒曼一次又一次驚嘆,已經(jīng)10年未寫樂評的他,忍不住提筆寫下《新的道路》,發(fā)表在影響力巨大的《新音樂雜志》上。在這篇音樂評論中,舒曼向公眾、向音樂界極力推薦年輕的音樂天才勃拉姆斯,甚至給他冠上“貝多芬再世”的頭銜,并大膽預(yù)測,勃拉姆斯將是“未來的大師”。這是舒曼一生中最后的一篇音樂評論,而勃拉姆斯此后的成就,也證明了舒曼作為伯樂,非同一般的眼光。
住在恩師家里,勃拉姆斯每天都能得到舒曼和克拉拉的雙重指導(dǎo),因而進(jìn)步神速。而克拉拉在演出時,也開始彈奏勃拉姆斯的作品。勃拉姆斯由此聲名鵲起,登上了德國的音樂舞臺。
長期相處中,克拉拉的才華和風(fēng)度越來越令勃拉姆斯傾倒??墒牵荒芘Π堰@份感情埋在心里,就像炙熱的巖漿,隱藏在深深的海洋。每當(dāng)勃拉姆斯感知內(nèi)心積聚的愛意幾乎要噴薄而出時,他就將愛意化為旋律,讓沸騰的感情在音樂的升華中平靜下來。
跟舒曼夫妻同住的日子,成了勃拉姆斯一生中最溫柔、最甜蜜的時光??蛇@樣平靜美好的日子過了不到一年,命運的轉(zhuǎn)折就不可避免地到來了。舒曼的家族有遺傳精神病史,他的大哥和姐姐就是因此自殺的。1854年7月的一天,舒曼突然發(fā)病了,神志混亂的他給克拉拉留下一張字條:“親愛的克拉拉,我將要把我的結(jié)婚戒指丟進(jìn)萊茵河,你也把你的丟進(jìn)去吧,這樣兩枚戒指就大團(tuán)圓了。”寫完留言,舒曼便穿著睡袍、光著腳沖出了家門,瘋狂地跳進(jìn)了萊茵河。
所幸,舒曼被一艘路過的漁船所救。此后,他被送進(jìn)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療。而此時,克拉拉正懷著他們的第八個孩子,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她情緒崩潰。當(dāng)時,勃拉姆斯正在柏林演出,聽到這個壞消息,他毫不猶豫地停止演出,飛速來到了克拉拉身邊,安慰她:“別怕,我一直在?!?/p>
勃拉姆斯留了下來。那段時間,他放棄寶貴的成名機(jī)會,幫助克拉拉照顧孩子,陪她聊天、散步,代課教學(xué)生,并支持她去外地演出??死匪惯€經(jīng)常抽空去精神病院,親自照顧舒曼。每當(dāng)舒曼情緒不穩(wěn)定時,勃拉姆斯就把克拉拉的照片放到他手中,而舒曼只要看見妻子的照片,就會立刻平靜下來,把照片捧到唇邊深情親吻。勃拉姆斯曾多次把這動人的一幕轉(zhuǎn)述給克拉拉,語氣里沒有絲毫的嫉妒,只有愛她所愛的真摯。
勃拉姆斯給了克拉拉莫大的安慰,而克拉拉的堅強(qiáng)也令勃拉姆斯欽佩不已。朝夕相處中,勃拉姆斯對克拉拉的感情更加熾烈了,然而,他只能苦苦掙扎在感情與道德之間……
以克拉拉的聰慧,怎會看不出勃拉姆斯對自己的心意?然而,她和舒曼感情深厚,而且她也是一位極具道德感和信仰虔誠的女人,因此,她和勃拉姆斯一直假裝不知道彼此內(nèi)向所想,堅守分寸,絕不跨越雷池一步。
1856年7月29日,舒曼在精神病院自殺,留下悲痛欲絕的克拉拉和孩子們。葬禮后,勃拉姆斯對克拉拉說:“只要你想,我將用我的音樂來安慰你。”克拉拉沒有回應(yīng)。
就在這時,流言四起,人們傳說,克拉拉的第八個孩子是勃拉姆斯的??死牭絺餮裕痪湓挾紱]有說,但勃拉姆斯卻分明從她的眼睛里看到了巨大的痛苦和無奈。
