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
我今年38歲,是一位單親媽媽。
25歲時和前夫結婚,婚后因他的各種不靠譜(總想做發(fā)財夢,胡亂投資,和生意場上的女人不清不楚),我提出離婚。他不愿離婚,就以女兒的撫養(yǎng)權要挾我。我不想再和他一起過負債累累的生活,選擇了“先救自己,再管娃”的策略,放棄女兒撫養(yǎng)權,先把婚離了。
離婚后,他和我前公婆聯(lián)合起來,不讓我見女兒(前公婆認為我沒良心,不替他們兒子還賬)。我們離婚時,女兒才6歲。我多次求見女兒無果后,去南方投靠親戚,在親戚的企業(yè)里做事。后與人合伙開廠,做線下線上的一些產(chǎn)品,前幾年經(jīng)濟形勢大好時,賺了一些錢。
其間,我也有過兩三段情感,和其中一個差點走進婚姻,但最終還是不歡而散。年齡越大,越不太相信愛情,不再輕易動心。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我們的生意也受到影響。這時,我身體出現(xiàn)異常,后被確診為甲狀腺癌。手術后,我把生意全權交給合伙人,自己只拿年終分紅。肉眼可見地,生意越來越難,分紅逐漸變少,但可維持生活。
年歲漸長,身體有恙,我除了父母雙親,最牽掛的人,就是女兒。在沒辦法和女兒生活在一起的七八年里,我經(jīng)常夢見她。夢中,她小小的,坐在爺爺奶奶家的門檻上,哭著喊“媽媽,你不要寶寶了嗎”。我聽聞前夫再婚,且和后妻已生了一個兒子后,就想要回女兒的撫養(yǎng)權。
從2020年到去年秋天,經(jīng)過我多次兩地奔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和前夫溝通,砸錢給前公婆,征得女兒同意后,終于要回撫養(yǎng)權,把孩子帶到我生活的這座南方城市。
真正生活在一起,我們母女之間,歷經(jīng)最初團聚的歡喜后,問題越來越多。我簡明扼要,闡述如下:
第一,女兒學習習慣不好。她現(xiàn)在已是初中生,但做事毫無章法,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很巨嬰,眉毛胡子一把抓。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出現(xiàn)忘拿書本、水杯、漏寫作業(yè)的狀況。
我是做事極有規(guī)劃、極有條理的人??吹脚畠郝唤?jīng)心、丟三落四,我就忍不住焦灼。但我又不忍罵她,只能強忍著,肝火旺盛,身體又出現(xiàn)問題。
第二,女兒成績一塌糊涂。她原來在老家讀書,都是老人幫忙照顧。我前公婆關系不好,老了老了還天天吵架,沒有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前夫再婚后,孩子也受到很大影響,從四年級開始,成績逐漸下滑。我執(zhí)意要回她的撫養(yǎng)權,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我想給她一個好的環(huán)境。
為此,我在重點中學旁買好房子,才把她接到身邊。但如今,她成績跟不上,沒有學習積極性,天天喊著“不想上學”。我給她請了家庭教師,但收效甚微。我為她的學習,每天都在想怎么辦,她倒好,天天都想著怎么偷懶。我對她有無名火,她又反擊我“誰讓你要我的”。我頓時崩潰,淚如雨下,她又來安慰我“我就是說氣話,你又當真”。然后,我們母女和好。但下次,還是如此反復。
第三,女兒陷入了早戀。女兒早戀的事兒,我原本不知。后來,我們這里有疫情,孩子在家上網(wǎng)課。有天網(wǎng)課結束后,她沒有退出釘釘,就去找同小區(qū)的同學。我進她房間打掃衛(wèi)生,她平板沒關,我看了一眼,才知她一邊上網(wǎng)課,一邊和戀愛對象開小窗聊天。我頓時血壓升高,想立即給她打電話,又怕她認為我偷看她隱私,只好忍著。
我通過多方求證,知道她的確和同班一男孩來往密切,倆人一起上學放學。我怕指出她早戀,她和我疏遠。我置之不理,又怕她成績更糟糕。今日給娜姐寫信,是想請教:我缺席孩子多年成長,知道她今日問題,我也有責任。但看孩子如此這般,我又上火生氣,夜不能寐,心情抑郁。
我費盡心思,要回女兒撫養(yǎng)權,她有時的表現(xiàn)的確令我心灰意冷。
我該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我又該如何如實如是地愛孩子?急盼回信。
【回"信】
感謝信賴。
收到你的來信,忽然想到了姚晨的新片《搖滾狂花》。這部劇中的姚晨,是一個過氣的搖滾歌手。因前夫突發(fā)心梗去世,她不得不從美國回來,和已經(jīng)18歲的女兒,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10多年的分離,讓女兒和姚晨不親。姚晨的酗酒、擺爛和火爆脾氣,又加劇了女兒對她的憎惡。
母女二人簡直就是一對冤家。親生女兒甚至對姚晨做出“在酒里下藥”“在房間縱火”“把親媽冷不丁推到車流中差點撞傷”“大冬天把親媽一下推到河里”的種種故意謀殺行為。
和劇中的姚晨女兒相比,你家同樣進入青春期的女兒,是不是要乖巧許多?她和你分別七八年,在你討要她撫養(yǎng)權時,依然選擇回到你身邊。她和你發(fā)生矛盾,忍不住對你說狠話,你生氣后她又抽抽搭搭去抱你,安慰你。她沒有對你隱瞞不好情緒,有壓力有痛苦有不滿,會直接說出來,包括“不想學習”。
在你沒有去接她的日子里,她看著親媽遠在千里之外,親爸又組建新的家庭,爺爺奶奶天天吵架,但她依然選擇堅強樂觀。以小小身軀對抗著支離破碎的環(huán)境,小學四年級前還是優(yōu)等生,且至今沒有患抑郁癥。她可太不容易了。好好愛她,不要急于求成,不要一蹴而就,不要用你心目中“完美小孩”的標準,去貶低她。今天,我挑選你的來信,是想從你這里,和更多焦慮的老父老母們,說三句掏心窩子的話——
第一,為人父母最大的幻覺,是總想要成品,且拒絕瑕疵。孩子6歲時,你就離開了她。這七八年里,你創(chuàng)業(yè),戀愛,積累財富,經(jīng)歷起起伏伏,的確很辛苦。但是,你也要看到,你的女兒,那個小小的孩子,在一點點長大中,也積累了很多創(chuàng)傷。
爺奶的不斷征戰(zhàn),親爸的好高騖遠,親媽的遠走他鄉(xiāng),還有周圍人的竊竊私語和異樣眼光,都引起過她內(nèi)心的地震和動蕩:“為什么,我和別人不一樣?是我不夠好,所以大人們才這樣?”她沒法專注,是因她從來沒有穩(wěn)定的歸宿;她丟三落四,是因從來沒有人陪她建立秩序感;她學習成績下滑,對學習喪失動力,是因為她的自信一點點被摧毀,她的內(nèi)驅(qū)一點點遭破壞;她對男同學有好感,陷入懵懂的愛戀,是因為她從一座城市遷徙到另一座城市,她內(nèi)心也是恐懼且孤單……這些,你要看見,要思辨:七八年的缺席,不可能在短短數(shù)天內(nèi),完全彌補。
你要用七八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去慢慢給她營造安全感和歸屬感,她才能像一棵被攔腰截斷的樹,從破損的傷口處,重新抽出嫩枝。如果,你用“投入成本,就馬上見效益”的商業(yè)思維,去養(yǎng)育孩子,注定是要失望的。
孩子的成長,沒有平地一聲雷的立竿見影,只有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很多和孩子無法相處的朋友,給我來信,毛毛躁躁地問:“怎么趕緊讓我的孩子變好?”我都毫不客氣地回復他們:“孩子為什么變成這樣,你心里沒有數(shù)嗎?你錯過了多少年孩子的成長,就要用多少耐心陪孩子修復創(chuàng)傷。”
父母們最大的幻覺,就是總想要成品,且拒絕任何瑕疵。我們不問孩子怎么想,經(jīng)歷了什么,有哪些難題,要不要我們幫忙。我們總想他能按照我們的要求,變成乖巧的木偶。這不公平,也不現(xiàn)實。同時——
第二,總把問題歸咎于過去,說到底是不想為當下負責。很多單親家庭的媽媽(爸爸),談起他們的孩子,總愛說:“因為我和他爸離婚了,因為孩子跟著老人,因為老人溺愛不會教育,因為學校老師不負責任,所以,我家孩子才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
打住。電視劇中,姚晨被親生女兒多次“謀殺”,兇手不是離婚?,F(xiàn)實生活中,離異家庭孩子的諸多問題,根本在于養(yǎng)育者的內(nèi)心。
孩子習慣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成績下滑,出現(xiàn)厭學情緒,動不動就摔門和大人對峙,青春懵懂疑似出現(xiàn)早戀苗頭……這一切的一切,在很多父母健全的家庭,同樣存在。單親家庭的養(yǎng)育者,應當避免一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就歸咎于昨天失敗的婚姻。離婚已成事實,分開也是必然,問題早已顯現(xiàn),哀嘆也是枉然。
抱怨前夫(前妻),嫌棄老人,指責過去,只會讓我們陷入“不是我的錯”的逃避里,沒有任何益處。抱怨是如此簡單,只要用嘴就可以了。而直面當下,卻需要我們用思考、用方法、用手腳、用行動去建設。親愛的,當一個專注于當下的建設者,不活在哀怨的劇情里,活在事實和真相中,你會看到——
第三,沒有問題的孩子,不是傳說,就是怪物。為什么很多孩子非常討厭聽見父母說“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別人家的孩子”,只是一種傳說。如果我們當了“別人家的父母”,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問題的。每個看似棘手的問題,恰恰藏著孩子成長的禮物。每個孩子都是以“問題”為階梯,一步步登上成長的高山。
今天,讓我們一起,陪孩子去挑戰(zhàn)問題:①孩子丟三落四,讓她自己在書桌前,或者家門口,寫張便條,記清每天上學要帶的東西。上學前,看一眼,檢查無誤,再出發(fā)。一開始,你提醒她。時間長了,她會提醒自己。②孩子成績不好,就不把孩子和優(yōu)秀的人比較,先給她時間去適應新環(huán)境、新學校。你的主要任務,是照顧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忽略孩子的缺點,逮著孩子的優(yōu)點猛夸。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是缺少自信的孩子。他們需要補的不是功課,而是自信心。③孩子疑似早戀,你就裝作不知道,少男少女的小心思,你我年少時也有過。談不上戀愛,只是自認為懂得的好感。少年之戀最大的痛苦,往往不來自對方,而來自大人的打壓和丑化。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抽機會和她表明:同學聊天,再正常不過,媽媽也不反對,但上課必須專心。當她在穩(wěn)定的家庭里,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愛,擁有了秩序感和安全感,找到了自信心和自主權,她的成績會慢慢變好。
我說的好,不是考滿分,而是她盡力之后的相對好。孩子從未要求我們成為100分的父母,我們也要接受70分的孩子。70分的孩子,已經(jīng)是上天的恩賜:健康,善良,明媚,自信,給我們二次成長,也帶我們修復舊傷。
加油!