因為悲痛,也為了躲避流言,克拉拉選擇閉門不出。勃拉姆斯雖然不懼怕流言,但他明白,自己的愛情是道義所不容許的,而且即使自己留下來,也不可能填補(bǔ)克拉拉失去舒曼的精神缺憾。為了不給克拉拉造成困擾,1856年8月16日,23歲的勃拉姆斯不告而別,離開了杜塞爾多夫。
就像1853年秋季那個清晨的突然出現(xiàn),勃拉姆斯又突然消失了,從此,他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克拉拉面前。勃拉姆斯離開后,克拉拉心情煩悶,她在日記里寫道:“這簡直是另外一個葬禮?!?/p>
我最美好的旋律都來自你
勃拉姆斯離開了克拉拉,但他的心遺落在杜塞爾多夫,留在克拉拉的身邊。他給克拉拉寫下了無數(shù)封情書,卻從不曾寄出。而在他寄給克拉拉的書信里,都只談音樂和舒曼,對于感情一字不提。
勃拉姆斯用作曲和演出得來的報酬,全力資助克拉拉巡回演出舒曼的作品。在痛苦深沉的牽掛思念中,勃拉姆斯寄情于創(chuàng)作,每完成一首曲子,他都會馬上寄給克拉拉。在創(chuàng)作《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時,勃拉姆斯寫信告訴克拉拉:“我正在為你畫一幅可愛的肖像?!辈匪箤⑺闹袩崃业膼?,都傾注在了筆下的五線譜里。
勃拉姆斯知道,克拉拉有風(fēng)濕的老毛病。在克拉拉巡回演奏的時候,勃拉姆斯為她的身體擔(dān)憂,曾寫信給她,信里只有一句話:“停下來,你需要休養(yǎng)。別擔(dān)心,一切都有我?!笨死瓌t回信說:“不,我一停下來,心情就會變得特別糟糕?!笔盏交匦牛匪棺匝宰哉Z:“那么好吧,做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睘榱丝死?,他每到一個城市演出,都會搜羅治療風(fēng)濕病的藥品給她寄去。
從1857年開始,在克拉拉的每場演出中,不僅有舒曼的作品,也必定有勃拉姆斯創(chuàng)作的曲子。1859年,克拉拉40歲生日時,收到了勃拉姆斯寄來的《小夜曲》。從這首曲子里,克拉拉完全聽懂了勃拉姆斯的心意。但在回信中,克拉拉只說音樂:“這首曲子美到極致,就像我正在看著一朵花中的根根花蕊……”克拉拉當(dāng)然也愛勃拉姆斯,愛他善良的秉性、高尚的心。然而,舒曼是她永遠(yuǎn)的情感歸屬,所以,她能跟勃拉姆斯說的,只有音樂。
在離開克拉拉的最初十年間,勃拉姆斯在友人的勸說下,也曾嘗試去接受另一份感情,甚至與一位女歌唱家交換了戒指,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在他心里,有一道堅固的城墻,那是在他跟克拉拉初見那天,就被澆筑好的,無論誰也無法撼動它。
1875年,勃拉姆斯完成了獻(xiàn)給克拉拉的《C小調(diào)鋼琴四重奏》,這部耗費了他20年心血的作品,涵蓋了他對舒曼的悲劇印象、對克拉拉的思慕,以及對無望的愛的消沉。在創(chuàng)作其中的《C小調(diào)第一交響曲》時,勃拉姆斯寫信給克拉拉:“最近心煩意亂,無法平靜?!笨死瓌t回信說:“暴風(fēng)雨的天空可以孕育一部交響曲?!焙髞?,克拉拉收到勃拉姆斯寄來的樂章,在彈奏中,她感受到勃拉姆斯以克制、恬淡、超然平衡了內(nèi)心深處的悲情,因此忍不住淚濕衣襟。
《C小調(diào)第一交響曲》一經(jīng)克拉拉演出,便轟動整個歐洲,曲中表現(xiàn)的情感,給了聽眾巨大的精神安慰,一度被譽(yù)為貝多芬的“第十交響曲”。從此,勃拉姆斯成為與巴赫、貝多芬齊名的古典音樂家。
對于勃拉姆斯來說,音樂是無法言說的思念的出口。正如他自己所說:“我最美好的旋律都來自克拉拉?!彼類劭死?,也深信克拉拉懂他。為了這份愛,勃拉姆斯心甘情愿用幾十年的孤苦,來保護(hù)克拉拉的名節(jié)。
而克拉拉因為舒曼和幾個孩子相繼離她而去,嘗盡了別離的痛苦。晚年的克拉拉瘦骨嶙峋,猶如風(fēng)中之燭,搖搖欲墜。勃拉姆斯看見克拉拉寄來的照片,痛哭失聲,馬上寫信給她:“你瘦得厲害,趕緊停止演出吧!你也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并未真正的離你而去。”
克拉拉決定聽從勃拉姆斯的建議。1891年,72歲的克拉拉以勃拉姆斯的一曲《海頓主題變奏曲》告別了演奏生涯,德皇二世特別授予了她“日耳曼大藝術(shù)家”的勛章。
得知克拉拉告別樂壇后,勃拉姆斯把他一生所創(chuàng)作的樂譜手稿,都寄給了克拉拉,供她閑時彈奏。他擔(dān)心突然停下來的克拉拉會寂寞,所以,他在信中特別強(qiáng)調(diào):“讓我們一起見證一朵花開吧!”在隨后的幾年里,克拉拉一邊在家獨自演奏,一邊為勃拉姆斯創(chuàng)作的每一首曲子都做了詳細(xì)注解和評論。
1896年5月12日,63歲的勃拉姆斯在瑞士演出時,收到一封電報,內(nèi)容是:“我們的媽媽今天安詳入睡了?!毙攀强死暮⒆蛹膩淼模灰谎?,勃拉姆斯內(nèi)心構(gòu)筑一生的防線轟然倒塌。他急匆匆中斷了正在進(jìn)行的演出,從瑞士趕往法蘭克福。
坐上火車,勃拉姆斯只有一個想法,趕去見克拉拉最后一面。但令人遺憾的是,絕望痛苦中,勃拉姆斯竟然踏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車。當(dāng)他來回奔波了14個小時,終于趕到法蘭克福的時候,克拉拉的葬禮早已結(jié)束。
勃拉姆斯久久地站在那里,十字架后躺著他40年未見的愛人。在他的口袋里,裝著4首剛剛作好的曲子,那是他準(zhǔn)備獻(xiàn)給克拉拉77歲生日的禮物。待所有人都離開后,勃拉姆斯拿出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琴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那終身未曾啟齒的深情,在他的指尖清晰地鋪展開來……
回家之后,勃拉姆斯決定開一場只屬于自己和克拉拉的演唱會。他反鎖房門,用整整三天的時間,彈奏為克拉拉譜寫的鋼琴曲。曲終之后,勃拉姆斯悲傷洶涌,淚流滿面,但他堅信,天堂里的克拉拉一定聽到了。
悲喜交集的往昔,如同大夢已去。在克拉拉離開后,這個世界已沒有什么值得勃拉姆斯留戀。僅僅11個月后,他便追隨克拉拉而去。臨終前,他焚燒了所有寫給克拉拉、卻從未寄出的情書,只給世人留下了一句話:“我最美好的旋律都來自克拉拉。”
那些美好的旋律,就是勃拉姆斯從未表白的愛情。
編"輯/朱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